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着火情况下天然气泄漏的应急处置
(误操作引起的泄漏;设备、管道腐蚀穿孔、损坏、缺陷等引起的泄漏;密封件失效导致的泄漏等)
1、报告。现场人员一旦发现天然气大量泄漏应立即向带班班长(站长)或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报告;
2、预警。通过现场的预警设备如喇叭、警铃等,在第一时间通知站内人员和周边居民;
3、操作。流程切换、关阀断气,紧急放空。根据泄漏点位置,切换流程,导走泄漏管段或设备内的天然气;当现场流程无法切换时,关闭泄漏部位上下游阀门,必要时打开站内手动放空阀;
4、设置警戒区。利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仪检测站场天然气浓度,确定泄漏中心和周围天然气浓度并做好标记,现场拉设警戒带;
5、清除火源;
(1)检查泄漏点周围是否有明火或产生静电的可能,现场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静电工服并使用防爆工具,水泥地面要进行湿处理防止摩擦产生静电;
(2)禁止一切车辆驶入警戒区内,停留在警戒区内的车辆严禁启动;
(3)关闭天然气扩散区内的电气开关;
(4)消防车到达现场,不可直接进入天然气扩散地段,应停留在扩散地段上风方向和高坡安全地带;
(5)根据现场情况,动员天然气扩散区的居民和职工,迅速熄灭一切火种。
6、防止应急扩大。
(1)天然气扩散后可能遇到火源的部位,应作为灭火的主攻方向,部署水阵地,做好对付发生着火爆炸事故的准备工作;
(2)利用喷雾水蒸汽吹散稀释泄漏的天然气,防止形成可爆气体。
7、抢修作业。待现场满足作业条件,由抢修人员故排除障,根据实际情况,更换或维修管段或设施;
8、应急终止。现场处置结束,泄漏得到有效控制,现场危险源消除,经现场应急指挥确认后,宣布应急行动终止。
注意事项
1、现场抢险人员要配备和正确使用个体防护用品;
2、抢险处置过程中,使严禁携带、使用非防爆工具和非防爆通讯、照明器具;
3、事先要检查抢险使用设备应接地是否可靠;
4、对危险区域实施控制,根据可燃气检测仪检测结果划重危区、轻危区、警戒区,并设置醒目地警示标志和出入口标识;严格控制进入警戒区特别是重危区的人员、车辆和物资,进行安全检查,做好记录;
5、要及时清点进出现场人员;
6、人员应站在上风口或泄漏点较高位置。
•二、天然气泄漏并引发火灾的应急处置
(一)应急处置程序与措施
1、报警与报告;
发生天然气着火后,迅速向带班班长(站长)或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报告。带班班长(站长)或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应迅速汇报指挥部,经指挥部同意后,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向消防部门报警。报警时要讲清: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如果条件允许,可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2、预警。通过现场的预警设备如喇叭、警铃等,在第一时间通知站内人员和周边居民;
3、扑救火灾初期。利用场站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如果着火点临近压力容器,应使用消防水等对压力容器进行降温,以免引起爆炸;
4、流程切换、关阀断气,紧急放空。切换流程,关闭泄漏部位上下游阀门,以截断气源,必要时打开站内手动放空阀进行防空;
5、抢修作业。待现场满足作业条件,由抢修人员排除故障,根据实际情况,更换或维修管段或设施。对气压不大的漏气火灾,可采取堵漏灭火方式,用湿棉被、湿麻袋、湿布、石棉毡或粘土等封住着火口,隔绝空气,使火熄灭;
6、应急终止。现场处置结束,泄漏得到有效控制,现场危险源消除,经现场应急指挥确认
后,宣布应急行动终止。
•(二)应急处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在关阀断气之后,仍需继续冷却一段时间,防 止复燃复爆;
2、关阀断气灭火时,应考虑到关阀后是否会造成前一工序中的高温高压设备出现超温超压而发 生爆破事故;
3、对在关阀、补漏时,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迅速进行,以免造成第二次着火爆炸;
4、一旦事故扩大,形势不可控时,抢险人员轻装迅速撤退。实施过程中保持冷静,以确保人身安全为宗旨;
5、烧伤的紧急救护要在现场立即进行,伤口不做处理,用洁净纱布覆盖后,就近送医疗机构。
•三、管道泄漏未引发火灾时的应急处置
(一)应急处置程序与措施
1、报告。现场人员一旦发现管道泄漏立即报告本单位领导;
2、切断泄漏源。通知上下游值班人员关闭阀门,切断泄漏源;
3、监测有毒有害气体和天然气浓度。根据现场风向,监测泄漏天然气扩散范围并作出标记;
4、紧急疏散。迅速疏散现场及周边无关人员,封锁事件现场,管道中有有毒有害气体时,立即发出有害气体逸散警报;
5、现场救护。组织气防、医疗救护人员抢救现场中毒人员;
6、清除火源。及时疏散下风口附近的居民,并通知停用一切明火;
