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启动阀漏气:ZY215841222
开主机后17公斤压力开出二车,停车后校正进排气间隙及启动阀间隙,发现6#缸排气阀间隙过大,二、四缸十字头关节不灵活(进排阀其中之一),调节间隙后开车启动灵活,但六只启动阀均上下跳动,估计某缸启动阀盖帽升降距离太小,检查发现第六缸升降只有4mm,而说明书上为9±0.3mm,在盖帽中间垫一只5mm,紫铜垫圈后启动正常。
启动总管某段特别热则说明该缸启动阀有问题,一缸牵六缸,表面上看六缸启动阀均漏气,实质上只有一只启动阀漏气。
2.启动缓慢:ZY605841123
启动速度缓慢,停车后倒转。检查进排气间隙,发现第三缸排气间隙无,第六缸进排气间隙波动大。进行调整后再启动,则各启动阀套漏气孔漏气并冒白烟;主机单向阀亦如此;空气分配器也有少量白烟;第六缸启动紫铜管发热。基本确定为第六缸启动阀漏气。光车启动阀及阀套后研磨、装车,启动正常。
3.启动先易后难:WY118850318
修理后初开车顺利,从第二车起逐渐难启动。盘车检查启动时间在上止点后9°,拆各缸启动阀小紫铜管,进行一缸一缸启动,检验铜管是否阻塞(盘车至上止点后10-12°,启动2-3次后发现第六缸盖示功阀有压缩空气冲出,则说明该缸启动阀处于常开状态而漏气,拆启动阀发现该阀螺帽松动而使弹簧压缩量不够,拧紧螺母后启动正常。
4.启动失灵:LH16001870516
15公斤时启动失灵,检查发现主要原因是:第一缸启动阀推杆太长,螺纹与摇臂顶死,据短推杆螺纹10mm;第四缸启动阀咬死,经加机油并用小鎯头敲打,开刀挺即可在5公斤下开车。
5.启动不到一圈即停车:YY411880401
启动时发现转动不到一周即停车,检查发现问题第4、6缸启动阀咬死,弹簧轧死,上下不灵活,擦滑后即可。
一般情况下,检查启动阀漏气的步骤:堵住空气分配器进气管,开启各缸安全放气阀(示功阀),启动检查,有压缩空气出来的气缸则表明该缸启动阀漏气。修复后如仍然不能启动,则停车后判断那哪二缸启动(相邻启动二缸),然后检查此二缸空气分配器至缸头的小紫铜管堵塞与否即可。
6.启动困难ZY624880517
第一车就开不出,检查高压油泵是否有空气或柱塞偶件是否咬死,检查进油齿条位置,同时检查启动阀是否卡阻。启动观察到第5、6缸摇臂摆动情况可发现第5、6缸启动不灵,而其它缸则较快。拆开启动阀罩,检查铜小活塞平面与弹簧座接触良好,而小活塞与启动阀杆未接触,造成压缩弹簧再压阀杆,使启动阀打开延后。调整后启动则发现第5、6缸进气管运转时冒烟,说明进气阀间隙太小。检查高压油泵时发现齿杆卡死。换新高压油泵且调整间隙后,启动顺畅。
7.无法启动ZY219881206
动车时就发现启动困难,试航时不能倒车。检查主要原因是:启动阀漏气。拆检发现活塞、衬套间隙太大,特别是活塞头部倒角被砂掉太多(用金相砂最好),换新5只启动阀,调整进排气间隙后,启动顺利。
8.启动困难ZY4010707
检修后发现无法启动主机,校对空气分配器开启时间,则顺车开启在上止点前2度,倒车在上止点后6-8度,属于正常范围内。怀疑启动阀漏气。用0.10mm紫铜片堵住空气分配器进气管,打开各缸示功阀,启动吹气,则发现第2、3缸启动阀漏气,拆检发现问题第3 缸新阀杆很紧,有可能咬死;而第2缸阀线关不严,阀头变形(好象敲击过)。将第3缸启动阀换后,第2阀微漏,启动基本正常。28公斤下连续启动2车。
9.三次启动后停车在同一位置ZYL2901212/601910118
主机三次启动后均停车在上止点后15-25度,此后继续启动并打开安全阀,从中可见第3缸冒气较多,第5缸次之,第1缸最少。据广州渔轮厂发火顺序142635分析:第3缸正在启动第5缸刚在启动或起动不久,而第1缸应还未启动,说明第一缸启动阀漏气,拆检后发现问题新阀未研磨,阀线也很宽。换新阀后启动良好。
10.启动缓慢,一停一停ZY679930830
启动时速度慢,一停一停的。经检查是各缸启动阀螺帽未拧紧。从而启动阀头(铁质)与阀杆未接触,而铜质活塞平面碰在启动阀弹簧座平面上使启动阀启动缓慢。另外,第1缸安全阀下面的紫铜平面漏气产生停顿现象。
11.启动困难ZY606841227
空气分配器摆错齿2齿(每齿20度,共36齿),顺车上止点前12度,倒车上止点后50度,调节2齿后启动良好。
12.启动困难Y6251113
拆检空气分配器,发现启动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空气分配器转轴S槽顺车头部磨损,槽传动销间隙磨损过大,使倒顺车时间明显滞后;安装时只校对顺车开启在上止点后5度,未校对倒车开启角(为上止点后35度)而明显滞后。将轴换新,滑阀换新,重新校对倒车开启角为上止点后16度,顺车开启角上止点前15度。
13.启动困难ZY621900926—8300C
不能顺利开车的主要原因是:空气分配器的开启时间不对,均为上止点后20度。拆解空气分配器发现空气分配器连接系统十字接头、三角法兰定位销与轴定位销槽间隙过大,打开操纵器下小导门,用手检查定位销松动,拆换十字联接块、二边联轴器及三角法兰,修理或换新部分部件后启动良好。
