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5:26:23
文档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2分)一元二次方程x(x﹣5)=0的解是()A.0B.5C.0和5D.0和﹣52.(2分)下列四点,在函数y=x2+1的图象上的是()A.(1,0)B.(0,1)C.(0,﹣1)D.(﹣1,0)3.(2分)若△ABC∽△DEF,相似比为1:2,则△ABC与△DEF的面积的比为()A.1:2B.1:4C.2:1D.4:14.(2分)已知某扇形的圆心角为60°,半径为1,则该扇形
推荐度:
导读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2分)一元二次方程x(x﹣5)=0的解是()A.0B.5C.0和5D.0和﹣52.(2分)下列四点,在函数y=x2+1的图象上的是()A.(1,0)B.(0,1)C.(0,﹣1)D.(﹣1,0)3.(2分)若△ABC∽△DEF,相似比为1:2,则△ABC与△DEF的面积的比为()A.1:2B.1:4C.2:1D.4:14.(2分)已知某扇形的圆心角为60°,半径为1,则该扇形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2分)一元二次方程x(x﹣5)=0的解是(  )

A.0    B.5    C.0和5    D.0和﹣5

2.(2分)下列四点,在函数y=x2+1的图象上的是(  )

A.(1,0)    B.(0,1)    C.(0,﹣1)    D.(﹣1,0)

3.(2分)若△ABC∽△DEF,相似比为1:2,则△ABC与△DEF的面积的比为(  )

A.1:2    B.1:4    C.2:1    D.4:1

4.(2分)已知某扇形的圆心角为60°,半径为1,则该扇形的弧长为(  )

A.π    B.    C.    D.

5.(2分)如图,若点P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P>BP,AB=2,则AP的长度是(  )

A.    B.    C.    D.

6.(2分)如图,Rt△ABC中,∠ACB=90°,AB=5,AC=4,CD⊥AB于D,则tan∠BCD的值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7.(2分)若,则∠A=     °.

8.(2分)若,则的值为     .

9.(2分)若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A=120°,则∠C的度数是     .

10.(2分)一元二次方程x2+kx﹣3=0的一个根是x=1,则另一个根是     .

11.(2分)二次函数y=x2﹣4x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

12.(2分)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2,母线长为5,它的侧面积等于     (结果保留π).

13.(2分)如图,△ABC的中线BE、CD交于点G,则值为     .

14.(2分)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上部分点的横坐标x与纵坐标y的对应值如表格所示,当y=0时,x的值是     . 

x﹣1

012
y0343
15.(2分)如图,△ABC中,AB=6,AC=12,点D、E分别在AB、AC上,其中BD=x,AE=2x.当△ADE与△ABC相似时,x的值可能是     .

16.(2分)如图,⊙O的两条弦AB和CD相交于点P,若弧AC、弧BD的度数分别为60°、40°,则∠APC的度数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88分)

17.(8分)求下列各式的值:

(1)sin230°+cos230°

(2)sin45°cos45°+4tan30°sin60°

18.(8分)解下列方程:

(1)x2﹣16=0;

(2)x2﹣5x﹣6=0.

19.(7分)如图,在阳光下,身高1.7m的小明AB在地面上的影长BC为3.4m.在同一时刻,测得旗杆DE在地面的影长EF为24m,求旗杆DE的高度.

20.(8分)如图,△ABC中,D在边AC上,∠ABD=∠C.

(1)求证:△ADB∽△ABC;

(2)若AB=6,AD=4,求AC的长.

21.(8分)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AE=1,CD=4,连接OC.

(1)求⊙O的半径;

(2)求sin∠COA的值.

22.(8分)一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150m2,如果它的长减少5m,那么它就成为正方形菜地.求这个长方形菜地的长和宽?

23.(8分)已知二次函数y=a(x﹣2)2﹣1的图象经过点(0,3).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直接写出y>0时x的取值范围;

(3)该函数的图象通过左右平移可以经过原点,写出所有的平移方案.

24.(8分)如图,为测量某建筑物EF的高度,小明在楼AB上选择观测点A、C,从A测得建筑物的顶部E的仰角为37°,从C测得建筑物的顶部E的仰角为45°,A处高度为20m,C处高度为10m.求建筑物EF的高度(精确到1m).

