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共25分,每题1分):
1.成文法是指有权制定法律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 D )文件。
A.处罚性 B.完整性 C.特定性 D.规范性
2.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对同一安全生产事项的技术要求( B )生产标准。
A.可以高于 B.不得高于 C.应当高于 D.必须等于
3.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 A )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A.爆破、吊装 B.高空施工、电力安装
C.采掘、架设 D.易燃易爆物品试验
4.依据《刑法》的规定,存在( A )的违法行为,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A.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 B.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
C.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 D.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
5.依据《刑法》的规定,构成消防责任事故罪的客观要件是( A )。
A.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
B.违反消防管理法规,不及时采取消防安全防护措施,造成严重后果
C.违反消防管理法规,不配备专门的消防器材,造成严重后果
D.违反消防管理法规,采用暴力手段抗拒消防监督机构执法,造成严重后果
6.电击防护的基本措施不包括( C )
A.双重绝缘结构 B.自动断开电源
C.接地的局部等电位连接 D.不导电场所
7.《安全生产法》所称生产经营单位,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C )。
A.公司 B.工厂 C.基本生产经营单元 D.个体工商户
8.《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形式,包括( D )。
A.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B.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C.司法责任和民事责任 D.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9.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 C )备案。
A.有关地方门
B.有关地方劳动管理部门
C.有关地方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
D.有关地方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10.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的工伤保险费由( D )缴纳。
A.从业人员 B.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
C.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D.生产经营单位
11.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事故应急措施由( B )如实告知从业人员。
A.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 B.生产经营单位
C.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D.工会
12.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无效;对生产经营单位的( D )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A.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 B.直接责任人、相关负责人
C.法定代表人、直接责任人 D.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
13.《安全生产法》中所规定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是指( B )的统称。
A.县级以上各级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县级以上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各有关部门
C.和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省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包括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14.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安全生产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应当( C )。
A.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并限期改正
B.责令停业整顿并依法给予罚款处罚
C.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
D.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当场作出行政处罚
15.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作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拒绝签字的,检查人员应当( C )。
A.通知被检查单位的其他负责人到场签字,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B.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予以罚款处罚,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C.将情况记录在案,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D.依法对其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备案
16.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同一项目的多个承包单位或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 B )。
A.统一指挥、管理 B.统一协调、管理
C.统一考评、管理 D.统一规划、管理
17.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 B )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成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A.各级 B.县级以上地方各级
C.省级以上 D.省级以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18.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 D )的原则,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
A.及时、准确、合法 B.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C.公开、公正、公平 D.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19.依据《安全生产法》对从业人员权利和义务的有关规定,当发现直接危及自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从业人员( D )
A.要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报告
B.要采取一切技术手段抢险救灾
C.在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后,在现场静观事态变化
D.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现场
20.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予以关闭的行政处罚由( C )按照规定的权限决定。
A.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
B.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会同工商、门
C.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报请县级以上
D.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
21.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拒不承担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 D )依法强制执行。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关 B.机关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关提请机关 D.人民
22.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经停产停业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予以( B )。
A.吊销营业执照 B.关闭 C.取缔 D.罚款
23.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具虚明,给他人造成损害的,( A )。
A.与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B.不承担责任
C.与生产经营单位分担赔偿责任 D.承担技术责任
24.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对未依法取得批准或者验收合格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的,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或者接到举报后,应当立即( B )。
A.予以停产整顿 B.予以取缔,并依法予以处理
C.予以责令整改 D.予以通报批评
25.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委托工程技术人员为本单位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的,安全生产责任由( B )负责。
A.被委托的工程技术人员 B.生产经营单位
C.被委托的工程技术人员所在中介机构 D.所在地的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二、多选(共10分,每题2分):
1.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 BCD )的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A.警告 B.较大数额罚款 C.责令停产停业
D.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 E.拘留
2.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县级以上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作出的行政处理行为包括( ABC )。
A.制止 B.责令改正 C.给予行政处罚
D.追究其民事责任 E.追究其刑事责任
3.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负有将职业危害公告的义务,公告的内容包括( ABDE )。
A.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
B.职业病防治的操作规程
C.职业病患者个人信息
D.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E.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4.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除运输工具加油站、加气站外,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应当与( ABDE )保持符合有关标准或者有关规定的安全距离。
A.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 B.居民区 C.矿区
D.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 E.军事禁区
5.依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国家对( BCD )企业实施安全生产许可管理。
A.危险化学品储存 B.危险化学品生产 C.烟花爆竹生产
D.民用爆破器材生产 E.危险化学品经营
三、判断题(共20分,每题2分)
1、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一项最基本的安全生产制度,是其他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得以切实实施的基本保证。( √ )
2、所有生产经营单位都必须将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报当地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备案。( √ )
3、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接触粉尘、毒物、噪声、辐射等物理、化学危害因素达到一定的危害程度,将会导致职业病( √ )
4、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 √ )
5、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 )
6、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不包括临时聘用的人员。( × )
7、单位对新职工进行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危险性较大的行业或岗位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小于36小时。( × )
8、风力在五级以上时,不得进行高处作业。( × )
9、现场临时用电必须分级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 )
10、乙炔瓶在储存或使用时可以水平放置。( × )
四、简答题共45分):
1. 请简要说明综合检维修计划中应落实哪“五定”? (5分)
答:定隐患治理责任、定措施、定资金、定期限和定应急预案。
2. 请描述安全生产标准化定义。(5分)
答: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个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3. 请简要说明安全标准化的建立过程的6个阶段和内容。(10分)
答: 1、调研:了解企业基本情况。
2、培训:学习标准化相关知识和工作方法。
3、初评:查漏补缺并列出问题清单。
4、整改:根据问题清单进行整改。
5、自评:企业按照标准进行打分,达标申请评审,不达标继续整改。
6、评审:评审机构按照标准对企业进行打分,如达标,则申请通过,否则整改,知道达标为止。
4. 作业人员作业前应检查什么?(5分)
答:应检查工具、设备、现场环境等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是否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5.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内涵?(5分)
答: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强化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注重绩效管理和持续改进,符合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律,代表了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是先进安全管理思想与我国传统安全管理方法、企业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从而推动我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
6. 作业现场 “四到位”指什么?(5分)
答:人员到位、措施到位、执行到位、监督到位。
7. 什么是安全生产工作"五同时"?(5分)
答: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8. 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是什么?(5分)
答: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
整改措施落实不到位不放过,
群众和伤者未受教育不放过,
责任人未进行处理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