14.启动困难ZY619910627
换新空气分配器后,校对起动角为顺车上止点前15度,倒车上止点后30度。借一牙后为顺车上止点前5-0度,倒车上止点后10-15度。启动时发现倒车难顺车易。因不能再借一牙,只好转动分配器底座,但因新分配器底座为圆孔无法借,只好用旧底座,上旋壳子,调整为顺车上止点后5度,倒车上止点后10度。这样倒顺车均较为容易。最佳为顺车上止点后7度,倒车上止点8度,但腰子已借足,不能再借了。
ZY3911203不借一牙顺车好开,借一牙倒车好开,开启角为顺车上止点12度,倒车上止点3度,换十字头联节块,原间隙为1mm,焊销子并加粗,启动明显转好,要彻底解决可铣腰子眼即S槽,借对开启角度即可。
注意:空气分配器轴端槽为顺车,里边S槽为倒车,拆时只有在顺车位才能拆下;S槽平面朝上为上止点(三角联节器销朝下);校对启动角度可顺车1缸,换向后倒车6缸校对;难启动时可开安全阀开车,二缸冒烟正常,三缸发火顺序中非相邻二缸的为漏气缸或启动角太大;新空气分配器与滑阀如无记号应作记号;可以顺车S槽为基准,对准前端保险槽划线;传动齿轮换新后十字联接接头不能装反。
15.启动困难ZY608841225
难以启动后,用螺丝刀抬起油尺(长油排),则启动后飞车,撤去螺丝刀则自动停车。调整油尺:操纵器打1格位置,各油泵摆3格,油楔轴两头调节螺丝缩短拉紧。启动后不飞车,但启动时仍然要用螺丝刀抬油尺,拿去后自动停车。拆检调速器及其伺服器、辅助启动器,使启动器小活塞能上下自由活动,找进出机口,发现与调速器接错,调整后即启动良好。
ZY606841227因辅助启动器与调速器(小紫铜管)接错,开车时伺服机构不会拉动油尺。如果增大各高压油泵供油量,即操纵器3格,油泵7格,则开车时操纵器打油尺,开出时速度很快(飞车)。调整后即启动良好。
16.启动困难ZY4911203
拆解空气分配器则好,仔细观察发现开车时伺服器不动作,说明辅助启动器不工作,检查发现有一管子堵塞,后安装时将二管接错又不能工作,调整后工作良好。
17.无法启动LEAN5940401
开车时一点都不会转,核对开启时间,发现空气分配器内漏严重。主要原因:十字接头弹簧轧死,不能将十字头弹出;分配器与壳体磨损起痕,分配器磨床磨平,分配盘光车,十字头弹簧能弹出,启动后能转动但不能发火;高压油泵不灵活,齿杆咬死,供油量小甚至于无,手推齿杆后能启动,拆检高压油泵柱塞偶件并擦活齿杆后启动正常。
18.换向不彻底ZY606841227
换向不彻底的原因是:杆内扇形块二端角仰开,换向阀摇臂拓不到端角平面上,换新扇形块及摇臂后换向正常。
19.启动转速时快时慢ZY217860628
启动时转速时快时慢,检查排气阀间隙太大,细查排气阀杆顶弯,同时检查调速器球接头磨损严重。
20.倒车不到位ZY5881115
启动时顺车容易倒车不到位。检查倒顺车油缸油,加油后启动,问题仍然存在。拆检扇形块倒车位一角碎裂,换新扇形块后倒车灵而顺车不停(除非关闭主空气瓶阀,否则自动复位到倒车位置),检查换向阀摇臂发现摇臂上下平面换错,造成偏心高度不对,摇臂不会自动落至扇形块槽内,且发“咄咄”声。
注意:扇形块碎及摇臂上下面装反会引起起动困难。
21.换向困难ZY2000816
检查摇臂发现很紧,换向气泵未固定,未加油,位置不好(摇臂不能太直,即连接方心螺丝不能太下)。检查第5缸升程太大12mm,车去3mm;第一缸启动阀活塞与缸套间隙太大,漏气;13456缸起动挺杆弹簧磨去二圈。
22.手动换向很重ZY630841222
未换向情况下手动换向当时感到很重,继续扳动,“嘭”的一声,联轴节换向销飞出,当时以为操纵台联轴器弯曲变形,后检查为操纵箱体碎裂。同时第三缸排气阀摇臂联轴节器关节不灵,也使换向产生困难。
23.启动困难ZY30705
自修后启动困难,检查空气分配器转轴、滑阀、各启动阀、减压阀,并更换部分零件后仍启动困难。开始时空气分配器开启角不对为倒车上止点后48度,顺车上止点前3度,调一齿则为倒车上止点后28度,顺车上止点后17度,仍未启动。检查调速器滑阀补偿弹簧螺帽已松(开口销已无,螺帽仅二牙),更换调速器三套筒后能启动,但耗气多。检查单向阀,发现螺帽已掉,换新后启动容易。
24.先飞车后无法启动ZY11019
起初调速器飞车,随后无法启动。换Φ9.5滚珠轴承球阀,弹簧处加二张0。10MM垫片,输出(伺服器)端Φ4MM 锥销拔出,螺丝并紧(原为螺丝牙纹间隙太大,联轴器下沉)。但开第一车难。拆检后发现伺服器内缩距离太小(约5mm);辅启动器工作不良。检查发现积油及污垢太多,且O型圈不能使用;主机操纵器打一格,油尺不到二格,多数为0位一格。因此启动油量不够,重车时降速大;第五油泵齿杆齿条很重,油泵总成可能咬死,换新油泵一只,换后伺服器内缩行程很大,启动很方便;伺服器内螺帽松动,有轴向间隙,也要游车。球接头轴向间隙大。
启动困难原因:
1.调速器故障;
2.辅启动器咬死,进出接反;
3.油排油尺位置不对,油泵齿条不灵活(咬死或被油尺定位销住);
4.单向阀螺帽掉或阀严重漏气;
5.减压阀或压力调整不当;
6.空气分配器角度不对(顺倒车开启角误差大)分配器内漏严重,间隙(轴向/径向)大;
7.启动阀漏气:阀线漏、阀壳O型圈漏气、启动阀阀盖碰到弹簧痤造成二次启动(先打弹簧座后阀杆打开);
