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试论语言学习策略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5:25:26
文档

试论语言学习策略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语言学习策略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陈霞(泰山学院外语系,山东泰安271021)[摘要]教育不仅应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智慧技能,而且应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学习。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学会如何学习的核心是学习策略的获得与改进。就大学英语学习而言,学生除了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以外,还要有科学的学习策略加以指导,才能全面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运用学习策略的训练,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词]语言学习
推荐度:
导读试论语言学习策略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陈霞(泰山学院外语系,山东泰安271021)[摘要]教育不仅应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智慧技能,而且应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学习。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学会如何学习的核心是学习策略的获得与改进。就大学英语学习而言,学生除了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以外,还要有科学的学习策略加以指导,才能全面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运用学习策略的训练,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词]语言学习
试论语言学习策略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陈 霞

(泰山学院外语系,山东泰安 271021)

[摘 要] 教育不仅应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智慧技能,而且应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引导他们学会如何

学习。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学会如何学习的核心是学习策略的获得与改进。就大学英语学习而言,学生除了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以外,还要有科学的学习策略加以指导,才能全面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运用学习策略的训练,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语言学习;外语教学;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1122(2004)02-0082-02

 [收稿日期]2004-03-07

 [作者简介]陈 霞(1970-),女,山东新泰人,泰山学院外语系讲师,文学硕士。

  一、语言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分类

外语学习策略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它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我国自80年代开始涉足这一研究领域。国内外英语学习策略专家的最新研究表明,每一个成功的学习者都会在学习中摸索出一套有效的方法并加以运用,而且,这些方法大同小异。Rubin 1975年的研究成果表明,成功的外语学习者在心理特征和学习方法上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其中包括:(1)心理特征,如冒险心理、对歧义和模糊的容忍等;(2)交际策略,如迂回表达、运用副语言手段等;(3)社交策略,如寻找交流和实践的机会;(4)认知策略,如语义猜测、推理及对语言形式进行分析、归类、综合和监控等。

那么,什么是语言学习策略呢?不同的语言学家给出了不同的定义(S tern 1983;Weinstein and Mayer 1986;Cham ot

1987;Rubin 1987;Ox ford 19;O ’Malley and Cham ot 1990.)。

根据O ’Malley 等人的定义,学习者策略是指学习者为有效地获取、储存、检索和使用信息所采用的各种计划、行为、步骤、趁势等,即为学习和调节学习所采取的各种措施。通俗一点讲,所谓学习者策略实际上就是学习者对在获取学习机会、巩固学习成果、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作出的种种反应和采取的策略。而根据Rubin 的观点,学习者策略可以分为学习策略、交际策略、社交策略。学习策略是学习者策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习者所构建的外语系统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策略。而后两者

是对此产生间接影响的学习者策略。0’Malley 和Chanot

(19,1994)对学习策略的分类与此相比略有不同。他们

依据由Anders on (1980;1983)发展的信息处理模式将其分为三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交/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预先组织、事先准备、缓期表达、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和推论等;认知策略包括:重复、翻译、作笔记、演绎、重新组合等;社交/情感策略则包括:合作学习、请求澄清问题等。应该指出,0’Malley 和Cham ot 的分类是比较有影响的。但迄今为止分类最为系统、最为全面的一种应属

Ox ford (1990)的分类。她发展了Rubin 的研究成果,将学习

策略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两大类。然后每类又分为三组:前者包括: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救策略;后者包括:元认知策略(或称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每组又分若干小类,每类又含若干具体的学习策略。

总之,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英语学习的策略不仅包括Rubin 的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中的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救策略、元认知策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还包括资源策略等。其中认知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元认知策略,即策略,是指学生对学习进行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策略;交际策略是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资源策略是学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策略。

第8卷第2期2004年6月

岱宗学刊

JOURNA L OF DAIZ ONG

V ol.8 NO.2Jun 1 2004

教育部高教司张尧学于2003年年底指出,教育部将从三个方面对大学本科公共英语教学进行重大改革。其中包括,修改现有的教学大纲,将原来的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现在的以听说为主;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将被动模式转变为综合应用为主的个性化和主动式的教学模式;改革评价系统和四级、六级考试办法,将原来的以评价语法、阅读理解为主转变为以听懂为主,以实用为主。改革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实用能力,使我国的大学生在大学毕业时都能达到基本听懂英文广播、能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和具备一定程度的写作与翻译能力。

此次改革充分说明了我国教育界越来越重视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又迈进了一大步。然而,这对大学英语教学来说,却是个巨大挑战。以听说能力为主,是强调了语言能力问题。增加听说能力实际上是适应了社会对人们的语言交际能力的需求,企业在选择人才时,基本上都要求学生能够开口说、动笔写,而不仅是能看懂资料就可以了。尤其在外企,对人才的语言要求就更高一些,能开口交流沟通是必备素质。这些恰恰是大多数学生所欠缺的。这次英语教改方案可以说是适应客观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这就意味着要将“哑巴英语”彻底改观。可是,要实现学生英语使用能力的全面提高,仅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逼迫教师除了改革原先陈旧的教学模式外,还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外研社基础部副主任韩闽红认为,改革的几个点实际是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性。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当代认知心理学家指出:没有任何教学目标比“使学生成为的、自主的、高效的学习者”更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纳依曼阐述道:“今天教育内容的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应该是方法……方法比事实更重要。”因此,教会学生学习,传授有效的学习策略,已被当前教育界视为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及减轻学生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具备了有效的学习策略,学生的课内课外的学习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一日食之,授之以渔,终生得鱼”(G ive a man a flsh and he eats fora,a day.T each him how to fish and he eats for a lifetime.)。训练学生学习策略正是“授之以渔”的做法。这项工作旨在帮助学生发展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为学生终生学习、终生受益打下基础。训练学习策略对提高外语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改变“费时多,收效低”的教学现状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众多的有关学习策略的理论研究表明:在整个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是外语学习的主体。在接受语言输入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并从中悟出规则,加以吸收。在语言输出时在对自己的语言行为进行自我监控等系列过程中,学习者始终处于一个异常活跃的状态中。研究表明,每个外语学习者在试图完成某一学习和认知任务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调动自己所有的原有知识和认知策略,并且在很多方面学习者策略呈现出惊人的一致性。因此,对学习者策略的研究不但可以充实应用语言学理论,对实际的外语教学和学习者学习过程起到启发和指导作用,而且对研究人类学习语言以及其它知识时的认知方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语言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的元认知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解决学生“学会学习”的问题,研究表明:元认知水平的高低关系着学生是否具有较多的关于学习及学习策略方法的知识,并能否善于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灵活地应用各种策略以达到特定的目标。因此,教师应重视平时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学习策略的训练。

