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
层次高职
主要合作单位中国联通公司巴州分公司
巴州连邦计算机商贸有限公司
2013年6月修定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
2013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市场调研基本信息数据
(一)调研范围:以巴州区域内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巴州”建设所敷设的行政企事业单位、IT行业、石油行业、金融、外贸机构领域(二)调研信息数据:
本专业根据2011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分析情况得出以下数据,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数84人,其中在电脑公司就业人数为9人,所在比例为10.7%,电子通信及网络管理人数为11人,所占比例为13.1%,机构就业16人,所在比例为19%,事业单位就业人数6人,所占比例为7.1%,石油化工相关单位10人,所在比例11.9%,自主创业人数2人,所占比例2.4%,其他行业人数27人,所占比例32.1%。
二、学制及招生对象
(一)学制:三年。
(二)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
三、专业设置分析
(一)行业与区域背景分析
从全国来看IT企业来看,招聘结构也有所改变,对于基层员工的招聘岗位来说,研发、销售、市场、项目实施、售前、售后等大部分基层岗位需求呈明显下降趋势;对于中层管理人才,IT企业对售前技术、售后服务和商务采购的岗位需求有较大上升,但对其他岗位需求明显下降;对于高层岗位中,IT企业对市场、人力资源和商务采购的高层需求则有较大上升。
在2011年末人才市场举办的周末人才交流大会上,共计调研430家用人单位,共计提供了10273个岗位。其中信息行业和计算机行业需求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再创新高。据统计,在巴州,网吧数量至少在220家以上,再加上较为集中的太平洋电脑城及慧眼电子城等电脑公司至少在100家以上。
(二)岗位人才供需分析
我们可以分析,若每个单位至少需要一个网络管理员或网络维护员的话总共需要3750人,而技术人员在巴州的人口中所占比例比较低,如果每年提高两个百分点的话,需求岗位每年须增加至少100人。
四、专业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以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能等方面全面发展,本专业定位于服务巴州区域内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巴州”建设,培养行政企事业单位、IT行业、石油行业、金融、外贸等所需要的计算机网络组建,网络工程设计与安装、网络管理与维护等等业务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五、人才培养规格
(一)人才使用规格
职业岗位群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
为网络实施工程师、网络应用工程师、网络管理员三个方向,具体岗位如下:
(1)计算机维护和设备维修
(2)电子产品的销售
(3)计算机网络管理与设备调试(4)网络工程设计与安装
(5)网站管理与数据库应用(1)具有较高的政治
素质,掌握马列主义、
思想基本原理。
(2)掌握计算机基础
理论知识。
(3)掌握计算机硬件
系统知识及安装、应
用、维护知识;
(4)掌握数据通信和
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
识;
(5)掌握计算机网络
管理、安全技术等方面
的基本知识;
(6)掌握计算机网络
工程和网站建设的基
本知识;
(7)掌握网络操作系
统的安装、设置的知
识。
(8)掌握基本的网络
结构和组网方式,常见
的网络结构,掌握常用
建网方法。
(9)掌握资料查询,
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
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
息的基本方法。
(1)具有初步的英
语阅读能力。
(2)能进行计算机
日常事务处理能力及
常规应用软件的使
用,包括文字、图文、
图表信息处理能力的
能力;
(3)能进行网络建
设、管理、维护及数
据库的应用。
(4)能进行计算机
及网络系统的安装、
调试、维护和管理。
(5)能进行简单的网
络工程设计、布线、
施工、构建中小型局
域网络。
(6)能进行网络互连
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7)具有运用所学知
识分析、解决一定问
题的能力及创造、创
新能力;
(1)具备强烈的责任
感和很好的团队协作
精神;
(2)工作勤奋、认真
细致、踏实可信、敬
业,有良好的工作习
惯、可承担一定工作
强度;
(3)乐观向上,喜欢
与人交流,善于沟通、
思路清晰,语言表达
流利,有服务意识;
(4)好学能钻,有上
进心,有创新力,组织
能力
(5)有良好的专业素
质和很好的学习及自
我管理能力(二)专业面向的岗位(群)
网络实施工程师、网络应用工程师、网络管理员:(1)计算机维护和设备维修
(2)电子产品的销售
(3)计算机网络管理与设备调试
(4)网络工程设计与安装
(5)网站管理与数据库应用
(三)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
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解表
学段时间岗位素质能力要求支撑课程
实施
模式
实施内容
第一学段2012年
8月
至
2013年
7月
网络实施工
程师
1.能组建各种类型,
不同规模,不同需求
的网络的能力
2.能承担网络集成、
网络施工、网络验收
的设计和组织能力。
1.计算机组装
与维护
2.局域网组
建与管理
3.电工与电
子技术
4.网络综合布
线
实训
室实
训和
顶岗
实习
以典型工作任务
为载体设置教学
情境
第二学段2013年
8月
至
2013年
12月
