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5:21:37
文档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1.书写展示。用正楷字誊写下面的句子,注意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看拼音写词语。梦是充满力量和光明的。百年前,多少有志之士为
推荐度:
导读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1.书写展示。用正楷字誊写下面的句子,注意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看拼音写词语。梦是充满力量和光明的。百年前,多少有志之士为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1.书写展示。用正楷字誊写下面的句子,注意书写正确、行款整齐。

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

    梦是充满力量和光明的。百年前,多少有志之士为而英勇奋战,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zǎn dīng jié tiě           地指挥下,pān dēng       棋盘陀顶峰击退rì kòu        ;如今中华儿女继承先烈的遗志,jiān qiáng bù qū           ,努力拼搏,以háo mài       的步伐向前挺进,让中国巍然yì lì       在世界的东方。

二、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分)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蒙古(méng) 单薄(bó)璀璨(cuī) 干涸(gù)

B.叉腿(chǎ) 妩媚(wú) 伪装(wéi) 逶迤(wéi)

C.围歼(qiān) 参差(cī) 提供(gōng) 豁开(huō)

D.擎着(qíng) 窥视(kuī)俨然(yǎn) 蟠桃(pán)

4.下列加点字读音、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路转溪桥忽见 风吹草低见牛羊    B.还来就菊花 千磨万击还坚劲

C.明月别枝惊鹊 萋萋满别情    D.日暮客愁新 客舍青青柳色新

三、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分)

5.查字典(见图)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将序号填入横线内。

(1)经过建设者的不懈努力,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风火山隧道终于全线贯通了。       

(2)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3)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籍贯、年龄、职业都不同,但此刻却紧紧团结在一起。       

(4)雄伟的大桥像一条银色的腰带,横贯在宽阔的江面上,气势非凡。       

四、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6.用下面句子赞扬“疫情期间医护工作者舍小家顾大家,冒着生命危险奔赴抗疫一线”的精神,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位卑未敢忘忧国。 B.横眉冷对千夫指。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D.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7.下列句子中,分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是大地的女儿,冬天把我孕育;春天把我降生;夏天把我抚养;秋天催我入睡。

B.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C.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到在他脚下。

D.微笑,是一缕温暖的阳光;微笑,是寒冬中的炉火;微笑,是艳阳下的清风。

8.下列对句子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不,没有人!天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桑娜沉思着。(语言描写)

B.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举起磨盘大的石头砸向敌人。(动作描写)

C.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外貌描写)

D.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的宏伟建筑。(环境描写)

9.关于文章阅读方法,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阅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也需要逐字逐句地读。

B.阅读文章时,我们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C.读书时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

D.阅读的时候,既要读进去,又要想开去,可以深化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

10.下面带点的词不能表示“说”的意思的一项是(  )  

A.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看着全国代表陆续进入会场,爷爷一脸兴奋,轻声嘟囔着:“新时代,新征程,祝祖国繁荣昌盛。”

B.刚打开“学问通”,手机就关机了,小林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这可怎么办呢?”

C.我写完作业,坐在书桌前琢磨着:“我该去哪里玩一下呢?”

D.老师一公布因为疫情不能秋游一事,同学们便窃窃私语:“这疫情何时才是个头啊!

五、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6分)

11.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遇见最靓的景]轻叩诗歌的大门,我们看到了苏轼笔下“                 ,白雨跳珠乱入船”的西湖雨中美景:欣赏了宋词里“                 ,听取蛙声一片。”的田园风光。

(2)[遇见最真的情]“祖宗疆土,           ,不可以尺寸与人。”这是抗金名将李纲坚守祖国每一寸土地的爱国誓言:“红军不怕远征难,                 ”,这是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3)[遇见最美的人]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在红军长征途中           的老班长,还认识了           的桑娜夫妇。

六、阅读实践(35分)

追忆历史记忆 感怀峥嵘岁月

[材料一]

ㅤㅤ①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ㅤㅤ②“日本帝国主义!”

ㅤㅤ③“中国党万岁!”

