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2年_济南历城二中_小升初真题A卷_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5:17:40
文档

2012年_济南历城二中_小升初真题A卷_含答案

2012历城二中小升初数学A原题一、填空题1、一桶花生油6千克,第一次倒出油的1/3,第二次倒出1/5千克,同内还剩 ()千克6-6*1/3-1/5=3.8(千克)2、甲班人数的2/3等于乙班人数的3/4,甲乙两班人数之比是()(3/4)/(2/3)=9/8,因此答案应该填9:83、下图是某校六年级二班的考试成绩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2012-6-1217:20上传下载附件(32.77KB)本次期中考试数学学科的优秀率是()图纸上的数据看不清楚,答案不一定准确。等待进一步订正。暂时按优秀15人、
推荐度:
导读2012历城二中小升初数学A原题一、填空题1、一桶花生油6千克,第一次倒出油的1/3,第二次倒出1/5千克,同内还剩 ()千克6-6*1/3-1/5=3.8(千克)2、甲班人数的2/3等于乙班人数的3/4,甲乙两班人数之比是()(3/4)/(2/3)=9/8,因此答案应该填9:83、下图是某校六年级二班的考试成绩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2012-6-1217:20上传下载附件(32.77KB)本次期中考试数学学科的优秀率是()图纸上的数据看不清楚,答案不一定准确。等待进一步订正。暂时按优秀15人、
2012历城二中小升初数学A原题

一、填空题

1、一桶花生油6千克,第一次倒出油的1/3,第二次倒出1/5千克,同内还剩 (  )千克

6-6*1/3-1/5=3.8(千克)

2、甲班人数的2/3等于乙班人数的3/4,甲乙两班人数之比是(  )

                (3/4)/(2/3)=9/8,因此答案应该填9:8

3、下图是某校六年级二班的考试成绩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

2012-6-12 17:20 上传

下载附件 (32.77 KB) 

本次期中考试数学学科的优秀率是(   )

图纸上的数据看不清楚,答案不一定准确。等待进一步订正。暂时按优秀15人、良好13人、达标4人、待达标3人。则总人数为35人,数学优秀率为15/35=3/7

4、华联商场“五一”搞促销活动,作文本每本2元,买3本送一本,小明一次买了10本作文本,平均比平时便宜(   )元。

买3送1,一组为4本,10/4商2余2,所以只能享受送2本,也就是10本只花了8本的钱,因此2-2*8/10=0.4(元)

5、有一蓄水池装有9根水管,其中一根为进水管,其余8根是相同的出水管。已知储水池内有一定体积的水,并且进水管正已均匀的速度向这个蓄水池注水,如果8根出水管全部打开,需要3小时把池内的水全部排光;如果打开5根出水管,需要6个小时把池内的水全部排光。如果在9个小时内把水池内的水全部排光,需要同时打开(   )根出水管。

这个题的形式是典型的牛吃草问题。假设每根出水管每小时排出1个单位体积的水,则有3个小时共排出了8*3=24个单位的水,6个小时共排出5*6=30个单位的水,每个小时的进水量为(30-24)/(6-3)=2个单位,这就需要2根出水管专门应付进水管。池中原有水量为24-3*2=18个单位,则9个小时排光原有的水需要18/9=2根出水管。所以共需要2+2=4根出水管能在9个小时恰好排完。

   (5*6-8*3)/(6-3)=2   (3*8-3*2)/9=2    2+2=4(根)

  6、小明离学校1880米,其中一段为上坡路,另一段为下坡路。他跑步去学校共用了16分钟,已知小明在上坡路的平均速度为4.8千米/时,而他在下坡路上的平均速度为12千米/时,小明在上坡路上用了(   )分钟。

   思路:先把速度转换为米/分钟为80米/分、200米/分

   如果以200米/分则16分钟应该跑16*200=3200米,这样可比实际多跑3200-1880=1320米。多出的距离除以速度差就是上坡所用的时间:1320/(200-80)=11(分钟)

      (16*200-1880)/(200-80)=11(分钟)

7、 

2012-6-11 20:18 上传

下载附件 (77.54 KB) 

7  BD=BC则SABD=SADC=1/2SABC,

   AE:EC=5:2则SADE:SADC=5: (5+2)

   SADE=SABC*1/2   *  5/7=56*5/14=20(平方厘米)

