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国大学的危机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5:36:32
文档

中国大学的危机

评论员启越高考对于中国人来说,基本就是一个爱与恨的混合物,其划分标准是看你站在“独木桥”的哪一头。过去的了大都是爱,没过去的自然是恨。所谓知识改变命运,基本上也可以理解为高考改变命运,而如今,这种催化剂的作用正在弱化。数据显示,与去年相比,今年全国的高考报名人数减少了30多万人。这是自2009年以来连续第三年呈下降趋势。生源减少了,扩招还未停止,这意味着大学录取率大大提高了。在不久的将来,上大学将是多数人触手可及的梦想。甚至有分析人士断言,由于高考生源锐减,部分高校或将因此遭遇生存危机。高考生
推荐度:
导读评论员启越高考对于中国人来说,基本就是一个爱与恨的混合物,其划分标准是看你站在“独木桥”的哪一头。过去的了大都是爱,没过去的自然是恨。所谓知识改变命运,基本上也可以理解为高考改变命运,而如今,这种催化剂的作用正在弱化。数据显示,与去年相比,今年全国的高考报名人数减少了30多万人。这是自2009年以来连续第三年呈下降趋势。生源减少了,扩招还未停止,这意味着大学录取率大大提高了。在不久的将来,上大学将是多数人触手可及的梦想。甚至有分析人士断言,由于高考生源锐减,部分高校或将因此遭遇生存危机。高考生
评论员 启越 

高考对于中国人来说,基本就是一个爱与恨的混合物,其划分标准是看你站在“独木桥”的哪一头。过去的了大都是爱,没过去的自然是恨。所谓知识改变命运,基本上也可以理解为高考改变命运,而如今,这种催化剂的作用正在弱化。

数据显示,与去年相比,今年全国的高考报名人数减少了30多万人。这是自2009年以来连续第三年呈下降趋势。生源减少了,扩招还未停止,这意味着大学录取率大大提高了。在不久的将来,上大学将是多数人触手可及的梦想。甚至有分析人士断言,由于高考生源锐减,部分高校或将因此遭遇生存危机。

高考生源的减少,一个主要原因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新出生人口逐年减少,导致适龄高中生减少。与此同时,高考的弃考人数也在逐年上升。2009年,高考弃考人数达到84万,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0年高考弃考人数已接近100万。人们总结为高考“三放弃”现象,即高考前放弃考试,高考后放弃志愿填报,开学时放弃报到。“三放弃”的共同结果是拒绝上中国的大学。弃考者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弃中国大学而选择国外大学。比如在2010年的100万弃考者中,因出国留学而选择弃考者的比例达到21.1%。具体到地方,2007年,南京应届高中毕业生被国外大学录取的学生约占0.7%,2009年达到1.7%,在一些国家级和省、市示范学校,这一数字甚至占到应届高中毕业生总数的5%~10%。

去国外留学的低龄化趋势,一方面自然体现了我们教育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国外大学教育对国内高中生的吸引力。国内大学教育弊端,我们已经是有目共睹——行政化、学术造假、功利性等等,与之相对的,我们失去了大学的自由、之精神。学者张汝伦曾经如此描述我们的大学:“今天的大学真的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或已无需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吗?只要在大学校园里走一圈,不难得出答案:公司、商行、卡拉OK和超市乃至歌厅舞厅和酒楼,大学一概不缺,惟独缺乏它自己的理念。”我们难道不深以为然吗?

异议者也许会反驳说,高中留学人数增加只是中国教育多元化的一个表现,这就如同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能说明中国大学教育就有多糟糕。那么请看看另外一批弃考者,他们并非出国留学,或没有财力去上国外的大学,但是他们同样不愿意上国内大学。数据显示,弃考者中,除了那些出国留学者,还有一些因为学费高、就业难而放弃高考者,而这些多是农村考生。这些孩子放弃高考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读大学的性价比太低。

基本上可以算出,读北京一个普通大学的普通专业,4年的总支出不会低于10万元,而毕业后,即使不失业,工资的起薪也很低。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考大学不再是命运的向上,而是一场胜算不大的。

我们失去了那些优秀的学生,他们去了国外。我们同时也无法保证低收入者能上大学,教育失去了公平。我们的大学正在培养的,却是一批创造力不足的学生。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多年前就开始有人呼吁,而却一直雷声大雨点小。生源倒逼的危机终将来临,如果再不寻求改变,毫无疑问,中国很多高校将面临无生可招的境地。

文档

中国大学的危机

评论员启越高考对于中国人来说,基本就是一个爱与恨的混合物,其划分标准是看你站在“独木桥”的哪一头。过去的了大都是爱,没过去的自然是恨。所谓知识改变命运,基本上也可以理解为高考改变命运,而如今,这种催化剂的作用正在弱化。数据显示,与去年相比,今年全国的高考报名人数减少了30多万人。这是自2009年以来连续第三年呈下降趋势。生源减少了,扩招还未停止,这意味着大学录取率大大提高了。在不久的将来,上大学将是多数人触手可及的梦想。甚至有分析人士断言,由于高考生源锐减,部分高校或将因此遭遇生存危机。高考生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