网络管理员
1.能进行网络管理与
维护,保障网络的正
常可靠高速运行、软
硬件的维护
2.能确保信息的保密
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等能力。包括日常网
络维护能力和合理调
度、分配网络带宽,
合理区域划分能力。
1.网络互联设
备与维护
2.办公设备与
维修
3.网络管理与
维护
4.网络操作系
统与组建
网络安全管理
5.网络系统集
成
6.计算机故障
排除
实训
室实
训和
顶岗
实习
以典型工作任务
为载体设置教学
情境
第三学段2014年
3月
至
2014年
6月
网络应用工
程师
1、具备网页设计与制
作、网站建设与维护
能力。
2、能进行网络数据库
和企业B/S结构的电
子商务和管理信息系
统的应用
1.网络编程基
础
2.数据库sql
3.网站管理与
维护
实训
室实
训和
顶岗
实习
以典型工作任务
为载体设置教学
情境
六、专业核心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介绍
(一)专业核心课程
1.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课程的性质和作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功能为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系统各部件的认知,掌握计算机系统安装、调试、优化、病毒防护和常见故障诊断、排除的职业技能,并为其后续专业岗位课程的学习和应用作前期准备。
●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整体认识;
(2)理解与设置BIOS、CMOS,主板的设置与安装、CPU安装、内存安装、电源安装、硬盘安装、显卡安装、各开关显示等插线的连;
(3)熟悉安装操作系统;
(4)了解计算机联网与病毒防护;
(5)掌握下载与安装应用软件;
(6)掌握优化软件下载与安装,优化软件的设置与使用;
(7)掌握计算机常见硬件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常见计算机软件故障的诊断与修复。
(二)能力目标:
(1)能识别计算机硬件设备
(2)能熟练组装计算机
(3)能准确安装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4)能熟练安装和使用主要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
(5)能熟练诊断和排除计算机系统常见的软、硬件故障
(6)能掌握计算机与互联网联接的各种方式
(7)能熟练测试整机综合性能指标并分析比较
(8)能掌握系统优化
(三)素质教育目标:
(1)培养一定的专业知识爱好;
(2)具有一定的吃苦耐劳的精神的能力;
(3)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4)具有良好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的社会能力。
●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计算机拆装、性能指标、设备零件选购,常规计算机系统故障的判断,系统维护和维修的方法以及一些常用的计算机维护的软件的使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典型工作任务进行驱动教学:●考核项目和要求:
(1)专业能力考核
依据7项学习情景进行专业能力综合考核。具体包括细化的工作过程、工具使用、操作技能、展示交流、出勤纪律等。(45分)(2)知识目标考核
以专业能力、知识掌握、技能训练目标为依据,实施应知应会与技能相结合的考核。(35分)
(3)方法能力评价
依据方法能力目标对学生进行评价。(10分)
(4)社会能力评价
依据社会能力目标对学生进行评价。(10分)
2.局域网组建与管理
●课程的性质和作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计算机网络组建、应用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其功能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各部件的认知,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建、安装、调试、服务器搭建、和常见故障的诊断、排除的基本职业能力。
●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局域网组建所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
(2)通过组建办公局域网的分析,知道组建办公局域网的规划与设计,熟练掌握办公局域网的组建;
(3)熟悉无线局域网的标准、拓扑结构、常用设备、组建方式等;
(4)掌握局域网的安全与管理。
(二)能力目标:
(1)能使用数字教室局域网
(2)能设计规划家庭办公网络。
(3)能组建家庭办公有线网络。
(4)能组建家庭办公无线网络。
(5)能使用配置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6)能测试分析和排除简单网络故障。
(7)能配置与管理企业网络服务器(WWW、FTP、DHCP、DNS)
(三)素质教育目标:
(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查错、纠错的能力。
●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局域网的基础知识、组建局域网的准备工作和一些典型局域网组建方案;局域网接入Internet的各种方式和比较,重点介绍家庭网、宿舍网、网吧和中小型办公网等四种典型局域网的组建方案和组建步骤;及网络服务器搭建
●教学方法与手段:选用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导运用六步教学法进行授课
●考核项目和要求:
(1)专业能力考核
依据学习情景进行专业能力综合考核。具体包括细化的工作过程、工具使用、操作技能、展示交流、出勤纪律等。(45分)
(2)知识目标考核
以专业能力、知识掌握、技能训练目标为依据,实施应知应会与技能相结合的考核。(35分)
