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解析版)2014高三名校生物试题汇编(第04期)专题12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5:18:20
文档

(解析版)2014高三名校生物试题汇编(第04期)专题12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

一、选择题1.(2014届湖南长沙重点中学高三第六次月考生物卷)下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其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数字为同化能量数值,单位为j/(cm2·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流经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900J/(cm2·a)B.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C.E生物在该食物网中处于最高营养级D.图中B和C的种间关系为竞争2.(2014届山东泰安高三上期1月份期末考试生物卷)下图为一个密闭生态缸处于良性状态的物质循环模式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
推荐度:
导读一、选择题1.(2014届湖南长沙重点中学高三第六次月考生物卷)下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其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数字为同化能量数值,单位为j/(cm2·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流经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900J/(cm2·a)B.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C.E生物在该食物网中处于最高营养级D.图中B和C的种间关系为竞争2.(2014届山东泰安高三上期1月份期末考试生物卷)下图为一个密闭生态缸处于良性状态的物质循环模式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


一、选择题

1.(2014届湖南长沙重点中学高三第六次月考生物卷)下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其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数字为同化能量数值,单位为j/(cm2·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流经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900 J/(cm2·a)

B.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C.E生物在该食物网中处于最高营养级

D.图中B和C的种间关系为竞争

2.(2014届山东泰安高三上期1月份期末考试生物卷)下图为一个密闭生态缸处于良性状态的物质循环模式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生态缸需要放置在一个有适宜散射光的位置才能正常运转

B.三种生物成分自左向右依次分别代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行为信息在无机环境和异养生物①之间可进行双向传递

D.可通过观察自养生物等成分的生活状况来判断生态缸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3.(2014届山东泰安高三上期1月份期末考试生物卷)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a、h、c、d、e为群落成分,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f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B.该图中有三条食物链

C.图中的a一定是自养生物,b、c、d、e一定是异养生物

D.碳以有机物的形式由a传到b

4.(2014届河北邯郸高三上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卷)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一所丛林中的房子里,将一只没有交配的雌蛾扣在一个纱罩里,尽管当晚风雨交加还是有40多只雄蛾穿过风雨赶来交尾,第二天,在雌蛾周围洒满樟脑丸和汽油,一点也不影响雄蛾寻找雌蛾的兴趣。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实验证明雌蛾能分泌某种物质属于化学信息

B.该实验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C.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D.利用雌蛾分泌的物质扰乱雌雄交配属于化学防治

5.(2014届河北邯郸高三上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卷)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

C.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

D.图中箭头也可表示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方向

    6.(2014届浙江宁波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卷)下面关于次级生产量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利用生态系统中现有的有机物质再生产有机物质,即为次级生产量

B.次级生产量的食源都是初级生产量

C.次级生产量等于同化量减去呼吸量

D.次级生产量的制造者都是异养生物

7.(2014届陕西长安五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卷)为了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科学家做了以下实验:投放一定量的单细胞藻类喂养水蚤(通常全部被吃掉)。分批移走水蚤,移走水蚤的总量即水蚤的收获量。水蚤收获量/藻类投放量为能量转化效率。移走比率(每批移出水蚤数占总数的比率)对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所示。曲线①②分别表示移走的是成年水蚤、幼年水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对能量转化效率的研究是在生态系统层次上进行的

B.水蚤收获量总是小于藻类投放量,主要原因是种内斗争引起水蚤个体的死亡

C.移走成年个体的能量转化效率高,主要原因是移走成年个体使种群趋向增长型

D.该实验对能量转化效率的研究不能表明能量沿食物链的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8.(2014届陕西长安五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卷)下面是某生态系统的三个图形,图1中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第二营养级,属于一个种群

B.调查图1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

C.若图2中的曲线Y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b点对应的是图3中的t2时刻,此时可适当捕获,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

