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内部的主要组成部分有:记录数据的磁盘片;转轴电机;读/写磁头及磁头驱动机构;控制器等。磁盘片被固定在转轴电机的转轴上,由转轴电机带动它们以5400rpm(转/分钟)或更高的转速旋转一起转动(我们平常说的5400转硬盘,7200转硬盘中5400转和7200转就是指此转速),并通过浮在盘面上的磁头记录或读取信息。每个磁片的上下两面各有一个磁头,它们与磁片并不接触。如果磁头碰到了高速旋转的磁片,会破坏表面的涂层和存在那里的数据,磁头也会损坏,所以在硬盘通电的情况下,一定不要移动主机。
硬盘按其接口类型,主要有 IDE 和 SCSI 、SATA( Serial ATA )三种。 IDE 接口有 40 针,最初是为 AT 结构的电脑设计的,又称为并行 ATA 接口。 标准 IDE 接口只支持最大硬盘空间也只能到 528M 字节;现在普遍使用增强型 IDE(EIDE) 标准,它支持大容量的硬盘。 IDE 接口除了可以支持 IDE 硬盘外,还可以支持其他标准 IDE 设备,如 IDE 光驱等。 SCSI 接口的诞生比 IDE 晚,相应 SCSI 硬盘有许多先进的特性,比如支持的硬盘容量更大、传输速率更高、可管理的设备更多等等。 SCSI接口具有应用范围广、多任务、带宽大、CPU占用率低,以及热插拔等优点,但较高的价格使得它很难如IDE硬盘般普及,因此SCSI硬盘主要应用于中、高端服务器和高档工作站中。SATA是Serial ATA的缩写,即串行ATA。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并行ATA的新型硬盘接口类型,由于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而得名。串行接口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提供比并行ATA接口更高的数据传输率等优点。使用SATA(Serial ATA)口的硬盘又叫串口硬盘,是未来PC机硬盘发展的趋势。
现在硬盘容量大都是GB(千兆)为单位的,市场上主流硬盘的容量有40GB、60GB、80GB、100GB、120GB、160GB、200GB等,随着硬盘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将来还会有更大容量的硬盘出现。
常见问题:
1为什么在操作系统中显示硬盘的容量都要少于硬盘标称的容量,并且容量越大则这个差异越大?
产生原因:这是由于硬盘厂商对容量的计算方法和操作系统的计算方法有所不同而造成的,不同的单位转换关系造成的。在计算机中是采用二进制,这样造成在操作系统中对容量的计算是以每1024为一进制的,每1024字节为1KB,每1024KB为1MB,每1024MB为1GB;而硬盘厂商在计算容量方面是以每1000为一进制的,每1000字节为1KB,每1000KB为1MB,每1000MB为1GB,这二者进制上的差异造成了硬盘容量“缩水”。以120GB的硬盘为例:
厂商容量计算方法:120GB=120,000MB=120,000,000KB=120,000,000,000字节
换算成操作系统计算方法:120,000,000,000字节/1024=117,187,500KB/1024=114,440.91796875MB=114GB
同时在操作系统中,硬盘还必须分区和格式化,这样系统还会在硬盘上占用一些空间,提供给系统文件使用,所以在操作系统中显示的硬盘容量会少于硬盘标称容量。
硬盘使用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1.硬盘在工作时不能突然关机或切断主机电源
当硬盘开始工作时,硬盘内的磁片一般都处于高速旋转之中,如果硬盘读写过程中突然断电,可能会导致硬盘的存储的数据被破坏或造成硬盘物理损坏,因此要避免硬盘工作时突然关闭或切断主机电源。
2.防止灰尘进入硬盘
灰尘对硬盘的损害是非常大的,这是因为硬盘如果工作在灰尘严重的环境下,很容易吸引空气中的灰尘颗粒,使其长期积累在硬盘的内部电路元器件上,会影响电子元器件的热量散发,使得电路元器件的温度上升,产生漏电或烧坏元件。另外灰尘也可能吸收水分,腐蚀硬盘内部的电子线路,造成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所以灰尘体积虽小,但对硬盘的危害不可低估。因此必须保持电脑使用环境的清洁,减少空气中的含尘量。
3.要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
温度对硬盘的寿命也是有影响的。硬盘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热量,如果使用环境温度较高,将会影响硬盘本身的散热。温度以10~35℃为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晶体振荡器的时钟主频发生改变。温度还会造成硬盘电路元器件失灵,磁介质也会因热胀效应而造成记录错误。温度过低,空气中的水分会被凝结在集成电路元器件上,造成短路。
4.保持适当的湿度
湿度过高时,电子元器件表面可能会吸附一层水膜,氧化、腐蚀电子线路,以致接触不良,甚至短路,还会使磁介质的磁力发生变化,造成数据的读写错误;湿度过低,容易积累大量的因机器转动而产生的静电荷,从而烧坏CMOS电路,吸附灰尘而损坏磁头、划伤磁盘片。湿度以35~80%为宜。注意使空气保持干燥或经常给系统加电,靠主机自身发热将机内水汽蒸发掉。
5.远离强的磁场
因为硬盘是靠磁性存储数据,所有尽量不要让硬盘靠近强磁场,如音箱、微波炉、电风扇、收音机、手机等,以免硬盘所记录的数据因磁化而损坏。
6.要定期对硬盘进行杀毒和操作系统升级工作
各类操作系统都存在着很多已知和未知的漏洞,其中以Windows的漏洞居多,现在的病毒攻击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而硬盘作为计算机的信息存储基地,通常都是计算机病毒攻击的首选目标。所以,为了保证硬盘的安全,应该注意经常对操作系统进行升级,打补丁,为杀毒软件下载最新的病毒码,做好病毒防护工作,同时要注意对重要的数据进行经常性的备份。
7.用手拿硬盘时要小心
在日常的电脑维护工作中,如果用手拿硬盘时要主要以下几点:
1)要轻拿轻放,不要磕碰或者与其他坚硬物体相撞;
2)不能用手随便地触摸硬盘背面的电路板,人的手上可能会有静电,在这种情况下用
手触摸硬盘背面的电路板,可能会伤害到硬盘上的电子元件,导致硬盘无法正常运行。因此,我们在用手拿硬盘时应该抓住硬盘两侧,并避免与其背面的电路板直接接触。
8.在工作中不能移动硬盘
硬盘是一种高精设备,工作时磁头在磁片表面的浮动高度只有几微米。当硬盘处于读写状态时,一旦发生较大的震动,就可能造成磁头与盘片的撞击,导致损坏。所以不要搬动运行中的电脑。在硬盘的安装、拆卸过程中应多加小心,硬盘移动、运输时严禁磕碰,最好用泡沫或海绵包