(参考数据:sin37°≈0.6,cos37°≈0.8,tan37≈0.75,≈1.4)

25.(8分)△ABC中,BC=12,高AD=8,矩形EFGH的一边GH在BC上,顶点E、F分别在AB、AC上,AD与EF交于点M.

(1)求证:;

(2)设EF=x,EH=y,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3)设矩形EFGH的面积为S,求S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S的最大值.

26.(8分)如图,AB为⊙O直径,C、D为⊙O上的点,∠ACD=2∠A,CE⊥DB交DB的延长线于点E.

(1)求证:直线CE与⊙O相切;

(2)若AC=8,AB=10,求CE的长.

27.(9分)如图是某同学对一道作业题的解题思路,课堂上师生据此展开了讨论.

问题如图,已知A(1,)、B(4,0),∠OAB的平分线AC交x轴于点C,求OC的长.

思路:作AD⊥OB,CE⊥AB,CF⊥OA

①A坐标→OD=1,AD=,OA=2→∠AOC=60°;

②A、B坐标→OA=2,OB=4,AB=2→∠OAB=90°;

③AC平分∠OAB→CE=CF;

④S△AOC+S△ABC=S△AOB→AO•CF+AB•CE=OA•AB→CF=3﹣;

⑤综上,Rt△OCF中,OC=﹣2.

可以优化吗?

(1)同学们发现不需要证“∠OAB=90°”也能求解,简要说明理由.

几位同学提出了不同的思路

①甲说:S△AOC和S△ABC的面积之比既是,又是,从而;

②乙说:在AB边上取点G,使AG=AO,连接CG,可知BG的长即为所求;

③丙说:延长AC交△AOB的外接圆于N,再利用一次函数或相似求出OC.

请你选择其中一种解法,利用图2和已有步骤完成解答.

有什么收获?

(2)面积法是图形问题中确定数量关系的有效方法,请利用面积法求解:如图1,⊙O与△ABC的边AC,边BA、BC的延长线AE、CF相切,切点分别为D、E、F.设△ABC的面积为S,BC=a,AC=b,AB=c,请用含S、a、b、c的式子表示⊙O的半径R,直接写出结果.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参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2分)一元二次方程x(x﹣5)=0的解是(  )

A.0    B.5    C.0和5    D.0和﹣5

【分析】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可得.

【解答】解:∵x(x﹣5)=0,

∴x=0或x﹣5=0,

解得:x1=0,x2=5,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

2.(2分)下列四点,在函数y=x2+1的图象上的是(  )

A.(1,0)    B.(0,1)    C.(0,﹣1)    D.(﹣1,0)

【分析】分别计算自变量为1、0、﹣1所对应的函数值,然后根据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解:当x=1时,y=x2+1=1+1=2;

当x=0时,y=x2+1=0+1=1;

当x=﹣1时,y=x2+1=1+1=2;

所以点(0,1)在函数y=x2+1的图象上.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满足其解析式.

3.(2分)若△ABC∽△DEF,相似比为1:2,则△ABC与△DEF的面积的比为(  )

A.1:2    B.1:4    C.2:1    D.4:1

【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列式即可求解.

【解答】解:∵△ABC∽△DEF,相似比为1:2,

∴△ABC与△DEF的面积的比为(1:2)2=1:4.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

4.(2分)已知某扇形的圆心角为60°,半径为1,则该扇形的弧长为(  )

A.π    B.    C.    D.

【分析】根据弧长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解答】解:弧长l=

=.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弧长的计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弧长公式:l=.

5.(2分)如图,若点P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P>BP,AB=2,则AP的长度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黄金分割点的定义,知AP是较长线段;所以AP=AB,代入数据即可得出AP的长度.

【解答】解:由于点P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P>BP,AB=2,

则AP=AB=×2=﹣1.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黄金分割的概念.应该识记黄金分割的公式:较短的线段=原线段的,较长的线段=原线段的.