D.当丙刚迁入到这个生态系统的短期内,数量变化如图2中的曲线X

9.(2014届山东济南高三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的生态系统中,要使其中的动物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

A.O2            B.H2 O            C.足够的有机物        D.阳光

10.(2014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期第六次月考生物卷)如图中X代表某一生物概念,其内容包括①②③④四部分,下列与此概念图相关的描述错误的是

A.若X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则①~④表示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散失

B.若X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4种元素,则①~④可代表O、 C、 H、N

C.若X为种群的种群密度,则①~④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D.若X是与人体内环境稳态有关的四大系统,则①~④代表呼吸、消化、循环、内分泌

11.(2014届河北冀州中学高三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菇-菜”立体栽培(下图)是充分利用温室大棚等设施的光、温度环境优势,按照空间层次分布,形成优势互补和资源高效利用的部分生态农业模式之一。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X”可代表CO2,“Y”可代表O2

B.该生态系统中食用菌属于消费者

C.菌渣作为有机肥为蔬菜提供了能量

D.在捕食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基本相同

12.(2014届河北冀州中学高三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下面是某生态系统的三个图形,图1中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图1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第二营养级,属于一个种群

②.调查图1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

.当丙刚迁入到这个生态系统的短期内,数量变化类似图2中的曲线X

④.若图2中的曲线Y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b点对应的是图3中的t2 时刻,此时可适当捕获,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

A.①④    B.②    C.①②④   D.① 

13.(2014届山东烟台高三期末考试生物卷)下图为某池塘中部分食物网示意图,太阳鱼大多时间都在水底觅食,以摇蚊幼虫为主要食物。若在池塘里放养黑鲈鱼(以幼小太阳鱼为食),小太阳鱼大都转移到芦苇丛中捕食浮游动物,但生长迟缓,等生长到安全大小后再回到池底觅食。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随季节变化,太阳鱼的食物来源不会发生改变

B.浮游动物与摇蚊的种间关系有竞争和捕食

C.小太阳鱼转移到芦苇丛中生长迟缓可能与获得能量较少有关

D.太阳鱼粪便中含有第二、三营养级生物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14.(2014届山东烟台高三期末考试生物卷)春季雄鸟长出鲜艳羽毛,不断鸣叫,并对雌鸟摆出各种姿态。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雄鸟感受物理信息,并能发出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

B.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繁衍和种群基因库的发展

C.雌鸟接受信息后,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会增加

D.雌鸟体内性激素含量过高会抑制垂体的合成与分泌活动

15.(2014届湖南常德高三上期期末市协作考试生物卷)动物为保证食物等生存资源而占据的空间叫领域。下图表示各种鸟类的领域面积与体重、食性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三种鸟类组成—条食物链

B.体重决定领域的大小

C.体重相等的鸟类领域面积越大,可能其营养级越高

D.同一营养级所有鸟类属于同一种群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食物链必须由生产者开始,图中没有生产者,故A错误。植食性鸟类体重也不小但领域面

16.(2014届辽宁五校联考上期期末考试高三生物卷)生态农业是一个自我维持的农业生产系统,其特点是在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求得最大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下列不属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是

A.病虫害的生物防治

B.作物轮作、套种

C.使用化肥提高作物产量

D.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17.(2014届辽宁五校联考上期期末考试高三生物卷)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

B.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

C.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

D.严禁过度捕杀鹰,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中可以数出,该食物网有6条食物链,故A正确;初级消费者直接以生产者为食,

18.(2014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二月联考生物卷)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B.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病毒是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蚯蚓是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19.(2014届山东淄博高三期末考试生物卷)为解决粮食和环境问题,人们进行了许多尝试,下列做法合理、有效的是

A.利用废弃的重金属矿区栽培饲料作物

B.利用小麦、玉米等粮食生产酒精来部分替代石油

C.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

D.培育具有高光合效率的农作物新品种

物卷)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

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

C.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

21.(2014届广东中山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物卷)根据下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a、c、d、b四个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依次递增,则M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B.若M表示木本植物的丰富度,我国从南向北木本植物的丰度变化的趋势是b―→d―→c―→a