为了有效地进行学习策略的训练,首先必须知道学生已经采用了哪些学习策略。只有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指导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这里有三种调查学习策略的方法和六种调查手段,它们是观察法(observation)、内省法(in2 trospection)、追思法(retrospection)和现场记录)recording)、有声思维(think-aloud)、面谈采访(interview)、问卷调查(questionnaire)、学习日记(diarystudy)、实验检测(experi2 ment)。

其次进行系统的训练。对于如何进行学习策略的训练,许多语言学家开发了丰富的资料,做过许多工作(E llis and S inclair l9;Brown l9;Ox ford l990;Wenden l986and 1991.)。其中,Ox ford(1990)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学习策略训练方法:意识训练法(awareness training)、一次性训练法(one-time training)和长期性训练法(10ng-term training)。意识训练法旨在使学生对语言学习策略和语言学习策略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有所了解。一次性训练法要求学生将一项或几项学习策略直接用于实际的语言学习任务。一次性训练法的针对性比较强,有些策略如记忆策略,可采用一次性训练法教给学生。长期性训练法也要求将学习策略用于实际的学习任务,特别是教师应该根据听说读写课的不同特点,分别将不同的学习策略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训练。但是,学习策略灵活多样,它的形成与使用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更与每个学习者的性格、认知风格、爱好、心理等因素有关。因此,文秋芳(1995)提倡的各别指导训练法显得尤其重要。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帮助他们逐渐(下转第页)

38

第2期          陈 霞:试论语言学习策略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学校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上。第四,有助于教师队伍整体质量的提高。国家统一进行教师职称评定,能够从全局上了解社会发展对不同学科发展的需求,并从整体上把握教师队伍不同学科及学科内部职称和年龄结构,从而建立起将学历层次、学科结构、年龄结构等多种因素优化在一起的合理的师资队伍,避免了院校从局部利益出发盲目进职而造成的职称泛滥和名不副实的局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指出:“加快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有效机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思想,转变观念,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制度,为各类人才特别是年轻优秀领导人才的成长、选拔和任用创造条件。优化人才的专业、年龄结构,促进人才在产业、地区、城乡间的合理流动和分布。完善对人才的激励机制和考核监督机制,为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和发挥才能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让更多的人接受人力资源共享这样一个崭新的概念并内化为一种观念需要一个过程,营建人力资源档案库同样是一个新生事物,尤其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还有许多具体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当然,还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难题,但是,作为一种建立在崭新时代背景之下的人事制度改革的探索,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深入逐步完善和成熟起来。

[参考文献]

[1]赵曙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中国人事出版社, 1998.

[2]德斯勒.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刘昕,吴雯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刘雯,唐绍新.西方人力资源理论的新发展述评[J].经济科学,1998,(4).

[4]程慧民.论人力资源的整体开发———关于人力资源整体开发十大途径的思考[J].人才开发,1997,(11).

[5]庄卫民.关于中国人力资源战略的若干思考[J].人口与经济,1999,(3).

[6]郑绍濂,陈少华,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7]于显洋,林克雷,等.组织行为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8]孙健敏,等.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M BA案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上接第83页)培养调整自己学习策略的能力;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四、小结

学习策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如何记忆,如何进行,导致更多学习的反思性和分析思维,是有目的、有依据地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设计、组织、监控、反馈、选择的活动方式、技能、方法、手段的运用。它是为提高学习质量服务的,是完成任务的必要条件。我们知道,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多种因素,诸如学生的健康状况,学习动机,学习基础,教师的业务水平,家长的教育水平,学习的环境条件,社会和集体的影响等。在这些因素中,学习策略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而且,学习外语的过程是个积极的过程,研究表明,学习者的原有知识和现有外语知识对任何一个阶段的外语习得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原有和现有的知识,获取新知识,巩固现有知识,并对学生的学习策略加以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学习策略来提高语言学习的能力。事实证明,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了科学的学习策略,就可以免走弯路,并能节省在错误方向下浪费掉的无法计算的时间和劳动,使学习取得最佳效果,反之就会事倍功半。

98

第2期           耿文波:论人力资源的共享和档案库的营建            

文档

试论语言学习策略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语言学习策略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陈霞(泰山学院外语系,山东泰安271021)[摘要]教育不仅应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智慧技能,而且应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学习。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学会如何学习的核心是学习策略的获得与改进。就大学英语学习而言,学生除了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以外,还要有科学的学习策略加以指导,才能全面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运用学习策略的训练,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词]语言学习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