9.定期整理硬盘碎片
在硬盘中,频繁地建立、删除文件会产生许多碎片,如果碎片积累了很多的话,那么我们日后在访问某个文件时,硬盘可能会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读取该文件,不但访问效率下降,甚至造成死机或程序不能正常运行。因此,我们应该定期使用操作系统中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对硬盘进行整理。
光存储驱动器(光驱):光驱是电脑里比较常见的一个配件。随着多媒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得光驱在电脑诸多配件中的已经成标准配置。目前,光驱可分为CD光驱(CD-ROM)、DVD光驱(DVD-ROM)、康宝(COMBO)和刻录光驱等。目前连接光存储产品与系统接口的类型有:IDE接口,USB接口 ,IEEE1394接口等。IDE接口是光存储产品最具性价比的产品,也是市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光储接口,绝大多数的光驱都是通过IDE接口连接在主机上的。
CD光驱:是一种可以读取CD盘片的光驱,能兼容CD-ROM,CD-Audio, Video CD,CD-R/RW等光盘格式。衡量CD光驱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就是最大CD读取速度。CD光驱的最大CD读取速度是指CD光驱在读取CD-ROM光盘时,所能达到最大光驱倍速。因为是针对CD-ROM光盘,因此该速度是以CD-ROM倍速来来标称。例如,根据最初的标准,CD光驱的传输速率为150KB/sec(字节/秒),传输速率为该值2倍的光驱就称2倍速光驱,对于50倍速的CD-ROM光驱理论上的传输率应为:150K×50=7500KB/sec。
DVD光驱:是一种可以读取DVD盘片的光驱,除了兼容DVD-ROM,DVD-VIDEO,DVD-R,CD-ROM等常见的格式外,对于CD-R/RW,CD-I,VIDEO-CD等都要能很好的支持。衡量DVD光驱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就是最大DVD读取速度。最大DVD读取速度是DVD光驱在读取DVD-ROM光盘时,所能达到最大光驱倍速。该速度是以DVD-ROM倍速来定义的。DVD光驱的基准速率为1385KB/sec,如16倍速DVD光驱理论上的传输率应为:1385K×16=22160 KB/sec。目前常见的DVD光驱的所能达到的最大DVD读取速度是16倍速。
CD刻录光驱:是一种的可以读取CD盘片,并能刻录可写CD盘片的光驱。它包括了CD-R刻录光驱和CD-RW刻录光驱。现在市场上见到的CD刻录光驱只有CD-RW刻录光驱一种。CD-RW刻录光驱除了能实现CD光驱的功能外,还能刻录CD-R光盘,擦写CD-RW光盘。对于CD刻录光驱的除了有最大CD读取速度外,还有写CD-R盘的最大速度和擦写CD-RW盘的最大速度。CD-RW刻录光驱一般列出三个速度。对于CD-RW刻录光驱,传输速率一般以 A/B/C的形式表示,其中A表示写CD-R盘的最大速度,B表示写CD-RW盘的最大速度,C表示读盘的最大速度。如一个CD-RW光驱标注为20/10/40,则表明此光驱写入CD-R盘的最大数度是20倍速,擦写CD-RW盘的最大数度是10倍速,读盘的最大数度是40倍速。
COMBO光驱:“康宝”光驱是人们对COMBO光驱的俗称。而COMBO光驱是一种集合了CD刻录光驱、DVD光驱为一体的多功能光存储产品。COMBO光驱同时具有CD刻录光驱的所有功能外,还
DVD刻录光驱:DVD刻录光驱又分DVD+R/RW、DVD-R/RW、DVD±R/RW等。由于DVD-R/RW和DVD+R/RW两种规格互不兼容,所有DVD-R/RW刻录光驱无法刻录DVD+R和DVD+RW光盘,同样DVD+R/RW刻录光驱也无法刻录DVD-R和DVD-RW光盘。现在主流DVD刻录光驱大都是DVD±R/RW刻录光驱,因为这种DVD刻录光驱可以同时兼容DVD-/RW和DVD+ RW这两种规格,使用者就不用担心DVD刻录盘搭配的问题。
光驱常见故障
一、开机自检,不能检测到光驱。
解决方案:
1、出现此问题时,可在工程师电话指导下,开启机箱,认真检查光驱数据线的连接是否牢固,光驱的电源是否插好。
2、可将电源线和数据线拨下重新连接,确定是否为连接线故障。
3、上述操作确认无效后,请您联系联想阳光服务热线800-810-8888进行报修。
二、系统自检可以检测到光驱,但是在Windows系统下却没有发现光驱盘符;光驱有时能找到,有时找不到;在光驱读盘过程中,光驱突然丢失;光驱的读盘性能不稳定。
解决方案:
1、在安全模式下进入了操作系统,看是否有光驱盘符。
2、如果在安全模式下有盘符,则系统可能感染了病毒,虚拟光驱发生冲突、主板驱动问题。解决方案为,使用杀毒软件进行查杀、卸载虚拟光驱软件、需要重新安装主板驱动。
3、如果在安全模式下也没有盘符,可尝试使用光盘启动盘进行启动。如果能能正常启动,则为Windows系统问题,可重新安装系统或使用一键盘恢复(视机型而言)。
4、重新安装系统或使用一键盘恢复后仍然没有光驱盘符,请参考常见故障一后联系联想阳光服务热线800-810-8888进行报修。
三、 光驱卡住、无法弹出,或自动弹出弹入。
解决方案:
当光驱卡住时,可在关机后尝试慢慢的推拉至关闭,再开机,并使用光驱上的按钮进行控制。
2、如果光驱无法弹出,通常在光驱面板上会有一个直径约一毫米的小孔,可在关机后使用曲别针剌探,光驱门可慢慢弹开。关机后再开机,并使用光驱上的按钮进行控制。
3、如果光驱自动弹出弹入,可能系统感染病毒、光驱的弹出按钮开关性能不良。杀毒后,还是不能解决,请您联系联想阳光服务热线800-810-8888进行报修。
四、DVD光驱只能读DVD光盘,而不能读取VCD光盘或只能读取某张DVD;光驱能够正常播放CD,但是却不能读数据光盘,安装程序时提示:“安装文件时发生输入/输出错误。”
一般情况下,DVD光驱读盘能力要比CDROM光盘的能力差一些,有些光盘在VCD光驱里可以正常读取的光盘在DVD光驱里却不能读取是正常的。但DVD光驱只能读取DVD光盘,而不能读取VCD光盘,那就是DVD光驱本身有问题。
如果只能读取某张DVD,是因为DVD的区码保护。为了防止非法DVD出版物的流通,美国电影协会要求DVD制造厂商在其制造的产品中加入区码的设定。区码则是将全球分为六个区域,每个地区发行的DVD影片都只能在本区内播放。现在购买的DVD-ROM都是有区码的,每读取区位码不同的光盘后,DVD光驱更改一次区码,但更改五次区码后就会锁死在最后一次所更改的区码上, DVD-ROM也就只能播放这个区码的影片了。这时只能联系联想阳光服务热线800-810-8888进行报修。
安装程序时提示:“安装文件时发生输入/输出错误。”可能是光盘表面脏污或破损,可尝试更换光盘解决。如果光盘在其它光驱上都能顺利读取,则也可能是光驱的问题。这时请您联系联想阳光服务热线800-810-8888进行报修。