(3)方法能力评价
依据方法能力目标对学生进行评价。(10分)
(4)社会能力评价
依据社会能力目标对学生进行评价。(10分)
3.网络综合布线
●课程的性质和作用: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其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在网络建设中运用国家和国际规范、规程、标准,进行设计、安装、测试验收的能力。课程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网络建设实施、网络建设管理二大工作任务领域而设置的,包含了这二大任务领域中除网络互联设备、服务器外的所有工作任务,是本专业课程体系中唯一的工程技术型课程。通过学习,学生应达到综合布线技术员职业资格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
●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理解常用网络综合布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网络布线的整体施工过程及各个环节的材料撰写。
(2)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综合布线和阶段的材料撰写。
(3)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方式方法
(4)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综合布线系统质量控制原则和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正确使用各种网络综合布线工具;
(2)能正确撰写网络布线的工程文档;
(3)掌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施工;
(4)掌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质量控制。
(5)掌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验收。
(三)素质教育目标:
(1)能设计中小型综合布线系统方案;
(2)能绘制各种综合布线图;
(3)能对材料和设备正确选型,并能作出预算方案;
(4)能根据技术规范完成从楼宇子系统到工作区子系统的安装任务;
(5)能编制施工方案,对施工项目从人员、技术、安全、进度和质量等方面进行管理和监理;
(6)能根据设计方案和验收标准对工程进行测试和验收;
(7)具备勤劳诚信、善于协作配合、善于沟通交流等职业素养。
●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建设规划、工程设计和安装施工等方面的内容。分别介绍了综合布线的国际、国内标准;常用的网络传输介质;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施工、测试和验收等,还介绍了关于工程投标、工程预算等知识以及在工程中常常使用的综合布线系统产品
●教学方法与手段:选用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导运用六步教学法进行授课
●考核项目和要求:
(1)专业能力考核
依据学习情景进行专业能力综合考核。具体包括细化的工作过程、工具使用、操作技能、展示交流、出勤纪律等。(45分)(2)知识目标考核
以专业能力、知识掌握、技能训练目标为依据,实施应知应会与技能相结合的考核。(35分)
(3)方法能力评价
依据方法能力目标对学生进行评价。(10分)
(4)社会能力评价
依据社会能力目标对学生进行评价。(10分)
4.办公设备与维修
●课程的性质和作用: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办公自动化与设备维护专门化方向的一门专业课程,是使用计算机进行办公文档处理、常用办公器材的基础。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办公室的各项工作的基本职业能力,达到本专业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操作工、维修工考证的基本要求,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办公信息传输设备,包括传真机、计算机网络等。
(2)办公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多媒体计算机主机系统、扫描仪、打印机、显示器、投影仪、外存、计算机(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的选购等。
(3)办公信息复制设备,包括复印机、速印机等。
(4)办公(影像)信息储存(记录)设备,包括数码相机、光盘刻录机等。
(5)其他辅助办公设备,包括功放机、环境调节设备、碎纸机等。
(二)能力目标:
(1)能使用和维护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摄像机
(2)能使用和维护传真机、复印机、速印机、投影仪等常用办公设备
(3)能安装计算机网卡,会设置IP地址
(4)能设置和使用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
(三)素质教育目标:
(1)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办公室的各项工作的基本职业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培养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操作工、维修工考证的基本要求
(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扫描仪的安装、使用与维护、数码相机的安装、使用与维护、数码摄像机的安装、使用与维护、打印机耗材的安装、使用,投影仪的安装、使用与维护、复印机的安装、使用与维护、办公网络基础及应用、传真机的安装、使用与维护、其他办公设备、办公类设备市场趋势和总结