ㅤㅤ④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节选自《狼牙山五壮士》

[材料二]

ㅤㅤ①1938年5月的时候,东北抗日联军的一支,牺牲了不少战士,只剩下八个人,她们是冷云、胡秀芝、杨贵珍、安顺福、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和李凤善。

ㅤㅤ②10月的一天,太阳从地平线升了起来,乌斯浑河西岸弥漫着滚滚销烟。女战士们手中已经没有一颗子弹了。由于她们八人都不会游泳,宁愿战死也绝不苟活。”冷云说。

ㅤㅤ③女战士们一致同意过河,她们相互搀扶着走向乌斯浑河。就在这时,几颗子弹突然飞了过来,冷云想去抱住她,却被一颗子弹打中了肩。胡秀芝将她扶住,安顺福抱住王惠民。这时,敌人更加疯狂了,忽而搀扶着站起。水流很深很急,但她们依然向着乌斯浑河的深处前行。这时,激起了很高的浪花。浪花过后,河面平静了下来

——节选自《八女投江》

12.阅读材料二,并给材料二添加一个小标题,恰当的是(  )。  

A.敌人反扑 B.敌人偷袭 C.准备渡江 D.英勇投江

13.材料一既写了战士们的群体形象,又写了个体形象,这是           的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强化了描写的层次感,突出了五壮士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

B.这样写更能突出五壮士的团结爱国,又体现了每个战士的英雄气概。

C.全面而又细致地展现了五壮士壮烈跳崖的情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D.战士们一起战斗的场面会比个体战士描写得更加精彩。

14.材料一二关于“点面”的描写,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二都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描写,不同之处是材料二罗列了多个点,材料一聚焦一个点马宝玉。

B.材料一二都罗列了多个点,写了多个人物。

C.材料一二都是面的描写,没有点的描写。

D.材料一二都没有面的描写,只有点的描写。

15.结合材料一二,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壮士望着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是因为五壮士把敌人引上绝路

B.面对眼前的两条路:战死或被俘,女战士们一致选择战死,可见她们有着视死如归、英雄顽强的精神。

C.材料一二这样的描写手法,层次感及画面感很强,既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塑造了令人深刻抗日英雄的群体和个体形象。

D.材料二中提到的“太阳从地平线升了起来,乌斯浑河西岸弥漫着滚滚销烟。”这句话属于环境描写,进一步说明天气很好

坚守那份初心 怀揣美好梦想

[材料一]

ㅤㅤ①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ㅤㅤ②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ㅤㅤ③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ㅤㅤ④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ㅤㅤ⑤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ㅤㅤ⑥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ㅤㅤ⑦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ㅤㅤ⑧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ㅤㅤ⑨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ㅤㅤ⑩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节选自《桥》

[材料二]

ㅤㅤ学校坐落在山脚下的大坝上,从学校大门出来走百多米就有一条小河,小河上的一座石桥年久失修,老葛每天都要到石桥上走走、看看、修一修、补一补。

ㅤㅤ由于前几天连续的暴雨,山洪暴发,河水开始猛涨。这天早晨,老葛一来到桥头就惊呆了。只见那汹涌的洪水,怒吼着从山上冲下来,挟带着大量的泥沙、石块、树枝,奔腾着,冲到桥洞口,往下游狂奔。老葛站在桥头,感到石桥仿佛在颤抖,在呻吟。老葛的心,一棵大桃树,如一只下山的猛虎,横在那里,不走了

ㅤㅤ老葛冲到桥洞口,用手不停地拉扯着大桃树。大桃树卡在那里,死死地,不停地狂涌着往桥上扑。树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越堆越厚。

ㅤㅤ老葛站在桥上,望着桥上汹涌而来的洪水和惊马般横冲直撞的树枝、竹木、乱草,双腿开始颤抖,再不想办法,这桥肯定是保不住了。桥垮了,跳下水,用手撕扯着挂在大树上的一些树枝、乱草……

ㅤㅤ洪水退后,老葛拿出家中的积蓄帮忙把桥加固。当学校校长和村主任过来时,老葛只说了一句:“我想给孩子们再上一堂课。”原来老葛是一位退休老师。

——节选自《守桥》

16.根据材料二的故事内容,填写关键词,补充故事轴。

17.材料一二中画线的句子属于       描写,这样写的好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材料一中两处描写洪水的句子,可以看出情况越来越危急。

B.材料二中划线的句子交代了洪水来势凶猛、情况危急,渲染紧张气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C.材料一二中划线的句子,都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让人物形象更鲜明。

D.材料一二中划线的句子,告诉我们描写水凶猛的句子越多,小说的情节就越精彩。

18.材料二关于题目“守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守桥是主人公老葛退休后义务承担起来的“工作”,没有什么意义。

