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斗殴民事上诉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6-26 14:42:28
文档

斗殴民事上诉状

斗殴民事上诉状上诉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出生,--族,--文化,住**市**乡***--。上诉人因涉嫌故意杀人一案,不服_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收到的---市中级人民---第__________号判决,现提起上诉。上诉请求依法撤销----号判决;并予以改判。事实与理由一、原审认定上诉人夏某犯故意杀人罪,属于客观归罪。原审认定上诉人犯故意杀人罪细分有三个理由,一是持致人性命的匕首,二是朝被害人要害部位
推荐度:
导读斗殴民事上诉状上诉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出生,--族,--文化,住**市**乡***--。上诉人因涉嫌故意杀人一案,不服_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收到的---市中级人民---第__________号判决,现提起上诉。上诉请求依法撤销----号判决;并予以改判。事实与理由一、原审认定上诉人夏某犯故意杀人罪,属于客观归罪。原审认定上诉人犯故意杀人罪细分有三个理由,一是持致人性命的匕首,二是朝被害人要害部位


斗殴民事上诉状

上诉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出生,--族,--文化,住**市**乡***--。

上诉人因涉嫌故意杀人一案,不服_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收到的---市中级人民---第__________号判决,现提起上诉。

上诉请求

依法撤销----号判决;并予以改判。

事实与理由

一、原审认定上诉人夏某犯故意杀人罪,属于客观归罪。

原审认定上诉人犯故意杀人罪细分有三个理由,一是持致人性命的匕首,二是朝被害人要害部位捅刺;三是事后对被害人未采取任何救助措施。基于三个理由原审得出的结论是上诉人对被害人的死亡持放任态度。现做具体分析:_________________

首先,使用致人性命的匕首就构成故意杀人罪?根据常理,刀等利器具有较大杀伤力,可以认定为致命工具,棍棒石头杀伤力要小的多可以认定为非致命工具。但在实践中,使用刀并不一定是故意杀人,使用棍棒石头也不一定只是故意伤害。司法实践中,使用棍棒石头甚至赤手空拳进行杀人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至于本案,上诉人的匕首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在法庭上上诉人供述其匕首总长十几公分,是从裤兜里掏出的,属于普通的小型刀具并非致命刀具;二是上诉人自己的握刀的拇指受伤流血,这说明上诉人的手握住了部分刀刃,这就更加缩短了刀具的使用长度从而大大降低了杀伤力。因此,以使用工具是否致命作为是否成立故意杀人罪的依据是没有道理的,同时本案中,所使用的刀具也并非危险程度很高。

其次,朝要害部位捅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将对要害部位进行打击作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的依据同样会导致客观归罪,与刑法理论相违背。从主观意图上说,故意伤害也可能会打击要害部位,故意杀人也可以打击四肢进行折磨。从客观结果上,对要害部位的打击可能不会死亡;而对非要害部位的打击也可以因延误救治、失血过多等原因死亡。

本案中,原审已经认定上诉人是被被害人用右臂夹着脖子,上诉人只是想摆脱被害人而采取了不当行为并不是刻意选择捅刺的部位。从后果上来看,法医学尸体检验鉴定书认为被害人是大量失血最终导致失血性休克并心包填塞而死亡。也就是说,被害人的死亡并非上诉人使用刀具直接造成的。原审以死亡的后果去直接推定上诉人具有杀人的故意是站不住脚的。

最后,事后未采取任何救助措施就构成故意杀人罪?无论是故意杀人还是故意伤害都有可能采取救助措施也都有可能不采取救助措施。大部分情况下,对伤害的后果是行为人所希望,行为人不会采取任何救助措施,不能因此就认定为故意杀人。而在有些情况下,行为人故意杀人的过程中可能会实施救助并阻止了死亡后果的发生,这种情形只能认定故意杀人中止,不能因此认定为故意伤害。因此将实施救助作为区分故意杀人和故意伤害的意见,更是没有任何道理可言。

就本案而言,一是上诉人挣脱被害人束缚后并没有继续进行捅刺,没有积极追求更严重的伤害后果。二是上诉人捅刺后,被害人没有涌出大量鲜血让上诉人看到,被害人没有倒地甚至走路都正常。上诉人的辩护人在法庭上强调两次,就是为引起法庭重视,上诉人根本无法预料到被害人会有很严重的后果。三是上诉人在捅刺后,也并没有急于离开现场,而是等被害人自己打开车门自己上车后才离开的。上诉人不知道被害人伤害的后果,怎么会出现放任被害人死亡的心态呢。

二、原审认定上诉人犯故意杀人罪,但没有证据证明上诉人的杀人动机和目的。

本案中,上诉人与被害人并无深仇大恨,双方只是因口角发生些冲突。上诉人是基于这个偶发因素而一时激愤。根据常理判断,行为人不会因为争吵两句或被夹着脖子就会对对方产生杀机,何况是两人刚一起吃饭喝酒。无论在侦查、起诉还是审判阶段,上诉人都坚称只是为了摆脱被害人的束缚才做出这样的行为。虽然这个动机和目的,是很难用证据来证明。但是根据案件的起因、双方的关系、当时的环境均是很难证明上诉人存在杀人的故意。在主观意图很难证明的情况下,司法实践中惯用就是用客观推主观。根据上诉状的第一点,显然原审在客观推主观的过程中,依据不足,逻辑牵强。

三、原审认定上诉人犯故意杀人罪,违背疑罪从轻的刑罚原则。

本案中,公诉机关并没有充足的证据来证明成立故意杀人罪,应该认为公诉机关没有达到刑事证明标准。即使原审认为没有充足的证据来推翻故意杀人罪,也应以故意伤害罪来定罪量刑。最高人民刑三庭《在审理故意杀人、伤害及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中切实贯彻宽严相济刑事》第二部分第1条第3款规定:_________________“实践中一些致人死亡的犯罪是故意杀人还是故意伤害往往难以区分。在认定时除从作案工具、打击的部位、力度等方面进行判断外,也要注意考虑犯罪的起因等因素。对于民间纠纷引发的案件,如果难以区分是故意杀人还是故意伤害时,一般可考虑故意伤害罪。”

四、原审认定上诉人犯故意伤害罪,与大量司法判例相矛盾。

上述判例与本案的共同之处在于,使用致命工具、攻击要害部位、没有采取任何救助措施。从法律角度来讲,这些判例对本案没有约束力,但是不能无视其重要其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案如果不改判,恳求贵院进行详细的说理阐明本案与上诉判例的不同之处。

综上所述,上诉人__________构成故意杀人罪属于定性错误。上诉人恳求贵院真正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勇于纠正原审错误,让法律彰显人性光辉,实现公平正义。

此致

___________人民

具状人: ___________

____ 年 _____ 月 _____ 日

文档

斗殴民事上诉状

斗殴民事上诉状上诉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出生,--族,--文化,住**市**乡***--。上诉人因涉嫌故意杀人一案,不服_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收到的---市中级人民---第__________号判决,现提起上诉。上诉请求依法撤销----号判决;并予以改判。事实与理由一、原审认定上诉人夏某犯故意杀人罪,属于客观归罪。原审认定上诉人犯故意杀人罪细分有三个理由,一是持致人性命的匕首,二是朝被害人要害部位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