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说故事的能力。
●培养学生专注聆听的能力。
●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所见、所想和所感。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
进行课时: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目标:
1.学生能完整地描述图书封面显示的资料。
2.学生从封面上的资料猜测故事的内容。
3.学生专注参与学习活动和掌握故事情节。
4.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概括地复述故事。
5.提供学生思考、互动交流意见的机会。
教学目标 | 教学重点/步骤 | 参考提问/指示 | 备注 | |
第一课时 | ||||
1 ,2 , 5 | 1指导学生观察封面,带领学生观察和推想。(5分钟) ●说出封面上的重要信息如:有一只小兔子站在凳子上给一只大狮子梳头发,他们都很开心;当中在画面的大狮子是主人翁(学生能举出理由 - 在图的,很大);封面上还有作者、出版社等资料。 ●根据封面猜想故事的发展 不超过1min思考→1min同桌讨论、交流→选取2-3名发言 (如时间不足,可以省略同桌交流环节。) | Q1:从封面上看到什么? (如果学生刚开始学习看封面,没有很系统地观察,老师可用手比划,带领学生从大范畴往看) Q2:有什么人物?在什么地方? 在做什么事情?他们心情怎样?(如果学生回复的内容比较零碎,老师可用这问题引导学生完整地描述观察所得) (让学生锻炼边看边思考,可以追问:为什么?如为什么你觉得他们很快乐?) Q3:请猜猜狮子和动物发生了什么事?最后会怎么样呢? | 此处不揭晓答案,只着重听学生交流后的发言。 老师最后可补充说封面其他的资料如作者,画画的和出版社等。 | |
3,4,5 | 2讲故事和提问(15-20分钟) 流畅生动述说故事,给学生示范;选择1个或2个思考点让学生在猜测故事的发展;提问考察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注意: 讲故事时只选择一两个点停顿,让学生思考一会儿,几位学生说一说就可以) 如思考点1:大狮子看到自己头上的辫子会说什么? 考察理解提问:参考右栏 提问时,老师可以把重点写在黑板上 或 或画图显示故事发展重点 老师利用黑板的重点,概括复说故事一遍;有时间可以重复一遍,第二遍,老师说部分,趁机带动学生一起说部分。 (如果学生已有听老师概括复说的经验,当中有一些能力好的学生,可以请他们尝试概括说一说,选一两位学生就可以) | 回顾问题: Q1:这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这故事发生在森林里。(其他答案也可以接受,如这个故事发生在小兔子家里) Q2:大狮子为什么看到自己头上的许多辫子就逃出门去? Q3:大狮子在逃跑的路上遇到其他动物,其他动物对于大狮子的辫子有什么看法? Q4: 第二天大狮子从山洞里出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Q5:最后他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 大致内容: 大狮子到小兔子家,小兔子帮狮子梳了很多辫子,大狮子照镜子吓一跳,难过的跑回家,路上遇到小马、水牛、山羊、骆驼。 第二天大狮子出来看到伙伴们都梳着辫子,大家一起开心的笑了起来。
注意:日后教学重点是培养或锻炼学生概括能力,可以分配多一点时间,让他们同桌或小组练习。 | |
5 | 3延伸讨论:(如时间许可)(5分钟)
| 1、你是大狮子,你会怎样看自己? 2、大狮子梳辫子真的很难看吗? 3、你喜欢故事什么? 为什么? 4、你们认同他/她的说法吗? 为什么? |
1.回顾图书《大狮子的许多许多辫子》的主要内容。
2.让学生从故事人物明白的道理。
3.由故事内容,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4.提供学生反思、互动交流的机会
第二课时 |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点/步骤 | 参考提问/指示 | 备注 |
1 | 1. 回顾图书《大狮子的许多许多辫子》的主要内容(3-5分钟)。 老师利用第一课时理解内容的5道问题,让学生回顾故事的内容 注:如有时间,可以考虑带领学生读一遍故事。 | Q1:这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Q2:大狮子为什么看到自己头上的许多辫子就逃出门去? Q3:大狮子在逃跑的路上遇到其他动物,其他动物对于大狮子的辫子有什么看法? Q4: 第二天大狮子从山洞里出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Q5:最后他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 大致内容: 大狮子到小兔子家,小兔子帮狮子梳了很多辫子,大狮子照镜子吓一跳,难过的跑回家,路上遇到小马、水牛、山羊、骆驼。 第二天大狮子出来看到伙伴们都梳着辫子,大家一起开心的笑了起来。 |
4 | 2. 思考 和 分享(20分钟) ●狮子对于自己的发型有什么感觉,情绪有怎样变化的? ●与同桌相互说说 ●让学生轮流公开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注意鼓励/带领害羞的发言人,他们说不出来,老师告诉一两个他们的特点,如爱笑, 爱唱歌,爱戴花…) | Q1、狮子喜欢这个发型吗? Q2、你从哪里知道的? Q3、狮子一共出现了几次不同的表情,我们来学一学。 Q4、为什么狮子会有这样的表情,狮子心里是怎么想的? | 心情:惊讶--伤心---害羞----快乐 |
2、3、4 | 3. 讨论和分享总结:(5-7分钟) 把明白的故事道理讨论: 它让你明白了什么?(这是个开放的提问,孩子根据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内容进行表达,有的“喜欢小兔子帮狮子梳头”,有的“喜欢狮子跑”,有的“喜欢动物之间对话”,有的“喜欢 最后大家都梳辫子”。由于在备课时考虑得细致,所以这个环节中孩子们关注的地方基本与预设的关注点一致,在帮助孩子们分享的同时梳理和提炼需要掌握的要点。) 总结: 注:最后有时间可以跟学生一起朗读一遍《大狮子的许多许多辫子》 | Q1、你有遇到觉得自己不好,但是别人觉得你好的事情吗?或者喜欢别人为你做什么? Q2、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什么? 想校园/家里生活开心, 就要懂得: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亮点,欣赏自己 ●听到别人欣赏自己,觉得开心,我们也应有同理心,常常欣赏身边的人。 | 课后延伸学习活动(回家) : 1、如果你身边有一个与你们不一样的人,你会嘲笑他或者远离他吗? 2、你喜欢哪位同学的发型,为什么? |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或另一个人的特点
1.培养学/锻炼学生观察细致的能力(让学生欣赏图书美丽的插图)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身边人的特点
3.让学生创作绘画自己喜欢的
4.让学生口头描述自己喜欢的发型
第三课时 |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点/步骤 | 参考提问/指示 | 备注 |
1、2 | 1. 让学生分享个人或身边人的特点(3-5分钟): ●选择一两个学生汇报 | Q1:你身边有没有一个与你们不一样的人,你会嘲笑他或者远离他吗? | |
1、2、3 | 2. 观察图书的几个特别的辫子(20分钟) ●可以个人或同桌或小组说一说 ●个人30秒到1分钟想象;然后请几位学生说一说;再给2-3分钟同桌或小组分享个人的发型。 ●个人创作:绘画自己梦想中的美丽发型 | Q1: 你们看到动物们的辫子感觉是怎样的? Q2 : 你们希望自己有怎样的发型? (可以试着画出来) | |
3、4 | 3. 分享作品(5分钟) ●最后5分钟,选择几个同学的作品,个人介绍一下。 (如没有完全完成,也可以分享已画的。) | ●如果时间不容许,留待下一次分享;程序跟第二教学步骤一样,安排同桌或小组,然后公开发言。 ●可以要求学生写几句话描述他/她的发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