C.若a―→c―→d―→b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则M表示生物个体的数量

D.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可能是a

【答案】CD

【解析】

试题分析:据图分析:一般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则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大,故A正确。我国从

22.(2014届广东中山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物卷)如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2,由初级消费者流向蜣螂的能量为N6

B.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N5/N2×100%

C.N5将有两个去向,其中之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D.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23.(2014届北京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卷)下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呼吸消耗量包含在⑤中

B.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③中

C.④用于植食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

D.⑤⑥⑦⑧之和为植物有机物积累量

24.(2014届北京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卷)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食草动物属于第三营养级

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C.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都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25.(2014届北京东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生物卷)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

C.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可表示为(A2+B2+C2)

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6.(2014届山东潍坊高三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

B.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C.适当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可有效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27.(2014届山东潍坊高三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外来物种引入一定会危害生物多样性

B.新物种的诞生仅丰富了物种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自然选择有关

D.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等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28.(2014届云南昆明一中高三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指各种动植物资源和它们的基因

B.模仿蝙蝠发明雷达,这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建立风景名胜区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措施

D.酸雨、沙漠化、水污染、食品安全等都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全球生态问题

29.(2014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卷)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群落的原(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

C.群落的原(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

D.生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

二、非选择题

30.(2014届湖北武汉高三2月调研测试生物卷)(9分)随各地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养殖场污水的排放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下图是利用人工湿地对养殖业污水进行处理和生态综合利用的示意图。请回答:

(1)人工湿地中属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和绿化区植物,生物D属____级消费者。输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有____。

(2)该人工湿地主要通过物理沉降、动植物吸收和____,达到净化的目的。为避免环境污染,在加剧净化同时,还应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其生态学理由是____。

(3)上图中A、B、C、D为该湿地中的四种鱼,其中C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____;若人工全部移除B种鱼,则C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将____。

【解析】

试题分析:(1)图中人工湿地中芦苇区植物、浮游藻类和绿化区植物为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的生

31.(2014届山东泰安高三上期1月份期末考试生物卷)(10分)下面图1是研究人员在无迁入迁出的情况下绘制出某草原一野兔种群数量入值的变化曲线。图2为草原生态系统部分营养结构示意图。图3为单位面积的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光合作用总量减去呼吸作用总量)的关系图。请分析回答:

(1)图1表明,该种野兔在前5年种群数量呈__________型增长,第5—10年λ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_。该草原在第10年曾发生火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对火灾过后草原生物群落___________过程的真实写照,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性。

(2)图2中鹰和蛇的关系为___________。假设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g,至少需要消耗植物____________g。图中生物能否构成该草原的生物群落?请判断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3分析:草原的放牧量应控制在图中__________之间,这样既能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能获得较多的畜产量。从保护草原生物多样性来看,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放牧量长期大于图中c点,生物多样性会___________。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来看,草地对水土的保持、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__________价值。

【答案】(1)“J”环境阻力     次生演替    恢复力稳定   (2)竞争和捕食   875  不能 ,因为    32.(2014届江西赣州六校高三上期期末联考生物卷)(10分)回答有关生物与环境的问题:

某弃置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1)此地形成的群落是          演替的结果。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2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20只,其中有标记的10只,则该种群密度是        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偏小/偏大)。

(3)能量沿“植物→田鼠→鼬”的流动是单向的,而且是         ,能量从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

(4)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自身的               ,大多数在呼吸作用中以                的形式散失。

(5)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调节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6)右图为该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图中以CO2形式流动的是              (填序号),丁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

