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 基于食品安全的质量诚信研究 | ||||
课题来源 | 自选 | 课题类型 | BY | 指导教师 | 魏想明 |
学生姓名 | 张嘉琦 | 学 号 | 07001423 | 专业班级 | 07辅修市场营销 |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意义: 研究现状: 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由来已久,虽然已出台了扶持小企业的相关,但仍然不能满足蓬勃发展的小企业的需求。目前,由于小企业普遍信用评级不高,投资风险过大,使得众多投资者在高报酬率的诱惑下依然望而却步。所以小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正处于瓶颈期。 2005年5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以及《短期融资券承销规程》、《短期融资券信息披露规程》两个配套文件,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向合格机构投资者发行短期融资券。2008年4月15日又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其中未就发行企业准入门槛做,使小企业进入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市场有了希望。但从近期实践看,带有国家和背景的企业目前几乎包揽了整个融资券市场的份额,“国有军团”优势明显。 2008年10月8日,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横店集团联宜电机有限公司、广东宏大爆破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兴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东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六家企业,在承销商的协助下,获准短期融资券的发行。注册额度总共2.52亿元,首期计划发行1.97亿元。这意味着这一新的融资渠道已经为小企业打开。针对这一课题,许多学者都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关研究成果有: 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2008)认为,短期融资券制度应向小企业倾斜。实施从紧货币,使得很多小企业在融资上遇到了困难,银行贷款贷不到,IPO又面临严格审查。短期融资券在此时应该担当起为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重任。但是实际上机构投资者出于风险的考虑很少问津小企业。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上海总部主任苏宁(2008)提出,允许符合条件的小企业直接发行短期融资券,促进小企业证券化。面对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人民银行已着手加以解决。宏观上,央行全面放宽商业银行的贷款额度;微观上,央行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鼓励支持商业银行扩大给小企业贷款。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信息研究部高级经理竺小龙(2008):为化解银行惜贷所带来的资金融通受阻问题,可以通过发展直接债务融资市场,构架起社会闲余资金与资金需求方之间的另一座桥梁,从而确保经济发展能够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 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银行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2010)表示,应防止小企业融资难度重新加大。小企业融资难既有其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有银行金融业尚需改进的问题。小企业处于亚健康状态,另外内部管理也处在下游水平;银行服务业也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历史数据缺乏。我国创业板刚刚起步,不能解决绝大多数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孙建华在“浅议中小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财会研究.2009.2)文中提到小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的时机已经成熟。但小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时,由于本身及短期融资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其中,短期融资券的定价问题成为制约小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的因素之一。他建议采用市场比价的方法对其进行定价,从长远来看,有必要研究小企业短期融资券的科学定价方法和体系。 杨大楷和蔡在“短期融资券风险分析和控制”(经济经纬.2008.第6期)一文中表示,短期融资券作为我国货币市场的一个成功的金融创新产品,它的发行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和各微观主体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促进我国短期融资券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市场全体参与主体的共同努力,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风险控制的方法,形成一个全面防范风险的体系。文章中作者提出我国短期融资券的风险在于以下四点: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以及评级风险。对此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等。 张志亮,鲁志水,孙岚在“从美国CP市场看我国短期融资券的发展”(商场现代化.2006.第480期)中表示,我国的短期融资券和美国的商业票据类似,并通过对美国商业票据和商业票据市场的分析,对我国短期融资券的发展提出了建议:要坚持市场化取向,若化行政干预;培养债券市场基准利率作为融资券的定价基础,进行合理定价等。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小企业数量众多,它们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保证了社会的安定,是我国发展和谐社会的保障。另外,小企业还是创新的重要源泉,20世纪的许多产品都是小企业首创的。解决小企业短期融资券问题,有利于广大有活力、资质好的小企业快速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金融创新,解决短期融资券在小企业融资中的应用问题,缓解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对于小企业来说,发展短期融资券有重要意义:短期融资券缓解了小企业的资金压力。小企业短期融资券有利于促进银行间市场信用产品、发行主体、发行方式的多元化。小企业短期融资券的推出,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从而有助于健全全面的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
