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名称: 无锡地铁1号线轨道工程01标 编号:
施工单位 | 中铁上海工程局华海工程有限公司 | 交底时间 | 2012.7.11 | |||
交底部位 | 地下线各车站、U形槽、矩形隧道及联络线 | 工序名称 | 基底凿毛 | |||
交底提要:1、技术交底范围 2、基底凿毛要求 3、钢筋、扁钢加工制作、绑扎焊接要求 4、伸缩缝布设及铜端子焊接要求 5、地下线整体道床立模要求 6、地下线整体道床抹面要求 | ||||||
技术交底内容: 1、技术交底范围: SK7+257~SK13+395.529 2、基底凿毛要求: 地下线各车站、U形槽、矩形隧道及联络线整体道床范围内基底凿毛,凿毛前后、左右间距150mm,梅花形布设。凿毛深度不小于5~8mm,凿毛点面不宜过大或过小(25mm*25mm)为宜,凿除后将基底所有浮渣及垃圾清理干净,并用高压水或高压风清洁表面。 3、钢筋、扁钢加工制作及绑扎焊接要求: 地下线整体道床钢筋加工直线段箍筋制作时垂直方向220mm,水平方向2394mm,曲线段超高不同时箍筋垂直方向尺寸相应变化,保证道床面至轨枕面高度30mm,钢筋最小保护层厚25mm。 地下线整体道床钢筋绑扎要求横向平顺,竖向垂直,钢筋与道床侧面、底面、表面及轨枕间保护层不小于35mm。 地下线整体道床纵向 HRB335Φ14钢筋搭接焊单面焊不小于10d(14mm),扁钢搭接长度不小于2倍宽度(100mm),三面满焊,焊缝饱满度不小于6mm。 4、伸缩缝布设及铜端子焊接要求: 地下线整体道床根据轨枕间距分段布置,U形槽及洞口50m范围内,联络通道前后各18m范围内每6.25m设一道宽20mm的伸缩缝:地下段一般及中等减振地段每12.5m设一道宽20mm的伸缩缝;伸缩缝以沥青木板形成并以专用密封材料(如沥青麻筋)封顶。道床块长度可根据结构缝设置及过轨管线布置等情况适当调整,道床块长度调整时,钢筋长度应相应调整。结构沉降缝处设置道床伸缩缝,施工缝应在伸缩缝处,长轨枕应避开道床伸缩缝,轨枕间距做适当调整。 | ||||||
伸缩缝位置设置准确,设置在两轨枕中间,长、宽与道床结构尺寸相同,高度高出道床面15mm;安装垂直平顺、牢固。 施工前,应先在施工缝位置处弹墨线,以确保伸缩缝的顺直,在设计沉降缝位置人工垂直切20mm宽,20mm深的缝,切缝完毕之后人工将缝内的沥青模板及混凝土凿除(深度为20mm),并将缝内清理干净,灌注沥青麻筋面要高于道床面约5mm。 地下线每个伸缩缝处,两轨枕间设连接端子,连接端子采用成套铜端子,预埋于道床中,并高出道床表面3~5mm。 地下线整体道床连接端子处增设箍筋形式的50x10mm镀锌扁钢与所有纵筋焊连,镀锌扁钢与铜端子上的圆钢采用2根φ10HPB235钢筋并排焊连。 5、地下线整体道床立模要求: 钢筋绑扎及轨道调整完成后,进行道床范围内的浮渣、垃圾等清理,立道床模板。根据道床结构高度选择适合高度的定型钢模,纵向钢模采用卡扣或螺栓连接,模板上部横向采用钢筋钩对拉筋固定,根据道床结构尺寸在模板外侧边打入φ10钢筋固定道床宽度。支立的模板内侧面要平整,并涂刷脱模剂,模板间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6、地下线整体道床混凝土抹面控制要求: 地下线整体道床顶面轨枕面中间平直部分为平坡,自轨枕面变化处起向两侧水沟方向设置2%的横向排水坡。 1、为满足接触轨安装要求,地下线普通区段轨面至安装面理论高度255mm;接触轨安装面至线路中心距离950mm,误差范围:±5mm。 2、地下线中等减振区段轨面至安装面理论高度300mm;接触轨安装面至线路中心距离950mm,误差范围:±5mm。 3、地下线浮置板区段轨面至安装面理论高度244mm;接触轨安装面至线路中心距离950mm,道床面为平坡,误差范围:±5mm。 | ||||||
技术负责人 | 交底人 | |||||
接受交底人 | ||||||
注:1、本表用于施工单位对作业班组的技术交底; 2、本表一式四份,交底后施工单位项目部、作业班组各留一份,报监理机构一份备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