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州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结合广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和发展条件,设置广州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确立了信息技术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信息社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
广州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普及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自觉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在使用信息技术的学习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的设置
小学阶段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
(1)了解计算机的一些基本常识及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初步学会计算机基本操作:学会键盘的规范指法操作、鼠标器的使用及窗口图形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学会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了解一般辅助教学软件的操作方法;初步学会使用计算机简单绘画,进行音乐、益智方面的游戏等。
(3)掌握简单的字处理、多媒作的方法,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
(4)学会使用因特网的基本操作,能在网上收集、保存、传送信息,与人沟通,开展学习活动,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在初步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6)培养学生爱护公物,遵守纪律的良好品德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意识。
(二)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
模块一:计算机基本常识及基本操作
1.教学目的及要求
(1)帮助学生对计算机建立感性认识,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常识。
(2)知道计算机是现代信息处理的工具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3)初步学会使用计算机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操作。
2.教学内容
(1)计算机的组成,认识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2)计算机是现代信息处理的工具。
(3)计算机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应用。
(4)启动和关闭计算机的操作。
(5)认识鼠标器,鼠标器的使用和基本操作方法。
(6)认识键盘,正确使用键盘的基本操作。
模块二:窗口图形操作系统简单介绍
1.教学目的及要求
(1)初步认识Windows98的界面及其主要功能。
(2)初步学会窗口的基本操作。
(3)学会启动与退出应用程序。
(4)学会简单的文件管理的操作。
2.教学内容
(1)认识Windows98启动后的界面中的主要图标、按钮。
(2)启动程序的基本操作
(3)窗口的基本操作。
(4)查找文件或文件夹的基本方法与操作。
(5)简单的文件操作。
模块三:计算机文字处理
1.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计算机的文字处理功能和WPS2000的基本功能。
(2)学会输入英文字符、标点符号。
(3)学会用全拼输入法、智能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词组。
(4)学会文章的录入、修改与编辑。
(5)理解表格的基本知识,初步学会制作简单表格。
(6)培养学生自觉把计算机文字处理的技能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
2.教学内容
(1)WPS2000文字处理软件的启动,认识其窗口及其主要按钮、菜单栏、工具栏、格式栏、表尺栏的功能。
(2)使用WPS2000输入英文字符和标点符号,用全拼输入法、智能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和词组。
(3)使用WPS2000进行文章的录入、修改和编辑排版的操作,学会使用WPS2000写信、写诗。
(4)使用WPS2000制作简单表格、通讯录、成绩表并进行简单的表格数据统计。
模块四:用计算机画画
1.教学目的及要求
(1)学会启动、退出画图软件
(2)学会使用画画软件,进行电脑绘画。
(3)培养学生创作意识和绘画艺术。
2.教学内容
(1)认识“画图”软件的窗口,启动和退出画图软件。
(2)认识基本绘图工具,使用“铅笔”工具画画。
(3)使用“画图”软件进行图形的复制和编辑、图形的剪切、缩放及颜色编辑,图形的显示与修改的操作。
(4)使用文字工具,把文字插入到图画中。
(5)综合运用绘图工具画画,对图画恰当的组合处理,进行电脑绘画的创作。
模块五:制作小板报
1.教学目的及要求
(1)学会用计算机制作图文并茂的小板报的操作技能。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图、文编辑的技能和根据主题创作、设计、制作小板报的能力。
2.教学内容
(1)认识创作艺术字的工具及其主要按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创作艺术字。
(3)在文章中插入图片、图像和图画。
(4)在小板报中绘制“画笔图片”。
(5)字体修饰、调整版面,图文混排。
(6)根据主题创作、设计、制作小板报。
模块六:因特网的简单应用
1.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因特网的基本功能。明确上网的行为规范。
(2)学会使用因特网浏览、收集、搜索、保存信息,收发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
(3)培养学生按主题上网收集、保存信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识。
2.教学内容
(1)认识因特网,因特网的基本功能,上网的行为规范。
(2)拔号上网,用浏览器访问网站,网上搜索,保存信息。
(3)按主题在网上收集、保存、筛选信息,开展研究性学习,并用计算机写小论文。
(4)*申请免费电子邮箱。
(5)电子邮件的使用
*选学模块七:多媒体作品制作
1.教学目的及求
(1)了解多媒体作品的概念。
(2)学会用计算机制作和播放多媒体报告的基本操作。
(3)培养学生设计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内容
(1)初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多媒体报告。
(2)在多媒体报告中输入、修改和编辑文字。
(3)在多媒体报告中加入图片、图像和声音等信息。
(4)多媒体报告的播放。
(5)制作一份主题鲜明的多媒体报告。
初中阶段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
1.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初步掌握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的方法,初步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4.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学习。
