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气道高反应性(AHR)的描述正确的是B
A.AHR是哮喘发病的重要神经机制 B.气道炎症是导致AHR的重要机制
C.AHR检测阳性者可诊断支气管哮喘 D.肺泡巨噬细胞激活后可减低
E.AHR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临床表现
症状
①发作性
②伴有哮鸣音
③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
症状特点
①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和加重。
②年龄较小发病。季节
③咳嗽变异型哮喘,运动性哮喘
夜间副交感占主导
副交感神经---胆碱神经---支气管痉挛----
交感神经---肾上腺素能神经---支气管舒张---B2受体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
体征
发作时胸部叩诊呈过清音。可闻及广泛的哮鸣音,呼气延长。
重度哮喘发作时,哮鸣音也可消失,被称为寂静胸,常提示病情危重。同时还可出现心率增快、奇脉、胸腹矛盾运动和发绀。
长期咳嗽,过敏体质如湿疹,沙丁胺醇有效=变异性哮喘
支气管哮喘病情危重的表现是(B )
A.两肺密布湿性啰音 B.两肺听不到哮鸣音 C.干、湿啰音同时存在
D.两肺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 E.两肺语颤增强
支气管激发试验 | 气道反应性 | 吸入激发剂乙酰甲胆碱后, FEV1下降≥20% |
支气管舒张试验 | 气流受限的可完全可逆性 | 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 FEV1增加≥12%且绝对值≥200ml |
PEF及变异率测定 | 气道通气功能的变化 | 发作时PEF↓或昼夜PEF变异率≥20% |
血气分析 | 酸碱平衡情况 | ①轻中度哮喘发作:——呼碱。②病情进一步发展,重度哮喘,——代酸+呼酸 |
痰液检查 | 鉴别诊断 | 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 |
A.肺气肿体征 B.两肺普遍哮鸣音 C.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D.咳嗽、咳痰、喘息病史 E.呼气期带喘鸣的呼吸困难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最常见的血气改变是( A)
A.pH值上升,PaO2下降,PaCO2降低 B.pH值上升,PaO2下降,PaCO2上升
C.pH值下降,PaO2下降,PaCO2降低 D.pH值下降,PaO2下降,PaCO2上升
E.pH值正常,PaO2下降,PaCO2上升
轻中度哮喘----呼出CO2------PaCO2降低----呼吸性碱中毒---
重度哮喘---体内缺氧,CO2储溜----呼吸性衰竭----无氧代谢—乳酸堆积---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标准:符合①~④或④、⑤条者,可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①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理化刺激等有关。
②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③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④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⑤临床表现不典型者,至少有下列之1项: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昼夜PEF变异率≥20%。
诊断支气管哮喘的依据是
A.血中嗜酸粒细胞降低 B.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C.血清IgE升高
D.反复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伴哮鸣音 E.气道激发试验阳性,提示气道敢反应性。
临床特点 | 轻度 | 中度 | 重度 | 危重 |
哮鸣音 | 散在,呼吸末期 | 响亮、弥漫 | 响亮、弥漫 | 减弱、乃至无 |
脉率 | <100次/分 | 100~120次/分 | >120次/分 | 变慢或不规则 |
PaO2(吸空气) | 正常 | ≥60mmHg | <60mmHg | 胸腹矛盾运动 |
PaCO2 | <45mmHg | ≤45mmHg | >45mmHg | |
SaO2(吸空气) | >95% | 91%~95% | ≤90% |
A,哮喘急性发作期轻度 B,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度 C,哮喘急性发作期重度
D,哮喘急性发作期危重 E,哮喘慢性持续期
男,32岁,哮喘病史,15天来发作喘憋,使用吸入万托林(β2激动剂)不能缓解来院,查体:烦躁,对话成单字说出,双肺哮鸣音,PaCO2 65mmHg,心率130次/分,多有奇脉,目前诊断(C )
A,哮喘急性发作期轻度 B,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度 C,哮喘急性发作期重度