常见文件系统的种类及特点:
硬盘在存储数据之前,一般需要经过低级格式化,分区,高级格式化这三个步骤之后才能使用。硬盘低级格式化(low level format)简称低格,也称硬盘物理格式化。它的作用主要是检测硬盘磁片,把每个磁片上划分出一个个同心圆的磁道(Track)(由于磁片是旋转的,则连续写入的数据是排列在一个圆周上的。我们称这样的圆周为一个磁道),磁道又被划分成若干段,每段称为一个扇区(Sector)。一个扇区一般存放512字节的数据。现在的硬盘在出厂前都已完成了这项工作,我们就不用再对它作低级格式化。分区,就是将硬盘划分为一个个的逻辑区域。每个分区都有一个确定的起、止位置,在起止位置之间的那些连续的扇区都归该分区所有,不同分区的起止位置互不交错。我们可以使用FDISK等分区软件对硬盘分区,也可以从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系统光盘启动对硬盘进行分区。高级格式化,硬盘一旦被分区之后,每个分区必须被将要使用它的操作系统执行高级格式化。在高级格式化的过程中,操作系统会(如Windows 9x/Me/2000、Windows XP或DOS)创建管理磁盘上文件和数据所必需的结构。这些数据结构使操作系统能够管理磁盘上的空间,记录文件踪迹,甚至管理有缺陷的区域,使得它们不引起故障。
FAT(File Allocation Table):即文件分配表.特指DOS、Windows 9x和Windows NT操作系统在硬盘盘上维持的一张记录硬盘内容的表格,它指明文件存储在硬盘上的哪些地方。
簇(cluster):簇是一个磁盘存储的基本单位,它是文件存储的最小单位,是由若干个扇区组成。软盘的簇只有一个扇区。在硬盘上每簇的扇区数与分区大小和分区格式有关,可能是1、2、4、8、16、32、……。
1.FAT12(16位文件分配表,File Allocation Table,16-bit):一种非常“古老”的磁盘分区方式(与DOS同时问世),它采用12位的文件分区表,能够管理的磁盘容量极为有限,目前除了软盘驱动器还在采用FAT12之外,它已经很少使用了。
2.FAT16(16位文件分配表,File Allocation Table,16-bit):MS-DOS及老版本的Windows 95大多是FAT16格式,它采用16位的磁盘分区表,所能管理的磁盘容量较FAT12有了较大提高,最大能支持2GB的磁盘分区。FAT16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优点,那就是它的兼容性非常好,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如DOS、Windows 95、Windows 98、Windows NT、Linux等)都支持该分区模式,不少同时使用多种操作系统的用户都是利用它来在不同操作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流和交换的。FAT16的缺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磁盘利用效率较低——在DOS及Windows系统中,磁盘文件的分配是以簇为单位的,一个簇只能分配给一个文件使用(即使该簇的容量有32KB,而某个文件大小仅仅1KB,但这个文件在硬盘存放将占用1个簇,这样将浪费31KB容量),这就不可避免的导致磁盘空间的浪费(该簇中没有被使用的容量就被浪费了)。
3.FAT32(32位文件分配表,File Allocation Table,32-bit):正是为了解决前述问题,微软公司从Windows 95 OSR2(Windows 97)起推出了一种新的文件分区模式FAT32。FAT32采用了32位的文件分配表,管理硬盘的能力得以极大的提高,轻易地突破了FAT16对磁盘分区容量的,达到了创纪录的2000GB,从而使得我们无论使用多大的硬盘都可以将它们定义为一个分区,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用户对磁盘的综合管理。更重要的是,在一个分区不超过8GB的前提下FAT32分区每个簇的容量都固定为4KB,这就比FAT16要小了许多,从而使得磁盘的利用率得以极大的提高。FAT32是现在比较常用的分区格式,像WINDOWS 9X,WINDOWS ME,WINDOWS 2000,WINDOWS XP等操作系统均支持此分区格式。
4.NTFS(Windows NT文件系统,Windows NT File System):Windows NT所采用的一种磁盘分区方式,它虽然也存在着兼容性不好的问题(目前仅有Windows NT,Windows 2000,WINDOWS XP等操作系统才支持NTFS,其他如DOS,WINDOWS 9X,WINDOWS ME等操作系统都不支持),但它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却非常好,NTFS分区对用户权限作出了非常严格的,每个用户都只能按照系统赋予的权限进行操作,任何试图超越权限的操作都将被系统禁止,同时它还提供了容错结构日志,可以将用户的操作全部记录下来,从而保护了系统的安全。另外,NTFS还具有文件级修复及热修复功能、分区格式稳定、不易产生文件碎片等优点,这些都是FAT分区格式所不具备的。这些优点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由于NTFS的簇最大只有4kB,因此它是最有效利用磁盘空间的文件系统。
常见计算机存储设备一览,硬盘,软盘,光盘,闪存等。
安其存储原理分类:磁存储技术,光储存储技术,电存储技术
磁存储技术:硬盘,软盘等。
光存储技术:CD光盘,DVD光盘等。
电存储技术:闪存等。
硬盘:硬盘包括一组刚性的、圆盘状的盘片,它们通常由铝或玻璃制成。与软盘不同的是,这些盘片不能弯曲或折叠。硬盘是目前计算机使用的主要存储设备,这是因为它的访问速度比软盘和光盘都快,因此它最适合于储存那些需要经常访问的和需要快速访问的程序和文件。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重要数据资料都存储在硬盘之中,因此要求硬盘的容量尽可能的大,速度越快越好,并且对硬盘安全性也有很高的要求。硬盘技术的发展方向也是正向着高容量,高速度和可靠性的方向发展。现在大多数家用PC所使用的硬盘盘片直径一般都是3 . 5英寸,与软盘盘片的直径相同。但是硬盘存储容量远远超过了软盘。
