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文言文练习讲评课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5:19:30
文档

文言文练习讲评课

课题文言文练习讲评课年段高二授课时间一课时三维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真阅读文言语段,学会推断文言现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文言翻译的能力。2、积累重要的实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文言现象过程与方法1、学生认真阅读文章,基本读懂文意,完成相关习题2、探讨推断文言知识现象的方法与技巧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文言推断的习惯学习重点探讨推断文言知识现象的方法与技巧,提高翻译能力学习难点能够准确地翻译文言句子,做到“信、达”课前准备精心选择典型的文言阅读语段与题目学习过程一.导入二.学
推荐度:
导读课题文言文练习讲评课年段高二授课时间一课时三维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真阅读文言语段,学会推断文言现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文言翻译的能力。2、积累重要的实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文言现象过程与方法1、学生认真阅读文章,基本读懂文意,完成相关习题2、探讨推断文言知识现象的方法与技巧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文言推断的习惯学习重点探讨推断文言知识现象的方法与技巧,提高翻译能力学习难点能够准确地翻译文言句子,做到“信、达”课前准备精心选择典型的文言阅读语段与题目学习过程一.导入二.学

课题                  文言文练习讲评课

年段      高二

授课时间      一课时

三维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真阅读文言语段,学会推断文言现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文言翻译的能力。

2、积累重要的实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文言现象

过程与方法1、学生认真阅读文章,基本读懂文意,完成相关习题

2、探讨推断文言知识现象的方法与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文言推断的习惯
学习重点

探讨推断文言知识现象的方法与技巧,提高翻译能力

学习难点

能够准确地翻译文言句子,做到“信、达”

课前准备精心选择典型的文言阅读语段与题目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二.学生限时完成文言文阅读练习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认真完成文言文阅读练习

  要求:在20到25分钟内认真完成

         注意用笔在文中做上相应的记号,题目中也应有记号,能体现思考过程

      老师边巡视边注意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做上记号。

文言阅读练习:

苏世长,京兆武功人。世长十余岁,上书周武帝,帝异其幼,问读何书,对“治《孝经》、《论语》”。帝曰:“何言可道?”答曰:“为国者不敢侮于鳏寡。为政以德。”帝曰:“善。”令学于兽门馆。

入隋,为长安令,数条上便宜。后为王世充太子太保,与豆卢行褒戍襄阳,高祖与之旧,数遣使者谕降,辄杀之。 

  洛阳平,始与豆卢行褒归,帝诛褒而诮世长,顿首谢曰:“古帝王受命,逐鹿以自喻,一人得禽,万夫敛手。岂有获鹿后忿同猎者,问争肉罪邪?且武功旧人,乱离以来,死亡略尽,唯臣得见太平。若杀之,是绝其类。”帝笑释之。授玉山屯监。与语平生,调之曰:“卿自谓佞邪,直邪?”对曰:“愚且直。”帝曰:“若直者,何为背贼归我?”对曰:“洛阳平,天下为一,臣智穷力屈,乃归陛下。使世充不死,臣据汉南,尚为勍敌。”帝大笑,嘲曰:“何名长而意之短,口正而心之邪?”世长曰:“名长意短,诚如圣旨。口正心邪,不敢奉诏。昔窦融以河西降汉,十世侯之;臣举山南以归,唯蒙屯监。”帝悦,拜谏议大夫。世长有机辩大率如此。 

从猎泾阳,大获。帝入旌门,顾谓左右曰:“今日畋,乐乎?”世长曰:“陛下废万机,事游猎,不满十旬,未为乐也。”帝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邪?”曰:“为臣计则狂,为陛下计忠矣。”侍宴披香殿,酒酣,进曰:“此炀帝作邪?何雕丽底此!”帝曰:“卿好谏似直,然诈也。岂不知此殿我所营,乃诡云炀帝邪?”对曰:“臣但见倾宫、鹿台,非受命圣人所为者。陛下武功旧第,才蔽风雨,时以为足。今因隋之侈,民不堪命,以归有道,陛下宜刈奢淫,复朴素。今乃即其宫加雕饰焉,欲易其乱,得乎?”帝咨重其言。

