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班组质量工程质量及施工要求
班组名称: 钢筋工 班组
序号 | 内容 | 备注 | |||||||||||
一 以“质量第一”为准则。 | |||||||||||||
1 | 钢筋断料前必须翻样,检查无误后方可断料。 必须符合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不能有误。 | ||||||||||||
2 | 绑扎分料要清,绑扎间距排距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规范求。 | ||||||||||||
3 | 绑扎必须到位,不能丢扣落扣。做到活完料净场地清。 | ||||||||||||
4 | 一般项目其检查结果应有80%及以上的检查点(值)符合统一验收规范标准的要求,且最大值不应超过气允许就偏差值的1.2倍。 | ||||||||||||
5 | 对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按规格抽取焊接接口处。 | ||||||||||||
6 | 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 ||||||||||||
项目 | 允许偏差(mm) | 检查评定记录 | |||||||||||
7 |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权杖的净尺寸 | ±10 | |||||||||||
8 |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 ±20 | |||||||||||
9 | 钢筋内净尺寸 | ±5 | |||||||||||
10 | 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其质量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 ||||||||||||
11 | 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一处。 | ||||||||||||
12 | 对梁、柱和基础,应抽查构建数量的10%,确切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构建数量的10%,确切不少于3件。 | ||||||||||||
13 | 受力钢筋(间距) 受力钢筋(排距) | ±10 ±5 | |||||||||||
14 | 绑扎钢筋、横向钢筋间距 | ±20 | |||||||||||
二 将钢筋班组的职责分清晰,活动目标明确。 | |||||||||||||
10 | 钢筋组在组织内承担的主要职能清晰。 | ||||||||||||
11 | 钢筋组任务、活动目标明确,量化、可考核,质量等各项指标落实到人。 |
12 | 按照目标要求在班组内展开、细化,制定相应的工作、活动计划,并予有效实施。 |
班组名称: 木工 班组
序号 | 内容 | 备注 | |||||||||||||
一 以“质量第一”为准则。 | |||||||||||||||
1 | 模板平整度、垂直度误差必须控制在±5~10mm之间,截面尺寸控制在+8~—5mm之间。 | ||||||||||||||
2 | 模板接缝,不能大于3mm,超出要处理,外墙体楼梯间必须加海绵条。 | ||||||||||||||
3 | 顶梁、板支撑体间距不能大于900mm,必须在立杆上加上2道水平拉杆,立杆下边必须加垫木。 | ||||||||||||||
4 |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 ||||||||||||||
5 | 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搓处。 | ||||||||||||||
6 | 模板的接缝不应有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 ||||||||||||||
7 |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埋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 | ||||||||||||||
8 | 模板预埋(现浇模板)对梁、柱和基础,应抽查构建数量的10%,确切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构建数量的10%,确切不少于3件。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零轴线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就,面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 ||||||||||||||
项目 | 允许偏差(mm) | 检查评定记录 | |||||||||||||
9 |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 3 | |||||||||||||
预埋管(孔)中心线位置 | 3 | ||||||||||||||
10 | 插筋外露长度 插筋中心线位置 | ±10 5 | |||||||||||||
11 | 预埋螺旋外露长度 预埋螺旋中心线位置 | ±10,0 2 | |||||||||||||
12 | 预留洞尺寸 预留洞旋中心线位置 | ±10,0 10 | |||||||||||||
13 | 轴线位置 底模上表面标高 | 5 ±5 | |||||||||||||
14 |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 截面内部尺寸 主体 | ±10 +4,-5 | |||||||||||||
15 |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 2 | |||||||||||||
16 | 表面平整度 | 5 |
二 将木工班组的职责分清晰,活动目标明确。 | |||||||||||||||
17 | 木工组在组织内承担的主要职能清晰。 | ||||||||||||||
18 | 木工组任务、活动目标明确,量化、可考核,质量等各项指标落实到人。 |
班组名称: 泥工 班组
序号 | 内容 | 备注 | |
一 以“质量第一”为准则。 | |||
1 | 对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专门规定。 | ||