8.启动总管接各缸及各缸启动阀法兰紫铜床处漏;
9.空气分配器转轴活动S槽坏,三角块销子坏;三角传动法兰间隙;
10.空气分配器各分管接错或小紫铜管漏;
11.主机进排气阀间隙不准;
12.启动阀咬死或开度过小。
25.倒车机油压力低DY5031122
倒车启动后发现第五缸敲击,且机油压力低。拆解测量缸套发现单面磨损严重,缸套与裙部间隙在上下止点位置基本相同,但连杆轴承轴向间隙很大,上部上止点时前后左右基本相同,而下止点时前大后小,因在修理时已经换了活塞,因此只有换新缸套。连杆压脚板垫片前后翻动使活塞处于自由状态时活塞头与缸套间隙相等。装妥后不敲击。油压低:月牙片与盖底接触面不好而咬死。
26.小艇启动困难195或135
1.大修后不能启动,主要原因:缸盖螺丝松;进气阀在压缩冲程时有气冒出(用手闷进气孔有一股气冲出);缸盖床有烟灰:床未压牢固而漏气;缸盖床垫片上下面装反(应该翻边朝下);缸盖用27套筒扳手再接一根1m左右的铁管扳管;启动后加水。
2.校对进排气角,进气开为上止点前17度(调调节螺丝),排气开为下止点前43度(调气门螺丝),喷油角为上止点前17-19度(可增减垫片调整),但仍然难启动,即使启动了,转二三转后亦熄火。检查发现控制油泵油量的弹簧欠收紧,造成调速器飞车时油泵停油而车熄火,弹簧松紧以油泵停止供油位,操作稻米(五星螺丝在最高位)为准,但不能过紧否则会飞车而停不下来。
27.卸载后飞车ZY651910604
轻车由局部负荷加至全负荷时速降较大,主要原因:第四缸油头尚清洗时油头压板螺帽松动,床漏气严重,功率下降。换新油头紧固螺帽,在泵右角微调,怠速调节螺丝微调紧。调节后波动好,调速率也达到。
28.重车转速不稳定ZY619910927
车速时慢时快,黑烟时有时无,测爆压,则第四缸无压力,换该缸高压油泵即好。
开车时车速稳定不变,检查操纵盘齿管咬死不会动,因此调速器宝塔弹簧也不会动造成车速稳定。
29.车速不稳定XY2168870811
增加油门时飞车,减油时突然减速,手动泵油时发现第二缸无油压,拆出油阀放空气即好。
30.换向速度慢且不到位ZY5881121
拆换向马达,发现一根气管压扁,气量减少,造成换向慢且不到位,换管后妈好。
减压阀长久未拆检保养,里面阀芯咬死,减压阀弹簧调得太低,换新阀后好。
31.功率不够ZY10901
高压油泵换新后,发现功率不够,检查原因发现问题另一台机抢油;柴油输送泵进空气;滤器接头反牙;机油压力波动说明车速不稳定;调速器及油泵故障。逐一检修后正常。
32.声音异常
1.“铮铮”声:第二缸排气阀间隙约(2mm)太大造成1-3缸进风管杂音。
2.难听声音且速度时快时慢:第五缸排气阀杆弯引起间隙太大。同时调速器接头螺丝磨损严重引起车速时快时慢。
3.吱吱声:启动总管与缸盖连接处床垫开口。
4.进气管“噔噔”声:进气管有废气窜出(因换凸轮轴造成),下野齿轮摆错,检查定时发现问题第一缸正车上前17 度开、倒上前7度开,第五缸正车上前7度开、倒车后2度开。主要原因是间隙大小关系。调整后为正车与倒车均为上前7-8度。
5.齿轮杂音:换新齿轮后仍有异常齿轮响声。检查发现二只过桥齿轮内孔与过桥轴向间隙过大,拆过桥齿轮轴,发现桥轴法兰处裂开。换新轴后正常。
6.过桥齿轮松动,齿隙变动,声音响(特别是负荷大时):拆过桥齿轮,将大小二只齿轮脱开,拆前作好正时齿轮拆装记号,盘车至下止点而避开正时齿轮哈夫螺丝,拆下后二只垫片应保管好。矮钉材料与水泵轴以调质为好。
7.过桥齿轮打坏,且齿轮铜套咬死:因大齿轮固定螺丝保险未保好,一只松出打坏大齿轮,小齿轮衬套咬死,拆过桥定位轴,换衬套及定位销。
8.车速拉不上,且买飞轮端有响声:检查发现第一缸喷油斜楔座与轴松动,第一缸斜楔间隙为0,上面间隙大,其余各缸喷油斜楔与上面罗纳间隙过大,造成喷油提前角迟。车速拉不上:开车时油排放在最高位。第二缸喷油推杆弯曲,推杆下端弹簧弹力差,推杆往下时不会向上自动复位。飞轮端有响声:离合器低速时摩擦片齿轮与飞轮齿圈间隙过大造成。摩擦片齿扳动,每块加二只联节块使片在慢车时不会上下抖动产生响声。
9.金属敲击声:敲击声来自排气管片,检查发现小头衬套间隙过大;进气阀导管上平面与弹簧撞击,进气阀漏气。排除方法:放松进气推杆螺母,缩进气门间隙,启动无声表明敲击是进气阀间隙过大及阀未研磨好漏气引起的。
33.启动时难时易DY10860417
压缩空气压力有时可启动12车,但有时在18公斤时起动困难。检查主要原因:第2、5缸启动阀换新后弹簧比原来的阀大;空气分配器角度不对;单向阀漏气;有几缸启动管缸头处法兰紫铜床漏气---将床换成高压低泊床;主启动阀O 型圈漏气(不进油启动,换5-6缸即可试出)。
34.顺车爆压低,重车黑烟,倒车敲击ZY605860426
出厂摆错一齿,倒车早一牙,敲缸严重,正车爆压低,无力,重车黑烟浓。校对喷油定时为顺车上前14度,倒车上前24度。拆解第六缸盖,拉缸套,拆后盖板、过桥齿轮轴。过桥齿轮往飞轮端敲,轴与过桥齿轮、曲轴齿轮与过桥齿轮均作好标志。调整方法:倒车早5度,则往倒车方向盘5 度,校对方法:用百分表校对进气推杆,表指针走1m,如正倒车相同就行了。飞轮上在无刻度处可用铅丝临时作针。校对定时最好将后盖板装妥。