7、紧急抢修。条件允许时,迅速组织力量对泄漏管线进行封堵、抢修作业;
8、隔离污染。对应急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进行隔离,并组织清理。
9、应急终止。现场处置结束,泄漏得到有效控制,现场危险源消除,经现场应急指挥确认后,宣布应急行动终止。
•(二)应急处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当油气压力管道泄漏处于重点穿跨越段(如铁路、高等级公路等)时应及时向当地铁路、交通等主管部门报告,请求地方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2、当油气压力管道泄漏处于旅游景点、自然风景区等重点区域时的应急处置时应及时向当地旅游、环境保护的主管部门报告,请求地方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3、当油气管道泄漏处于公共聚集场所、人员密集场所时应立即疏散警戒范围内的公众及无关人员到安全区域并向当地、消防等主管部门汇报,请求启动当地部门相应的应急预案。
4、当事件发生在农忙收割季节,应在泄漏点周围铲出隔离带,防止发生农田火灾次生事件;
5、应急处置人员应加强个体防护,特别是泄漏气体含有有毒有害气体时,进入扩散区的人员要佩戴空气呼吸器等防毒器具并在进入现场前检查其可靠性;
6、泄漏点、阀室等重要部位至少要有二人值班,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观察管道压力,保证切断阀关闭严密并及时向应急指挥中心和现场指挥部汇报放空管的排气情况。
•四、油气压力管道泄漏引发火灾、爆炸时的应急处置
1、报告。现场人员一旦发现管道泄漏立即报告指挥部,经指挥部同意后,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向消防部门报警。报警时要讲清: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如果条件允许,可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2、切断泄漏源。通知上下游值班人员关闭阀,门切断泄漏;
3、紧急疏散与警戒。迅速疏散现场及周边无关人员,封锁事件现场,必要时采取交通管制,杜绝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危险区域;
4、保护泄漏管道附近其它管线或电缆;
5、灭火。根据地形地貌、风向、天气等因素制定灭火方案,并合理布置消防和救援力量,采取有效的围堵措施,控制着火区域;
6、紧急抢修。 灭火完毕,立即清理火灾现场,组织力量对泄漏点进行封堵抢修工作;
7、应急终止。现场处置结束,泄漏得到有效控制,现场危险源消除,经现场应急指挥确认后,宣布应急行动终止。
•(二)应急处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在灭火过程中,应采取切断气源或降低压力等方法重点要控制,让其保持稳定的燃烧,防止产生负压或天然气积聚发生爆炸或其他次生灾害;
2、火势得到控制后,应继续检查建筑物内和地下设施内燃气浓度,防止参与天然气引发再生灾害。
•五、触电事故的应急处置
(1)必须保证救助者自身安全;
(2)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如尚未确定线路是否有电,救护人员在未做好安全措施前,不能接近断线点8~10米,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解脱触电者;
(3)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或闸门,拔除电源插头等或用绝缘工具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4)如触电者处于高处,应采取预防高处坠落措施;
(5)触电者摆脱电源后的急救:
①触电者如神志清醒,使其躺平,严密观察。反之,要确保其躺平气道畅通呼叫伤员,严禁摇动伤员头部。
②需要抢救的伤员,应就地坚持正确的救助(如断定其虎气心跳停止要进行通畅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方法救助),并设法联系医疗部门接替救治。
③未经医疗人员允许,不得给伤员喂药,不得随意摆弄伤员患处。
六、气体窒息中毒应急处置
1、当有人员出现窒息中毒情况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呼叫救护车辆赶赴事故发生现场
2、佩戴好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等防毒器具后,进入现场并尽快使中毒者离开有毒环境并转移到安全通风处。如果患者停止呼吸,应进行人工呼吸;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应进行吸氧,脱去并隔离受污染的衣服和鞋子,保持患者温暖和安静,应让医务人员知道事故中涉及的有关物质,并采取自我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