|
(1)A—工程实践型;B—理论研究型;C—科研装置研制型;D—计算机软件型;
E—综合应用型
(2)X—真实课题;Y—模拟课题;
(1)、(2)均要填,如AY、BX等。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绪论:介绍目前我国小企业融资难的背景和研究现状,指出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概括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介绍短期融资券市场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阐述我国小企业在短期融资券发行中面临的困境及原因。我国小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的困难是内部和外部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小企业自身信用等级不高,风险大,信息不透明,结构不完整等;相关法律规章不健全,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4.面对小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的诸多障碍,提出解决对策。借鉴发达国家发行CP的经验;提高小企业完善自身结构和信用等级的意识;完善小企业担保制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等。
5.结束语 | ||
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进度安排: 主要实施方案如下: (1)通过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资料室等地方查阅各种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和书籍,认真研读,列举部分成功发行短期融资券的小企业的成功案例分析研究; (2)主要对小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的困难做具体的分析论述; (3)针对我国小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难的问题提出几点具体的建议。 进度安排: 2009.12.29 布置毕业论文,选定毕业论文题目《短期融资券在小企业融资中的应用研究》 2010.1.1-10 收集资料, 资料来源主要来自图书馆、管理学院资料室、校园网电子图书期刊 资料,撰写主要参考文献的摘要,翻译外文参考资料。 2010.1.1-18 撰写开题报告 2010.2-3 修改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开题报告定稿 2010.3-4 撰写论文初稿 2010.5.1-9 上交毕业论文初稿,指导老师检查论文初稿,提出修改意见 2010.5.10-20 修改论文初稿,完成并上交毕业论文二稿 2010.5.21-30 修改论文二稿,完成并上交毕业论文三稿 2010.5.31 完成论文定稿并打印装订 2010.6.6-7 论文答辩 | ||
参考文献: [1] 张志亮,鲁志水,孙岚.从美国CP市场看我国短期融资券的发展 [J].商场现代化,2006(9) [2] 张国俊.短期融资券市场发展的非协调性及对策 [J].金融与经济,2009(3) [3] 孙建华.浅议中小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 [J].财会研究(甘肃),2009(2) [4] 杨大楷,蔡.我国短期融资券的风险分析和控制 [J].经济经纬2008(6) [5] 段鸿.企业短期融资券发行成本与策略初探 [J].南方金融,2007(7) [6] 蒋立峰.浅析短期融资券现状及企业债券发展的启示 [J].世界经济情况,2007(8) [7] 孙欧.企业短期融资券融资的优势、局限性及应注意的问题 [J].交通财会,2007(3) [8] 王兵.中国信用债券市场初步研究 [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9(4) [9] 刘丽梅.浅谈企业短期融资券 [J].企业研究,2008(9) [10] 张明新.浅析企业债券与短期融资券 [J].中国煤炭,2007(5) [11] 胡赞赞,胡文捷.我国制度背景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J].中国商界,2008(6) [12] 张维发.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缘何难以推广发行 [J].吉林金融研究,2008(12) [13] 王洪斌,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业务 [J].华北金融,2008(11) [14] 张子如,张龙.日本商业票据的电子化改革与借鉴 [J].生产力研究,2009(1) [15] 丁敬文,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制度安排 [J].现代经济探讨,2009(11) [16] 具春梅.破解企业融资瓶颈策略 [J].商情,2009(27) [17] 袁敏.国际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与借鉴 [J].证券市场报道,2005(12) [18] Hurley, Eelyn M., the commercial paper market since the mid-seventies. Federal Researve Bulletin, June, 1982: 327~340. [19] The Short Term Paper Market in Europ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pan-European market.[R]. The ACI-STEP Task Force Report. September 2002:1~49. [20] U.S. Credit Market Outlook. [R] The Bond Market Association. January, 2005. 1~5 | ||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