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粮食流通领域出台的主要法律法规()。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6-12 18:33:52
我国在粮食流通领域出台的主要法律法规()。
我国在粮食流通领域出台的主要法律法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现行粮食流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粮食购销市场化。从2004年起,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和价格,国有粮食企业和其他粮食经营者都进入市场购销粮食,自主经营,公平竞争。2、以市场为主形成粮食价格。3、粮食市场体系。继续办好农村集贸市场,建设粮食批发市场,提升市场服务功能,取消粮食运输凭证制度和粮食准运证制度,严禁各种形式的粮食区域性封锁,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4、稳定发展粮食期货市场。5、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6、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鼓励各种所有制的企业、经销商和个人从事粮食经营活动;培育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以多种形式组织起来进入市场购销粮食,充分开展竞争,推动粮食市场发展。
导读我国在粮食流通领域出台的主要法律法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现行粮食流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粮食购销市场化。从2004年起,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和价格,国有粮食企业和其他粮食经营者都进入市场购销粮食,自主经营,公平竞争。2、以市场为主形成粮食价格。3、粮食市场体系。继续办好农村集贸市场,建设粮食批发市场,提升市场服务功能,取消粮食运输凭证制度和粮食准运证制度,严禁各种形式的粮食区域性封锁,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4、稳定发展粮食期货市场。5、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6、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鼓励各种所有制的企业、经销商和个人从事粮食经营活动;培育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以多种形式组织起来进入市场购销粮食,充分开展竞争,推动粮食市场发展。

我国在粮食流通领域出台的主要法律法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
现行粮食流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粮食购销市场化。从2004年起,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和价格,国有粮食企业和其他粮食经营者都进入市场购销粮食,自主经营,公平竞争。
2、以市场为主形成粮食价格。
3、粮食市场体系。继续办好农村集贸市场,建设粮食批发市场,提升市场服务功能,取消粮食运输凭证制度和粮食准运证制度,严禁各种形式的粮食区域性封锁,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
4、稳定发展粮食期货市场。
5、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6、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鼓励各种所有制的企业、经销商和个人从事粮食经营活动;培育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以多种形式组织起来进入市场购销粮食,充分开展竞争,推动粮食市场发展。
7、搞好粮食市场管理,维护粮食流通秩序。
8、建立粮食流通法规。2004年5月出台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规范粮食流通秩序奠定了基础。
9、完善粮食宏观。由以行政命令为主进行转向以经济手段为主进行,健全和完善和省级粮食储备制度和机制。其中核心包括粮食购销、粮食储备、粮食补贴。粮食购销主要有自由购销、统购统销、“双轨制”、保护价收购以及最低价收购等;粮食储备主要有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管理的各项规定;粮食补贴主要有直接补贴和价格补贴两种。
法律依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五条
粮食经营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不得损害粮食生产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减少粮食损失浪费。
我国在粮食流通领域出台的主要法律法规()。
我国在粮食流通领域出台的主要法律法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现行粮食流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粮食购销市场化。从2004年起,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和价格,国有粮食企业和其他粮食经营者都进入市场购销粮食,自主经营,公平竞争。2、以市场为主形成粮食价格。3、粮食市场体系。继续办好农村集贸市场,建设粮食批发市场,提升市场服务功能,取消粮食运输凭证制度和粮食准运证制度,严禁各种形式的粮食区域性封锁,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4、稳定发展粮食期货市场。5、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6、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鼓励各种所有制的企业、经销商和个人从事粮食经营活动;培育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以多种形式组织起来进入市场购销粮食,充分开展竞争,推动粮食市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