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 | 2018.6 | 周 次 | 十七 | 班 级 | 中(3)班 |
活动名称 | 中班音乐活动:大雨小雨打击乐 | 设计者 | 王晶晶 | ||
活动目标: 1.感知歌曲中大雨小雨的强弱变化,并尝试以声音、肢体动作、打击乐器的不同力度表现大雨小雨。 2.初步尝试看图谱或老师的指挥用打击乐器表现大雨小雨的强弱变化。 3.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 |||||
活动重点:感知歌曲中大雨小雨的强弱变化,并尝试以声音、肢体动作、打击乐器的不同力度表现大雨小雨。 | |||||
活动难点:初步尝试看图谱或老师的指挥用打击乐器表现大雨小雨的强弱变化。 | |||||
活动准备: PPT、铃鼓、响铃。 | |||||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大雨小雨》. 教师播放音乐,和幼儿一起复习歌曲 二、倾听歌曲,感受强弱。 1.倾听《大雨小雨》的音乐,感受声音力度的不同。 2.用音乐力度的变化唱出大雨和小雨强弱。 (1)出示图谱,教师指挥,幼儿看图谱用声音表现大雨和小雨。 (2)分组表现,一般幼儿表现大雨,一半幼儿表现小雨。 3.通过肢体表现大雨小雨的强弱变化。 (1)下大雨的时候声音比较响,我们可以通过拍身体的哪个部位来表现呢?(拍手、拍腿) (2)下小雨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呢?(点头、拍肩) (3)根据幼儿的回答来表现大雨小雨,教师带着幼儿表现一次,幼儿自己表现一次。 (4)再次创编动作,再次表现大雨小雨。 三、打击乐表大雨小雨。 1.出示铃鼓和碰铃,幼儿自由探索乐器的不同演奏方法。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种乐器,你们觉得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哪种像下大雨的声音,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像下小雨的声音? 3.集体表演。 | |||||
活动反思: 《大雨小雨》这节音乐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在熟悉乐曲旋律的基础上,感知大雨和小雨的音色与节奏的不同,并能根据大雨和小雨不同的音乐与节奏选择不同的乐器进行演奏。接下来帮助幼儿熟悉歌曲《大雨和小雨》。在这里先引导幼儿用声音大小的方式进行演唱,让幼儿感知大雨和小雨声音的不同,然后又引导幼儿一边唱一边进行拍手、拍腿的方法来打节奏,使幼儿感知节奏的不同。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能够跟随着许教师的演唱伴奏,认真地进行拍手、拍腿的练习,虽然在开始时出现了一些拍打节奏上的错误,但经过反复的练习,孩子们已经初步地掌握了乐曲的节奏。 最后,进行演奏,让他们自己试一试、敲一敲的过程中大胆地探索选择哪种乐器来代表大雨和小雨的声音,一方面满足了幼儿想要积极探索进行发现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使幼儿进一步感知了音色与声音的不同,同时也为下面的乐器伴奏奠定了基础,这节课培养了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在不同的程度上提高了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