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临时便道技术交底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5:15:20
文档

临时便道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施工单位:***************公司编号:工程名称************工程施工队伍土建施工队分项工程场内施工便道交底日期交底内容:本场内施工便道设计均为新建道路,从钢筋绑扎区大门起至梁场终点止共约7m,其中大门起至搅拌站进料便道一段约294m,便道设计宽为8m,,搅拌站进料便道至梁场终点一段约353m,便道设计宽为6m,全段路面自大门位置起设置0.2%纵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道路基本处于填方区内,回填土为当地施工时回填的杂土,土质主要为粘性土和粉土,未经过碾压,土的干
推荐度:
导读技术交底书施工单位:***************公司编号:工程名称************工程施工队伍土建施工队分项工程场内施工便道交底日期交底内容:本场内施工便道设计均为新建道路,从钢筋绑扎区大门起至梁场终点止共约7m,其中大门起至搅拌站进料便道一段约294m,便道设计宽为8m,,搅拌站进料便道至梁场终点一段约353m,便道设计宽为6m,全段路面自大门位置起设置0.2%纵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道路基本处于填方区内,回填土为当地施工时回填的杂土,土质主要为粘性土和粉土,未经过碾压,土的干
技术交底书

施工单位:***************公司                          编号:        

工程名称************工程

施工队伍土建施工队
分项工程场内施工便道交底日期
交底内容:     

          本场内施工便道设计均为新建道路,从钢筋绑扎区大门起至梁场终点止共约7m,其中大门起至搅拌站进料便道一段约294m,便道设计宽为8m,,搅拌站进料便道至梁场终点一段约353m,便道设计宽为6m,全段路面自大门位置起设置0.2%纵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道路基本处于填方区内,回填土为当地施工时回填的杂土,土质主要为粘性土和粉土,未经过碾压,土的干强度、韧性低。因此此段施工便道需进行换填处理后方可进行路面结构层的施工。

1.施工工艺:

①施工工艺:反挖回填土→碾压处理(达到设计强度)→基底换填碾压处理(达到设计强度)→结构层施工→水沟砌筑

②施工方法:便道顶宽8m(6m),横向成人字型坡,坡率2%;右侧设置排水沟(宽40cm、深50cm),要求顺直畅通;新修便道需根据实际情况挖除150cm~250cm回填土后,用20t重型压路机进行多次碾压,当基底承载力达到100kpa时,在底部垫层换填风化片石(进行碾压密实)后;再夯填10cm碎石垫层,最后浇筑20cm厚C30素混凝土作为道路面层,最后进行水沟的砌筑。  

2.面层施工方案:

①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拟采用钢模板,混凝土搅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搅拌运输,混凝土采用人工摊铺,机械振捣密实,人工抹光刻纹成型。

②施工流程:清理下承层杂物→安装模板→砼运输至施工场地内→摊铺振捣→抹面→刻纹→切缝→养生

                    

(接下页)

交底人复核人接受人
技术交底书

施工单位:***************公司                          编号:       

工程名称************工程

施工队伍土建施工队
分项工程场内施工便道交底日期
交底内容:     

(续上页)

③施工准备:在浇筑砼面层前,应对下承层表面杂物予以清除,进行必要的整修,根据施工图放出路面中线、边线及各控制点位置和标高,并按设计要求做好面板分块及构造缝标记工作。

④立模:⑴模板采用钢模板。模板应无缺损,并按设计控制好纵横向坡度,按坡度要求设置纵横向基准线桩和基准线,确保砼路面表面平整度和路线坡度。⑵模板有足够的刚度,内侧和顶、底面均应光洁、平整、顺下,局部变形不得大于3mm。⑶振捣时模板横向最大挠曲应小于4mm,高度应与混凝土路面板厚度一致,误差不超过2mm。⑷模板周转使用前,应对前次拆下的模板进行检验,若有变形损坏,应修复至设计要求后才能使用,模板应支立稳固,接头严密平顺。模板的接头以及与基层接触处不得漏浆。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侧应涂刷脱模剂。

⑤砼的拌合及运输:本段便道面层砼采用C30标号,统一使用商品砼,由砼运输车运输至现场,专人指挥,按预定路线和位置卸放。卸料时,车辆严禁碰触模板,避免模板位置移动。

⑥砼的摊铺与振捣:砼使用人工摊铺,振捣使用插入式振动棒,配备不少于4台振动棒同时进行振捣。

⑦施工缝施工:每天工作结束或浇筑工序中断致使混凝土已经初凝时,应设置平接施工缝。施工缝宜位于设计所规定的缩缝处。 

⑧切缝:切缝应及时,在混凝土硬结后尽早进行,特别是在夏季施工不可拖延,但也不能过早,否则混凝土强度不足会导致粗料从砂浆中脱落。切缝宜在混凝土强度达到5~10Mpa时进行,也可以由工地试切确定。

(接下页)

交底人复核人接受人
技术交底书

施工单位:***************公司                          编号:       

工程名称************工程

施工队伍土建施工队
分项工程场内施工便道交底日期
交底内容:                        (续上页)

⑨封缝:填缝料采用聚乙烯胶泥。灌缝时缝槽应洁净干燥,封缝料要灌填充实、紧密,夏天应与混凝土板表面齐平,冬天宜稍低于板面。

⑩养护和拆模:(1) 养护时间,一般在14~21d混凝土强度宜达到设计要求。(2) 养护期间和封缝前,禁止车辆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的40%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3) 混凝土路面拟用湿草袋或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在规定的养生期内对覆盖物经常洒水,保持潮湿,覆盖物不仅要严密覆盖混凝土板面,并要覆盖好板的边侧。(4) 拆模时间要注意掌握,拆模过早易损坏混凝土,过迟则又影响模板周转使用。拆模时间应根据气温和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确定。(5)拆模时要操作细致,不损坏混凝土板的边、角。(6) 拆除的模板应清除干净,堆放整齐。模板有损伤变形时,要及时修复后才能再次使用。

3.质量标准:

 ①便道纵坡顺直,横坡明显、保证排水畅通。便道位置设置根据技术组测量定位确定;

②分层填筑,碾压密实;

③如遇现场实际需要加深,须经技术组确认同意后进行,水沟顺直畅通;

④施工尺寸严格按交底附图控制。

4.安全技术交底:

①、现场施工机械必须专人统一指挥、协调,杜绝违章违规作业;

②、施工人员严禁酒后上岗作业,严禁穿拖鞋等进入施工现场;

5.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人员佩戴统一的安全帽进场施工,注意施工扬尘。

6.其他要求:如有疑问请及时与现场技术人员联系。  

后附图:见附页                        

交底人复核人接受人

文档

临时便道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施工单位:***************公司编号:工程名称************工程施工队伍土建施工队分项工程场内施工便道交底日期交底内容:本场内施工便道设计均为新建道路,从钢筋绑扎区大门起至梁场终点止共约7m,其中大门起至搅拌站进料便道一段约294m,便道设计宽为8m,,搅拌站进料便道至梁场终点一段约353m,便道设计宽为6m,全段路面自大门位置起设置0.2%纵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道路基本处于填方区内,回填土为当地施工时回填的杂土,土质主要为粘性土和粉土,未经过碾压,土的干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