软盘(磁盘):软盘盘片是一种圆形盘片,以软质的塑料薄片为载体,涂敷磁性材料作为记录介质。软盘的大小有5.25英寸,3.5英寸等几种。现在经常使用软盘的都是3.5英寸的,通常简称3寸盘。此类软盘都有一个塑料外壳,较坚硬,它的作用是保护里边的盘片防止被划伤,并还能保持盘片一定清洁度。软盘还提供了一个写保护口。若关闭写保护口时,只能从盘中读数据,而不能将数据写入盘中。若打开写保护口,这时能从盘中读数据,也可以写可以往盘里面写入数据。写保护是个非常有用的功能,可防止误写操作,也避免病毒对它的侵害。在平常使用时,最好将一些重要的软盘设置成写保护状态。软盘在插入驱动器时是有反正的,3寸盘一般不会插错(插错了是插不进的)。 我们通常使用的3寸盘容量是1.44M。新的软盘就像白纸一样,使用前要进行格式化,格式化一个软盘就像往白纸上划格子一样,那样人们就可以向上面写东西了。
光盘只是一个统称,它分成两类,一类是只读型光盘,它们是利用激光的反射来读取数据,其中包括CD-Audio、Video CD、CD-ROM、DVD-Video、DVD-ROM等;另一类是可记录型光盘,它们可以利用特殊的激光在染料光盘层上写入数据,写入数据后还可以利用激光的反射读出,其中包括CD-R、CD-RW、DVD-R、DVD+R、DVD+RW、DVD-RAM等各种类型。
CD-Audio :CD-Audio称激光唱盘或数字音乐光盘,由Philips与sony公司于1980年制订,为其他光盘发展的基础,其主要的功能是循序播放音乐,是一个音乐播放的标准规格,所有CD唱片都可在CD音响播放。
Video CD :Video CD(视频CD)也就是VCD,由Phlips、JVC、Matsushita和Sony于1993年发布,它允许在一张光盘上存储最多74分钟的MPEG-1视频和ADPCM数字音频数据。其可以在VCD机上播放或带有CD-ROM光驱的PC机上使用媒体播放器来播放。
CD-ROM:CD-ROM是一种只读的光存储介质。它是基于原本用于音频 CD-Audio格式发展起来的。其他的格式,如CD-R(CD-Recordable)和 CD-RW(CD-ReWritable)则通过使得光盘可以写入来扩展它的能力,标准的CD-ROM盘片直径为120mm,中心装卡孔为15mm,厚度为1.2mm,重量约为14~18克。CD-ROM盘是单面盘。因此,CD-ROM盘有一面专门用来印制商标,而另一面用来存储数据。CD-ROM只读光存储介质由聚碳酸脂晶片制成。
DVD-ROM:DVD代表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简称高容量CD。DVD除了密度较高以外,其他技术与CD完全相同。DVD标准极大地提高了CD-ROM尺寸光盘的存储容量,因而为一些应用程序提供了足够的空间。CD-ROM最多可以容纳737MB(80分钟盘)数据,这个容量听起来虽然比较大,但对于许多即将出现的应用程序来说根本不够,特别是有些视频应用更是如此;而DVD的单面盘就可以存储4.7GB(单层)到8.5GB(双层)容量的数据,这是CD容量的 11.5倍,双面DVD容量是上述值的两倍,不过目前要读取另一面盘,还得手工将其翻转过来。DVD采用与CD类似的技术,两种盘都是同样的尺寸(直径为120mm,厚度为1.2mm,中心孔洞直径15mm),不过与CD不同的是,DVD除了可有双面结构外,每面还可以有两层用来刻录数据;每一层单独压制,然后结合到一起最终形成1.2mm厚的光盘。DVD-ROM同CD-ROM同样为只读性光盘。
DVD-Video:DVD-Video也称数位影音光盘,它是利用MPEG-2压缩技术来存储高品质的影像和声音。DVD-Video光盘能提供比VCD更高品质的影像和声音,并且还提供多级版权保护功能。DVD-Video光盘和DVD-ROM光盘区别:DVD-Video光盘只能存储视频和音频程序,并使用DVD播放器连接到电视机或某种专用系统播放;DVD-ROM是一种数据存储媒体,可以通过PC机或其他类型的计算机访问。两者的差别类似于CD-Audio和CD-ROM之间的差别。计算机可以读取CD-Audio和CD-ROM,但专用的CD播放器却不能访问CD-ROM的数据。同样的,计算机可以读取DVD-Video和DVD-ROM,但DVD视频播放器却不能访问DVD-ROM上的数据。
CD-R:CD-R称为可刻录光盘,它是只能写入一次的光盘。 这种光盘的写入必须使用CD-R刻录机或CD-RW刻录机,等光盘录制完后,就和一般的CD-ROM没有什么不同了。一般CD-R光盘表面会标有一个数字,这个数字代表此光盘支持CD-R或CD-RW刻录光驱写入的最大速度是多少。如CD-R光盘表面标有32,表示此光盘支持刻录光驱已最大32倍速的数度写入。
CD-RW:CD-RW称可重复读写光盘,它与CD-R光盘不同的是,CD-RW可重复写多次,但也需要CD-RW刻录机来实现。CD-RW光盘表面会标也有一个数字,这个数字代表此光盘支持CD-R或CD-RW刻录光驱擦写的最大速度是多少。如CD-RW光盘表面标有16,表示此光盘支持刻录光驱已最大16倍速的数度擦写。
DVD-R/RW: DVD-R/RW标准是由先锋主导的,是属于DVD论坛(制定DVD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进行DVD的认证的一个组织)的正是规格。DVD-R/RW其刻录原理和普通CD-R/RW刻录类似,利用的激光在染料光盘层上写入数据。其中DVD-R只能做一次性写入数据的操作,而DVD-RW可以重复擦写数据。
DVD+R/RW: DVD+R/RW的规格是由Philip,Sony等公司所主导,并不属于DVD论坛的正式规格。DVD+R与DVD-R相同,属于一次性写入数据;而DVD+RW和DVD-RW一样,具有重复可写的特点。不过,DVD-R/RW和DVD+R/RW两种规格并不兼容。
数码存储卡
最新的数码存储卡不是基于磁介质的,是一种不需要电来维持其内容的固态内存条,也就是闪存。闪存卡可以直接从数码相机上卸下来,然后可以通过读卡器连接到计算机上读出卡内的数据。闪存可以用来存储任何一种计算机数据,而不光是存储数字相片。
1. CF (ComapactFlash) 卡
ComapactFlash的中文意思是小型闪存卡,CF卡是由SanDisk公司在1994年发明的,它采用了ATA体系结构并仿照了磁盘驱动器;CompactFlash设备连接到计算机上之后,系统会向对其他驱动器一样,给它分配一个盘符。CompactFlash原来的尺寸是I型的(3.3mm厚),Ⅱ型(5 mm厚)是为了适应大容量的设备的。两种CompactFlash卡都是1.433英寸宽,1.685英寸长,适配器支持把它们插到笔记本的PC卡插槽内。CF卡虽然由SanDisk公司发明,但如今已是大部分数码相机厂商采用的标准存储部件,许多大厂如柯达、尼康、佳能、奥林巴司等都以CF卡为主。CF卡的特点是内置存储控制器、并行数据接口,优点是容量大、存取速度快、兼容性好,是目前相当成熟的数码设备存储解决方案。
2. SM(Smart Media)卡
SM(Smart Media)卡的中文意思是智能媒体卡,由东芝公司在1995年11月发布的Flash Memory存贮卡,三星公司在1996年购买了生产和销售许可,这两家公司成为主要的SM卡厂商。SM卡的尺寸为37mm×45mm×0.76mm,由于SM卡本身没有控制电路,只是一块包含闪存的卡,因此SM卡的体积小非常轻薄。这样的结果就是,为了兼容不同的SmartMedia闪存卡,生产商必须不断升级 SmartMedia使用的设备。SM卡早期被广泛应用于数码产品当中,比如奥林巴斯的老款数码相机以及富士的老款数码相机多采用SM存储卡。但由于SM卡的控制电路是集成在数码产品当中(比如数码相机),这使得数码相机的兼容性容易受到影响。