8   BC边被分为5段则BC边上的小三角形共有1+2+3+4+5个

     AC边被分为6段则AC边上的小三角形共有1+2+3+4+5+6个

   再算上整个大三角形共有15+21+1=37个

二 选择题  

   

2012-6-11 20:43 上传

下载附件 (12.13 KB) 

∠A=∠B=1/3∠C     则       ∠C   =3 ∠ A=180*3/(3+1+1) =108度,因此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2   一个批发兼零售的文具店规定:凡一次购买铅笔300支以上(不包括300支),可以按批发价付款;购买300以下(包括300支)只能按零售价付款。小明来该商店买铅笔,如果给学校六年级同学每人买1支,那么只能按零售价付款,需要120元;如果多买60支,那么可以按批发价付款,同样需要120元。若按批发价购买6支与按零售价买5支的款相同,那么这个学校六年级的学生有(  )人。

       A   240人  B  260人  C 280人   D 300人

     根据题意“按批发价购买6支与按零售价买5支的款相同”可推批发价6份的款与零售价5份的款相同。多买60支总价款不变,说明60支是批发价时比零售价多出的份数(6-5)=1份;那么原来的5份应该有5*60=300支,一人一支则有300人。  60*5/(6-5)=300   答案:D

2012-6-11 21:14 上传

下载附件 (13.76 KB) 

关键有括号先算括号,同级运算安先后顺序。如果把后两项先乘起来就大错特错了。

原式=(11/12)/(11/24)   *1/4=(11/12)*(24/11)*(1/4)=1/2(实际在纸上写成分数时括号就去掉了)

2012-6-11 21:25 上传

下载附件 (60.09 KB) 

具体方法有很多:

8*10-(16-10)*8/2

[10+16-(16-10)*2]*8/2

(10+16)*8/2-(16-10)*2*8/2

每种列式都有依据,最终结果都等于56(平方厘米)

2012-6-11 21:40 上传

下载附件 (60.65 KB) 

2012-6-11 21:40 上传

下载附件 (62.36 KB) 

1 可能出现的所有结果

AC    AD    BC    BD    CC    CD

2 只有在两个转盘都指到C时,才符合要求出现的概率为1/6

第一个转盘上指到C的概率为1/3,第二个转盘上指到C的概率为1/2。所以两次都指到C的概率为1/3   *   1/2=1/6

3、某商场进货员预测一种衬衫能畅销市场,就用8万元购进这种衬衫,面世后果然供不应求,商厦又用17.6万元购进了第二批这种衬衫,所购数量是第一次进量的2倍,但单价贵了4元,商厦销售这批衬衫是每件定价都是58元。在这两笔生意中商厦共盈利多少元?

第二次进货量:(176000-80000*2)/4=4000(件)

两次共进货:4000+4000/2=6000(件)

总利润:6000*58-176000-80000=92000(元)

4、在一条直线上依次有A、B、C三个港口,甲、乙两船同时分别从A、B港口出发,沿直线匀速驶向C港,最终到达C港。A、B两港口间的距离为30km,B、C两港口间的距离是90km,甲船的速度为60km/h,乙船的速度为30km/h。若两船的距离不超过10km时能够互相望见。问在未到达C港之前两船在什么时间段内相互望见?

两船初始相距30km,追到两船相距10km时开始可以相互望见。继续前行直到甲船超出乙船10Km时结束,在这个时间段内可以相互望见。

因此只要计算甲船比乙船多行驶30-10km开始至多行驶30+10km这两个时间即可。

(30-10)/(60-30)=2/3(小时)=40(分钟)

(30+10)/(60-30)=4/3(小时)=80(分钟)

验证60*4/3=80(km)小于90+30,说明未到达C港,符合题意。

答案在两船出发后的40分钟至80分钟时间段内两船可以互相望见。

文档

2012年_济南历城二中_小升初真题A卷_含答案

2012历城二中小升初数学A原题一、填空题1、一桶花生油6千克,第一次倒出油的1/3,第二次倒出1/5千克,同内还剩 ()千克6-6*1/3-1/5=3.8(千克)2、甲班人数的2/3等于乙班人数的3/4,甲乙两班人数之比是()(3/4)/(2/3)=9/8,因此答案应该填9:83、下图是某校六年级二班的考试成绩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2012-6-1217:20上传下载附件(32.77KB)本次期中考试数学学科的优秀率是()图纸上的数据看不清楚,答案不一定准确。等待进一步订正。暂时按优秀15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