世长有机辩,浅于学,嗜酒,简率无威仪。初在陕,邑里犯法不能禁,乃引咎自挞于廛,五伯疾其诡,鞭之流血,世长不胜痛,呼而走,人笑其诡。

历陕州长史、天策府军谘祭酒,引为学士。贞观初,使突厥,与颉利争礼,不屈,拒却赂遗,朝廷壮之。出为巴州刺史,舟败,溺死。 

赞曰:始唐有天下,惩刈隋敝,敷内谠言,而世长仇然献忠,时主方褒听,藉以劝天下虽触禁忌,而无忤情。及祸乱已平,君位尊安,后者视前人之为,犹以鲠论期荣,故时时遭斥让,为所厌苦。非言有巧拙,所遭之时异也。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名长而意之短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B.乃诡云炀帝邪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五伯疾其诡                       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

D.欲易其乱,得乎                   秦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世长有机辩”的一组是(    )

①为国者不敢侮于鳏寡。为政以德。

②岂有获鹿后忿同猎者,问争肉罪邪?

③为臣计则狂,为陛下计则忠。

④酒酣,进曰:“此炀帝作邪?何雕丽若此!”

⑤何名长而意之短,口正而心之邪?

⑥世长仇然献忠,时主方褒听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

A.苏世长少小爱读书,有胆魄,十余岁就上书皇上,谈治国之道,深受周武帝赏识。后历经隋唐两代,以机辩敢谏著称。

B.苏世长曾出使突厥,与突厥首领抗争,拒绝对方索礼的要求,朝廷认为他勇敢。

C.苏世长在陕引咎自挞,围观的人讥笑议论他诡诈,他不能忍受人们的讥笑议论,就逃跑了。

D.作者认为苏世长敢于进言,且多被采纳,而后来不少人进谏却多遭斥责,是时代情况不同了,而非劝谏技巧有高低。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高祖与之旧,数遣使者谕降,褒杀之。

译文:                                                                       

⑵昔窦融以河西降汉,十世侯之;臣举山南以归,唯蒙屯监。

译文:                                                                       

⑶今因隋之侈,民不堪命,以归有道,陛下宜刈奢淫,复朴素。

译文:                                                                       

  

三.探讨交流

1、学生交流三个选择题

  (1)第一题 学生说出自己的选择,并说明理由和思路。

   其他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老师和学生共同明确,总结做实词虚词选择题的方法技巧。

 

(2)第二题  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及理由

     其他学生有没有其他方法做对题目?交流明确

     

(3)第三题   学生交流自己的答案及理由

师生明确做这类题目的方法要点。

2、师生探讨翻译题

   (1)请三个学生把自己的三个翻译答案写在黑板上

        其他学生同桌或者前后桌交流讨论翻译

注意:到黑板上验板的答案应该是老师在巡视时发现的各具有代表性的翻译。

(2)师生一起判断翻译的正误

  学生做出自己的判断并说明自己的推断理由

①高祖与之旧,数遣使者谕降,褒杀之。

                                                                       

②昔窦融以河西降汉,十世侯之;臣举山南以归,唯蒙屯监。

                                                                       

③今因隋之侈,民不堪命,以归有道,陛下宜刈奢淫,复朴素。

                                                    

(3)师生就意见不同之处做出合理的推理和判断,确认正确的翻译。

“与之旧”中的“旧”

“褒杀之”中的“褒”

“十世侯之”中的“侯”

“唯蒙屯监”

“以河西”中的“以”

“以归有道”中的“有道”