6.(2分)如图,Rt△ABC中,∠ACB=90°,AB=5,AC=4,CD⊥AB于D,则tan∠BCD的值为(  )

A.    B.    C.    D.

【分析】先求得∠A=∠BCD,然后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求解即可.

【解答】解:∵∠ACB=90°,AB=5,AC=4,

∴BC=3,

在Rt△ABC与Rt△BCD中,∠A+∠B=90°,∠BCD+∠B=90°.

∴∠A=∠BCD.

∴tan∠BCD=tanA==,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函数值只与角的大小有关,因而求一个角的函数值,可以转化为求与它相等的其它角的三角函数值.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7.(2分)若,则∠A= 30 °.

【分析】根据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可得答案.

【解答】解:∵sinA=,

∴∠A=30°,

故答案为:3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应用中要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一是按值的变化规律去记,正弦逐渐增大,余弦逐渐减小,正切逐渐增大;二是按特殊直角三角形中各边特殊值规律去记.

8.(2分)若,则的值为  .

【分析】依据比例的性质,即可得到2a=3b,进而得出的值.

【解答】解:∵,

∴2a=3b,

∴a=1.5b,

∴==,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的性质,解题时注意: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

9.(2分)若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A=120°,则∠C的度数是 60° .

【分析】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计算即可.

【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

∴∠A+∠C=180°,

∴∠C=180°﹣∠A=60°,

故答案为:60°.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掌握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是解题的关键.

10.(2分)一元二次方程x2+kx﹣3=0的一个根是x=1,则另一个根是 ﹣3 .

【分析】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来解题.

【解答】解:设方程的另一根为t,则1×t=﹣3,

解得,t=﹣3.

故答案是:﹣3.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此题属于基础题.

11.(2分)二次函数y=x2﹣4x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2,﹣4) .

【分析】用配方法将抛物线的一般式转化为顶点式,确定顶点坐标即可.

【解答】解:∵y=x2﹣4x=(x﹣2)2﹣4

∴抛物线顶点坐标为(2,﹣4).

故本题答案为:(2,﹣4).

【点评】本题考查了抛物线解析式与顶点坐标的关系,求顶点坐标可用配方法,也可以用顶点坐标公式.

12.(2分)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2,母线长为5,它的侧面积等于 10π (结果保留π).

【分析】根据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母线长为5,直接利用圆锥的侧面积公式求出它的侧面积.

【解答】解:根据圆锥的侧面积公式:πrl=π×2×5=10π,

故答案为:10π.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圆锥侧面积公式.掌握圆锥侧面积公式:S侧=πrl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3.(2分)如图,△ABC的中线BE、CD交于点G,则值为  .

【分析】根据三角形重心的性质即可求解.

【解答】解:∵△ABC的中线BE、CD交于点G,

∴CG:DG=2:1,

∴==.

故答案为:.

【点评】考查了三角形的重心,重心的性质:重心到顶点的距离与重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之比为2:1.

14.(2分)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上部分点的横坐标x与纵坐标y的对应值如表格所示,当y=0时,x的值是 ﹣1或3 . 

x﹣1

012
y0343
【分析】利用表中数据和抛物线的对称性得到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然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由x=﹣1时,y=0得到x=3时,y=0.

【解答】解:∵x=0和x=2时,y的值都是3,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

而x=﹣1时,y=0,

∴x=3时,y=0,

即y=0时,x的值为﹣1或3.

故答案为﹣1或3.

【点评】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把求二次函数y=ax2+bx+c(a,b,c是常数,a≠0)与x轴的交点坐标问题转化为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也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

15.(2分)如图,△ABC中,AB=6,AC=12,点D、E分别在AB、AC上,其中BD=x,AE=2x.当△ADE与△ABC相似时,x的值可能是 x=1.2或x=3 .

【分析】分△ADE∽△ABC和△AED∽△ABC两种情况,依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结合0<BD<6取舍即可得.

【解答】解:∵AB=6,AC=12,BD=x,AE=2x,

∴AD=6﹣x,AE=2x,

若△ADE∽△ABC,则=,即=,解得x=3,

若△AED∽△ABC,则=,即=,解得x=1.2;

综上,x的值可能是0<x<6中的任意实数,

故答案为:x=1.2或x=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相似的基本图形可分别记为“A”型和“X”型,如图所示在应用时要善于从复杂的图形中抽象出这些基本图形.