35.换正时齿轮:
1.曲轴齿轮与中间齿轮与凸轮轴脱开前应先作记号;
2.中间齿轮拆后不能盘曲轴,以免活塞顶弯气门阀。欲盘车须先将进排气偏心轴转至最高位置;
3.中间大齿轮装妥后应与上机体平面有距离---与曲轴齿轮平;
4.哈夫齿轮螺丝太长应垫弹簧垫圈;
5.哈夫齿轮没有键的半块定位钉位置不准应重钻。
36.调速器故障:
1.主机游车:补偿针阀关小或关死;调伺服器与油尺拉杆联接螺丝长短。
2.车速拉不高:换宝塔弹簧或调弹簧压紧度;调速器齿管与扇形齿轮往压缩方向调整。
37.增压器轴承烧毁
现象:增压器转速大大降低,声音异常,同时增压器滑油温度升高,增压压力降低。
处理:立即停车检查轴承。
原因:滑油压力太低或与转子的连接块断裂,滑油不足甚至断油或滑油不洁。
注意:增压器故障判断---动车2分钟,此时转子开始旋转,听诊转子是否平稳运转,然后停车听诊是否跟着转至少持续2分钟。
38.增压器风压不高或无风压
风压低,车速拉不上,排温高ZYL5930430:拆增压器进风端及中冷器,发现问题两者内均有油垢,清洁后风压由点到面。35升高到0。70。
无风压:拆进风管则拉风但增压器无“嘘嘘”声。拆解增压器则风叶与导风轮平面相擦,说明风叶轴向窜动与导风轮相擦。原因是风叶外垫圈不够长,加一只2mm厚垫片,用卡簧卡住,风压为0。15。
39.增压压力降低或升高
增压压力降低 | 增压器转速同时降低 | 涡轮 | 涡轮前排气膨胀接头漏气 |
喷嘴环变形 | |||
转换阀操作错误 | |||
机械 | 涡轮轴封积炭 | ||
增压器转速无明显变化 | 压气机 | 进气滤网 | |
压气机叶轮、扩压器 | |||
增压压力升高升高 | 增压器超速 | 柴油机喷油系统 | |
现象 | 原因 |
增压器与排气口膨胀接头处冒机油,拆检增压器则发现档油圈与轴承平面轴向间隙过大(2.5—2.8涡轮端); 涡轮端轴承径向间隙过大(0.25)。因此将涡轮端轴承压出换新并将档油板改装。
41.增压器滑油压力低ZY10912
换新增压器轴后不仅未校正动平衡,同时发现大风叶缺一小块、档油板轴向间隙太大。因此试航时机油大量向外冒造成轴承烧坏,轴咬死。因此换新进行第二次试航,则发现油压低,清洗滤网后见好。
42.增压器杂音
轰轰声且风压低ZY639931108:拆增压器,检查发现涡轮端档油板倒角方向装错造成机油炭化积沉、炭晶圈外盖板位置装错造成压气机新气无法冷却废气涡轮、二腔形成压力差产生轰轰声、风压提不高。
声音太大且前三缸后三缸排温差大ZS329940908:拆除增压器则发现涡轮羰进风叶片处全部结炭,有碱味。
增压器炭晶圈档轴磨损约8mm,原因:因漏气而使炭晶档结炭软摩擦,用不锈钢钻套(过盈热套0.04)与炭晶圈配合间隙0.10mm。
43.增压器涡壳腐蚀穿孔
原因:冷却水侧:水冲击、电化腐蚀。燃气侧:低温腐蚀。
44.中冷器漏水
现象:排白烟,放水阀出水。
处理:水量多且碱味则说明海水管漏,停车检查用木塞堵塞。水量多且淡味则说明为冷凝水,则关小海水冷却阀进行调节。
45.主机冒黑烟
1.油头漏油
2.进排气间隙大使油气比例不当
3.进排气定时不对
4.增压器阻力大:膨胀接头内径小;增压器废气有90度角改为圆滑过渡;增压器与滤器因不能直接连接而用铜丝布包好作为进风滤网造成阻力大,改为白铁皮连接(用橡皮包成管状代用也可)。
46.主机冒白烟ZYL2921004(6300)
动车时冒大量白烟,增压器出口大量燃油渗出。开始怀疑是油头毛病,换油头6只。然后检查存气间隙,即燃烧室高度,测量为13.5.mm,正常。检查进排气间隙,发现挺杆滚轮处间隙很大,但阀门已经开始下开,当间隙为1mm时阀门已经开了很多,压缩冲程时因阀门漏气(启动困难),压缩压力低,压缩温度不够,致使大量燃油从排气管排出。
ZY653921001吊缸拆进排气阀,因漏气换新阀及弹簧并研磨。如果进排气阀多次光车,阀杆无形中变长,弹簧就会相对弹力不足,因上面哈夫位置不变,加厚弹簧座也是解决光车后弹簧欠长的办法。
新缸盖起动阀水腔漏水。
47.排温低
排气阀漏气:起动后排温为380-390℃,调低高压油泵柱塞高度后排温仅100℃,主要是排气阀漏气引起。
排温低,不爆炸,主要原因是凸轮轴上喷油挺杆调节螺丝松动。高压油泵出油阀接头与油泵拧得太紧也会使油泵齿管被压扁引起排温偏低。
48.排温高
1.海水压力低,水流量不够:ZY673921024
各缸排温约430度,总排温550度,水温80度,总水温83度,淡水压力为1,海水压力为0.6。开启消防泵使海水流量增加,压力升高,排温下降。
2.全面调试排温DJ281850522
检查启动角,调整启动阀间隙(第3缸启动挺杆擦到,弹簧压紧螺母磨损),校对启动阀弹簧升程,调节进油斜楔轴弹簧。
3.废气锅炉锈死ZY23850701
废气锅炉锈死在关闭位置使排温升高。
4.进排气间隙
排温高,烟色差,调整进排气间隙,提早正车喷油角,且校验油头压力,之后排温降低。
5.抢油引起
前三缸高后三缸排温低,日用油箱下面一只阀开度不足,供油不足。
6.轴系受力增加
艉轴与第三根中间轴间修理时的一块20mm厚垫片未抽出,试航时发现排温偏高。同样螺旋桨有异物缠绕也引起排温高。
常见排温高原因:
1.螺距大,打叶子;
