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行规中没有明确规定劳动者自动离职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解除劳动合同。根据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制度(须按法定程序制定),一般来说,无故旷工三天以上可以视为自离,也可参照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2款的规定。
法律分析
劳动者自动离职多长时间才能解除劳动合同,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和行规中没有具体规定,以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制度为准(这个制度必须按法定程序制定)。一般无故旷工三日以上可以视为自离了,也可以认定为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
拓展延伸
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期限是多久?
根据《劳动合同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期限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在一般情况下,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期限没有明确规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商定。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根据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提前30天书面通知对方。然而,也存在特殊情况下的紧急解除,如严重违反劳动合同的情况,解除劳动合同可以立即生效。此外,特定情况下,如劳动者患有职业病或者因工作原因导致身体受到损害,劳动者有权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因此,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期限并没有固定的时间,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结语
根据《劳动合同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期限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期限没有明确规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商定。如无法达成一致,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提前30天书面通知对方。特殊情况下的紧急解除,如严重违反劳动合同,可以立即生效。劳动者患有职业病或因工作原因受损,有权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因此,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期限并无固定时间,具体情况而定。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