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拼音,写词语。
二、比一比,再组词。
三、按要求写词语。
1.用适当的词语填空。
( )的橘子 ( )的笑容
( )的身体 ( )的稻子
( )地看着 ( )地站着
2.照样子,写词语。
渐渐地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沉甸甸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安安静静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整日整夜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四、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1.小蛾是歇定了,( )怎么赶,他( )不动。
2.( )这个稻草人很尽责任,( )田里的稻子还是没有逃脱蛾下的子变成的肉虫的侵害。
3.( )做一株小草,( )做一个稻草人?
4.接着两年闹水,稻子都淹了,( )烂了( )发了芽。
五、按要求写句子。
1.仿写句子,用上比喻词“像”。
他从来不嫌烦,像牛那样躺着看天;也从来不贪玩儿,像狗那样到处乱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两个句子合并成一句话,可以适当增删字词。
没有一个人为稻子发愁。
稻草人为稻子发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阅读我能行。
稻草人
父亲把稻草人立在田野里的时候,十分激动。时值黄昏,他望着夕阳下稻草人所指的方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稻草人单腿站立在静默的麦田里,我蓦然觉得他与父亲酷似兄弟。
然而,没人理解稻草人僵硬的手指所指的方向,就像没人理解父亲一样。春天的时候,父亲用陈年的麦秆、绳索捆绑稻草人,他对我说:“用不了几十年,稻草人在大地上怕要消失了。”我未置可否。当麦子快要黄熟的时候,我带着侄子去查看稻草人,回来向生病的父亲汇报。那也是黄昏,一个个稻草人在风中挥动着僵硬的手臂,像是鞭笞着什么。从远远的地方望去,就见一群一群的鸟儿在麦地上空不停地盘旋、寻找,宛如一帮无家可归的落魄子弟。
我得承认,父亲捆绑的稻草人简直完美无缺,它们真实地作恐怖和威吓状。有一种鸟儿,每年麦季的时候,都要从家乡的这块平原经过,那些鸟儿望着麦秆捆扎而成的稻草人,久久不敢涉足,它们盘旋着,盘旋着,最后向远方的树林飞去。侄子从地上抓起一枚土块,狠狠地向稻草人掷去,他大喊道:“稻草人混蛋——”
我回家告诉父亲,麦子长势不错,鸟儿也不去祸害。父亲听后很忧郁,他说:“保不定。”春天,父亲扎制稻草人时,侄子曾偷偷地毁掉几个,父亲很恼火,他说:“不喜欢土地的人,才不喜欢稻草人。”
麦子临熟的几日,每到黄昏,我都要到麦田巡视,然后向父亲报告麦子和稻草人的消息。一天,侄子偷偷地问我:“你知道鸟儿到哪里去了吗?”我摇摇头。侄子说:“鸟儿不在平原上停留了,平原上的人可恶,鸟儿让稻草人吓跑了!”过了一会儿,侄子告诉我,他不能让鸟儿在平原上不吃一点东西就走。我觉得有点好笑,对侄子说:“人应该感恩稻草人才对,它们保护了粮食和土地,难道人不应该热爱粮食和土地?”“我热爱粮食,我也热爱鸟儿,它们每年才在平原上歇息一次,能消耗多少麦子?”侄子说,“我怕有一天,一睁开眼,平原上再也见不到鸟儿了……”
到了晚上,侄子出去了,许久没归。不知什么时辰,父亲在屋里很急地唤我:“天空怎么发红呢?”父亲的房子正对着麦田,他看见夜空里火的光芒燎燎地飞向天际,一堆,两堆,三堆……我蓦然有所警醒,立马向麦田跑去。麦田里火焰渐渐弱了,稻草人化为一团团灰烬。
第二日,我和侄子站在黄熟的麦田里。父亲来了,他抚摸了一下侄子的前额,然后闭上眼睛:“稻草人去了,以后也不会有了。”我有点惶惑,没有了稻草人,还有谁来指点炊烟的方向、温饱的方向呢?
与稻草人握别,大地沉默不语。
1.父亲、“我”和侄子对稻草人的感情是怎样的?请分别用一个词或短语概括。
父亲:______ “我”:______ 侄子:______
2.是谁烧毁了稻草人?你能从文中找出证据吗?请将相关信息作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我”向父亲报告麦子长势良好时,为什么“父亲听后很忧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的句子把麦田上空盘旋觅食的鸟儿比喻成“一帮无家可归的落魄子弟”,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法园地
读一读,写一写
参
一、肌肤 稻穗 白喉 耕种 挽救 橘子 褐色 懒人 祸事
二、略
三、1.风干 欣慰 瘦弱 浓绿 安安静静 直挺挺
2.稳稳地 缓缓地 默默地
直挺挺 白花花 香喷喷
高高兴兴 开开心心 冷冷清清
人山人海 无边无际 冷言冷语
四、1.不管 就是
2.虽然 但是
3.是 还是
4.不是 就是
五、略
六、1.热爱(喜爱) 感恩 憎恶(怨恨)
2.是侄子烧毁了稻草人。从文中侄子对稻草人的怨恨与破坏(侄子曾用土块掷稻草人,骂稻草人“混蛋”,曾偷偷毁掉几个稻草人)、对鸟儿的同情(不能让鸟儿不吃一点东西就走)等可以得出结论。
3.因为父亲从侄子破坏稻草人的行为上,预感到麦子有可能被鸟儿吃掉,他更预感到自己熟悉的古老的农耕生活方式有可能在后辈那里消失,所以他“很忧郁”。
4.这个比喻写出了鸟儿盘旋觅食而不得的情态,衬托出稻草人吓退鸟儿、看护粮食的作用,更为侄子因同情鸟儿而烧毁稻草人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