(5)信息传递在生物不同物种间的作用是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6)由图可知甲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丁是大气二氧化碳库,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    33.(2014届云南昆明一中高三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11分)调查某片白菜地,发现主要的害虫是蚜虫和菜青虫。为了减少农药的使用,农民在菜地中放养了一些鸡鸭,既可以消灭害虫,又可以供农民食用。鸡鸭有时也会吃一些菜叶。若下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菜地中不同的营养级,戊为分解者。图中数据表示输入生物体的总能量和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单位:l03 kJ年),字母表示能量流动的过程,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l)该菜地共有     条食物链,人占有          个营养级,人与鸡的关系是                 ,理论上人要增重l kg,至少需要消耗白菜          kg。

(2)流人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kJ/年,丁粪便中的能量属于              (用图中字母表示)。该生态系统总能量的年积累量为                          kJ。

(3)母鸡发现菜青虫后呜叫召唤同伴,这种呜叫声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信息。该菜地弃耕一段时间后杂草丛生,这属于群落演替中的        演替。

    34.(2014届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卷)(8分)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据图回答:

(1)该模型属于_____________(填“物理”、“概念”或“数学”)模型,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_____________调节。

(2)仅从该模型分析,图中最可能代表猎物和捕食者K值的数据分别为      和      。

(3)若图1是碳循环示意图,则丁指的是   ____________(2分)。若图1中的“ → ”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            (2分)。

式进行的,③④⑦表示的是生物群落中的碳流动,故③④⑦不会存在。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信息的分析能力。

35.(2014届四川资阳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生物卷)(14分)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甲)和碳循环示意图(图乙),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请据图回答问题:

(1)湖泊中,鲢鱼与河蚌的关系是          。

(2)某个季节,由于光照减弱,导致鲢鱼向上层转移。此现象表明,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          结构发生改变。

(3)自2008年以来,该地区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开始有计划地对湖泊进行填埋,此举造成了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降低。

(4)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与乙图相比较,甲图中没有的是       (填字母)。

(5)水蚤吃藻类,而河蚌吃小球藻和水蚤,则河蚌属于第          营养级;水蚤的粪便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这种情况下,细菌和真菌的能量来源于第        营养级。

(6)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W1=D1+D2

B.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 (A2+B2+C2)

C.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2/D1

D.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36.(2014届河北冀州中学高三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9分)南海某岛屿上迁入一些农户,若干年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对海岛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边茂密的红树林中自上而下分别有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等,形成群落的        结构,这些植物具有防风消浪的作用,这是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2)上图1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碳循环的特点                 。图中缺少两个重要过程,请用文字和箭头形式书写出来              、              、

(3)海岛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构成了稳定的食物关系,如:小鱼吃海藻,海龟吃小鱼,鲨鱼捕食小鱼和海龟。鲨鱼的食物1/5来自海龟,若鲨鱼增重l kg,则至少消耗海藻     kg。

(4)图2为该海岛生态系统一些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若乙大量减少,则短期内戊的数量会

(5)调查发现,农户迁入前喜盐草种群中,AA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和65%(A为抗除草剂基因),现该种群中AA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和70%,喜盐草种群       (填“发生”或“未发生”)进化,理由是              。

37.(2014届山东烟台高三期末考试生物卷)(11分)下图l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2表示能量流经W种群所处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能构成群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的b表示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量被W摄入量为m,其粪便量中能量为n,c中的能量为e,b的能量为f,则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最多是______________。

(3)森林凋落物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内由生物组分产生并归还到林地表面,作为分解者物质和能量的来源,借以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所有有机物的总称。为研究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四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情况,研究组获得如下结果。

①采用______________法估测各样地优势树种的密度。随海拔升高,各样地优势树种密度下降,物种数目减少,说明丁地群落的______________最低。

②测定各样地凋落物是在每20m×25m的样方中______________选取12个5m×5m的小样方水平设置凋落物筐,该筐面积为1m×1m,筐内收集网的孔径为0.5mm,距地面40-45cm。定期收集各筐中的凋落物刚70℃烘箱烘干48h,求12个小样方凋落物干重的_____________,再换算成单位面积每公顷凋落物总量。

