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1级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5:19:17
文档

2021级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1级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中医养生保健码:620803二、入学要求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专)毕业生和职高毕业生三、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三年四、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医疗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必须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高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各养生保健单位从事养生保健、推拿按摩、药膳食疗、健康咨询以及用药指导等工作的中医养生保健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二)
推荐度:
导读2021级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中医养生保健码:620803二、入学要求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专)毕业生和职高毕业生三、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三年四、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医疗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必须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高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各养生保健单位从事养生保健、推拿按摩、药膳食疗、健康咨询以及用药指导等工作的中医养生保健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二)
2021级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中医养生保健

码:620803

二、入学要求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专)毕业生和职高毕业生

三、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三年

四、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医疗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必须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高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各养生保健单位从事养生保健、推拿按摩、药膳食疗、健康咨询以及用药指导等工作的中医养生保健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本专业以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疗养院、养生会所、医药公司、社会福利机构、化妆品美容公司等一线工作岗位需求为目标,通过三年的学习,毕业生应具有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所必备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毕业时获取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专科毕业证书。具体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见下表。

能力培养具体内容
知识(1)掌握本专业高技能专门人才所必需的数理分析统计知识;

(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营养学、中医养生保健等基础知识;

(3)掌握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基本操作的技术技能知识;

(4)掌握常用中医养生保健仪器的性能、原理、基本构造、操作技术及日常维护保养的基本知识;

(5)熟悉国家卫生工作及临床实验室管理有关的方针、和法规知识;

(6)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

(7)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公共英语知识和专业英语知识;

(8)掌握文献检索、相关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 

能力(1)具备编制简单的工作报告、技术文件等文字运用能力;

(2)具有文献检索、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相关信息的基本能力,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基本能力;

(3)具有临床疾病分析和诊断的能力,具有对服务对象做出健康评估的能力;

(4)具有经络腧穴辨认、中医养生保健、中医传统气功、中医推拿、中医特色疗法等技术操作能力;

(5)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能力;

(6)具有一定专业英语阅读能力,能够阅读本专业一般英文资料,并达到相应的水平;

(7)具有学习专业领域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

素质(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有民主和法制观

念和公识,遵纪守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善于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

(2)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高技能人才必备的人文素养和人际公关能力,具有创新

精神及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有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遵章守纪、按章办事的习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科学;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知识自我更新能力和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3)专业素质:具有本专业必需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求实、认

真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对岗位工作任务具有较强领悟性,能迅速分析、解决本专业实际技术问题;

(4)身体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卫生习惯,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

格标准,同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乐观积极的态度。

五、职业资格证书

1. 保健按摩师

2. 助理刮痧师

3. 助理健康管理师

4. 公共营养师(三级)

六、各学期周数分配表:

学年学期课堂

教学

实习与

实训

入学教育

与军训

毕业答辩及毕业教育生产顶岗实习考试机动合计
11631121
18119
2181120
181120
31818
11819
合计771312642117
七、主干学科、主要课程:

1.主干学科: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

2.主要课程:临床医药概要、中医临床医学概要、西医临床医学概要、养生保健学、食品营养与卫生、预防医学概论、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家庭健康管理学、公共卫生、卫生管理学、健康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健康管理与服务市场营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八、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主要专业实验

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验):人体解剖学实验、推拿手法练习、拔罐、刮痧的操作、中医美容美体。

九、教学计划

中医养生保健专业课教学计划进度表

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建议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周课时考核方式备注
第一学期
10031028军事理论通识素养课*
20031036入学教育与军训通识素养课**
3003103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通识素养课4832163考试
40031041应用文写作通识素养课161601考试
50031037形势与通识素养课16160*考查
60031113大学体育(一)通识素养课320322考试
70031009大学英语(一)通识素养课484803考试
8经络与腧穴专业基础课3232162考试
9中医基础理论专业核心课484802考试
10营养学专业基础课323202考试
11健康检测与评估专业基础课323202考试
12中医饮食保健学专业核心课32

3202考查
小计336272

20
第二学期
10031058大学英语(二)通识素养课484803考试
20031119计算机应用技术通识素养课32324考试
30031199弟子规通识素养课323202考试
40031020心理健康与教育通识素养课16881考查
50031032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识素养课04考试
60031114大学体育(二)

通识素养课320322考试
70031037形势与通识素养课16160*考查
8中医情志养生学专业核心课323202考试
9中医诊断学专业基础课322482考试
10中药学专业拓展课323202考试
小计3683284022
第三学期
10031037形势与通识素养课16160*考查
2中医临床医学概要专业基础课

484803考试
3中医针灸推拿养生学

专业核心课4832163考试
4人文环境养生学专业核心课323202考试
5中医传统气功养生保健学专业核心课323202考试
6中医美容技术专业拓展课4832163考试
7中医筋伤学专业拓展课

4832163考试
8健康心理学专业拓展课323202考查
9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拓展课

4832163考查
小计35228821
第四学期
1031038职业规划与职业指导通识素养课161601考查
2西医临床医学概要专业基础课484803考试
3运动保健学专业核心课323202考证
4实用流行保健技术专业核心课323202考查
5中医康复学专业拓展课4832163考查
6中医药文化专业拓展课323202考试
7小儿推拿学专业拓展课4832163考试
8养生保健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拓展课323202考试
9集中生产实训集中实践200201考查
小计3082565219
第五学期
10435031毕业顶岗实习集中实践360036018考查
小计360036018
第六学期
10435031毕业顶岗实习集中实践360036018考查
小计360036018
十、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表

模块学时学时比例(%)

学分
必修课公共基础课420.429
专业基础课2249.814
专业核心课28812.618
专业拓展课36816.123
集中实践74032.346
选修课1928.412
理论总课时1144
实践总课时960
总学时/学分

1940/142
理论:实践1.19
十一、培养方案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

(1)强化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驱动型案例或项目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项目活动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与“学”的互动。通过选用典型活动项目,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注重职业情景的创设,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4)教师必须重视实践,更新观念,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评价

采用教学过程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目标评价(即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各类作业及技能操作情况进行的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模块结束时,对学生整体知识与技能情况的评价。

必修课程中专业基本素质课、专业技能课程过程性评价占总成绩的40%(出勤占过程性评价总成绩的30%),终结性评价成绩占总成绩的60%(其中,理论考核占终结性评价总成绩的40%, 技能考核占60%),过程性评价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按百分制考评,60分为合格。

必修课中公共素质课和其他模块选修课程形成性评价占总成绩的60%,其中过程评价占总分的60%,终结性评价成绩占总成绩的40%,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制考评。

毕业实习课程的过程性评价由出勤、实习报告、医院实习总结、指导教师评价、医院评价等部分组成,占总成绩的70%(其中出勤占总成绩的30%),终结性评价由毕业考试、毕业作品(毕业论文、病历)的评审、答辩组成,占总成绩的30%。

十二、毕业要求

1.修满本专业133学分;

2.获得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之职业资格证书之一(中级保健按摩师、助理刮痧师、助理健康管理师、三级公共营养师)或社会公认相关技能证书。

文档

2021级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1级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中医养生保健码:620803二、入学要求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专)毕业生和职高毕业生三、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三年四、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医疗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必须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高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各养生保健单位从事养生保健、推拿按摩、药膳食疗、健康咨询以及用药指导等工作的中医养生保健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