16.(2分)如图,⊙O的两条弦AB和CD相交于点P,若弧AC、弧BD的度数分别为60°、40°,则∠APC的度数为 50° .

【分析】连接AD,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圆周角定理计算即可

【解答】解:连接AD,

∵∠APC=∠BAD+∠ADC=×(+)的度数,

∴∠APC=(40°+60°)=50°.

故答案为50°.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圆周角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掌握圆周角定理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88分)

17.(8分)求下列各式的值:

(1)sin230°+cos230°

(2)sin45°cos45°+4tan30°sin60°

【分析】(1)直接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分别代入求出答案;

(2)直接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分别代入求出答案.

【解答】解:(1)sin230°+cos230°

=()2+()2

=1;

(2)sin45°cos45°+4tan30°sin60°

=×+4××

=+2

=.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正确记忆相关数据是解题关键.

18.(8分)解下列方程:

(1)x2﹣16=0;

(2)x2﹣5x﹣6=0.

【分析】(1)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可得;

(2)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可得.

【解答】解:(1)∵x2﹣16=0,

∴x2=16,

则x1=4,x2=﹣4;

(2)∵x2﹣5x﹣6=0,

∴(x+1)(x﹣6)=0,

则x+1=0或x﹣6=0,

解得:x1=﹣1,x2=6.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

19.(7分)如图,在阳光下,身高1.7m的小明AB在地面上的影长BC为3.4m.在同一时刻,测得旗杆DE在地面的影长EF为24m,求旗杆DE的高度.

【分析】利用在同一时刻身高与影长成比例计算.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根据在同一时刻身高与影长成比例可得:=,

∴=,

解得:DE=12.

答:旗杆DE的高度是12米.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只要是把实际问题抽象到相似三角形中,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列出方程,通过解方程求出旗杆的高度,体现了方程的思想.

20.(8分)如图,△ABC中,D在边AC上,∠ABD=∠C.

(1)求证:△ADB∽△ABC;

(2)若AB=6,AD=4,求AC的长.

【分析】(1)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1)证明:∵∠ABD=∠C,∠A=∠A,

∴△ADB∽△ABC;

(2)解:∵△ADB∽△ABC,

∴,

∵AB=6,AD=4,

∴=,

∴AC=9.

【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21.(8分)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AE=1,CD=4,连接OC.

(1)求⊙O的半径;

(2)求sin∠COA的值.

【分析】(1)由CD⊥AB知CE=CD=2,设OC=OA=r,则OE=r﹣1,在Rt△COE中,由OC2=OE2+CE2列出关于r的方程求解可得;

(2)由OC=,CE=2根据sin∠COA=计算可得.

【解答】解:(1)∵CD⊥AB,

∴CE=DE=CD=2,

设OC=OA=r,则OE=r﹣1,

在Rt△COE中,由OC2=OE2+CE2知r2=(r﹣1)2+22,

解得r=,即⊙O的半径为;

(2)在Rt△COE中,OC=,CE=2,

∴sin∠CO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圆周角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垂径定理与圆周角定理、勾股定理及三角函数的应用等知识点.

22.(8分)一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150m2,如果它的长减少5m,那么它就成为正方形菜地.求这个长方形菜地的长和宽?

【分析】根据“如果它的长减少5m,那么菜地就变成正方形”可以得到长方形的长比宽多5m,利用矩形的面积公式列出方程即可.

【解答】解:∵长减少5m,菜地就变成正方形,

∴设长方形的宽为xm,则长为(x+5)m,

根据题意得:x(x+5)=150.

解得:x=10,或x=﹣15(舍去),

则x+5=15,

答:这个长方形菜地的长为15m,宽为10m.

【点评】本题考查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弄清题意,找到等量关系.

23.(8分)已知二次函数y=a(x﹣2)2﹣1的图象经过点(0,3).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直接写出y>0时x的取值范围;

(3)该函数的图象通过左右平移可以经过原点,写出所有的平移方案.