(4)学生小结翻译的方法技巧,老师提醒应该注意的翻译技巧。

四、质疑

1、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不懂的地方。

2、学生交流探讨解决

3、老师下发本篇文言文语段的参考翻译,帮助学生理解大意。

五.课堂小结

     总结阅读文言文和做题目的方法和技巧。

六、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完成文言文阅读《李绩》

李绩,曹州离狐人也。本姓徐,初仕李密,为左武侯大将军。密后为王世充所破,拥众归国,绩犹据密旧境十郡之地。武德二年,谓长史郭孝恪曰:“魏公既归大唐,今此人众土地,魏公所有也。吾若上表献之,则是利主之败,自为己功,以邀富贵,是吾所耻。今宜具录州县及军人户口,总启魏公,听公自献,此则魏公之功也,不亦可乎?”乃遣使启密。使人初至,高祖闻无表,惟有启与密,甚怪之。使者以绩意闻奏,高祖方大喜曰:“徐绩感德推功,实纯臣也。”拜蔡州总管,赐姓李氏,附属籍于宗正。封其父盖为济阴王,固辞王爵,乃封舒国公,授散骑常侍。寻加绩右武侯大将军。及李密反叛伏诛,绩发丧行服,备君臣之礼,表请收葬。高祖遂归其尸。于是大具威仪,三军缟素,葬于黎阳山。礼成,释服而散,朝野义之。寻为窦建德所攻,陷于建德,又自拔归京师。从太宗征王世充、窦建德,平之。贞观元年,拜并州都督,令行禁止,号为称职,突厥甚加畏惮。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不解精选贤良,镇抚边境,惟远筑长城,广屯将士,以备突厥,而情识之惑;一至于此。朕今委任李绩于并州,遂得突厥畏威远遁,塞垣安静,岂不胜数千里长城耶?”其后并州改置大都督府,又以绩为长史,累封英国公。在并州凡十六年,召拜兵部尚书,兼知政事。绩时遇暴疾,验方云须灰可以疗之,太宗自剪须为其和药。绩顿首见血,泣以陈谢。太宗曰:“吾为社稷计耳,不烦深谢。”十七年,高宗居春宫,转太子詹事,加特进,仍知政事。太宗又尝宴,顾绩曰:“朕将属以孤幼,思之无越卿者。公往不遗于李密,今岂负于朕哉!”绩雪涕致辞,因噬指流血。俄沉醉,御服覆之,其见委信如此。绩每行军,用师筹算,临敌应变,动合事机。自贞观以来,讨击

突厥、颉利及薛延陀、高丽等,并大破之。太宗尝曰:“李靖、李绩二人,古之韩、白、卫、霍岂能及也!”  (选自《贞观政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高祖闻无表,惟有启与密        启:报告 

  B.绩犹据密旧境十郡之地          据:占有 

  C.吾若上表献之,则是利主之败    利:有利 

  D.绩雪涕致辞                    雪:擦拭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密后为王世充所破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B.此则魏公之功也            故木受绳则直

  C.附属籍于宗正              齐人勿附于秦 

  D.自为己功,以邀富贵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绩忠心事主。高祖为此任命他做黎州总管,并赐他姓李。 

  B.李绩极讲道义。李密因反叛被诛,李绩上表要求高祖为其举行国葬。 

  C.李绩深得太宗信赖。一次李绩喝醉睡着,太宗亲自把御服盖在他的身上。 

  D.李绩善于用兵。太宗说,古代的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都比不上李绩。 

4.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三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今此人众土地,魏公所有也。 

(2)情识之惑,一至于此。 

(3)朕将属以孤幼,思之无越卿者。

5、质疑(提出你的疑问)

文档

文言文练习讲评课

课题文言文练习讲评课年段高二授课时间一课时三维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真阅读文言语段,学会推断文言现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文言翻译的能力。2、积累重要的实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文言现象过程与方法1、学生认真阅读文章,基本读懂文意,完成相关习题2、探讨推断文言知识现象的方法与技巧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文言推断的习惯学习重点探讨推断文言知识现象的方法与技巧,提高翻译能力学习难点能够准确地翻译文言句子,做到“信、达”课前准备精心选择典型的文言阅读语段与题目学习过程一.导入二.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