目前新推出的数码相机中都已经很少采用SM存储卡的产品了。
3. MMC (MultiMediaCards)卡
MMC卡中问意思是多媒体卡,MMC由SanDisk和Infineon Technologies AG(前称 Siemens AG)于1997年联合开发,于1998年正式制订标准。其体积为32mm x 24mm x 1.4mm,比SM卡稍厚,但尺寸比SM卡更小,同CF卡一样MMC卡存储单元和控制器一同做到了卡上,MMC卡的接口为7针。这种产品主要应用在PDA、手机和数码相机上。
4.SD卡(SecureDigitalCard)
SD卡中文的意思为安全数字卡,是一种基于半导体快闪记忆器的新一代记忆设备。SD卡由日本松下、东芝及美国SanDisk公司于1999年8月共同开发研制。大小犹如一张邮票的SD记忆卡,重量只有2克,但却拥有高记忆容量、快速数据传输率、极大的移动灵活性以及很好的安全性。由于该类闪存卡基于MMC(multiMediaCard)开放标准,被大量的移动设备厂商所采用,因此是目前市场上最常见,价格也时相对较低的移动存储卡。SD卡的特点是拥有较好的性价比、安全性较高、兼容MMC卡接口规范,拥有版权保护功能,其加密特性可保证数据资料的安全,目前市场上的主流SD卡可提供每秒10MB的读写速率。目前市场上见到的SD卡有128MB、256MB、512MB、1G等不同的容量规格。
5. 记忆棒(Sony Memory Stick)
Memory Stick记忆棒,是Sony公司开发研制的,尺寸为:50mm x 21.5mm x 2.8mm,重4克。采用精致醒目的蓝色外壳(新的MG为白色),并具有写保护开关。 到目前为止已进行了多次的产品更新,从最早的普通记忆棒(蓝或白色)、小尺寸记忆棒DUO、双面记忆棒到目前的主流产品记忆棒Pro和ProDuo。记忆棒Pro也就是所谓的增强型记忆棒,具有容量大、速度快的优点,可提供60倍速的读写能力,容量分别有256M、512M、1G、2G等可选。但需要注意增强记忆棒(MemoryStickPro)已经放弃了以往记忆棒的兼容能力,如果消费者现有的数码设备只支持普通的记忆棒,则无法使用增强版产品。和很多存储卡不同,Memory Stick规范是非公开的,没有什么标准化组织。采用了Sony自己的外型、协议、物理格式和版权保护技术,要使用它的规范就必须和Sony谈判签订许可。
6.XD卡(XD-PICTURE CARD)
XD卡中文意思时极度数码相片卡的意思,是由富士和奥林巴斯联合推出的专为数码相机使用的小型存储卡,是目前体积最小的存储卡。XD卡是较为新型的闪存卡,相比于其它闪存卡,它更轻便、体积更最小。外形尺寸为20mm×25mm×1.7mm,约为2克重。XD卡拥有超大的存储容量,XD卡的理论最大容量可达8GB,具有很大的扩展空间。目前市场上见到的XD卡有16MB、32MB、MB、128MB、256MB等不同的容量规格。但现在支持XD卡的相机品牌仅限于富士、奥林巴斯等少数品牌。
软盘驱动器(软驱):
软盘驱动器对软盘进行读写操作的设备,软驱类型有5.25高密度(HD)、5.25双密度(DD)、3.5DD、3.5HD、3.5特高密度(ED)软盘驱动器,现在我们主要使用的软驱都是3.5寸高密度(HD)软驱,可以读写1.44M的3寸软盘。
下面我们介绍的软驱都是以3.5寸高密度(HD)软驱为例。
软驱的主要组成有:控制电路板、转轴电机、磁头驱动器和磁头。 一个软盘驱动器一般有两个读写头,一面一个。读写数据时,两个头在它们各自的面上一起工作。它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转轴电机软盘的盘片转动,转速大概为300rpm(转/分钟),磁头定位器是一个很小的步进电机,它负责磁头在磁片表面移动,由磁头完成读写操作。相对于硬盘盘片的转速(5400rpm或更高)来说,300rpm的转速是很慢的,这也是软盘数据传输率为什么低的原因之一。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低速度,才使得软驱磁头和盘面可以直接接触,在旋转时不至于因为相互摩擦而破坏盘片。
由于软驱磁头在读写操作时是接触磁片的,所以它会沾染灰尘,时间一长,它的操作就有可能出现故障。
一、为何我的计算机在开机后系统运行速度非常慢,CPU占用率达到100%?
1、如果是在运行某种软件时出现这种情况,请将该应用软件退出后检查是否正常;如果您的电脑接有其它设备,请全部拔除后检查,若故障消失,请检查被拔除的设备
2、在任务管理器中,检查何种进程会占用过多的资源
3、请更新杀毒软件的病毒库后检查系统中是否有病毒
4、如果以上方法无法解决,请升级微软操作系统的最新补丁
5、如依然无法解决,请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并不安装其他软件和驱动,检查是否故障消失
二、我的计算机运行速度慢,经常死机,怎么办?
1、请您检查故障出现前做过什么设置、装过什么软件或加装过什么硬件(如:紫光拼音输入法、超级兔子、虚拟光驱等),并将设置改回、卸载所安装软件或去除后加硬件,如果是使用某个软件或游戏慢请您咨询游戏开发者
2、如果有网络连接,请断开后测试
3、请恢复BIOS默认设置
4、如果有条件,请检查机箱内cpu散热器是否安装良好。
5、请使用最新版杀毒软件进行杀毒
6、检查是否安装有类似紫光拼音输入法之类的软件,如有,请卸载
7、请您将开机启动中所有项目去掉进行测试
8、如果上述操作均无法解决,请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并不安装其他软件和驱动,检查是否故障消失
三、我的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死机,怎么办?
1、如有网络连接请断开进行测试
2、确认操作系统的相关安全补丁是否已打全
3、请检查故障出现前做过什么设置、装过什么软件,若有,请将设置改回,卸载所安装软件,或咨询相应生产商或看相关说明书。
4、可以使用XP的系统还原功能将操作系统还原到较早的状态
5、请将开机启动中所有项目去掉进行测试
6、请检查出问题前是否加装过什么硬件,或硬件是否有改动,若有,如果您的机器有BIOS防写开关,请将BIOS防写开关置于ON位置
7、请恢复BIOS设置,并且,如果您的机器支持超线程,请关闭超线程测试
8、如有有条件,可以打开机箱,重插驱动器数据线,并检查主机内是否灰尘过多等,如能力有限最好请专业人士操作
9、检查是否有病毒,进行系统恢复或者重新安装系统看是否可以解决
10、如依然无效可能存在问题的硬件
四、我的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重启,怎么办?