③各样地凋落物的年归还量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作用的强度,该过程使N、P、K等元素归还到土壤,同时产生CO2等释放到大气中,实现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从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的过程。

38.(2014届湖南常德高三上期期末市协作考试生物卷)(10分)养殖技术人员对某池塘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情况进行调查后,得到了如下的食物网和能量数据,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有食物链________条,鲈鱼处于_________营养级。

(2)如果去除该生态系统中的浮游动物和双翅目幼虫,则鲈鱼的产量将_________,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__________。

(3)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kJ/m2·a,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数)。

(4)用箭头和文字在右上图中标出能量流经鲈鱼种群后的其他去向。

(5)该地区为了发展经济,开办了一个采矿场,采矿中的混浊黏土水排放到该水生生态系统中。经检测发现,水中的含氧量大幅度下降,原因是                      。

(6)合理密养、立体养殖是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合理密养可以               。

102/8.1×105×100%=18.5%.

(4)能量进入鲈鱼后一部分经粪便排出给分解者,一部分被鲈鱼同化,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析能力。

39.(2014届广西南宁高三毕业班第一次适应性测试生物卷)(8分)某养殖户想因地制宜,开发池塘进行渔业养殖,下图是其绘制的池塘生物群落图解,请回答有关问题:

(1)池塘中的植物在垂直结构上具有         现象,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图中黑鱼与虾的种间关系有          。

(2)鸡粪是优良的鱼类饲料,适量的投入可以提高鱼的产量,这是          的能量流向了鱼体内。

(3)为提高经济效益,在养殖后期决定清除大部分黑鱼,投放部分青鱼、鲢鱼和鳙鱼,请在下侧坐标系中画出清除部分黑鱼后鳙鱼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考点:本题考查群落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40.(2014届辽宁五校联考上期期末考试高三生物卷)菌根是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的联合体。菌根真菌从土壤中吸取养分和水分供给植物,植物为菌根提供糖类等有机物。某试验区接种菌根真菌后两种主要牧草种群密度和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结果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菌根真菌与植物的种间关系是                         。

(2)调查牧草A或B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             ,图中种群密度数值应采用样方调查结果的           值。

(3)据图推测,两种牧草中菌根依赖程度更高的是               。接种菌根真菌后,该试验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提高,原因是                                   。

(4)为研究能量流动情况,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                ,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________________,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考点:本题考查群落间的种间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能熟记生物学知识和获取信息、图文转化的能力。

41.(2014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二月联考生物卷)(6分)如图为一个简单的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猫头鹰占有____个营养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既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又含有最多能量的生物是______  。

(4)某种原因使蛇大量减少,但猫头鹰的数量却变化不大,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

(5)环保工作者欲调查该生态系统中蛇的数量,可采用___________法。

42.(2014届山东淄博高三期末考试生物卷)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的碳流动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D代表4种动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_____________。大气中CO2的来源除图中所示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存在的食物链(网):_______________。

(3)群落中4种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和_______________有关。

(4)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各生物种群的数量均接近_______________值。若某种原因造成了生物C灭绝,其他生物数量发生较大波动后又逐渐趋于稳定,其原因是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为因素导致图中_______________的大量减少,是导致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

43.(2014届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卷)(9分)下表统计了某生态系统内各相关物种之间食物的比例关系。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绘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2)除第二营养级以外,具有竞争关系的是          。

(3)要调查兔子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          ,决定兔子种群密度因素主要是             。

(4)下图是兔子同化能量的分配,请在图中虚线框内填上相应内容。

(5)假如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均为20%,按照表中食物比例,鹰同化1kJ量需植物间接提供           kJ能量。

【答案】(除特殊标注的以外,每空1分,共9分)

(1)

44.(2014届广东中山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物卷)(8分)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哥本哈根召开,提出用“低碳生活”、“减少CO2排放”拯救地球。

