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沥青拌和站要求
1、沥青拌合站要提供相应资质及生产许可证明材料;
2、提供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机构出具的GA10沥青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报告;
3、提供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机构出具的GA10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配合比及技术要求检测报告;
4、施工依据:
《公路钢箱梁桥面铺装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二、原来料要求
GA10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所用粗集料、细集料及矿粉应满足表1、表2、表3及表4要求。施工中应保持矿粉干燥无结团,结团的矿粉不得直接使用。
表1 粗集料技术性能指标
试 验 项 目 | 要 求 | 试验方法 |
压碎值 % | ≤26 | JTG E42-2005 T0316 |
洛杉矶磨耗损失 % | ≤28 | JTG E42-2005 T0317 |
吸水率 % | ≤2.0 | JTG E42-2005 T03004 |
坚固性 % | ≤12 | JTG E42-2005 T0314 |
粘附性 级 | ≥4 | JTG E42-2005 T0616 |
试 验 项 目 | 要 求 | 试验方法 |
表观相对密度 | ≥2.50 | JTG E42-2005 T0328 |
坚固性(>0.3mm部分) % | ≤12 | JTG E42-2005 T0340 |
含泥量(<0.075mm的含量) % | ≤3 | JTG E42-2005 T0333 |
砂当量 % | ≥60 | JTG E42-2005 T03034 |
亚甲蓝值 g/kg | ≤25 | JTG E42-2005 T03049 |
试 验 项 目 | 要 求 | 试验方法 | |
表观密度 g/m3 | ≥2.50 | JTG E42-2005 T0352 | |
含水率 % | ≤1 | JTG E42-2005 T0103 | |
通过率 % | 0.6mm | 100 | JTG E42-2005 T0351 |
0.15mm | 90~100 | ||
0.075mm | 75~100 | ||
亲水系数 | <1 | JTG E42-2005 T0353 |
集 料 规 格 | 通过率 % | 试验方法 | ||
9.5mm | 4.75 mm | 2.36 mm | ||
5~10 | ≥90 | ≤15 | — | JTG E42-2005 T0303 |
3~5 | — | ≥90 | ≤15 | |
0~3 | — | — | ≥80 | JTG E42-2005 T03027 |
表5 GA10混合料级配范围
筛 孔 | 13.2 | 9.5 | 4.75 | 2.36 | 1.18 | 0.6 | 0.3 | 0.15 | 0.075 |
通过率% | 100 | 80~100 | 63~80 | 48~63 | 38~52 | 32~46 | 27~40 | 24~36 | 20~30 |
表6 改性硬质沥青技术要求
技术指标 | 单位 | 要求 | 试验方法 |
针入度(25℃,100g,5s) | 0.1mm | 10~40 | JTJ 052-2000 T0604 |
软化点(环球法) | ℃ | ≥72 | JTJ 052-2000 T0606 |
延度(5cm/min,10℃) | cm | ≥10 | JTJ 052-2000 T0605 |
闪电 | ℃ | ≥240 | JTJ 052-2000 T0611 |
溶解度 | % | ≤99(扣除天然沥青灰分含量后) | JTJ 052-2000 T0607 |
质量损失 | % | ≤0.5 | JTJ 052-2000 T0608 |
密度(15℃) | g/cm3 | ≥1.00 | JTJ 052-2000 T0603 |
含蜡量 | % | ≤3.0 | JTJ 052-2000 T0615 |
三、GA10浇筑式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
为了更好的满足各铺装层的性能要求,保证桥面铺装层的使用寿命及使用质量,我们对各铺装层用浇筑式沥青的技术性能指标进行了特殊的要求,具体技术指标详见表7。
表7浇筑式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
气候条件及技术指标 | 单位 | 气候分区及相应的技术要求 | 试验方法 | ||
夏季气候条件 | ℃ | >30 | 30~20 | <20 | — |
1.夏炎热区 | 2.夏热区 | 3.夏凉区 | |||
贯入度 | mm | 1~4(60℃) | 1~4(50℃) | 1~4(40℃) | 见附录C |
贯入度增量 | mm | ≤0.4(60℃) | ≤0.4(50℃) | ≤0.4(40℃) | |
冬季气候条件 | ℃ | -37~-21.5 | -21.5~-9 | >-9 | — |
2.冬寒区 | 3.冬冷区 | 4.冬温区 | |||