1、请先确认您的用电环境是否正常,如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市电电压是否有波动(可以通过日光灯是否闪烁判断)、电源线是否接插牢靠(请重新插拔电源线,必要时更换一个电源插排)等
2、请检查故障出现前做过什么设置、装过什么软件或加装过什么硬件,并将设置改回、卸载所安装软件或去除后加的硬件。
3、请确认在重启或关机前操作系统有何提示或所处的状态:1)在进行游戏或浏览网页时,或在运行一些与显示功能关系密切的应用时出现蓝屏后重启,请您升级显示卡驱动;2)提示某些应用的错误信息,或提示将在某时刻关机等,应确认是哪个应用程序,并卸载之,或查杀病毒;
4、请使用最新版杀毒软件进行杀毒
5、如果有条件,请重新安装一个操作系统,及主板驱动,但不安装任何其它的软件的情况下测试,如果故障不再出现,说明软件问题
6、在BIOS中恢复出厂默认值
7、如果是经常在自检过程中就会重启,则可能存在硬件问题
五、计算机死机原因分析
死机的表现多为“蓝屏”,无法启动系统,画面“定格”无反应,鼠标、键盘无法输入,软件运行非正常中断等。尽管造成死机的原因很多,主要有软件与硬件两方面。
由软件原因引起的死机
1、病毒感染
计算机病毒可以使计算机工作效率急剧下降,造成频繁死机。这时,我们需用杀毒软件如金山毒霸、瑞星等来进行全面查毒、杀毒,并做到定时升级杀毒软件。
2、动态链接库文件(DLL)丢失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有一类文件相当重要,这就是扩展名为DLL的动态链接库文件,这些文件从性质上来讲是属于共享类文件,也就是说,一个DLL文件可能会有多个软件在运行时需要调用它。如果我们在删除一个应用软件的时候,该软件的反安装程序会记录它曾经安装过的文件并准备将其逐一删去,这时候就容易出现被删掉的动态链接库文件同时还会被其它软件用到的情形,如果丢失的链接库文件是比较重要的核心链接文件的话,那么系统就可能会死机,甚至崩溃。
3、硬盘剩余空间太少或碎片太多
如果硬盘的剩余空间太少,由于一些应用程序运行需要大量的内存,这时需要虚拟内存来缓存页面文件,而虚拟内存则是由硬盘提供的,因此硬盘要有足够的剩余空间以满足虚拟内存的需求。同时用户还要养成定期整理硬盘、清除硬盘中垃圾文件的良好习惯。
4、软件升级不当
大多数人可能认为软件升级是不会有问题的,事实上,在升级过程中都会对其享的一些组件也进行升级,但是其它程序可能不支持升级后的组件从而导致各种问题。
5、滥用测试版软件
最好少用软件的测试版,因为测试软件通常带有一些BUG或者在某方面不够稳定,使用后会出现数据丢失的程序错误、死机或者是系统无法启动。
6、非法卸载软件
不要把软件安装所在的目录直接删掉,如果直接删掉的话,注册表以及Windows目录中会有很多垃圾存在,久而久之,系统也会变不稳定而引起死机。
7、使用盗版软件
因为这些软件可能隐藏着病毒,或存在其他缺陷,安装盗版软件也可能引起系统的不稳定,甚至死机。
8、启动的程序太多
这使系统资源消耗殆尽,使个别程序需要的数据在内存或虚拟内存中找不到,也会出现异常错误。
9、非法操作
用非法格式或参数非法打开或释放有关程序,也会导致电脑死机。请注意要牢记正确格式和相关参数,不随意打开和释放不熟悉的程序。
10、非正常关闭计算机
不要直接使用机箱中的电源按钮关机,否则可能会造成系统文件损坏或丢失,引起自动启动或者运行中死机。
由硬件原因引起的死机
1、散热不良
电源、显卡和CPU在工作中发热量非常大,因此保持良好的通风状况非常重要, CPU的散热是关系到电脑运行的稳定性的重要问题,也是散热故障发生的“重灾区”,显卡散热不良也可能引起运行一些大型游戏软件是出现花屏、死机。
2、移动不当
在电脑移动过程中受到很大振动常常会使机器内部器件松动,从而导致接触不良,引起电脑死机,所以移动电脑时应当避免剧烈振动。
3、灰尘
机器内灰尘过多也会引起死机故障。如软驱磁头或光驱激光头沾染过多灰尘后,会导致读写错误,严重的会引起电脑死机。
4、内存条故障
主要是内存条松动、虚焊或内存芯片本身质量所致。应根据具体情况排除内存条接触故障,如果是内存条质量存在问题,则需更换内存才能解决问题。
5、硬盘故障
主要是硬盘老化或由于使用不当造成坏道、坏扇区。这样机器在运行时就很容易发生死机。可以用专用工具软件来进行排障处理,如损坏严重则只能更换硬盘了。
6、CPU超频
超频提高了CPU的工作频率,同时,也可能使其性能变得不稳定。解决办法当然也比较简单,就是让CPU回到正常的频率上。
7、硬件资源冲突
如果设备的中断、DMA或端口出现冲突的话,可能导致少数驱动程序产生异常,以致死机。
8、内存容量不够
内存容量应不小于硬盘容量的0.5~1%,如出现这方面的问题,就应该换上容量尽可能大的内存条。
计算机常用名称及知识点
1 安全信息
• 为了保证您的人身安全及计算机的正常工作,请务必确认您所使用的电源插座的接地端子( )已经可靠接地。
• 雷电可能会对产品甚至人身安全造成伤害,因此在雷雨天气请不要插拔电话线、网线、电源线等可能会与外界连接的导电体。
• 在给计算机通电之前,请务必确认您所提供的电源,能够满足在计算机电源输入口附近所标识的输入电源的信息(例如电压、频率等)。
• 当您移动计算机时,请务必断开计算机上所连接的所有电缆;当您没有把握时,请不要单独搬运计算机;当您需要使用推车等搬运工具时,请您务必将计算机放回原包装后再进行搬运。
• 在没有切断系统电源的情况下,请不要插拔任何部件及机箱后部的连线。
• 非专业或者非授权人员,请勿随意开启产品的外壳,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 为避免可能对系统板卡造成损坏,请在关闭计算机后至少等待20 秒钟,然后再从计算机上断开或连接非USB 设备。
• 请不要将杂物或液体溅入计算机,也不要将任何物品塞入计算机的开口处, 否则可能会导致内部组件的短路而引起火灾或触电。
• 请将包装材料安全地存放于儿童拿不到的地方,以避免儿童因玩耍塑料袋造成窒息。
• 在对机箱内硬件进行拆卸时,请一定要拔下电源线,保证主机彻底断电,再按下主机开机按钮,导去主机内残留的电流,然后再进行操作。