2.定时不对;
3.冷却水压力偏低,管子堵塞,进水量少;
4.增压器污垢压力低,漏气,盖板错位,二腔不通;
5.动平衡不对,叶轮未作记号;
6.某缸不工作或负荷不均匀;
7.离合器轴承碎,负荷大;
8.喷油角太大或太小;
9.油头压力低,油头漏油;
10.一组高一组低抢油,阀未开足。
49.油头结炭,排气阀漏气:B—W 6L90GFCA
排温高于其他缸50度而报警并自动减速,听见漏气声及间断敲击声,降速后无敲击,但排温升高,增压器转速升高,扫气压力升高,冷却水温升高。拆检排气阀发现阀座变形,油头针阀卡在开启位置。原因:排气阀冷却水中断引起高温腐蚀,产生漏气,从而使阀座变形,同时缸盖冷却分布不均使针阀过热,引起结焦甚至卡死。
50.推力轴承温度高主要原因:
●推力块、推力盘接触面积少,重新拂刮轴瓦即可;
●轴承下面羊毛毡漏油,轴承间隙大,换新羊毛毡即可;
●推力盘与推力轴承下座平面不垂直导致受力不均,用角尺校正后即可。
51.主轴承重车发热ZY1301920706
快车时前后二道轴承发热,原因是轴承太厚,镗薄。判断方法:主离合器塞进比脱出高0.10甩档,说明离合器大度高。镗后又发热,检查发现毛毡档板调错。
52.推力块烧坏ZY1301920712
机舱艉部有白烟冒出,继而有焦质味,检查发现推力块完全烧坏,轴承烧坏,无法航行。主要是由于断油引起。推力轴两端轴封无羊毛毡,虽有甩油环,但倒角在里面,倾角在外面,且甩油环有电焊破坏迹象,造成油外漏;同时油尽杆旋出很松,也可能渗出油。
53.离合器主轴承发热YY686930706
拆吊离合器后试航发热(69度),全部铅熔化。检查发现A力轴承推力块高低不平,磨平后因间隙增大而在止推板后垫了一片紫铜片。B离合器前一道轴承腾空,后一道轴承咬死熔化。C试航时发现液位指示器油位不够,铁管不够长,接橡皮管直至透气管处玻璃指示器有油飞溅为止。D推力盘分油装置不同:原为倒顺二边均分,现为顺车油到顺车推力块,倒车油至倒车推力块。F两根透气管不能放倒,否则有油流出。取相应措施后推力轴承最高温度为57度。
54.盘车时轻时重PY1001860427
主轴承螺丝拧紧后盘不动,松后很轻。原因:螺丝拧得太紧使轴瓦变形;同时第六道主轴承间隙太小,仅0.05mm。
55.盘车不动ZY103880718
检修后盘车始终无法盘动。开始以为一缸挺杆内有弹簧,后检查发现活塞杆与连杆方向装错。但仍盘不动。再检查发现排气阀当进气阀,而且是排气孔小进气孔大不能互换,定时摆错引起。
副机换主轴承前端止推轴承后盘不动,车止推平面0.30MM后可盘动,后换正时齿轮又盘不动,怀疑主机活塞方向装错,经检查正确。用百分表校对定时,重新摆对定时后盘车很轻。
艉轴与短轴及主机离合器三者间螺丝紧固后盘车不动,主要在未拆短轴前检查了外圆和平面间隙,发现下开口很多,而对短轴系调整使下开口0.02-0.03mm, 而上开口为0.15mm。重新调整开口值后盘车很轻。
56.冷却水温高。
1.淡水系统:管路阻塞,阀件阻塞或调节失灵,淡水泵压力低,淡水流量少,热交换器脏堵。
2.海水系统:海水管路堵塞,海水压力低,海水管堵塞,使冷却效果差。
57.机油压力无
1.机油泵不起压:启动5分钟后机油压力从难从4.1下降至2.0,并继续下降。原机油泵仅作拆洗,想换一台新泵,但无货。拆开检查发现:泵盖咬坏,光车使不平度不超过0.02;机油泵高压进口石棉法兰床内径太小,镗孔扩大使流量增加;上面一组阀换新;高压室主动轴齿轮平面咬毛,光车,垫一张纸垫,手盘感觉轻,试用后压力正常。
2.试航时第1、2缸由于连杆螺丝断裂引起缸套击破,装好后试车无油压力,摇臂处无机油只冒空气。经检查是机油精滤器床垫与回油孔相通。
3.机油泵齿轮正反面弄错、放油阀堵塞、曲轴工艺孔堵塞、泵进出管装反或油泵反转、机油泵进出口法兰垫片冲坏、旁通阀常开均可引起泵不起压。
4.气门摇臂处无机油,检查发现凸轮前端溢油孔、进油孔位置不对,拆后回油孔有油喷出,检查凸轮轴轴承无油孔,从缸盖用紫铜管往下通则无法通穿,拆检后发现轴承孔堵塞。
58.机油压力低
1.冷却水泵压力低使机油温度高、油泵端面间隙大或泵壳体起槽磨损或泵支承铜套间隙大、机油滤器二只衬套内孔椭圆、机油冷却器效果差、主轴承及连杆轴承间隙大(垫片可往轴里靠拢)及轴颈磨损、漏油或断裂、齿轮泵传动齿轮打滑均可引起机油压力低。
2.柴油漏入,机油变质:机油低压报警,检查发现机油内含有大量柴油,拆检发现:主机油头漏油;主机油泵内漏(齿杆外漏严重);柴油输送泵油封漏油;水漏入使油位升高,第一缸进气阀产生锈迹,水从油孔喷出,换第一缸盖。
59.车速拉不上
1.喷油提前角小JL4870918:倒车车速拉不上。主要原因:第一缸喷油斜楔座与斜楔轴松动,斜楔间无间隙而上面间隙太大,其余5缸均为上面间隙大;开车时油排处最高速位置,第二缸推杆弯曲,杆下端弹簧弹力差,往下时不会向上自动复位。
2.高压油泵芯子漏油、中冷器及增压器脏堵ZYL3930430:增压器风压低,排温高,车速低,冒黑烟。拆检高压油泵,清洗中冷器及增压器滤网,之后风压提高,排温降低,车速提高,排烟正常。
3.正时齿轮摆错引起定时增大ZY215870923:检查定时为正车上止点前3度进气,倒车上止点前7度进气,分别进行调整为8度、6度进气。喷油定时分别由原来的正车的上止点前8度、倒车12度,调整为9度、11度。
