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
无印良品(MUJI) 挥洒着返璞归真的简约之美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与其说无印良品是一个品牌,还不如说她代表一种生活和人生. 它倡导简单的生活理念,产品设计返璞归真,甚至连品牌、LOGO都省略极富内涵,是因为它蕴含着“禅”的简约之美,品牌价值甚至高于乔治·阿玛尼、圣罗兰、纪梵希、Lee等世界知名品牌
“M”型社会的宠儿 无印良品是西友株式会社于1980年开发的私有品牌,最初旨在向消费者提供经济实惠的日用品、食品和服装
无印良品”的意思就是“无品牌标志的好产品 为了赋予产品差异化的定位,无印良品的创意就是“便宜有理”。由于整个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长期低迷,“M”型社会已经出现,一批低价品牌大行其道,无印良品就是其中之一.
而当代西方人,尤其是知识界,对禅也兴趣浓厚,把它作为人生与科学的哲学,认为禅悟真正代表了东方关于精神自由的智慧。这也是无印良品的品牌理念得到广泛认同的文化基础。
无牌胜有牌 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几乎所有的知名品牌在日本风云际会,日本消费者品牌意识亦非常强烈。无印良品却反其道而行之,提出无品牌的概念,开创风气之先。
人们的生活圈被打上了各种标签,品牌背后所包含的基于社会阶层以及虚荣心理的消费价值观,常常掩盖了人的真实感受
无印良品倡导一种简约、自然、基本的生活形态。
透过无印良品,消费者会发现原来看似简单的商品,不仅兼具质感与美感,并由这还能实现内心深处对简约生活的向往。为了能不断开发出满足消费者需求,让人耳目一新的产品,无印良品采用了“四位一体”的产品开发模式。
企划人员首先定出一个主题,接着在无印良品网站的社群中,公布几个方案让网友投票选出最想要的。接下来,负责人员会根据得票数最高的方案画出设计蓝图,做出样品,并利用网络进行满意度调查和意见征询,进一步修正结果。决定规格与价格后,便开始接受顾客的预订。
全球化的视野,博采众长 无印良品经常从世界各地的日常用品中寻找设计元素,再根据本地需求进行产品改造,以全球视野将产品开发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无印良品最有效的促销是让产品促销产品,最有效的传播是消费者的口碑传播。
劣势
虚无”审美隐喻
1. 消费设计 目前我国消费者在购买品牌商品上,大多还 处于价格型品牌认知和粗放式品牌消费。经典台 词“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捕捉到了这个消费特 征给以影射和嘲讽
无印良品倡导的合理设计恐 怕会遭遇到具备高消费人士的质疑,其洗练的形 态表征又有可能受到普通民众的误读(如对 IKEA 的误读)
一味迎合扭曲的 审美价值取向不恰当的消费观正是目前设计界的 症结之一
2.无印良品是M型社会的宠儿(M型社会”指的是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富者在数字世界中,大赚全世界的钱,财富快速攀升;另一方面,随着资源重新分配,中产阶级因失去竞争力,而沦落到中下阶层,整个社会的财富分配,在中间这块,忽然有了很大的缺口,跟“M”的字型一样,整个世界分成了三块,左边的穷人变多,右边的富人也变多,但是中间这块,就忽然陷下去,然后不见了。)
换言之,无印良品的普遍性不高,只能适合消费能力高的国家或城市. 另一方面以家居用品会例子,我们大多数人都很熟悉的宜家,它的价格是要比无印良品要低,而且服务也周到,因此价格比相同类型产品要高也是无印良品一个无法普遍的因由.
无印良品的商品价值在于设计,如果用百分之一百比作无印良品的产品,那么百分之十 是商品成品,而百分之九十是设计成本.然而消费者审美观因人而异,有人会欣赏而有的人会觉得没有必要,就造成了消费群体不普遍的问题.
机遇
日本是澳大利亚第2大贸易伙伴 年贸易额为497亿澳元。从贸易关系上说,无印良品进入澳洲是势在必行的.
据统计.澳大利亚家庭一半的钱花在商品。服务,住房,食品和运输。而且,澳大利亚人的消费者越来越青睐高质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针对这一趋势,以素而有意趣,驾驭设计至上的无设计之设计,具有环保理念质量也上乘的无印良品,正是一个进入市场的好机会.
从澳大利亚人的本土传统来说,他们不喜欢眼花缭乱之感,较青睐清淡款式,然而无印良品的产品简单到只剩下素材和功能本身,提醒人们去欣赏原始素材和质料的美感,还物品以本来的面目,将使用者从束缚中出来,正达到澳洲人一种更接近于内心自我、更接近自然状态的要求。
2008-2010年市场统计(单位:亿澳元)
店铺类型 | 2008年销售额 | 2010年销售额 |
便利店 | 20 | 28 |
折扣店 | 1 | 1 |
专业食品店 | 67 | 8 |
小型杂货店 | 5 | |
超市 | 342 | 439 |
其他 | 97 | 114 |
由数字可见,超市占的份额很大.消费者对超市非常热衷,大约已成为澳大利亚的一种文化. 针对这一超市热潮文化, 无印良品可以在这一热潮中分一杯羹.
威胁
说到无印良品进入澳大利亚市场的威胁,不可不提的是 Woolworths Ltd 和Coles Myer,这两家澳大利亚最大的零售商. 在高端市场,Woolworths and Coles Myer的市场份额达到38%。
公司(品牌) | 平均销售增长(%) | 市场份额(%) |
WoolworthsLtd | 20.4 | 26.8 |
ColesMyerLtd | 3.9 | 22.6 |
数据表明,澳大利亚两大零售商不分高下,市场份额相当.
在2011年4月份的《澳洲日报》报道,在那过去3个月里,两大零售商频频下调物价,牛奶――澳大利亚人每天都需要的商品――成为发起价格的导火线。虽然这段时间里,香蕉价格暴涨,但其他水果和蔬菜的涨幅有限。Coles和Woolies的货架平均标价均有所下跌,购物者可以轻易淘到便宜货。 两大澳洲本土零售商大打价格战,相当激烈.而在这个时候,无印良品要进入澳洲市场,首先必须要降低价格,可是在由日本打包装进入澳洲当中的运费,关税等算进成本当中,无印良品要以打价格战走进市场,难度可见相当的大.
另外,在澳洲的市场中, Woolworths Ltd 和Coles Myer已稳稳地占据市场了几十年,依然每年投入广告宣传的费用是很大的. 2008年在市场营销方面投入巨大,广告投入接近7亿澳元.在最近几年广告费用尽管减少,但依然每年耗资数亿澳元的广告费.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无印良品进入澳洲,更需要大力宣传,要进入消费者的眼球,必定需要花费更多资金,更多资源,这对无印良品无疑是个巨大挑战,既要宣传好,又要价格好.
但是, 无印良品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它那特有的理念,无设计的设计,环保耐用,简洁美观,我们相信,走到哪里,只要作出适合市场的营销策略,一定会有无印良品能站立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