低温弯曲极限应变(-10℃,50mm/min) | _ | ≥9×10-3 | ≥8×10-3 | ≥7×10-3 | JTJ 052-2000 T0715 |
流动性(240℃) | s | ≤20 | 见附录F |
2、本工程适用夏炎热区及冬温区技术要求
四、GA10浇筑式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要点
1、浇筑式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1)浇筑式沥青混合料宜采用能对矿粉升温干燥的拌和设备拌和。在能对矿粉升温干燥的情况下,一般石料加温为280-320℃,以拌和后出料温度达到220-225℃为控制目标。
2)拌和工艺:将加热后的集料称量并加入矿粉,干拌10-20s使矿粉充分升温并排除矿粉中的水分,同时使集料温度降低,再加入沥青或改性沥青后,拌合60-90s。
3)浇筑式沥青混合料拌和后放入专用的拌和运输车中保温拌合、运输。浇筑式沥青混合料在搅拌运输车中搅拌至少40min以上。
4)高温拌和后浇筑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应满足表7规定的技术要求。
5)使用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浇筑式沥青混合料,从拌和开始应在3h内完成运输、摊铺施工过程;使用硬质改性沥青(仅掺加天然沥青)的浇筑式沥青混合料从拌和开始,应在6h内完成运输、摊铺施工。浇筑式沥青混合料拌和后如因遇雨等原因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摊铺施工,混合料应予以废弃,不得再重新加热拌和施工。
2、浇筑式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1)先将拌和运输车预热至约160℃,装入浇筑式沥青混合料后应不停地搅拌升温。对搅拌运输车应设定好最高温度(搅拌运输车内温度宜为220-240℃,最高不宜超过250℃),以防止浇筑式沥青混合料的硬结。
2)应使用具有加热和搅拌功能的专用设备运输浇筑式沥青混合料,运输过程中,应关闭运输罐上的上盖,尽可能减少与空气的接触和温度的损失。
3)运输车进入施工区域前必须将底盘及轮胎清扫干净,防止泥土等污染物带入施工场地。运输车的数量应根据运距及拌和站的拌和能力确定,应保持前场与后仓间的有效联系和施工的连续性。
3、浇筑式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1)在桥面行车道上,浇筑式沥青混合料应采用专用摊铺机械摊铺,在边带及人行道上,可以采用人工摊铺。
2)摊铺前下卧层应清洁、干燥,如发现有污染或水滴应立即擦干处理。
3)浇筑式沥青混合料摊铺前应根据摊铺厚度立模,一般采用钢板或木板作为侧向模板,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采用木模。可以采用模板厚度控制摊铺厚度和平整度。
4)运输车应在摊铺机前,将拌制的浇筑式沥青混合料直接卸在桥面板上。摊铺机的布料器左右移动使熨平板前充满混合料,并前行摊铺混合料到规定厚度。
5)摊铺时,应设定合理的摊铺宽度,尽可能避免将纵向施工接缝设置在行车轮迹带上(可设置在车道画线区位置或车道正中间)。
6)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的接缝,应先对已摊铺部位接缝位置进行预热处理或使用预制贴缝条,确保与新铺的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形成整体。
7)摊铺机的走行速度应与拌和站的拌和能力相匹配,不允许停机待料。
8)对摊铺中出现的缺陷点应尽快用人工处理完毕,如发现有气泡或鼓包,应进行放气处理。
五、施工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抽芯取样等工作,现场检测遵照表8,竣工验收质量标准达到《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及《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要求。
表8 钢桥面铺装工程施工质量要求
工程分项 | 检测指标 | 要求 | 合格判定 | 检测频度 | |||
浇筑式铺装用 改性沥青 | 针入度 0.1mm ( (25℃,100g,5s) | 10~40 | 最大40 最小10 | 1次/每施工日 | |||
软化点 ℃ | ≥72 | 最小72 | |||||
延度 cm (5℃,5cm/min) | ≥10 | 最小10 | |||||
浇筑式 沥青 混合料 | 级配 (通过率) % | 厂拌取样 9.5,4.75 2.36 0.075 | ±7 ±6 ±2 | 与施工级配目标值对比, 每次结果均达到要求 | 3点/每施工日 | ||
油石比 % | ±0.3 | 与设计值对比, 每次结果均达到要求 | |||||
贯入度(60℃)mm | 现场取样 | 1~4 | 每次结果均达到要求 | ||||
增量(60℃)mm | 现场取样 | ≤0.4 | 每次结果均达到要求 | ||||
刘埃尔(240℃)s | 施工现场 | 20~60 | 平均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