4.调速器联接长螺丝(倒顺牙螺丝)位置不好ZY9870703:拆调速器移动螺丝上移10mm即好。
5.调速器伺服器拉杆内缩WY118860321:轻车工作可以,重车后伺服器拉杆内缩不再外伸,主机转速提不高,油尺不会往左游,只是调速器伺服器拉杆左右移动。调整方法;伺服器端10mm连接螺丝调长,以伺服器联节销自然松动为准,前端停车小滚轮以滑动为准(既无间隙又能松动)。两只螺丝间距缩短后将操纵手柄打一格,油尺3格。检查调速器球接头螺丝,拧紧螺母,开车后再观车速限位器是否碰油尺滚轮,若碰到但限位器螺丝不碰,车速就拉得上。因为车速拉不上的主要原因是油上快车限位器下部碰油尺支架滚轮。伺服器内缩不复位:测压缩压力,第一缸油尺拨出后就内缩并降速,打开调速器上盖,拧紧宝塔弹簧调节螺丝即可。
6.调速器齿管位置:ZY626880910:调整齿管位置使之压紧宝塔弹簧:脱出球接头齿型花键槽,拉出齿管,上抬(右旋)花键轴,摆进齿管即可。
7.进油斜楔弹簧太软:车速拉不上,负荷吃不起。进油斜楔弹簧松,调速器一吃力油楔就退出,而且主轴中间联节头位置不好,使倒顺牙调节螺丝欠长。球接头一只螺丝太紧,油尺不灵。
8.下输出轴摆杆太后DY2011930529:输出轴专用工具在打一格操纵盘时自然插入。飞车应缩短启动行程,调节联节螺丝长度使之变长,但过长会引起启动困难。车速拉不上则压缩缓冲弹簧处球接头螺丝,但内缩不复位会使喷油时间提早,燃烧无力。
9.球接头螺丝长度调整ZY639931109:车速拉不上,第五缸不工作。400RPM时快车限位螺丝碰死,油尺进出度大,球接头缓冲弹簧处离开3mm:A伸长球接头螺丝至缓冲弹簧不开口处;B操纵盘一格时前端滚轮刚好离开一点;C操纵盘一格时油泵1-2格。
注意:A停车滚轮处间隙大,可缩至停车滚轮下的调节螺丝长度;
B缓冲弹簧处开口间隙大,可调长球接头螺丝长度;
C球接头螺丝长,供油量减少;
D停车滚轮下螺丝短,供油量减少;
E柱塞位置:飞铁张开,岸部下沿平面与孔上平面齐;飞铁合拢则岸上沿平面与孔下平面齐平;
F停车气泵(活塞)处有二只6mm螺丝,调好后不应再调,否则易游车。
60.调速器失灵
1.自动停车ZYL2910316:YT111换新后启动难,启动后自动停车,原因是电磁阀控制的快速阀长开,弹簧不会回复。
2.车速无变化ZY402910927:操纵盘处齿管咬死,使宝塔螺丝不会动,车速恒定。
3.启动转速高PY625930508:主要原因:补偿针阀开度小,复位慢,启动速度必高;补偿针阀开度越大,复位越快,能使转速下降,但易游车。
4.三套筒使重车时车速不波动:三套筒换新;缩小前端调节螺丝使重车能波动工作,整根油尺能波动。
61.调速器引起主机游车
1.补偿针阀开度过大,造成轻车严重游车ZY606860219:操纵盘打三格时第六缸油泵齿杆为0格,1-5缸齿杆刻度不均匀,调整好后,调节补偿针阀和补偿指针。
2.快车时游车ZY656870820:拆后发现:飞铁座架传动轴轴承间隙大,使弹子往里打(外钢碗);油量调节控制弹簧轴向间隙大,加垫片;调速器大弹簧换新;油泵试验台校油量;油泵与调速器联接的球接头间隙大,且三套筒补偿弹簧太紧,上下不灵,调节间隙,三套筒换新。
3.滑油质变差。
4.调速器柱塞咬死QY412910518:换新柱塞后仍游车,擦滑柱塞后不飞车,紧固球接头螺丝后不游车。
5.缓冲弹簧联接处松动,内销开口销脱出多PY6022930329:调速器销松动,换新;下输出轴圆锥销松,换新;上调调速轴位置因后销松动而不对,重新调整。
6.扇形齿轮位置不对SY6611931019:扇形齿轮应高出齿管2-3齿至5-6齿,同时将紧急停车装置定位销拧紧。
62.调速器补偿弹簧的调整:
1.三套筒:(内)柱塞---(中)滑阀---(外)滑阀套;
2.调整补偿弹簧使滑阀在滑阀套内片最小轴向间隙,以利于柱塞工作时保持稳定状态,否则滑阀上下窜动使主机游车;
3.飞铁在垂直位置时,柱塞岸部刚好遮住滑阀A孔(下部刚好开一点);
4.弹簧预紧力1kg,压缩量为2.7—3.3mm:减少弹簧下垫片可降低压缩量,可消除主机缓慢脉动(车呆油尺不动);增加垫片可增加压缩量,消除主机快速脉动(波动频繁)。
63.调速器引起游车解决方法:
1.调整滑阀补偿弹簧,使行程约2.7—3.3mm。
2.更换宝塔弹簧(原弹簧可能弹性变差、变弯);
3.联节油尺接头间隙过大,光车螺母,消除间隙;
4.补偿针阀孔攻纹,螺丝铰过,以利调节;
5.消除轴向窜动,油泵转动齿轮(主动)上端与补偿滑阀弹簧座套应无间隙;
6.进出油阀(球进小出大)检查。
.一、YT111调速器安装调速步骤
1.找出下花键轴转动摆杆左右中心位置:左手按停车电磁阀,右手扳动转动摆杆;
2.加透明油或液压油后用同样方法反复摆动直至补偿指针打在最大位置;
3.装妥油尺拉杆与传动摆杆。操纵盘三格,各油泵齿杆五格,操纵盘一格,油泵齿杆1-2杆;
4.开车后先摆动补偿指针并松补偿针阀,游车几秒;
5.重车若车速拉不上,则缩短飞轮端—后接头螺丝;如前面滚轮与操纵盘后斜盘顶死,则拧短前球接头螺丝;如波动大,则拧长前球接头螺丝;
6.最低限位螺丝松动后,调速齿管可拉出;车速欠高可压紧宝塔弹簧;齿管一般高扇形齿块4-6齿;
