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一例V-I转换电路的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5:17:04
文档

一例V-I转换电路的分析

一例V-I信号转换电路的分析变频器的输出端子电路中,当这样一种输出类型:输出为模拟电压或模拟电流,输出内容和输出方式可由参数进行设置,称为可编程模拟量输出端子。通常可设置内容有:输出电流、输出频率、设定频率、输出电压等,输出方式有0~10V或0~20mA,或4~20mA(由JP2端子选择)。当设置为输出频率,输出方式为0~10V时,可外接10V量程的指针表,用于监控变频器输出频率值。实例电路如图1所示。图1变频器模拟输出端子电路实例工作原理简述如下:用户需要电压或电流信号输出,可由JP2端子进
推荐度:
导读一例V-I信号转换电路的分析变频器的输出端子电路中,当这样一种输出类型:输出为模拟电压或模拟电流,输出内容和输出方式可由参数进行设置,称为可编程模拟量输出端子。通常可设置内容有:输出电流、输出频率、设定频率、输出电压等,输出方式有0~10V或0~20mA,或4~20mA(由JP2端子选择)。当设置为输出频率,输出方式为0~10V时,可外接10V量程的指针表,用于监控变频器输出频率值。实例电路如图1所示。图1变频器模拟输出端子电路实例工作原理简述如下:用户需要电压或电流信号输出,可由JP2端子进
一例V-I信号转换电路的分析

变频器的输出端子电路中,当这样一种输出类型:输出为模拟电压或模拟电流,输出内容和输出方式可由参数进行设置,称为可编程模拟量输出端子。通常可设置内容有:输出电流、输出频率、设定频率、输出电压等,输出方式有0~10V或0~20mA,或4~20mA(由JP2端子选择)。当设置为输出频率,输出方式为0~10V时,可外接10V量程的指针表,用于监控变频器输出频率值。实例电路如图1所示。

图1 变频器模拟输出端子电路实例

工作原理简述如下:

用户需要电压或电流信号输出,可由JP2端子进行选择,当JP2端子短接时,为0~10V电压信号输出;JP2端子开路时,为0/4~20mA电流信号输出。从变频器CPU主板上,MCU器件的PWM引脚输出的PWM(脉冲占空比可变)脉冲,经R、C滤波电路处理为0~3.5V的直流电压信号。如需4~20mA的电流信号输出,改变PWM脉冲占空比,可在N1放大器输入端10脚,产生0.7V~3.5V的信号电压范围。对N1和Q1、R3(负载电阻)而言,N1、Q1、R3构成电压跟随器电路,R3的电压值即为输入电压值,变化范围也为0~3.5V。如将R2看作负载电阻,从R2取得输出电压的话,则N1、Q1、R2构成反相器电路,R2与R3取值相等,可以将R2看作是R3的“镜像元件”——当两元件取值相等时,外于同一电流支路的两元件的电压降也是相等的。因而输入电压信号在R2上也形成了0~3.5V的电压降,从Q1的集电极可得到15~11.5V的电压输出。

运算电路N2、晶体管Q2、电阻R4等元件构成了恒流源(输出)电路。电路控制执行的结果,是使N2的反相端电压等于N2的同相端电压值。因而标准电阻R4的电压降在N2控制下,总是趋于与R2的电压降相等,相当于将R2“身上” 的电压降“搬到了”R4的“身上”。R4两端0~3.5V的电压降变化,说明流过R4的电流恰恰是0~20mA,这用欧姆定律就可以计算出,通过R4的取值,也确定输出电流范围的大小。

我们先看电压输出/电流输出选择插排JP2短接时的情况:JP2短接时,相当于电路输出端子M1与电源地之间,外接的负载电阻为500Ω,R5与R4流过的当然是同一电流(0~20mA),也可由欧姆定律算出,在M1端子输出的电压信号变化范围恰恰为0~10V。

但本文的重点在V-I变换,将图1电路“进化”为更为规整一点的图2电路,即JP2选择插排开路时的V-I转换特性。

图2  0~5V/0~20mA转换电路

图2电路是一个将0~5V输入电压信号转换成0~20mA电流信号输出的电路,1)先由“镜像电阻”R2上取得电压变化信号;2)再将R2上的电压降“照搬”到R4身上,根据R4的电压降对R4进行取值,以确定输出电流信号范围(补充一点,因N2的电压跟踪放大作用,无论R4取值多大,R4两端的电压降总是等于R2的电压降);3)任务已经完成了,我们知道,在0~5V输入信号作用下,流过电阻R4的电流恰恰是0~20mA,并且不受负载电阻RL阻值变化和大小的影响,RL的阻值在0~500Ω(当然信号源内阻不可能为0Ω)以内时,输出电流值能跟踪0~5V输入电压信号,并恒定不变。

当输入电压信号为3V时,R2、R3、R4两端的电压降都是3V,流过R4的(输出)电流为12mA。当负载电阻RL变小时→输出电流信号↑→R4的电压降↑→N2的13脚电压↓→N2两输入端的差分电压值↑→N2输出电压↑→晶体管Q2基极偏压↓→Q2的导通电阻变大→输出电流信号↓,由于N2电压比较和Q2调节的结果,使输出电流趋于恒定。反之,当RL电阻变大,使输出电流变小时,在N2控制作用下,Q2导通变强,仍会使R4两端的电压降等于R2两端的电压降,使输出电流回到恒定值。N2将R2、R4的电压降(输入)信号进行比较,并“努力”使之相等,使流过R4的电流维持恒定值。

利用晶体管Q1、Q2的导通电阻变化,起到电压/电流调节作用,甚至不需要去关注Q1、Q2的工作点,只需完成R2、R3、R4等3只电阻的取值,电路设计任务即告完成——会欧姆定律就能计算电路参数。由此得到启发:可以用图2的基本电路形式,完成任意范围的V-I转换任务,你我都能愉快胜任。

(中华工控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档

一例V-I转换电路的分析

一例V-I信号转换电路的分析变频器的输出端子电路中,当这样一种输出类型:输出为模拟电压或模拟电流,输出内容和输出方式可由参数进行设置,称为可编程模拟量输出端子。通常可设置内容有:输出电流、输出频率、设定频率、输出电压等,输出方式有0~10V或0~20mA,或4~20mA(由JP2端子选择)。当设置为输出频率,输出方式为0~10V时,可外接10V量程的指针表,用于监控变频器输出频率值。实例电路如图1所示。图1变频器模拟输出端子电路实例工作原理简述如下:用户需要电压或电流信号输出,可由JP2端子进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