5.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与人共事的合作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6.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二)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
模块一:信息处理与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
1.教学目的及要求
(1)初步了解信息与数据,信息处理等概念,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了解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的发展和特点。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3)初步了解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概念和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的基本知识。
(4)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法律问题,遵纪守法,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2.教学内容
(1)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信息、数据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3)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
(4)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5)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法律问题。
(6)计算机知识产权与病毒防治。
模块二:窗口图形操作系统简介
1.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发展
(2)学会窗口图形操作系统的启动与窗口基本操作。
(3)理解文件夹和文件的组织结构,学会文件组织管理的基本操作。
2.教学内容
(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与作用及其发展。
(2)Windows98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3)Windows98的启动和退出及其窗口界面的基本操作。
(4)桌面信息及主要图标的含义,功能和使用方法。
(5)文件、文件夹的概念及其组织结构,文件标识符,路径等概念。
(6)查找文件和文件夹,查看计算机的内容。
(7)文件和文件夹的组织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操作。
*(8)磁盘的格式化和复制。
模块三:集成办公软件
1.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计算机的文字处理功能,学会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词组的基本方法。
(2)了解集成办公软件(WPS2000)的基本功能,特点及工作环境。
(3)学会集成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掌握文字编辑技巧和录入试题的方法。
(4)学会使用WPS2000制作图文并茂的板报,制作简单表格和打印文档。
(5)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的操作技能与创新意识。
2.教学内容
(1)集成办公软件的主要功能特点和应用基本知识。
(2)WPS2000软件的启动和退出,进入编辑环境的操作。
(3)汉字输入,文章录入。
(4)文稿编辑的方法与技巧。
(5)设计、制作图文并茂。
(6)表格制作。
(7)输入特殊符号,设置上标和代数试题。
(8)使用金山模板建立模式文件。
(9)页面设置与打印文档。
模块四:用计算机处理多媒体信息
1.教学目的及其要求
(1)了解多媒体的概念。
(2)学会使用计算机多媒体工具软件(PowerPoint)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
(3)掌握编辑、修饰、播放演示文稿的基本方法。
(4)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的操作技能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2.教学内容
(1)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及其工具软件的主要功能。
(2)多媒体工具软件(PowerPoint)的启动和退出及其窗口和对话框使用等基本操作。
(3)创建和保存演示文稿。
(4)多媒体作品的文字编辑、修饰,设置段落格式。
(5)多媒体作品中各种媒体资料的使用:在演示文稿中加上背景、图案、照片、插入艺术字、图片、声音、动画。
(6)编辑演示文稿。
(7)播放演示文稿的三种方式。
模块五:网络基础及应用
1.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因特网的基本功能及其应用。
(2)学会使用浏览器在网上浏览,根据主题搜索、筛选并保存信息。
(3)学会使用电子邮件。
(4)培养学生自觉遵纪守法,负责任地使用因特网。培养学生使用因特网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和方法。
2.教学内容
(1)计算机网络及其分类,因特网的诞生和发展。
(2)因特网中的网址,因特网的基本功能。
(3)上网要遵守法规,加强道德修养。
(4)使用浏览器在网上浏览,根据主题搜索、筛选并保存信息,开展研究性学习。
(5)使用电子邮件传递信息,认识电子邮件地址,发、收、回复电子邮件。
*模块六: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1.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Excel的主要功能、特点及其应用。
(2)学会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和使用。能建立简单的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处理和查询,绘制统计图。
(3)初步学会对图表进行编辑。
(4)初步学会借助Excel作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
(5)培养收集、处理、分析和应用信息数据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人合作共事的精神。
2.教学内容
(1)电子表格Excel软件的基本功能与基本操作。
①Excel软件的启动和退出的操作,Excel工作表的编辑环境。
②表格处理的功能及建立、打开、保存、退出工作表。
③表格数据的输入、编辑。
④表格数据的处理,使用公式和简单函数对表格数据计算和填充。
(2)Excel的数据库管理功能,数据的排序、分类汇总和筛选、查询。
(3)数据图表的创建:统计图、直方图、堆栈图、圆饼图的绘制与编辑。
(4)借助Excel作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
*模块七:网页制作
1.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网页的概念和基本结构,掌握制作一个简单网页的基本步骤。
(2)学会使用工具软件制作一个简单网页。
(3)了解超级链接的意义,掌握超级链接的基本方法。
(4)初步学会在本机和网上测试网页及发布网页。
2.教学内容
(1)初识网页
(2)使用Frontpage Express制作简单的网页。
(3)网页的超级链接。
(4)在网页中格式化文本、插入表格、图像、动画,会移动的字幕和背景音乐。
(5)在本机或网上测试网页。
*(6)网页的发布。
三、课程设置
小学
四年级 模块一、二、三 1节/周
五年级到六年级上学期 模块四、五、六、*七 1节/周
初中
一年级 模块一、二、三 1节/周
二年级 模块四、五必修,模块*六或*七选学 其中一个模块 1节/周
四、教学设施保障条件
计算机CPU586以上,内存32M以上,硬盘15G以上。每人一机。具有网络环境,能实时上Internet或模拟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