2 |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 ||
3 | 水泥、掺合料允许偏差±2%,粗、细骨料允许偏差±3%,水、外加剂允许偏差±2%。 | ||
4 |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 ||
5 | 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次混凝土浇筑完毕。 | ||
6 | 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经行处理。 | ||
7 |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做到相应的规定准则。 | ||
8 | 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 ||
9 | 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货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 | ||
10 | 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 ||
11 | 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 ||
12 | 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 ||
13 | 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露出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冰。 | ||
14 | 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他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 ||
15 | 如果施工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摄氏度,不得浇水。 | ||
16 | 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所采用的水泥的技术性能进行确定。 | ||
17 | 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 | ||
18 | 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可控措施。 |
二 将泥工班组的职责分清晰,活动目标明确。 | |||
19 | 泥工组在组织内承担的主要职能清晰。 | ||
20 | 泥工组任务、活动目标明确,量化、可考核,质量等各项指标落实到人。 | ||
21 | 泥工组相互协作、开拓创新能力强。 | ||
22 | 建立规范、有序、优质、高效、低耗、均衡、文明、清结的现场作业管理系统。 |
班组名称: 架子工 班组
序号 | 内容 | 备注 | |
一 以“质量第一,安全前提”为准则。 | |||
1 | 施工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批准后方可组织施工。 | ||
2 | 架体搭设必须按规范要求施工。四口五临边防护必须及时跟上。 | ||
3 | 架体必须超过作业面至少1.2米。安全网随搭随拉,竹笆必须隔层铺设并用铁丝绑牢。 | ||
4 |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严禁穿拖鞋,严禁酒后上岗,高空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 | ||
5 | 工程进度必须服从项目部安排,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 ||
6 | 自检合格后报项目部质检。 | ||
7 | 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警示标志 | ||
8 | 应出具安装方案、安装技术交底等文件。 | ||
二 将架子班组的职责分清晰,活动目标明确。 | |||
9 | 架子工组在组织内承担的主要职能清晰。 | ||
10 | 架子工组任务、活动目标明确,量化、可考核,质量等各项指标落实到人。 | ||
11 | 设备设施、计量器具等管理、维护科学。 | ||
12 | 需认真贯彻国家质量法规、,无违反法律法规的现象。 | ||
13 | 指定专人定期走访用户(下序),收集用户信息,对用户(下序)提出的意见能及时解决。 | ||
14 | 按照目标要求在班组内展开、细化,制定相应的工作、活动计划,并予有效实施。 | ||
15 | 各种管理制度严格、有效执行,有监督、检查和考核措施,质量控制能力强。 | ||
16 | 持续进行岗位、流程优化、整合,实现统一指挥、岗位协作、组织协调。 |
班组名称: 防水班组
序号 | 内容 | 备注 | |
一 以“质量第一”为准则。 | |||
应进行图纸会审,掌握公正主体及细部构造的防水技术要求。 | |||
结合现实情况,对照所使用的的防水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的标准及设计要求。 | |||
3 | 应建立个到工序的自检、交接检和专职人员检查的“三检”制度,顶有完整的检查记录。 | ||
4 | 未经建设(监理)单位对上道工序的检查确认,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 ||
5 | 必须有相应的资质,主要施工人员应持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指定单位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 ||
6 | 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 ||
7 | 普通防水混凝土塌落度不宜大于50mm,泵送时如泵塌落度宜为100~140mm。 | ||
8 | 试配要求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0.2MPa。 | ||
9 | 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掺有活性掺合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m3。 | ||
10 | 砂率宜为35%~45%,灰砂比宜为1:2~1:2.5。 | ||
