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
1、灵活运用教材,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由于小学生比较常见熟悉的沏茶 这一生活现象,我就调整了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了为客人沏茶 的生活情境。当画面上呈现妈妈让小明帮忙给李阿姨沏茶这一数学信息时,没有急于想去解决如何让李阿姨尽快喝上茶,而是让学生想想平时是怎么做的?特意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学生处于主动思考积极动脑的最佳状态,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信学生,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堂上以一个个具体事例让学生观察、操作、讨论和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体会数学的方法及应用价值,学会优化思想,从课堂教学中多次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从日常沏茶的问题入手到探索最佳方法,再到解决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都是学生在思考、探索、操作、实验,使学生交流比较,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任务: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3、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
一、课前活动,引出话题。
1、师生谈话。你能用“一边(干什么)一边(干什么)”说一句话吗?。 2、刚才造句中说的几件事都是可以同时做的,不仅在文字里有这样的表述,在数学领域也有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数学广角(出示课题)——合理安排时间。
二、创设情境,探究方法。
1、提出问题
师: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的门铃响了。原来是李阿姨到小明家做客。(出示例2)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想一想:你平时沏茶的时候都需要做哪些事?
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这么多的事情小明必须先做什么呢?怎样安排这些事情,才能让李阿姨尽快喝上茶呢?
2、探究方法:先自己想一想,再同桌交流一起设计一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的方案?先用准备好的工具图片摆一摆,然后算一算你们安排的方法需要多长时间?
同桌讨论。(师巡视,请已经摆好的2个小组上台摆)
汇报。可能出现:
①洗水壶→ 接水→ 烧水 → 沏茶 (11分钟)
洗茶杯
找茶叶
②洗水壶→接水→烧水→洗茶杯→找茶叶→ 沏茶 (14分钟)
对①②方案,有疑问吗?安排合理吗?有更快的方法?
3、方法优化
比较上面2种,哪一种方法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为什么?
生:第1种用的时间少些。
师:在哪里节省了时间?生:烧水的同时洗茶杯、找茶叶,同时做了3件事,所以更节省时间。
师:刚才这两种方法通过比较以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生:合理安排,就能节省时间。
小结:能同时做的事情同时做,这样合理安排,就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4、介绍华罗庚:
你们会用数学的思维来考虑问题,真让老师佩服,你们所想的和科学家的想法一样。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爷爷根据合理安排时间提出的“统筹法”。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关华爷爷的生平及研究成果可以上网去收集查阅。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书P114、2,这天她生病了,想赶快吃完药上床休息,小红在休息之前要做这些事(出示),应如何合理安排才能让他尽快休息呢?请思考,把你的方案写出来,为了书写方便我们可以用代号A、B、C、D表示每件事,并算一算你设计的方法需要多长时间?
汇报、展示,说说你的想法。还有更合理的方法吗?
2、星期天,妈妈让小明自己炒菜,下面是小明炒菜的全过程:他先洗锅2分钟,锅烧热3分钟,洗菜2分钟,切菜1分钟,再将锅烧热3分钟,炒菜5分钟。各工序共花了17分钟,终于把菜炒好了。请你说说小红这样做是否合理?为什么?
3、小红要上学了,这些是上学前要做的,为了不迟到你能帮他合理安排一下吗?
起床2分钟、洗脸刷牙4分钟、烧水5分钟、煮鸡蛋4分钟、泡牛奶1分钟、吃早饭5分钟
同学们可以思考,也可以找同伴合作,设计你的最佳方案。
四、畅谈收获,全课小结: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2、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时间来提高效率的?
3.星期天吃过早饭。豆豆的妈妈要做几件事,请你帮她安排做的顺序。
要做的事情 大约所用时间 次序
刷碗整理厨房 20分钟
烧一壶开水沏茶 15分钟
用全自动洗衣机洗被罩 1小时
手洗豆豆的衣服 20分钟
把豆豆的衣服放入洗衣机中漂洗甩干 30分钟
妈妈做完这些事情,最少要用( )时间。
成果:
本节课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根据新课程标准,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逐步掌握最佳方法,通过简单最优化的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价值,来感受数学的魅力。
注重体现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考虑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升认识。利用学生已有的探索交流的成果,集中再现了沏茶的全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沏茶的全部步骤,印证了学生的发现,提升了学生沏茶全过程的理解。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了发现过程,领悟了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体现了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新,还带给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的启迪。
资源:
1.软件:Word文字处理软件、PowerPoint等。
2.沏茶工序卡片。
评估:
分数 | 问题 | 收集信息 | 解决问题 | 作品 |
4 | 学生能够根据情境,自己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 | 能通过多渠道收集信息并准确标明出处 |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并得出正确结论 | 学生能多方式展示作品,将作品发到网上 |
3 | 学生能够根据情境,自己提出了的问题 | 能从多渠道收集信息 |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 | 学生能以多方式展示作品 |
2 | 只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提出问题 | 从教师告知的渠道中收集信息 |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 学生只能使用综合媒体展示作品 |
1 | 教师给出问题 | 只能从非电子渠道收集信息 | 学生只能复述别人的信息 | 学生只能用有限媒体展示作品,如书面或口头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