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名称: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
二、对象:财经类各专业
三、课时:4*17=68
四、学分:4
五、课程目标
职业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运用有关财政与金融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社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解释。对热点财政金融新闻的理解判断分析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训练具备思考问题的能力、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
●通过课程拓展实践平台的训练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通过对财政金融的理解和解读,具备一定的预测能力。
六、教学设计思路
1、通过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做到了解财政金融的性质、地位与作用;掌握财政金融的基本原理和我国特有金融界的具体内容,学会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在课程内容选择与教学要求上,注重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注重将专业知识与当前财政金融以及一般财政金融现象相融合。通过对现象的分析让学生领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通过对热点财政与金融新闻的综合点评训练学生学习能力、资料查阅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分组财政与金融专项问题调查,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组织策划能力。
3、教师补充案例,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思考,能够初步了解我国的财政和货币,加深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释。 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财政金融知识来分析现实问题,培养对经济发展的理解力。
七、内容要求
序号 | 工作任务模块 | 课程内容 | 教学要求 | 参考课时 |
1 | 财政概述 | ①市场与 ②财政的概念 ③财政的职能 | 以教学讲授为主,先由老师列举一些财政现象(宏观一定的),让学生自己找出身边的财政现象(微观)。重点掌握财政的概念、特征及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 | 4学时 |
2 | 财政支出 | ①财政支出的分类 ②购买性支出 ③转移性支出 | 联系财政概念、财政收支两条线,分配财政目的。 重点是投资性支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及财政补贴支出的特征及主要内容。 | 6学时 |
3 | 财政收入 | 1财政收入概述 2税收收入 3国债 | 以提出问题的形式:同学们知道哪些财政收入呢?(税、利、债、费)。结合调查访问:分析征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重点是财政收入结构及国债的功能。 | 6学时 |
4 | 预算 | 1预算概述 2预算程序 3预算管理 | 结合上面学过的内容来分析这一章的内容。从公共财政看预算的几层含义。 重点是预算管理。 | 6学时 |
5 | 金融概述 | 1金融的概念 2货币 3信用 4利息 5金融机构体系 | 掌握金融体系的一般构成,熟悉我国现行金融机构的组成,了解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认识储蓄存款在商业银行业务中的地位与作用、中间业务和其它业务的内容和意义。 | 8学时 |
6 | 货币流通与货币供求 | 1货币流通 2货币供求 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 根据第五章的内容,这一章主要让学生自己了解这一章的内容。让学生看书作阐述。 重点是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的含义,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6学时 |
7 | 金融业务 | 1银行业务 2商业银行业务 3保险业务 | 让学生了解银行的职能以及性银行的性质与作用。 重点是银行的金融监管,商业银行的业务,保险制度构成要素及保险合同的主要内容。 | 6学时 |
8 | 金融市场 | 1金融市场概述 2金融工具 3货币市场 4资本市场 5黄金外汇市场 | 了解金融市场运作的一般理论与知识。调查分析: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应如何安排自己的收入结余,以寻求收益和风险之间的最佳组合。 重点是金融市场在市场经济中的功能,金融工具的主要内容,以及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主要内容。 | 8学时 |
9 | 国际金融 | 1国际收支 2外汇 3国际信用 | 这章让学生可以自由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认识能力。 重点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汇率的概念、汇率的标价方法、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 6学时 |
10 | 财政和货币 | 1财政 2货币 3财政与货币的协调配合 | 这章需要老师运用生活的具体实例来解释分析,了解财政金融在宏观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财政与货币的运用与结合。 | 8学时 |
教学评价弱化考试评价,加强对学生学习操作过程的评价和操作成果的评价。具体评定项目如下:
评定内容 | 分值 | 项目 | 考核方法 |
平时成绩 | 30分 | 1、遵守课堂纪律(10分) 2、能否按时完成作业(10分) 3、平时测验成绩(10分) | 课堂纪律和作业完成情况由课代表记录 平时测验成绩由任课老师记录 |
期中成绩 | 30分 | 笔试 | 考试成绩 |
期末考试 | 40分 | 笔试 | 考试成绩 |
(一)教材建议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 主编:徐景泰 余立新 中国财经出版社
(二)教学建议
(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自学和查阅资料的能力。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和交流合作研究和分析国家的财政与经济。
(2)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例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等等。
(3)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应积极运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