【分析】(1)把(0,3)代入y=a(x﹣2)2﹣1中求出a即可得到抛物线解析式;

(2)先解方程(x﹣2)2﹣1=0得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1,0),(3,0),然后写出抛物线在x轴上方所对应的自变量的范围即可;

(3)利用点(1,0)或点(3,0)平移到原点的方案得到得到抛物线平移的方案.

【解答】解:(1)把(0,3)代入y=a(x﹣2)2﹣1得a(0﹣2)2﹣1=3,解得a=1,

所以y=(x﹣2)2﹣1;

(2)当y=0时,(x﹣2)2﹣1=0,解得x1=1,x2=3,

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1,0),(3,0),

所以当x<1或x>3时,y>0;

(3)把抛物线向左平移1个或3个单位时,抛物线经过原点.

【点评】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把求二次函数y=ax2+bx+c(a,b,c是常数,a≠0)与x轴的交点坐标问题转化为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也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

24.(8分)如图,为测量某建筑物EF的高度,小明在楼AB上选择观测点A、C,从A测得建筑物的顶部E的仰角为37°,从C测得建筑物的顶部E的仰角为45°,A处高度为20m,C处高度为10m.求建筑物EF的高度(精确到1m).

(参考数据:sin37°≈0.6,cos37°≈0.8,tan37≈0.75,≈1.4)

【分析】设CH=xm,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AG=CH=x,根据正切的定义用x表示出EH、EG,结合图形列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设CH=xm,

由题意得,四边形ACHG为矩形,

∴AG=CH=x,GH=AC=20﹣10=10,

∵∠ECH=45°,

∴EH=CH=x,

在Rt△EAG中,tan∠EAG=,即tan37°=,

解得,EG≈x,

则x﹣x=10,

解得,x=40,

∴EF=FH+EH=50,

答:建筑物EF的高度约为50m.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仰角俯角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25.(8分)△ABC中,BC=12,高AD=8,矩形EFGH的一边GH在BC上,顶点E、F分别在AB、AC上,AD与EF交于点M.

(1)求证:;

(2)设EF=x,EH=y,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3)设矩形EFGH的面积为S,求S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S的最大值.

【分析】(1)先判断出AM是△AEF的高,再判断出△AEF∽△ABC,即可得出结论;

(2)先判断出四边形EMDG是矩形,得出DM=EH,进而表示出AM=8﹣y,借助(1)的结论即可得出结论;

(3)由矩形的面积公式得出函数关系式,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四边形EFGH是矩形,

∴EF∥BC,

∵AD是△ABC的高,

∴AD⊥BC,

∴AM⊥EF,

∵EF∥BC,

∴△AEF∽△ABC,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上高的比等于相似比);

(2)∵四边形EFGH是矩形,

∴∠FEH=∠EHG=90°,

∵AD⊥BC,

∴∠HDM=90°=∠FEH=∠EHG,

∴四边形EMDH是矩形,

∴DM=EH,

∵EF=x,EH=y,AD=8,

∴AM=AD﹣DM=AD﹣EH=8﹣y,

由(1)知,,

∴,

∴y=8﹣x(0<x<12);

(3)由(2)知,y=8﹣x,

∴S=S矩形EFGH=xy=x(8﹣x)=﹣(x﹣6)2+24,

∵a=﹣<0,

∴当x=6时,Smax=24.

【点评】此题是相似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面积公式,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26.(8分)如图,AB为⊙O直径,C、D为⊙O上的点,∠ACD=2∠A,CE⊥DB交DB的延长线于点E.

(1)求证:直线CE与⊙O相切;

(2)若AC=8,AB=10,求CE的长.

【分析】(1)连接OC,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ACO,推出∠DCO=∠D,得到OC∥DE,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OC⊥CE,于是得到结论;

(2)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CB=90°,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BCE=∠BA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1)证明:连接OC,

∵OA=OC,

∴∠A=∠ACO,

∵∠ACD=2∠A,

∴∠DCO=∠ACO=∠A,

∵∠A=∠D,

∴∠DCO=∠D,

∴OC∥DE,

∵CE⊥DB,

∴OC⊥CE,

∴直线CE与⊙O相切;

(2)解:∵AB为⊙O直径,

∴∠ACB=90°,

∵AC=8,AB=10,

∴BC=6,

∵直线CE与⊙O相切,

∴∠BCE=∠BAC,

∵∠CEB=∠ACB=90°,

∴△ABC∽△CBE,

∴,

∴,

∴CE=.