●教学方法与手段:选用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导运用六步教学法进行授课
●考核项目和要求:
(1)专业能力考核
依据学习情景进行专业能力综合考核。具体包括细化的工作过程、工具使用、操作技能、展示交流、出勤纪律等。(45分)
(2)知识目标考核
以专业能力、知识掌握、技能训练目标为依据,实施应知应会与技能相结合的考核。(35分)
(3)方法能力评价
依据方法能力目标对学生进行评价。(10分)
(4)社会能力评价
依据社会能力目标对学生进行评价。(10分)
5.网络安全与管理
●课程的性质和作用:本课程学习领域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和实践课。本学习领域按照工作任务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依次包括: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密码技术、计算机病毒、操作系统安全、防火墙技术、黑客入侵与防范、网络与信息安全实训等。在具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网络组成和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维护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需要的攻、防、测、控、管、评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施技术,以适应对工作单位的网络安全的全面防、测、控、管的网络安全需要。
●课程的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知道网络安全的有关基本概念;
(2)知道密码技术的有关基本知识;
(3)了解病毒、木马等有关知识;
(4)了解Intranet安全部署及硬件防火墙等有关知识;
(5)了解IDS、HIPS有关知识;
(6)了解黑客的攻击方法及防范相关知识;
(7)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8)了解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及技术
(9)了解何况攻击的动机与步骤
(10)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组成与结构
(11)了解防火墙的规则及特点
(12)了解身份认证技术
(二)能力目标:
(1)多方位分析网络内出现的安全隐患
(2)能用工具进行系统的漏洞检测(X-Scan或“微软基准安全分析器”);
(3)能给系统进行更新以修复漏洞;
(4)能关闭常见的端口;
(5)能在操作系统中审核启动和登录事件;
(6)能使用个人软件防火墙防御网络攻击(如瑞星防火墙或金山网镖等);
(7)能使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如瑞星杀毒软件或金山毒霸等)(8)能使用工具软件维护系统(如瑞星卡卡或360安全卫士);
(9)会用MD5值检测文件完整性;
(10)会用PGP或RAR加、解密文件或邮件;
(11)进行网络安全扫描
(12)防御黑客攻击,进行入侵检测
(13)能防范黑客的一般攻击(以灰鸽子为例);
(三)素质教育目标:
(1)学会如何安全使用网络,健康的与时代同成长;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3)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密码技术、计算机病毒、操作系统安全、防火墙技术、黑客入侵与防范、网络与信息安全实训等
●教学方法与手段:选用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导运用六步教学法进行授课
●考核项目和要求:
(1)专业能力考核
依据学习情景进行专业能力综合考核。具体包括细化的工作过程、工具使用、操作技能、展示交流、出勤纪律等。(45分)
(2)知识目标考核
以专业能力、知识掌握、技能训练目标为依据,实施应知应会与技能相结合的考核。(35分)
(3)方法能力评价
依据方法能力目标对学生进行评价。(10分)
(4)社会能力评价
依据社会能力目标对学生进行评价。(10分)
(二)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名称授课地点及方式学期周数课程介绍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组装与维护实训
室
一18
技能培养目标:操作系统和bios中硬件的基本配
置方法,掌握各种用于硬件维护的工具软件的使用
方法,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组装、调试与故障维修能
力。
主要实践内容:计算机拆装、常规故障排除及设备
徐昂够
教学方法与手段:任务驱动
成果体现:能正确拆装计算机及常规故障排除
评价标准:通过技能大赛体现
局域网组建与管
理多媒体教室三18
技能培养目标:能够搭建中小型网络且进行服务器
搭建
主要实践内容:中小型园区网络组建
教学方法与手段:任务驱动
成果体现:网络正常运行
评价标准:通过技能大赛体现
Windows2003网络实训室三18技能培养目标:能够进行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服务器搭建与调试
主要实践内容:网络操作系统管理、服务器搭建
(WEB、DHCP、FTP、流媒体服务器等)教学方法与手段:任务驱动
成果体现:成功搭建服务器
评价标准:服务器测试
网络综合布线综合布线实训室三18技能培养目标:运用国家和国际规范、规程、标准,进行网络工程设计、安装、测试验收的能力。
主要实践内容:校园网络工程规划与项目实施
教学方法与手段:任务驱动
成果体现:工程验收
评价标准:网络工程开工前检查、随工验收、总验收
网络互联设备网络实训室四18技能培养目标:对常规网络互联设备进行安装与调试
主要实践内容: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互联设备进行安装与调试
教学方法与手段:任务驱动
成果体现:参加院内外技能大赛
评价标准:按照预设计的调试要求方案进行设备测试
办公设备维护与
维修
网络实训室四18
技能培养目标:对常用办公设备进行维护与维修
