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表类型: 记号体系 观察对象: 教师 研究问题: 教师在一节课的教学行为和效果(记录相应符号)
开课时间 | 开课地点 | 学科 | 年级 | |||||||||
执教者姓名 | 教龄 | 单位 | 课题 | |||||||||
观察者姓名 | 教龄 | 单位 | ||||||||||
教学策略 | 导入方式 | □衔接导入 □复习提问导入 □直接导入 □创设意境导入 | ||||||||||
教学模式 | □传递——接受式 □探究式教学 □概念获得模式 □自主学习模式 □范例教学模式 □发现式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模式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 □演示法 □练习法 □实验法 | |||||||||||
讲授方式 | □叙述式讲授为主 □启发式讲授为主 □边讲授边演示 □其他 | |||||||||||
资源类型 | □教材资源 □教师新增资源 □课堂生成资源 | |||||||||||
媒体使用 | □熟练 □一般 □不熟练 □未使用 | |||||||||||
板书板画 | □提纲式 □词语式 □表格式 □图示式 □总分式(括弧式) □线索式(流程式) □无板书 □无板画 | |||||||||||
组织活 动 | 方式 |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无互动 | ||||||||||
内容 | □问答 □讨论 □展示 □练习 □阅读 □演示 □游戏 | |||||||||||
师生交流 | 眼 观 | □教师的目光总是关注学生 □教师的目光大多关注黑板、屏幕和教科书 □教师的目光避开学生和听课教师 | ||||||||||
巡 视 | □走到学生中去,指导学习方法 □偶尔走到学生中去,没有指导学生 □无巡视,即没有走到学生中去 | |||||||||||
提 问 | □切合学生实际 □脱离学生实际 □个别提问 □全班提问 □无提问 | |||||||||||
评 价 | □积极、恰当 □简单、笼统 □无评价 | |||||||||||
检测题 | □当堂完成当堂讲评 □未讲评或让学生对答案 □无检测题 | |||||||||||
教学总结 | □教师总结 □学生参与总结 □无总结 | |||||||||||
教学反馈 | □问答 □活动 □练习 □测验 □操作 □展示 □其他 | |||||||||||
其他 | 以“√ / ○ / ×”分别代表“好 / 中 / 差” □教学重点突出 □教学主线清晰 □教学过程流畅 □体现知识建构 □体现分层教学 □符合认知规律 □教学节奏恰当 □公平对待学生 □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参与 □关注学生情感 □合理布置作业 |
教学时间分配 | 导入用时: 分钟 | ||||||
教学环节 | 类型 | 教师讲授 | 师生互动 | 学生活动 | 课堂练习 | ||
用时 | |||||||
全课小结用时 | 分钟(无小结为0分钟) | ||||||
下课是否准时 | □准时下课 □拖课5分钟以内 □拖课5分钟以上 □提前下课 | ||||||
全课教学节奏 | □教学节奏合理,时间分配恰到好处 □时间紧张 □时间过剩 □前松后紧 □前紧后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