D,哮喘急性发作期危重 E,哮喘慢性持续期
男,32岁,哮喘病史,15天来发作喘憋,使用吸入万托林(β2激动剂)不能缓解来院,查体:嗜睡,双肺无哮鸣音,PaCO2 62mmHg,心率130次/分,无奇脉,目前诊断( )
A,哮喘急性发作期轻度 B,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度 C,哮喘急性发作期重度
D,哮喘急性发作期危重 E,哮喘慢性持续期
代表药物 | 备注 | |
β2受体激动剂 | 沙丁胺醇 特布他林 | 缓解急性发作的首选药 |
茶碱类 | 氨茶碱 | 副作用: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心律失常 |
抗胆碱药 | 异丙托溴胺 | 用于夜间哮喘及多痰患者 |
抗炎药类(控制发作) | 糖皮质激素(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氢化可的松) | ①抗炎首选激素吸入治疗; ②哮喘持续状态首选激素静脉治疗 |
LT调节剂(孟鲁司特) | 辅助抗炎、过敏性鼻炎 | |
色苷酸钠 | 用于预防发作 |
代表药物 | 特点 | |
β2受体 激动剂 | 短效:沙丁胺醇 长效:沙美特罗 | 激动呼吸道β2受体 |
抗胆碱药 | 异丙托溴铵 | 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抗胆碱能) |
茶碱 | 氨茶碱 | 拮抗腺苷引起的支气管痉挛(强调监测血药浓度) |
糖皮质激素 | 布地奈德 | 抑制炎性细胞介质释放(两个最:最有效控制症状+最能抗炎) |
A.静脉推注甲泼尼龙
B.给予高浓度吸氧
C.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
D.联合应用抗生素静脉滴注
E.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评估呼吸气流是否受限最常用的指标是D
A.残气量/肺总量(RV/TLC) B.FEV1%预计值 C.峰流速(PEF)
D.FEV1/FVC 小于70%诊断COPD必要条件
E.用力肺活量(FVC)(2012)
目前用于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的肺功能指标是A
A.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 B.FVC占预计值百分比
C.RV/TLC(残总比) D.MVV占预计值百分比
E.FEV1/FVC(一秒率)(2013)
男,69岁。反复咳嗽、咳痰、喘息20年,加重2周,嗜睡1周。无发热、咯血。既往吸烟30年,每日1包。查体:T36.8℃,Bp160/95mmHg,昏睡状,口唇发绀,颈静脉充盈,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和细湿啰音,心率130次/分,P2>A2,双下肢水肿,病理征(-)。该患者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最主要机制是A
肺动脉高压形成的原因是肺动脉痉挛,缺氧。
A、缺氧、CO2潴留致血管收缩 B、原位血栓形成 C、肺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
D、肺小动脉结构重塑 E、血红蛋白浓度升高(2013)
男,74岁。反复咳嗽、咳痰30年,近5年来长期夜间家庭氧疗。1周前因受凉后出现喘息,夜间入睡困难。昨夜自服“舒乐安定”(艾司)2片,并将吸氧流量提高至4L/分,自觉喘息症状有所改善。今晨家属发现其呼之不应。入院查体:轻度昏迷,球结膜水肿,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低。双侧Barbinski征(+)。该患者最可能出现的问题是C
A.电解质紊乱 B.氧中毒 C.肺性脑病 D.镇静剂中毒 E.脑梗死(20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慢性气道炎症最主要的效应细胞是D
A.嗜酸性粒细胞(哮喘)B.树突状细胞 C.巨噬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淋巴细胞(2013)
支气管哮喘患者出现气流受限的原因不包括E
A.腺体分泌亢进及黏液清除障碍 B.气道壁炎性细胞浸润 C.气道黏膜水肿
D.气道平滑肌痉挛 E.肺泡弹性回缩力下降及肺泡壁破坏(2012)
女,45岁。间断干咳3年,无低热、咯血等,反复抗生素治疗无效。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胸部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D
A.支原体肺炎 B.支气管结核 C.支气管扩张 D.咳嗽变异型哮喘
E.慢性支气管炎(2011)
提示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危重的是D
A.呼气相延长B.脉压增加 C.呼吸性碱中毒 D.胸腹矛盾运动 E.烦躁不安(2008)
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病人进行血气分析,其中PaCO2增高提示C
A.病情好转 B.出现呼吸性碱中毒 C.病情恶化 D.出现心力衰竭 E.无临床意义(2013)
男,45岁,间断咳嗽2年,每年均于秋季出现,干咳为主,夜间明显,伴憋气,常常影响睡眠,白天症状常不明显。使用多种药物抗感染治疗无效,持续1-2个月后症状可自行消失。本次入秋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肺通气功能正常。为明确诊断,宜采取的进一步检查措施是D