• 不正确地更换主板的锂电池可能导致爆炸,请务必在专业维修人员的指导下完成锂电池的安装和更换。
• 依照国家标准(GB/T9813-2000),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中的相关解释,计算机温度在低于10°C( 时) 环境储运后,使用前请在室温(10-
35摄氏度)条件下放置2小时以上的时间,避免因计算机温度过低加电产生损坏。在此期间请不要拆除包装,让计算机自然恢复温度, 避免因升温过快导致计算机产生结霜和凝露带来的加电损坏的发生。
•计算机在工作时,其主机和显示器都会产生热量。主机和显示器都有其相应的散热排气通道,如果阻塞其通风口,可能会出现系统故障或损坏;因此,请确保计算机系统放置于空气通畅且不阻碍计算机系统散热的地方,建议计算机主机和显示器及其他物体相互保持至少5 厘米的间距
•使计算机远离磁铁、打开的移动电话、电器等有电磁干扰的物品或
环境。
2 名词解释
PC: 个人计算机。通常指与 IBM 兼容的计算机,以区别 Apple Macintosh计算机。
CPU: 处理器。解释和执行程序指令的计算机芯片,也称为微处理器。
PCI: 一种扩充卡标准。PCI 是支持 32 位和 位数据通道的本地总线,可以提供微处理器与设备(例如视频、驱动器、网络等)之间的高速数据通道。
USB: 通用串行总线。用于键盘、鼠标,移动存储设备或打印机等设备的接口,可以直接将设备插入计算机上的四针连接器。USB 支持热插拔。
PS/2: 计算机上的一种小型 DIN 连接器,通常用于连接键盘或鼠标设备。
散热器: 导热金属片,可以连接至微处理器等芯片的顶部以吸收热量,从而使芯片在较低的温度下工作。
调制解调器(MODEM):调制器/解调器的简称。调制解调器将模拟数据转换为数字数据或将数字数据转换为模拟数据,以便计算机可以通过电话线进行通信。
AGP: 一种高速图形接口,在图形控制器和计算机之间进行快速通信。该接口允许视频控制器不经过 PCI 总线而直接访问计算机的主内存。AGP接口的数据传输速率大大高于PCI 接口,可提供更佳的显示效能。
BIOS: 基本输入与输出系统。由存储在 ROM 芯片上的软件和数据组成。通过更新BIOS,可以支持新硬件以及BIOS 选项的增减。但联想电脑在出厂前已经对BIOS 进行了预制,在平常应用中无须进行重新设置。
即插即用: 一般称为即插即用或 PNP。在启动时自动配置设备,以使用或共享某些 IRQ 的技术。要使此技术正常工作,计算机的 BIOS 和操作系统都必须支持 PNP,并且要配置的所有设备也必须与 PNP 兼容。PCI 设备与 PNP 兼容。
bps: 位/ 秒。数据传输速率的度量单位。Bit per second
Bps: 字节/ 秒。数据传输速率的度量单位。
CD-R: 一种可记录数据的 CD。但只能一次性在 CD-R 中记录数据。数据写入后将无法删除或覆盖。
CD-RW: 可重写 CD。一种可重写的 CD。可以将数据写入 CD- RW,然后再删除和覆盖(重写)。
CMOS: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常用于 NVRAM 存储的存储器芯片。
COM 端口: 通常指与调制解调器或其它串行设备的串行端口连接。大多数计算机均支持一个或两个串行端口,指定为 COM1 和 COM2。
GB: 数据或驱动器存储容量的度量单位。1 GB 等于 1024 MB(1,073,741,824字节)。
GHz: 频率度量单位,1 GHz 等于十亿 Hz 或一千 MHz。
Hz: 赫兹。频率度量单位,1 Hz 等于每秒一周期。计算机和电子设备一般以千赫兹 (kHz)、兆赫兹 (MHz)、吉赫兹 (GHz) 为度量单位。
I/O: 输入/ 输出。用于向计算机输入数据与从计算机提取数据的操作或设备。例如,键盘是输入设备,打印机是输出设备。
Kb: 千位。数据度量单位,1 Kb 等于 1024 位。内存集成电路容量的度量单位。请参阅 KB。
KB: 千字节。数据度量单位,1 KB 等于 1,024 字节。1024 KB 等于 1 MB。
KHz: 千赫兹。频率度量单位,1 KHz 等于 1,000 Hz。
L1 高速缓存: 一级高速缓存。储存在微处理器中的小型、高速主高速缓存。它比二级高速缓存快。
L2 高速缓存: 二级高速缓存。与一级高速缓存一起使用的容量较大、速度较慢的次高速缓存。在早期的微处理器中,二级高速缓存通常置于处理器外部,安装在芯片或扩充卡上。而在较新的处理器中,二级高速缓存通常被集成至处理器中。
Mb: 兆位。内存芯片容量度量单位,1 Mb 等于 1024 Kb。
MB: 兆字节。数据存储的度量单位,1 MB 等于 1,048,576 字节。1 MB 等于 1024 KB。在指硬盘驱动器的存储时,该术语通常舍入为一百万字节。
MBps: 兆字节/ 秒。数据传输速率的度量单位。
TCP/IP: 传输控制协议 (TCP)/ 网际协议 (IP)。Internet 的基本通信协议,也可用于专用网络。TCP/IP 是一个二层系统。TCP 为高层,负责将文件打包为较小的信息包,这些信息包将通过 Internet 由一台计算机传输并由另一台计算机的 TCP 层接收。接收方计算机的 TCP 层将信息包的信息还原。IP 为低层,负责对每个信息包进行定址以使其到达正确的目的地。
IP 地址: Internet 上的每一台计算机都至少具有一个 IP 地址,用作该计算机的唯一标识,以便与 Internet 上的所有其它计算机相区分。在 Internet 上发送或接收数据时,数据中包含了发送方和接收方的地址。
WOL: 通过 LAN 唤醒。使用该技术可以远程打开网络中的计算机或将其从睡眠模式中唤醒。WOL 是 WfM 技术的一个方面。
一、数据的内涵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项最重要的资产,数据存储的可用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更是企业生存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这对部门、单位,甚至个人亦然。那么什么是数据呢?