主要实践内容:扫描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及
耗材、投影仪、复印机、传真机的安装、使用与维
护
教学方法与手段:任务驱动
成果体现:设备能正常使用
评价标准:按照设备正常使用情况量化评价
七、成绩评定环节
(一)平时成绩
1.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出勤、作业、
提问、学习过程等评定。
2.为了增强学生对专业及课程的理解与把握,更好的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2012级起,每门课程均须布置学生撰写500字左右的课程报告一份,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记入学生成绩单,具体要求说明如下:(1)行文体例不限;
(2)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杜绝大话、空话、套话;(3)规范、正确地使用汉语言文字,确保语句通顺;
(4)充分结合本人对所在专业及所学课程的认识与理解;
(5)可涉及到学习、生活、工作、社会等各个方面,多视角的进行探讨。
课程范围包含各专业所开设的所有理论及实践课程,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进度及内容自行布置安排,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并上交,教师认真评阅后进行打分,并遴选优秀案例进行展示、存档。
(二)期末成绩
期末成绩依据不同课程所制定的考核标准不同而不同。
(三)成绩考核方法改革
鼓励各课程进行考核方法的改革,可在学期初由课程建设小组制定具体的改革方案提交教务处,经专家工作委员会审核通过并在教务处备案后再行实施。建议使用日常项目考核百分比与期末考试成绩量化计算。
八、毕业条件
(一)本专业学生应达到以下标准方可毕业:
1.修完本专业培养计划中所有指定课程并至少达到成绩合格标准;
2.修完必修学分145,总学分151
3.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并至少达到合格标准;
4.取得自治区高等职业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英语A、B级
5.获得以下职业技能证书的至少1项:
(1)计算机调试工证书(高)
(2)计算机软件工证书(高)
(3)计算机维修工(高)
(二)鼓励本专业毕业生取得以下证书:1.国家创新资格证书;
2.普通话二级证书(二级乙等以上);
3.网络管理员、计算机网络应用工程师、微机装配与调试工程师(国家信息产业部)、思科CCNA 网络工程师国际认证
说明:◆—入学或毕业教育★—考试
■—假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机动或长假
课程类别序
号
课程
课程
归属
总学
时
学
分
授课
地点
学时分配
理论/实践
学段周数与周学时
123456
18周
18
周
18
周
18
周
18
周
18
周
基本素质课程1
思想道德修养与
法律基础
必选483教室4083*16
2
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
考察362教室3242
3
历史与民族
宗教理论教
程
必选543教室4593
4
思想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必选724教室601222
5形势与考察1教室722*82*82*82*8
6高等数学必选724教室724
7大学英语必选1448教室144044
8
计算机信息技术
基础
必选724教室724
9体育必选1448户外1442222
10
大学生职业发展
与就业指导
必选362机房3242
小计6943935339721136600
专业核心课11
计算机组装与故
障排除
必选1086
实训
室
10806
12
计算机网络技术
基础
必选724
实训
室
363
13
Windows网络操
作系统
必选724
实训
室
724
14
网络综合布线技
术
必选1086
实训
室
1084
15网络互联设备必选724
实训
室
724
16网络系统集成必选362
实训
室
3 17
计算机网络信息
安全技术
必选362
实训
室
724 184
拓展课程
小计50428144396121200 19电工技术基础必选724
实训
室
724
20机械制图与CAD必选724阶教724
21photoshop必选1086阶教108622机械基础必选362阶教362 23传感器技术必选362阶教362
24毕业设计必选724实训
室
724
25专业英语必选362阶教362
26采油机械与仪表必选724阶教724 27石油地质必选724阶教724
28
石油录井与测井
技术
必选724阶教724
小计83625239168800顶岗习12003012003030小计12003012003030总计304613374923313326263030课程门数28
考试门数27
注:1、其它课时包括:大学生军训、入学与学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质教育、心理健康
教育、公益劳动及毕业教育等。
2、带()的课时,不计入总学时。
十一、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比例表
学时、学分
性质学时%学分%
学时、分
类别学时%学分%公共课程73022%4328%必修课188257%10771%专业课程54016%3020%任选课2166%127%拓展课程61219%3423%限选课
合计188257%10772%合计209863%12770%实践教学环节学分2428
一年级最低合格标准学分第一学期29第二学期30
二年级最低合格标准学分第三学期26第四学期25
三年级最低合格标准学分第五学期23第六学期30
最低合格标准学分总计1551
实践教学环节占教学活动总学
时的百分比(B)
2597/733=3.5:1
注:集中实践教学每周折合为24学时。
十二、主要执笔人与合作制定企业(单位)主要执笔人:马伟杰
1.中国联通公司巴州分公司
2.巴州联邦计算机商贸有限公司
修定时间:201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