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梁的标注内容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5:35:56
文档

梁的标注内容

梁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五项必注值及一项选注值(集中标注可以从梁的任意一跨引出),规定如下:一、梁编号,该项为必注值。梁编号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楼层框架梁屋面框架梁框支梁非框架梁悬挑梁井字梁KLWKLKZLLXLJZLXXXXXXXXXXXX(XX)、(XXA)或(XXB)(XX)、(XXA)或(XXB)(XX)、(XXA)或(XXB)(XX)、(XXA)或(XXB)(XX)、(XXA)或(XXB)注:(XXA)为一端有悬挑,(XXB)为两端有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例KL7(5A)表示
推荐度:
导读梁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五项必注值及一项选注值(集中标注可以从梁的任意一跨引出),规定如下:一、梁编号,该项为必注值。梁编号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楼层框架梁屋面框架梁框支梁非框架梁悬挑梁井字梁KLWKLKZLLXLJZLXXXXXXXXXXXX(XX)、(XXA)或(XXB)(XX)、(XXA)或(XXB)(XX)、(XXA)或(XXB)(XX)、(XXA)或(XXB)(XX)、(XXA)或(XXB)注:(XXA)为一端有悬挑,(XXB)为两端有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例KL7(5A)表示
梁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五项必注值及一项选注值(集中标注可以从梁的任意一跨引出),规定如下:

一、梁编号,该项为必注值。

梁编号

梁  类  型

代 号

序 号

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
楼层框架梁

屋面框架梁

框  支  梁

非 框 架 梁

悬  挑  梁

井  字  梁

KL

WKL

KZL

L

XL

JZL

XX

XX

XX

XX

XX

XX

(XX)、(XXA)或(XXB)

(XX)、(XXA)或(XXB)

(XX)、(XXA)或(XXB)

(XX)、(XXA)或(XXB)

 

(XX)、(XXA)或(XXB)

  注:(XXA)为一端有悬挑,(XXB)为两端有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

      例  KL7(5A)表示第7号框架梁,5跨,一端有悬挑:

          L9(7B)表示第9号非框架梁,7跨,两端有悬挑。

二、梁截面尺寸,该项为必注值。当为等截面梁时,用b×h表示;当为加腋梁时,用b×h  Yc1×c2表示,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高;

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为b×h1/h2。

三、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该项为必注值。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加密区范围见相应抗震级别的标准构造详图。

例 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

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

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悬挑梁、井字梁,及非抗震结构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斜线“/”将其分隔开来。注写时,想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与肢数),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例 13Φ10@150/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梁的两端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为15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四肢箍。

18Φ12@150(4)/20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2,梁的两端各有18个四肢箍,间距为15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双肢箍。

四、梁上部通长钢筋或架立筋配置(通长筋可为相同或不同直径采用搭接连接、机械连接或对焊连接的钢筋),该项为必注值。所注规格与更熟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采用加号“+”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联。注写时须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好后面的括号内,以示不同直径及与通长筋的区别。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则将其写入括号内。

例 2Φ22 用于双肢箍;2Φ22+(4Φ12)用于六肢箍,其中2Φ22为通长筋,4Φ12为架立筋。

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为全跨相同,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将上部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分隔开来,少数跨不同者,按第4.2.1条的规定处理。

例 3Φ22;3Φ20 表示梁的上部配置3Φ22的通长筋,梁的下部配置3Φ20的通长筋。

五、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该项为必注值。

当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需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所注规格与根数应符合规范规定。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G打头,接续注写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

例 G4Φ1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4Φ12的纵向构造钢筋,每恻各配置2Φ12。

当梁侧面需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N打头,接续注写配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受扭纵向钢筋应满足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的间距要求,且不再重复配置纵向构造钢筋。

例 N6Φ2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6Φ22的受扭纵向钢筋,每侧各配置3Φ22。

注:1、当为梁侧面构造钢筋时,其搭接与锚固长度可取为15d。

    2、当为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时,其搭接长度为ll或llE(抗震);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六、梁顶面标高高差,该项为选注值。

梁顶面标高高差,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对于位于结构夹层的梁,则指相对于结构夹层楼面标高的高差。有高差时,须将其写入括号内,无高差时不注。

注:当某梁的顶面高于所在结构层的楼面标高时,其标高高差为正值,反之为负值。例如:某结构层的楼面标高为44.950m和48.250m,当某梁的梁顶面标高高差注写为(-0.050)时,即表明该梁顶面标高分别相对于44.950m和48.250m低0.05m。

梁原位标注的内容规定如下:

一、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

1、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例 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6Φ25 4/2,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4Φ25,下一排纵筋为2Φ25

2、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例 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Φ25放在角部,2Φ22放在中部,梁支座上部应注写为2Φ25+2Φ22。

3、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总监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下图)

设计时应注意:

1、对于支座两边不同配筋值的上部纵筋,宜尽可能选用相同直径(不同根数),使其贯穿支座,避免支座两边不同直径的上部纵筋均在支座内锚固。

2、对于以边柱、角柱为端支座的屋面框架梁,当能够满足配筋截面面积要求时,其梁的上部钢筋应尽可能只配置一层,以避免梁柱纵筋在柱顶处因层数过多、密度过大导致不方便施工和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

二、梁下部纵筋:

1、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例 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Φ25 2/4,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2Φ25,下一排纵筋为4Φ25,全部伸入支座。

2、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

3、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柱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

例 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Φ25 2(-2)/4,则表示上排纵筋为2Φ25,且不伸入支座;下排纵筋为4Φ25,全部伸入支座。

梁下部纵筋注写为2Φ25+3Φ22(-3)/5Φ25,则表示上排纵筋为2Φ25和3Φ22,其中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纵筋为5Φ25,全部伸入支座。

4、当梁的集中标注中已按集中标注的规定(注:即上文第四条)分别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均为通长的纵筋值时,则不需在梁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

文档

梁的标注内容

梁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五项必注值及一项选注值(集中标注可以从梁的任意一跨引出),规定如下:一、梁编号,该项为必注值。梁编号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楼层框架梁屋面框架梁框支梁非框架梁悬挑梁井字梁KLWKLKZLLXLJZLXXXXXXXXXXXX(XX)、(XXA)或(XXB)(XX)、(XXA)或(XXB)(XX)、(XXA)或(XXB)(XX)、(XXA)或(XXB)(XX)、(XXA)或(XXB)注:(XXA)为一端有悬挑,(XXB)为两端有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例KL7(5A)表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