A.支气管镜 B.睡眠呼吸监测 C.胸部CT D.支气管激发试验 E.血气分析(2013)
主要作用为控制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的药物是D
A.茶碱类 B.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缓解) C.M受体拮抗剂 D.糖皮质激素(控制发作)
E.短效β2受体激动剂(2012)
女,30岁。喘息、呼吸困难发作1天多,过去有类似发作史。体检:气促、发绀,双肺满布响亮的哮鸣音,心率120次/分,律齐,无杂音。院外已用过氨茶碱、特布他林治疗无效。除立即吸氧外,首先应给予的治疗措施为C
A.联合应用氨茶碱、特布他林静脉滴注 B.联合应用抗生素静脉滴注
C.琥珀酸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 D.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吸入 E.5%碳酸氢钠静脉滴注(2000)
男,岁。COPD患者,近来活动耐力下降就诊,针对患者因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所致气道狭窄,宜选用的药物是B
A.白三烯调节剂 B.异丙托溴胺 C.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D.沙丁胺醇 E.茶碱(2010)
男,20岁。持续喘息发作24小时来急诊。既往哮喘病史12年。查体:端坐呼吸,大汗淋漓,发绀,双肺布满哮鸣音。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示,PH7.21,PaCO₂70mmHg,PaO₂55mmHg。此时应紧急采取的治疗措施是A
哮喘发作----短效β2受体激动剂---静脉点滴糖皮质激素------呼吸机
A.机械通气 B.使用广谱抗生素 C.静脉点滴糖皮质激素D.静脉注射氨茶碱E.补充体液(2013)
女,34岁。哮喘患者。平时规律使用吸入激素,偶有需要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症状控制较满意。近来过敏性鼻炎发作,喘息症状出现波动。此时为加强抗炎效果,宜首先选择的药物是C
A.茶碱缓释B.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C.白三烯受体调剂D.口服激素 E.H1受体拮抗剂(2013)
既往身体健康的成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不包括
A.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绿脓杆菌(院内感染) B.肺炎支原体C.肺炎衣原体D.流感嗜血杆菌E.肺炎链球菌(2012)
男,65岁。间断咳嗽、咳痰5年。1周来因发热、咳黄痰就诊。曾口服“感冒药”和“祛痰药”无明显效果。查体:T38.5℃,口唇略发绀,双下肺可闻及少量湿啰音。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C
A.血气分析 B.肺功能 C.痰培养+药敏 D.胸部X线片 E.支气管镜(2011)
男,65岁。间断咳嗽、咳痰5年。1周来因发热、咳黄痰就诊。曾口服“感冒药”和“祛痰药”无明显效果。查体:T38.5℃,口唇略发绀,双下肺可闻及少量湿啰音。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C
A.血气分析 B.肺功能 C.痰培养+药敏 D.胸部X线片(首选) E.支气管镜(2011)
男,73岁。患冠周炎1周,寒战、发热、咳脓痰2天。查体:T39.4℃,右下肺可闻及湿啰音。胸部X线片示右下肺大片状浓密模糊阴影(吸入性肺脓肿,口腔内以厌氧菌为主),血WBC20.3×109/L,N0.96。该患者感染的病原菌最可能是C
A.肺炎克雷伯杆菌 B.肺炎链球菌 C.厌氧菌 D.表皮葡萄球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2011)
体检发现单侧肺底部湿性啰音,且长期固定存在的情况最常见于A
A.支气管扩张 (左下肺固定的,局限性湿罗音) B.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心力衰竭 D.肺结核 E.特发性肺纤维化(2011)
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发生大咯血时,首选的治疗药物是D
A.鱼精蛋白 B.立止血 C.生长抑素 D.垂体加压素 E.凝血酶(2012)
仅对细胞外碱性环境中的结核菌有杀菌作用的药物是E
A.乙胺丁醇 B.利福平 C.异烟肼 D.吡嗪酰胺(细胞内酸性环境)E.链霉素(细胞外碱性环境)(2013)
下列机制所致的低氧血症中,通过氧疗最难纠正的是D
A.弥散功能障碍 B.肺泡通气量下降 C.通气/血流比例失衡 D.肺内分流(动静脉短路)
E.氧耗量增加(201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所致顽固性低氧血症的最主要机制是B
A.性通气功能障碍
B.弥散功能障碍
C.通气/血液比例失衡
D.分流率增加
E.呼吸功增加(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