7.操纵盘格数少可调松调速器传动杆上哈夫;
8.转动操纵盘,车速波动大,检查油尺上下偏心螺丝压轮间隙是否过大;
9.油尺上最高转速限位螺丝换调速器后可能顶死,应松限位螺丝,必要时拨出定位销移动限位装置;
10.宝塔弹簧太软,重车不易拉上车速,也易游车。
二、FORRS型液压调速器调整:
转速控制是改变弹簧预紧度达到的,弹簧和齿条一起,齿条与伞形齿轮啮合,齿轮装于轴上,轴被手柄转动。弹簧预紧度越大,转速越高。若弹簧全松,则滑环、阻尼活塞、滑阀均处于最高位,而与之相连的杠杆则切断柴油,实现停车。调速器通过齿轮底部的钢球阀的自动转换油路进行逆转。
三、NY452930322机械调速器:由直大弹簧和横小弹簧增加油量,飞铁减油,横弹簧端螺丝过紧则怠速(低速无作用)。
1.二边各旋进4牙,游车更严重,松5牙则减弱。;
2.调速器输出轴摇臂销与孔间隙太大;缓冲弹簧联节器销与孔太松;油尺联节销与孔太松;换新轴。油泵齿管与弹簧螺丝中间联节销间隙太大,垫平垫片。
3.超速保护装置的联接螺丝与缓冲弹簧螺丝太长而容易飞车,太短则车速不容易拉上。一般以起动运转时与停车位置时,两弹簧压缩量为5-7mm为准,过多则飞车,过小则开不出。可先小后再运转时慢慢松长螺丝。
65.YT170型调速器,主机重车时车速降不下来:原因为球接头螺丝太短,调整:A调长球接头螺丝直至缓冲弹簧处无开口;B操纵盘打一格,各缸调2-3格;操纵盘打0格,油泵0-1格;C如果停车位置油泵为二格,则调前端螺丝---缩短,使油泵为1或0格。D球接头螺丝调长后可使各油泵调节螺丝长出,螺母不易太出而脱落,便于调节排气温度,各油泵弹簧也拉长。
66.调速器小结:
1.补偿弹簧太松。冷车,负荷变化大,重车脱排,快车轻车突然减速均易形成游车;
2.联节缓冲弹簧处螺丝长,减少供油量,易游车;
3.操纵端油尺螺丝长,增加供油量,易游车;
4.调速器与缓冲弹簧处螺丝帽长,操纵端滚轮间隙增大;
5.操纵端螺丝短,操纵端滚轮间隙减少,即操纵端间隙要小,必须缩短二头螺丝;
6.开车时飞车则螺丝太长,摆动过大。
67.调速器引起主机飞车ZYL20503
1.启动几分钟内伺服器不内缩产生飞车,上次补偿弹簧螺丝外松后螺母欠紧;滑套轴向间隙大,滑套弹簧压紧后,一般以弹簧比弹簧套高0-1mm、以滑阀套轴向间隙小或无为好。若间隙大可在弹簧座(外一只)用垫片调整(垫黄铜片)。操纵盘一格,油泵二格,伺服器伸到最外(靠近操纵盘方向),停车滚轮靠死。开车时要飞车,调长连接油尺的球接头,停车时球接头连接器开口为5 mm则伺服器内漏。
2.传动齿轮轴间隙大PY30120814:YT111飞车主要原因:传动齿轮轴拼紧螺母松脱使调速器不起作用;调速器柱塞螺母位置不对,此螺丝一般不可轻易调整。
注:调速器快慢定位螺丝的调整:输出摆杆上下摆支几次,找中心线位置。
3.伞齿轮打滑ZLY3015921107(8300):拆调速器检查传动齿轮,则伞齿轮打滑,换传动齿轮。
4.传动斜齿轮打坏或紧固螺母脱出ZS32940814:拆检后发现问题螺母掉入曲轴箱,下一只伞齿轮打坏,上面带调速器的一只伞齿轮可用,换伞齿轮级包括直齿齿轮。
5.操纵机构装反ZY2070824:油泵总成二只换新,安装时操纵连杆机构装反,使调速器反作用,飞铁飞开油量增加一直飞车。
6.销子松动ZY679930828:输出轴的动力活塞带动销松出;输出轴圆锥销松出。
68.启动困难XYL20713
开车伺服器内缩,行程距离短,启动困难。启动时操纵盘7-8格才启动。换滑阀套(三套筒),内缩距离大,启动好。说明内缩与三套筒有关,与辅启动器有关(正常)。
69.调速器球接头螺丝的调整
1.启动后游车ZY10802:调整补偿针阀无效,调整球接头螺丝后飞车。操纵盘打0格,仍然不停车而飞车。将球接头螺丝磨去一块,消除球接头过大的间隙。启动后不飞车不游车。
2.ZY40822更换高压油泵柱塞偶件二只;检查三套筒使补偿活塞弹簧刚好过平,消除球接头间隙,清洗进出阀;开车时调整补偿1/4-3/4圈;调整球接头倒顺牙螺丝长度使车速平稳。
3.调速器不工作而飞车ZLY30000521:补偿针阀调节螺丝太进,倒顺牙调节螺丝调整不对,球接头间隙太大而较松。
4.调速器无法工作MY521940302:因操纵端调节螺丝太短,造成球开滚珠与扇形碰死,使调速器无法工作。将操纵盘打一格,前滚轮与扇形的间隙约0.1mm,后联接器与缓冲弹簧无开口,调整油泵齿杆三格,开车后调整器工作,有脉动,调整器内油上下翻动。车速过高,调节操纵杆与调速器联节螺丝长度:长慢短快。
注意:A扇形与滚轮处调节螺丝长则开口大;B飞轮端调节螺丝长,消除开口,减少供油量;C操纵杆与调速器联节螺丝为倒顺牙:长慢短快。
70.飞车不波动无脉冲PY60690516
1.调速清洗后飞车不波动。原因:安装时输出轴摇臂偏下,低速时能工作,太高时低速弹簧失效产生飞车,且油尺不波动;油量控制拉杆与脉动控制轴摆杆位置不能太往后,否则联节器被调速器往后拉,距离大,无脉动产生;补偿指针应往后(船尾)方向扳一点,不能太前,大约在中间位置不会游车,补偿针阀开半圈。
2.车开不出,开后飞车ZY657910730:由于脉动控制拉杆位置太向前使车开不出;补偿针阀未调准使开车后飞车。