11 | 水灰不得大于0.55。 | ||
12 | 卷材防水层应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卷材防水。所选用的基层处理剂、胶粘剂、密封材料等配套材料,均应与铺贴的卷材材性相容。 | ||
二 将防水班组的职责分清晰,活动目标明确。 | |||
13 | 防水组在组织内承担的主要职能清晰。 | ||
14 | 防水组任务、活动目标明确,量化、可考核,质量等各项指标落实到人。 | ||
15 | 按照目标要求在班组内展开、细化,制定相应的工作、活动计划,并予有效实施。 | ||
16 | 各种管理制度严格、有效执行,有监督、检查和考核措施,质量控制能力强。 | ||
17 | 持续进行岗位、流程优化、整合,实现统一指挥、岗位协作、组织协调。 |
18 | 班组在组织内承担的主要职能清晰 |
班组名称: 粉刷班组
序号 | 内容 | 备注 | |||||||||||||
一 以“质量第一”为准则。 | |||||||||||||||
1 | 墙面应基本干燥,基层含水率不得大于10%。 | ||||||||||||||
2 | 抹灰作业表面应光滑、洁净、平整,分割缝应清晰。 | ||||||||||||||
3 | 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水泥砂浆不得抹在石灰砂浆层上;照面石膏灰不得抹在水泥砂浆层上。 | ||||||||||||||
4 | 未经建设(监理)单位对上道工序的检查确认,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 ||||||||||||||
5 | 有排水要求的部位应做滴水线(槽),滴水线(槽)应整齐顺直,滴水线(槽)应内高外低,滴水线(槽)的宽度与深度均不应小于10mm。 | ||||||||||||||
6 | 抹灰作业已全部完成,过墙管道、洞口、阴阳角等应提前处理完毕,为确保墙面干燥,各种穿墙孔洞都应提前抹灰补齐。 | ||||||||||||||
7 | 门窗玻璃要提前安装完毕。 | ||||||||||||||
8 | 室内腻子,其配合比:聚醋酸乙烯乳液(白乳胶):滑石粉货大白粉:2羧甲基纤维素溶液=1:5:3.5。 | ||||||||||||||
9 | 使用外墙、厨房、厕所、浴室的腻子,其配合比:聚醋酸乙烯乳液(白乳胶):水泥:水=1:5:1。 | ||||||||||||||
10 | 第一遍,施涂顺序是先刷顶板后刷墙面,刷墙面时应先上后下,第二遍,使用前要充分搅拌,如不很稠,不宜加水或尽量少加水。第三遍,乳胶漆膜干燥较快,应连续迅速操作,涂刷时从一头开始,逐渐涂刷向另一头,要注意上下顺刷互相衔接,后一排笔紧接前一排笔,避免出现干燥后再处理接头。 | ||||||||||||||
项目 | 允许偏差 | 检查评定记录(mm) | |||||||||||||
11 | 立面垂直度 (普通抹灰) | 4 | |||||||||||||
立面垂直度 (高级抹灰) | 3 | ||||||||||||||
12 | 表面平整度 (普通抹灰) | 4 | |||||||||||||
表面平整度 (高级抹灰) | 3 | ||||||||||||||
13 | 阴阳角方正 (普通抹灰) | 4 | |||||||||||||
阴阳角方正(高级抹灰) | 3 | ||||||||||||||
14 | 分割条直线度(普通抹灰) | 4 | |||||||||||||
分割条直线度(高级抹灰) | 3 |
15 | 墙裙、勒脚上口直线度(普) | 4 | |||||||||||||
墙裙、勒脚上口直线度(高) | 3 | ||||||||||||||
16 | 表面平整度 | 5 | |||||||||||||
二 将粉刷班组的职责分清晰,活动目标明确。 | |||||||||||||||
17 | 粉刷班组在组织内承担的主要职能清晰。 |
班组名称: 油漆 班组
序号 | 内容 | 备注 | ||||||||||||
一 以“质量第一”为准则。 | ||||||||||||||
1 | 对照涂饰工程的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作为依据。 | |||||||||||||
2 | 新建筑物的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在涂饰涂料前应涂刷抗碱封闭底漆。 | |||||||||||||
3 | 混凝土或抹灰基层涂刷溶剂型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8%;涂刷乳液型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10%。木材基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2%。 | |||||||||||||
4 | 水性涂料涂饰工程的环境温度应在5~35摄氏度之间。 | |||||||||||||
5 | 涂饰工程应在涂层等养护期满后进行质量验收。 | |||||||||||||
6 | 涂饰工程应涂饰均匀,粘结牢固,不得漏涂、透底、起皮和掉粉。 | |||||||||||||
7 | 水性涂料涂饰工程的基层处理应符合标准规范。 | |||||||||||||
8 | 涂层与其他装修材料和设备衔接处应吻合,界面应清晰。 | |||||||||||||
项目 | 允许偏差或要求 | 检查评定记录 | ||||||||||||
9 | 颜色(普通涂料) | 均匀一致 | 薄 涂 料 | |||||||||||
颜色(高通涂料) | 均匀一致 | |||||||||||||
10 | 泛碱、咬色(普通涂料) | 允许少量轻微 | ||||||||||||
泛碱、咬色(高通涂料) | 不允许 | |||||||||||||
11 | 流坠、疙瘩(普通涂料) | 允许少量轻微 | ||||||||||||
流坠、疙瘩(高通涂料) | 不允许 | |||||||||||||
12 | 砂眼、刷纹(普通涂料) | 允许少量轻微 | ||||||||||||
砂眼、刷纹(高通涂料) | 无沙眼及刷纹 | |||||||||||||
13 | 装饰线、粉色线直线度(普通涂料) | 2(mm) | ||||||||||||
装饰线、粉色线直线度(高级涂料) | 1(mm) |
14 | 颜色 | 均匀一致 | 复 层 涂 料 | |||||||||||
15 | 泛碱、咬色 | 不允许 | ||||||||||||
16 | 喷点疏密程度 | 均匀, 不允许连片 | ||||||||||||
二 将油漆班组的职责分清晰,活动目标明确。 | ||||||||||||||
17 | 油漆班组在组织内承担的主要职能清晰。 | |||||||||||||
18 | 油漆班组任务、活动目标明确,量化、可考核,质量等各项指标落实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