(1)大气CO2浓度变化具年周期性,夏季由于植物的________增强,CO2浓度______。

(2)全球暖化可引起局部干旱或洪涝灾害。干旱时, 农作物根细胞__________吸水受阻;若长时间浸水,根细胞则因___________而受毒害。

(3)全球暖化后,低纬度地区的生物可能入侵到较高纬度地区。这一变化可能的威胁是:                                                      。

(4)两极被认为是受全球暖化影响较大的生态系统,下图表示南极洲一个简化的食物网。

①近年磷虾的数量急剧下降,受这一变化影响最大的种群是                                       。写出其所在的食物链         。

②小齿鲸的数量远小于图中其他动物,请用生态学原理解释                                                                                      。

45.(2014届北京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卷)(8分)农作物的根系是土壤致病微生物侵染的重要部位,土壤微生态直接影响根部病害的严重程度。请回答问题。

(1)达到稳态的土壤微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种类丰富且数量均衡,有益微生物通过产生抗生素等物质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从而在微生物之间的___________中占有优势。

(2)与施用有机肥的农田相比,施用化肥的农田中农作物易发根部病害。这是因为土壤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多为_____________,有机物输入的不足会对土壤微生态的稳定产生明显影响,使得从________________获取有机物的寄生微生物快速繁殖。

(3)为治理根部病害,有些地区采取了向土壤中施用农药来杀菌的办法,却造成了病害越来越严重的局面,原因是:一方面,由于农药的__________作用而保留了___________的病原微生物;另一方面,_____________大量死亡造成病原微生物失去。这种方法还会污染无机环境,并且通过_____________传递给人类,危害健康。

(4)下列做法中,改善土壤微生态的合理措施是__________。

A.增施有机肥            B.施用有益菌菌剂            C.换用其他农药

46.(2014届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2月联考生物卷)(10分)生态工作者在调查某草原时,分析主要物种间食物关系如图A,连续统计其中某个特定种群的数量变化分析结果如图B。

(1)图A食物网中D占有的营养级分别是___________。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该有        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假设物种A从B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40%。则A增加10 kg,至少需要B____kg。若外来生物入侵该草原,则会导致该草原的           锐减。

(3)图B曲线所示种群在1~2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______年。

47.(2014届上海市吴淞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卷)(9分)1960年1月,科学家首次乘坐的“里亚斯特”号深海潜水器成功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考,在近万米的海底,科学家们惊奇地看到比目鱼和小红虾在游动。

(1)马里亚纳海沟中所有的比目鱼组成了一个____________。

(2)几百万年的前海沟下与海沟上的比目鱼还是属于同一物种,但由于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群体长期与较浅域的比目鱼缺乏基因交流,最终会产生____________隔离。造成这种现象的两个外部因素是           和__________。

(3)从变异的来源看,比目鱼的种类具有多样性的根本是由于         造成的。

(4)由于地质巨变,最终人类只抢救一对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通过人工繁殖,最终产生一个新的比目鱼种群,则此种群的基因库中的基因数量与原种群相比要____________。

(5)下图表示某群岛物种演化的模型,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过程。A物种演变为B、C两个物

种的过程包括                         三个环节 。由A物种演变为B、C两个物种,其内在因素是生物体的        发生了改变。如果乙岛上C物种个体数量不断增加,引起D物种个体数的锐减,这种现象称为        。

文档

(解析版)2014高三名校生物试题汇编(第04期)专题12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

一、选择题1.(2014届湖南长沙重点中学高三第六次月考生物卷)下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其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数字为同化能量数值,单位为j/(cm2·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流经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900J/(cm2·a)B.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C.E生物在该食物网中处于最高营养级D.图中B和C的种间关系为竞争2.(2014届山东泰安高三上期1月份期末考试生物卷)下图为一个密闭生态缸处于良性状态的物质循环模式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