

公司几个月不发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公司和平友好地索要工资;如果公司拒绝支付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投诉;或者通过申请调解;申请仲裁等方式来索要工资。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有权利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如果公司拒绝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分析
公司几个月不发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公司和平友好地索要工资;如果公司拒绝支付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投诉;或者通过申请调解;申请仲裁等方式来索要工资。
拓展延伸
公司拖欠工资应对策略
根据我国《劳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公司拖欠工资是违法行为。对于拖欠工资,公司应当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若拖欠工资,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法律策略:
1.通过书面形式催促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资,并要求公司给予回复。若公司逾期不支付,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进行调查处理。
2.寻求法律援助,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或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劳动者应提供证据证明公司确实拖欠其工资,如工资单、邮件通讯记录等。
3.准备相关证据,如工资单、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等,以便在劳动仲裁或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
4.在诉讼过程中,应依法进行举证和辩论。如果公司无法提供证据证明其未拖欠工资,劳动者可申请支付拖欠的工资。
在处理公司拖欠工资问题时,劳动者应保持冷静,并采取合法合规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同时,我国也加大了监管力度,对于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将依法予以查处。
结语
在劳动法中,劳动者有权利获得及时、足额的工资报酬。如果公司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采取多种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以向公司和平友好地索要工资,如果公司拒绝支付工资,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投诉,或者通过申请调解、仲裁等方式来索要工资。因此,劳动者应该了解自己的权利,并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收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