3.PY6008:YT111调速器下面联接缓冲弹簧的摆臂位置未调妥,如启动时摇臂回旋弧度过大,启动飞车,一般10-12mm;而YT170启动飞车则由于调速器内缩行程过长造成。YT111调速器仅须将摇臂位往扯移动即可,但后移过多则油量不够产生启动困难。操纵盘一格可适当调大油泵齿条格数(3-4格)。
4.启动困难,启动飞车PY6003940430:YT111输出轴摇臂位置不对,一开车轴臂行程太大,喷油量太小,启动困难,启动后飞车。此时可细齿调节轴臂位置;同时调节可最快限位螺丝位置,不飞车。
71.调速器飞车的主要原因:
1.补偿弹簧太短;
2.宝塔弹簧好坏决定转速平稳;
3.空车转速太高可调整宝塔弹簧;
4.柱塞与滑阀术紧不好,松点可以;
5.补偿弹簧太松可垫薄铜垫圈(内径10);
6.柱塞上弹簧座与柱塞松可垫块弹簧垫圈(内径6);
7.补偿弹簧处螺丝孔位置不对垫平垫片(内径6);
8.齿杆(操纵盘0位时)调节螺丝弹簧不能太松,即调节螺丝头平面不能与齿管有间隙。
72.离合器故障
1.摩擦片发热ZY211911016:离合器大修,换2组弹簧共12根,未换摩擦片,吊出后发现里面一组摩擦片间隙过小,原因中间齿板安错一齿。因此其中有一只撑脚托中间压板压住而弹不开,造成间隙过小,空车带动即发热。
2.推力盘咬死ZY219920511:因推力块坏引起。试车因推力盘光洁度不好而发热,同时间隙要调准:推力块与推力盘平面里外的开口大小应前小后大,而测螺丝处则不准确。因此应注意:推力块与盘的接触面应以塞尺插入为准而非插入螺丝处。推力块两头及内角处应倒大角。
3.前端输入段发热ZY620910704:重车时发热,检查发现问题A后段输出段推力环(块)宽度与止推环槽间隙太大;B输入段进油塞环与环醴间隙过大,铜环与环槽磨擦阻力大引起发热。将输入轴换新---输入轴进油分油套起凹肩,进油体环槽与铜环均快磨穿;将输出轴止推环换新。
4.离合器打滑MY429930803:漏油发热油压低而打滑。漏油原因:因采用橡胶密封圈且承受压力,改用加粗内弹簧,缩短直径使内弹簧变得粗小来减轻漏油。发热快压力低:使单油泵工作观察倒顺转时出油情况。拆泵发现泵轴向间隙过大,启动后右泵倒顺车均出油,左泵则手盘时出油而装上后不出油。拆检更换吸入管O型圈;光车油泵轴,拼紧螺母及油泵齿轮借对位置;拆上盖,检查发现一个定位销拔不出。将新旧油泵调换进行试验,发现新的进油口朝下而旧的朝止,因朝下存油保不住,泵不能工作,重新装好。
5.轴承碎自动停转ZY6619450216:重车时叶子自动停转,盘车不动,打开中间轴承发现轴承未烧坏,细检发现上盖侧封油套错位---因封油套定位销钉断裂产生错位。
6.后轴承发热:主离合器改为L2A型;输出轴端考必令长度加长,试航时脱出,轴与孔咬坏。咬坏处轴用油石磨光,考必令光车,压进后再试则后端轴承(倒车推力轴承)发热。拆则发现后端盖板处垫片少使倒车轴承外壳太往前,产生倒车滚珠轴承间隙过小而发热。
7.推力盘磨坏ZY1301920706:机舱后部冒白烟,认为增压器中冷器进气管处软接头漏气(原软接头橡皮处弹出二次),之后机油压力骤然下降,停车则有焦质味,检查推力块完全烧坏,轴承烧坏,引起断油:推力轴二端轴封无羊毛毡,有甩油环但倒角在里倾角在外,油外漏;油尺杆旋出时很松也可能漏油。
8.止推块磨坏:橡皮圈外径过大与飞轮处孔紧配,使主机无轴向窜动,磨坏推力轴承,直至买办磨至飞轮壳且磨碎,自动停车。换飞轮罩壳及推力轴承,车小离合器橡皮联节器。
9.离合器打滑:
(1)单面间隙太大ZY605841228:因离合器摆杆断裂换新,左右偏差0.70,单面锥度1mm,装上后单面间隙很大。方法:离合器瓦爿块下面:中、左、右垫磨床磨出的的铁皮6块,中间打定位销,防垫片与瓦爿移动,然后将瓦爿块光车并加工皮带盘内孔。换横杆时瓦爿块外径、皮带盘内孔须光车。
(2)快车打滑:百分表校飞轮过盈6丝,停车调整一个螺母面,飞轮则不打滑。
(3)间隙大打滑光车后跟转:打滑---两瓦爿块间距太大,调整偏心螺丝,吊下后跟转,一点不塞进离合器就跟转,重新拆将偏心螺丝加工到规定厚度,戊瓦爿块端面加厚。
(4)溢流阀漏油:重车半小时后机油压力从17下降到10,400RPM 时打滑,声音难听,检查发现溢流阀(调节机油压力阀)漏油,换新阀后压力稳定。
(5)油压式气泵无力,机油欠多:摩擦片换新后因气泵底脚孔有前后二组,安装时在后一组使离合器塞不进,重车时打滑。将气泵前移,气泵能塞进,但仍打滑发热。检查发现气泵无力,加机油,塞进出均很慢,加油后很好。
10.离合器工作油压力低XY4010710---封油套外径与座内孔有间隙而漏油。拆上盖,从高低压油孔(分油套)外面加油,漏油很快。测量前端轴承外径间隙为0.25,分油套水位间隙.0.04。检查分油耨底部有间隙。估计离合器下底座前端中心向下偏移,应加垫片。在高低压油槽内各垫二块垫片档油。则轻车时塞进油压低,但脱排后跟转且电磁阀不易吸牢,重车难塞。发生压力低原因:离合器下底座变形(离合器发过热或安装变形或底座应有裂缝或沙眼),新离合器分油套外无环油槽,高压油孔为斜孔,低压油孔为直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