这里我们所说的数据,只指计算机数据。首先,“数据”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不仅包括计算机文件系统或数据库系统中存储的各种数据、正文、图形、图像、声音等形式的多媒体数据文件、软件或各种文档资料,也包括存放或管理这些信息的硬件信息,如计算机硬件及其网络地址、网络结构、网络服务等。
二、数据保护方式介绍
目前,对于数据的重要性一般用户都有认识,除了问题后即使没有重要的数据需要恢复,重构系统也是一个十分费时费力的事情,因此,就出现了大量的硬盘保护方式,这些方式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操作系统提供的系统还原、随机赠送的系统恢复光盘、ghost、杀毒软件提供的系统备份、硬盘保护卡(还原卡)、主板BIOS内置的系统保护、虚拟还原工具软件等。
以下主要介绍了WINDOWS系统自带的系统还原功能和联想“一键恢复”软件。
三、WINDOWS XP系统还原的使用
1、进行系统还原
第一步:请点击左下角的【开始】
第二步:选择【所有程序】中的【附件】【系统工具】选择【系统还原】
第三步:请选择【选择恢复我的计算机到一个较早的时间】
第四步:请选择要还原到的日期,如果此时没有红框所标明的检查点可以从左侧的日期里选择字体较黑的时间进行其它时间点的选择
第五步:请点击【下一步】开始系统还原
第六步:还原过程结束后重新启动计算机后点击【完成】结束操作
2、创建系统还原点
第一步:在系统还原功能首页选【择创建一个还原点】,然后点击【下一步】
第二步:对需要创建的还原点进行扫描后点击【创建】
第三步:请点击【关闭】后完成此项操作
3、如何撤消上次系统还原
第一步:在系统还原功能首页里选择【撤销我上次的恢复】选项,然后点击【下一步】
第二步:提示撤销上次还原时间,鼠标左键点击【下一步】
第三步:【确定】完成此操作
四、联想“一键恢复”的使用(以消费机型所带一键恢复功能为例,商用机型操作过程类似)
利用联想“一键恢复”软件,可以实现对操作系统的备份和还原。当使用“系统恢复”功能时,电脑中的C 盘将被恢复为出厂状态或上次备份时的状态。该软件使用的是非常先进的硬盘隐藏分区技术,具有非常好的数据安全性。使用常规硬盘分区工具是无法删除和破坏此隐藏分区的。使用本软件,无论是因为计算机病毒发作、Windows系统错误、应用程序错误还是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系统崩溃,只要备份文件存在,就可以恢复到备份时的状态。
在此操作中,C 盘上原有的所有数据将丢失,硬盘上的其他分区的内容及格式将不被改变。您也可以利用“系统备份”功能自行备份当前操作系统,也可以利用“备份卸载”功能删除隐藏分区中的数据,释放硬盘空间。
注意:您的硬盘分区必须使用FAT32 分区格式,才能顺利使用一键恢复。
对于消费机型,您可以在开机出现开机界面时点击键盘上的“一键恢复”按钮进入“一键恢复”软件界面。
对于商用扬天机型,您可以直接在启动过程中按键盘上第四个功能键直接进入。单击“一键恢复(R)”将弹出如图所示的界面,由于系统恢复将格式化您的系统盘 C 盘,导致您存储在 C 盘中的数据丢失,此时您可以在使用联想一键恢复之前通过单击“调用文件管理”将您的数据安全复制在其它分区中。若您已经复制了 C 盘中的数据,您可以通过单击“继续”启动联想一键恢复。
商用机型“一键恢复”主界面:
1、使用联想“一键恢复”功能进行系统备份
在主界面内选择“高级”。进入备份功能界面。确认要备份C盘,选择“系统备份”。
确认备份按下“E”键继续
备份操作将会调整硬盘的末端的数据来获得足够的空间,确认备份按下“E”键,继续
按照屏幕的提示操作,如果确认要备份,按下键盘的“E”键,开始备份
根据提示再次按下“E”键开始备份
系统备份过程中尽量不要中断操作
系统备份成功后,根据软件提示重新启动电脑,进入系统
2、使用联想“一键恢复”功能进行系统恢复
在一键恢复主界面选择“系统恢复”:
按照屏幕的提示操作,如果确认要恢复,按下键盘的“E”键,开始恢复。
注:系统恢复会覆盖C盘的所有数据,为了确保您的重要数据不会丢失,在作系统恢复前,一定作好备份,将您认为重要的数据拷贝到其他盘符或其他存储介质。
系统恢复过程中,建议尽量不要中断操作。
系统恢复成功后会提示重新启动电脑,此时重新启动电脑,进入系统。
3、备份卸载
在主界面内选择“高级”。进入备份功能界面。在备份界面中选择备份卸载
确认后,点击“E”键,进行卸载操作。
注:有些空间在释放时,会成为自由空间,不能合并入最后一个分区。
备份卸载成功后,按任意键重新启动电脑
硬盘保护系统问题
联想硬盘保护系统不仅仅有硬盘的保护功能,它还是一个很好的电脑教室自动维护系统,它是面向学校电脑教室进行高效、整体管理维护的解决方案。联想硬盘保护系统的网络自动维护概念是:一个电脑教室只需维护好一台电脑即可,剩下就交给硬盘保护系统来自动完成。让管理一个电脑教室变得像管理一台电脑一样轻松。管理者只需管理好一台电脑,通过网络,即可实现全部自动连线,并轻松完成所有的维护工作(如同步更新:硬盘资料、电脑时间、CMOS等)。真正实现使用一台电脑就可以维护所有电脑,完成整个电脑教室的维护工作。甚至教师可以在上课前,把一个电脑教室的所有电脑改变成专用的教学环境。
联想硬盘保护系统是一种高度集成化的产品,它为一块Plug&Play的PCI卡,其中集成了 10/100M网卡、硬盘保护卡。联想硬盘保护系统功能的实现完全不依赖于任何其它软件及操作系统。
联想硬盘保护系统有效的解决了网络自动维护问题,更细心考虑到单机维护问题,由于它内置保护卡模块,可对单机进行彻底的文件保护。
联想硬盘保护系统真正实现了机房维护管理自动化、零维护的目标,让教师从琐碎的维护工作中解脱出来,大幅降低了使用者的维护成本。
常见硬盘保护系统问题
1:启天系列机型硬盘保护系统会影响速度吗
联想维护系统共有三种运作模式:立即复原型,备份复原型,不复原型。
立即复原型:预设为每次重新开机便立即复原至总管最初规划的样字,而且是瞬间复原,也就是说,开机时并不会有复原的感觉。
LINUX型:效率和没有安装保护卡时一模一样,完全没有任何影响,但要牺牲的是复原速度,即复原的时间就要比较久了。
不复原:就跟没有插卡的情形一样,在执行效率上完全不受影响。
2:启天系列机型硬盘保护系统使用者模式下出现乱码怎么办?
解决方案:
(1)、在总管模式下执行保护卡更版驱动盘上的setup.exe文件即可。
(2)、用鼠标右键点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设备管理器--硬盘控制器--pci ide controller--属性--设置--双向 IDE通道设置 -- 仅启用从属/辅助IDE--通道--确定。
3、用鼠标右键点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性能--文件系统--疑难解答--勾选禁用32位保护模式的磁盘驱动程序。 以上三种方式以第一种方式为佳。
3:硬盘保护系统下无法进行磁盘碎片整理
解决方案:以普通用户身份登录不能在保护状态下进行磁盘碎片整理,但是以管理员身份登录可以进行磁盘碎片整理。
因为硬盘保护系统针对计算机硬件不同有着不同的设计和操作方式,而且我们的硬盘保护系统功能在不断的完善,这里不可能给您阐述所有的问题,如果您还有更多的问题请参考:http://faq.lenovo.com.cn:81/docsearch/searchDocAtWebAction.do?categoryId=2&categoryName=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