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蚕的一生》(动植物)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讨论交流自己喂养蚕宝宝的经历及对蚕宝宝的生长、活动过程有初步的认识。
2、能够借助观察记录,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
3、对喂养活动感兴趣,体验收获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喂养蚕宝宝并连续观察、记录蚕宝宝的生长过程。
2、图片:蚕的一生。
3、幼儿记录单。
△活动过程:
1、出示蚕卵图片,引发幼儿讨论的兴趣。
2、出示图片:蚕的一生,引导幼儿交流蚕宝宝的生长变化。
(1)师:蚕宝宝刚孵出时时什么样子的?
(2)师:后来蚕宝宝是怎么长大的?它吃什么?是怎样吃的?蚕宝宝是怎样爬的?它有多少条腿?蚕宝宝长大时有什么变化?
(3)师:蚕宝宝长大后会怎样?蜕了几次皮?蚕宝宝从孵出来到图四一共生长了多少天?
(4)师:它是怎样吐丝的?结的茧子是什么样子的?它在茧子里一共生活了多少天?最后它变成了什么?你还发现蚕宝宝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3、引导幼儿交流各自的喂养经历,体验收获的快乐。
(1)师:蚕宝宝成为我们的朋友后,你为它做了那些事情?你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
(2)师:当你为它做这些事情时,你是怎样想的?
(3)师:当你看见蚕宝宝产的卵,有事怎样想的?
4、请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蚕宝宝的生长、活动过程。
●活动反思:
在活动开始,先提问幼儿:蚕宝宝从哪里来?孩子们讨论的非常热烈。在孩子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有自己家养蚕宝宝经验的幼儿很有发言权,蚕宝宝的仔是茧子中的蛾生出来的。于是我接着幼儿的答案出示了蚕的一生图片。原来是飞蛾产的卵就是蚕宝宝小时候的样子。过了几天小蚕宝宝就出生了。让幼儿了解蚕宝宝要休息的叫眠。这一天它不吃桑叶的还要换衣服,然后让幼儿了解蚕由头和身体构成,头上有嘴和两只小小的眼睛;身体圆长而软,有环节;身体下面有许多对小脚,身体旁边有气孔,气孔可以呼吸和散热;尾部有小尖,叫尾角;会爬行。让幼儿了解蚕宝宝的外形特征这个环节就在VCD中完成,因为没有现成的蚕宝宝也没有一定的观察过程。这个活动唯一的缺点是没有让幼儿实践饲养蚕宝宝,没有生活经验的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没有真正的感受。但在活动中孩子们都发表自己的见解,另外,通过看了录象,使他们对蚕宝宝的一生有了更深的了解,懂得了蚕宝宝是我们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