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走向教师工作岗位的我,早来晚走,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有时还给学生课外辅导,那时总有用不完的劲,总想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那时的我有种拼劲,但是方法方法不对。课堂上,遇到学生不注意听讲或者学生完不成作业,我总是当着学生的面批评一顿。时间长了,学生总是远离我,怕和我在一起,教学效果总是事倍功半。原因在哪里呢?我反复思考这个问题: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没有错,但是严格要求是要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教师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和尊重学生。离开了关爱和尊重,一味的严格要求学生不仅不会被学生理解,反而会对老师的严格要求产生反感。现在的中学生感情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当着同学们的面批评学生会让学生很没有面子,教师的批评很容易伤害学生,这个年龄的学生很容易对老师产生误解,不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因此作为教师,不能只凭干劲,更要用巧劲,教育要注意方式方法。
换位思考,如果我处在学生的位置,我也是不会喜欢这样的老师的。作为成年人来说,正常情况下谁都不情愿挨别人的批评,谁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赏识和鼓励,更何况中学生,学生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再者上课不注意听讲一定有不听讲的原因,没有完成作业一定有没有完成作业的道理,教师应从源头去分析了解,探求学生存在问题的原因,然后再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成功的教师总是先从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和尊重学生出发,不仅要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更要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方式和方法得当,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1、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张猛是一个贪玩的学生,平时上课懒于思考,精力好走神。 一次数学课上,一个问题,引起了张猛同学的兴趣,他专心致志的思考,平时很少举手的张猛这次竟举起手来,我想这正是让张猛展示自我的好机会,于是我果断地抓住这个机会:张猛,你来回答这个问题。果然张猛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回答的很好。当时我示意全班同学给张猛以鼓励的掌声,并用大拇指示意:张猛太棒了。被表扬后的张猛心里乐乐滋滋的,这节课,他听得很带劲。成功的回答和我的表扬和鼓励,确实触动了张猛,以后的数学课张猛视乎变了,原来不喜欢这门课变得对这门课感性趣了,上课主动思考了,精力不在走神了。期中考试他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课堂上,为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发现学生的微小的变化,并及时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学生会认为老师是一个可亲近的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学生会从教师的鼓励中获得获得成功的感觉,这样的课堂学生会逐步亲近教师,自然的学生会在这种课堂氛围不断的改变自己,增强自信和学习的兴趣。
2、批评的艺术
先表扬再批评,使学生感到你的批评是善意的。我班有两个学生每周四上课老是迟到了。课下我先问明原因,知道是由于打扫环境卫生引起的,我就告诉他们:“你们想把环境卫生搞好,不想让咱们班落在别班后头,这种出发点和集体荣誉感是好的,但这并不能成为上课迟到的理由,到你们俩值日时,咱们早晨吃完饭前的一点时间先干一会,或者打扫卫生的动作快一点(其实,从同学们哪里了解到:他俩值日时总是慢悠悠的),时间不就有了吗?”后来,他俩主动向我保证以后上课不再迟到了。我想如果当时不分青红皂白就批一通,可能不仅会打消他们劳动的积极性,而且还会让他们产生反感,果然我的做法得到了他们俩的认可,以后他俩没有再出现上课迟到的事情,拖拉的习惯也改变了。
3、课堂上用表扬来代替批评,效果会立竿见影
前一段时间,上课感到很遭,师生关系对立、紧张,上课时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压抑感。细想起来,原因还在我这里,课堂上,个别学生准备不好,上课不注意听讲,有说闲话的,我总是当众批评几句,挨批评的学生显然不高兴,时间长了,学生对老师产生反感,更严重的是学生由反感演变成不喜欢老师,这为以后课堂气氛紧张‘奠定’了基础。课堂上我总是看到学生表现不好的一面,或者说老师总是戴着放大镜去寻找学生的不足之处。成年人都想听好听的,都希望别人给戴个高帽子,而不愿听到别人的批评,更何况是这个年龄的学生。通过向成功的教师学习结合个人的反思,我发现了课堂气氛紧张的原因。于是,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不在以批评为主,换一种方式,用表扬代替批评。例如对学生A上课不注意听讲,但学生A身边的学生B听课很认真,我就用表扬学生B的办法来映射学生A,意想不到的是学生A立即转过神来,接下来的课学生A听的非常认真。课堂上,教师的批评尽管没有恶意,或者是真诚的为学生的成长,但是对中学生来说,他们很难理解和接受教师的“善意”的批评,他们更在意自己在同学们面前的尊严和形象。这种带有映射的表扬,一方面是对同学B的鼓励,同时又是对同学A的提醒,这要比单纯的批评同学A要好的多,可谓是一举两得,还体现出教师对学生A的宽容之心,教师对学生的宽容会使学生及时发现不足,并及时的改变着自己。
4、考场上的故事
一年一度的期中考试在进行,数学这一场的考试快要结束的时候,考场里最后一排一位同学把前排传的纸条偷偷的从桌洞的底下拿过去,他认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自认为老师没有发现,接过纸条正要准备抄上面的答案。我该怎么做呢?当着同学们的面揭穿他的作弊行为;不问他,让他的作弊行为得成。我思考着这两种做法都不妥:第一种做法会让他很没面子;第二种做法,会助长了他的虚荣心。我轻轻的站起来,慢慢的走到他的身旁,在不影响其他同学的前提下,我轻轻地用手点了一下他的肩膀,他正准备作弊的笔停了下来,看到老师的突然到来,他有些惊慌,我弯下腰,轻声的告诉她:不要怕,老师不会张扬的,不过这样做不妥,你仔细想想也会明白的。他点了点头,然后把那张纸条交给了老师。此时的我,一方面既是对该学生的尊重,又是对该学生的体贴和关怀,这是顺利解决问题的关键。
课堂上也好、考场里也好,教师心理要时刻装着学生,把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放到第一位,做到既不能伤害学生,又能成功的解决问题,达到应有的教育教学目的。在处理每一件时,要留有思考的时间,动动脑筋,好办法总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