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点提示
1.当代国际社会: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主权国家及其权利,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国际法。
2.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国际竞争的实质。
3.我国的对外:自主的和平外交,我国对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三、主干知识
1.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国际关系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其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和冲突。 国际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的相悖是国家间摩擦或冲突的根源。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政治学第五课甚至是整个政治学的重要知识点,复习时必须重点把握。
2.主权国家及其权利
维护国家主权是我国的坚定立场。所以,复习时必须加以重视。
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其中,主权是指一个国家处理其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的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对内最高性和对外性是它的特征。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重要因素。
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
3.国际组织的分类
国际组织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有政治性的、专业性的;有世界性的、区域性的;有间的和非间的。复习要注意热点的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的类型。
4.联合国
第一,联合国的宗旨。简单地说,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理解联合国的宗旨要和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结合起来。
第二,联合国的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禁止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理解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要结合我国自主的外交。其基本内容是一致的。
结合历史知识,把握我国和联合国的关系。
5.科学判断当代世界形势
第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代时代的两大主题。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世界战争。要从两方面理解和平问题成为当今时代一大主题。一是战后和平力量的增长,使得和平具有了实现和平的可能性;二是当前威胁世界和平的各种因素(传统安全因素和非传统安全因素)仍然存在。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要从两方面理解发展问题成为当今时代一大主题。一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当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发展中国家面临严重贫困和债务的问题;二是发展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战后几十年来,国际环境相对和平,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第二,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苏联解体、东欧巨变,世界两极格局终结。由于当代国家矛盾复杂多变,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中重新组合,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大国实力的均衡化使国际格局向多极化转化,世界出现了多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多极化格局有利于遏制美国的霸权主义,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第三,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当前世界各国,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国内,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6.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中国主张,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其内容是:
第一,政治上各国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第二,经济上各国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悬殊; 第三,文化上各国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文化;
第四,安全上各国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相威胁。
7.我国外交的基本点
我国奉行自主的和平外交。这一既是自主的,又是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的。
第一,自主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
一、自主的含义: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一切国际问题都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二、主要表现:坚持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坚持我国处理一切对内、对外事务的自主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绝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一个国家去反对另一个国家;处理一切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尊重别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制度、发展战略和生活方式。
第二,维护我国的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目标。维护国家的和主权,是我国外交的首要目标。
第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
第四,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第五,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我国外交的基本点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复习时必须加以高度重视。
四、知识整合
(一)单元内知识联系
1.国际关系、国家利益、国家性质和对外
国际关系主要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主要是国家之间的关系。国家之间的关系主要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的相悖是国家间摩擦或冲突的根源,各主权国家因其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的变化而导致对外的变化,从而导致国际关系的变化。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执行对外的依据。所以,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一国对外。
2.和平与发展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两大主题。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一、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可见,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和平。
我国大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并与世界各国发展外交关系,就是要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和平的国际环境。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国家新秩序的内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联合国宪章中所确定的尊重各国主权、国家间的平等,以及维护国际和平、安全、正义等重大原则。二者都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都反应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愿望,都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都成为国家间和平共处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
我国认为,国际新秩序应该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内容见“单元内知识联系”)。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可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国际新秩序的内容也是一致的。
所以,在复习时,应该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国家新秩序的内容结合起来。这样便于比较掌握。
(二)学科内整合 1.政治常识学科内整合
(1)主权与
主权是一国处理其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对内最高性和对外性是它的特征。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重要因素。是指公民享有的人身自由和各种民主权利。享有的范围和程度是和社会生活文化水平及社会制度分不开的。有国家性的一面,但本质上属于一国内政管辖范围的问题。不能高于主权。
尊重主权和平等是《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它一方面强调充分实现和享受是全人类追求的共同理想。促进和保护是各国的义务。另一方面,它又强调各国主权平等和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原则。维护本国的主权和安全,是每个国家和人民的神圣权利。各国有权自主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主权和是相辅相成的。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有的前提和保障,没有主权就谈不上。可见,主权高于。西方国家鼓吹的“高于主权”,实质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行径。
(2)我国的外交与对外职能
2.政治学与经济学
(1)国际竞争的实质与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提高综合国力,经济是基本,科技是龙头。当前世界各国,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国内,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这就要求我国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提高科技水平,加速经济发展。这也是与社会主义本质一致的。
(2)我国对外的基本立场、基本目标、基本准则与我国对外贸易的自主、自力更生、平等互利原则是一致的。我国坚持自主的和平外交,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
整,对一切国际问题都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并以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作为我国外交的基本目标。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同样,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我国坚持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坚决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平等互利地同一切国家进行贸易往来。
(3)发展两大主题与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也叫南北问题。发展问题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南北差距)越来越大。南北差距越来越大的最主要原因是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发达国家通过国际不等价交换剥削发展中国家。所以,必须反对发达国家利用不等价交换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剥削,才能进一步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更好地解决发展问题。
3.政治学与哲学
(1)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国际关系.各国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既存在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和对立。所以,我们必须一分为二地分析中美关系、中日关系。
(2)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内外因辨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的外交、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各国越来越相互依赖,联系加强。所以我国必须在坚持自主的同时,对外开放,加强与各国的联系,学习他国之长,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用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分析中美、中日关系。中美、中日关系一波三折,目前中美关系处在历史最好的时期,但也有分歧。中日关系是历史最糟糕的时期。中美、中日关系是复杂的,利益的分歧是发展道路的曲折性,但都有共同利益,只要向前看,中美、中日关系就一定会健康发展,这是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对此,我们应该充满信心。
(三)学科间渗透
1.结合历史学科关于一战、二战和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知识,分析世界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2.用历史知识说明我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的历史遭遇,有着共同的国家利益。
3.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与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是我国自主的和平外交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从经济上讲,就是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与合作。这也符合市场开放性的要求。
4.结合地理关于我国周边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加强与这些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