【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圆周角定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27.(9分)如图是某同学对一道作业题的解题思路,课堂上师生据此展开了讨论.

问题如图,已知A(1,)、B(4,0),∠OAB的平分线AC交x轴于点C,求OC的长.

思路:作AD⊥OB,CE⊥AB,CF⊥OA

①A坐标→OD=1,AD=,OA=2→∠AOC=60°;

②A、B坐标→OA=2,OB=4,AB=2→∠OAB=90°;

③AC平分∠OAB→CE=CF;

④S△AOC+S△ABC=S△AOB→AO•CF+AB•CE=OA•AB→CF=3﹣;

⑤综上,Rt△OCF中,OC=﹣2.

可以优化吗?

(1)同学们发现不需要证“∠OAB=90°”也能求解,简要说明理由.

几位同学提出了不同的思路

①甲说:S△AOC和S△ABC的面积之比既是,又是,从而;

②乙说:在AB边上取点G,使AG=AO,连接CG,可知BG的长即为所求;

③丙说:延长AC交△AOB的外接圆于N,再利用一次函数或相似求出OC.

请你选择其中一种解法,利用图2和已有步骤完成解答.

有什么收获?

(2)面积法是图形问题中确定数量关系的有效方法,请利用面积法求解:如图1,⊙O与△ABC的边AC,边BA、BC的延长线AE、CF相切,切点分别为D、E、F.设△ABC的面积为S,BC=a,AC=b,AB=c,请用含S、a、b、c的式子表示⊙O的半径R,直接写出结果.

【分析】(1)根据甲、乙、丙的三种思路解决问题即可;

(2)根据S△ABC=S△AOB+S△OBC﹣S△AOC,利用面积法解决问题即可.

【解答】解:(1)方法可以优化.

方法一:如图2﹣1中,作CE⊥OA于E,CF⊥AB于F.

∵CA平分∠OAB,CE⊥OA,CF⊥AB,

∴CE=CF,

∵====,

∴OC=OB•=2﹣2.

方法二:如图2﹣2中,在AB边上取点G,使AG=AO,连接CG.

∵AO=AG,∠OAC=∠CAG,AC=AC,

∴△ACO≌△ACG(SAS),

∴OC=CG,

∵∠AOC=∠AGC=60°,∠ABO=30°,∠AGC=∠GCB+∠ABO,

∴∠GCB=∠GBC,

∴GC=GB,

∴OC=GB=2﹣2.

方法三:如图2﹣3中,延长AC交△ABC的外接圆于点N,连接ON,BN.

易知N(2,﹣2),

∵A(1,),

∴直线AN的解析式为y=(﹣2﹣)x+2+2,

令y=0,得到x=2﹣2,

∴C(2﹣2),

∴OC=2﹣2.

本题收获:学会了利用面积法解决问题,学会构建一次函数,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2)如图1中,连接OB,OE,OD,OF.

∵⊙O与△ABC的边AC,边BA、BC的延长线AE、CF相切,切点分别为D、E、F,

∴OE⊥AB,OD⊥AC,OF⊥BC,

∵S△ABC=S△AOB+S△OBC﹣S△AOC,

∴S=•c•R+•a•R﹣•b•R,

∴R=.

【点评】本题属于圆综合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切线的性质,一次函数的应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一题多解,学会利用面积法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文档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2分)一元二次方程x(x﹣5)=0的解是()A.0B.5C.0和5D.0和﹣52.(2分)下列四点,在函数y=x2+1的图象上的是()A.(1,0)B.(0,1)C.(0,﹣1)D.(﹣1,0)3.(2分)若△ABC∽△DEF,相似比为1:2,则△ABC与△DEF的面积的比为()A.1:2B.1:4C.2:1D.4:14.(2分)已知某扇形的圆心角为60°,半径为1,则该扇形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