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虚假广告罪立案标准包括:利润在十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在五十万元以上,行政处罚两次以上,或者造成严重后果。广告主、经营者、发布者利用广告进行虚假宣传,情节严重者将受到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法律分析
虚假广告罪立案标准如下:
1、利润在十万元以上的;
2、给消费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3、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因使用广告进行虚假宣传受到行政处罚两次以上,利用广告进行虚假宣传的;
4、造成人身伤残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拓展延伸
虚假广告罪的处罚措施和案例分析
虚假广告罪是指在商业宣传中故意发布虚假、误导性的广告信息,损害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秩序的犯罪行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虚假广告罪的处罚措施主要包括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行政处罚方面,广告主可能面临罚款、责令停止广告发布、吊销广告经营许可等处罚。刑事处罚方面,涉及虚假广告罪的广告主可能面临拘役、有期徒刑等刑罚。此外,根据相关案例分析,在审理虚假广告罪案件时,会综合考虑广告内容、社会影响、违法所得等因素,依法判决相应的刑罚和赔偿金额。综上所述,我国对虚假广告罪采取了严厉的处罚措施,以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
结语
虚假广告罪是一项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秩序的犯罪行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虚假广告罪的处罚措施包括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行政处罚可能导致罚款、吊销广告经营许可等处罚,而刑事处罚可能导致拘役、有期徒刑等刑罚。在审理虚假广告罪案件时会综合考虑广告内容、社会影响、违法所得等因素,依法判决相应的刑罚和赔偿金额。我国对虚假广告罪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以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二条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