B.守桥概括了文章中老葛在洪水中奋力守桥的这一主要情节,让小说达到了高潮。

C.主人公老葛守住了学校门前河上的小桥,守住了孩子们上学的路,同时,表现出他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无限尊重与热爱。

D.守桥作为题目有象征意义,联结着老葛这一位退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牵挂,也联结着老葛与教师这一职业的关系。

19.材料一二从不同角度刻画了人物形象。照样子摘录一处,并写一写感受到的人物形象。

  

《桥》《守桥》
摘录句子ㅤㅤ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感受到的人物形象ㅤㅤ“冲、揪、吼”一系列动作准确地写出了老支书的果断和愤怒,“凶得像只豹子”,神态描写刻画了一个不徇私情的老支书形象。

                                   

                                      

放飞科技梦想 创造美好未来

[材料一]

ㅤㅤ2022年10月12日,喜迎党的二十大,中国十年科技成就吸引多国记者目光。据悉,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运用图片、实物、模型等6000多项展览要素,巨大的神舟十二号返回舱见证着中国太空探索的足迹。从载人航天取得重大进展,到嫦娥探月“三步走”完成,我国航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航天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摘自《凤凰网资讯》

[材料二]

ㅤㅤ据国家航天局介绍,党的以来,截至2022年6月30日,将625颗航天器送入太空。目前,我国在轨工作航天器约600颗

ㅤㅤ无论身在何处,“北斗”帮你导航定位;足不出户;地处偏远,通信卫星助你联网无忧……十年来,推动牵引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等全面服务国计民生,不仅如此,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

——摘自《光明日报——聚焦中国航天: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

[材料三]

2021年北京时间6月17日9时22分,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组成,总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于9时30分左右同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天地通话。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将为后续空间站建造及应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积累宝贵经验。空间站的用处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A.NASA对空间站的介绍中曾说,用于研究太空中的生活和工作“会使人类探索更深的太空成为可能”。

B.在空间站上可以开展地面上无法进行的科学研究,比如观测地球上因为大气遮挡而难以观测的星体,利用微重力环境合成合金材料或蛋白质晶体等等。

C.而发展空间站本身也能让人们获益,例如宇航员的清洁水系统可以用于水质净化和污染治理,天宫二号就曾做珠江口地区围填海变化监测。

20.根据材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设6个展区,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运用图片、实物、模型等6000多项展览要素。(  )

②据国家航天局介绍,党的以来,截至2022年6月30日,位居世界第二。(  )

③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杨利伟组成。(  )

④6月23日上午,总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行天地通话。(  )

21.下列选项中,与三则材料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光明日报》中提到:从载人航天取得重大进展,到嫦娥探月“三步走”完成,十年间,航天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B.《光明日报》中提到:十年来,中国航天空间应用全面发展,推动牵引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等全面服务国计民生。

C.空间站的用处很多,在空间站上可以开展地面上无法进行的科学研究。

D.《凤凰网资讯》中提到:展厅里,巨大的神舟十二号返回舱见证着中国太空探索的足迹。

22.如果要了解航天技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我会阅读材料       。通过阅读材料,我了解到了航天技术可以帮助我们:①           ;②           ;③               。

23.在二十大召开之际,如果你是一名记者,看到了展厅里巨大的神舟十二号返回舱,你最想说什么?请联系生活,结合材料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习作表达

24.习作表达

ㅤㅤ樊锦诗从青丝到白发,只做一件事,奔赴了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文化苦旅;黄文秀在自己青春正盛的岁月,选择泥泞的乡村,反哺家乡,她的青春怀揣梦想……每个人都有梦想,会有微笑、激动、幸福、烦恼、悲伤、不安……

ㅤㅤ习作提示:请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词语,围绕中心意思,选择具体的事例,不少于45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解析】【分析】“根”“归”“须”“依”“现”等字是左右结构,且左半部分比右半部分窄,;“中”“国”“人”“靠”“来”等字左右对称。

故答案为: 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点评】考查字形。注意将字写正确,用正楷字工整地书写,破折号要占两个字的位置。

2.【答案】斩钉截铁;攀登;日寇;坚强不屈;豪迈;屹立

【解析】【分析】“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含糊。“攀登”:指抓住或握住某物向上爬。比喻不畏艰险,积极进取。“日寇”:抗战期间因日本人强行侵略我国的行为与强盗无异,而称之为日寇。“坚强不屈”:坚韧、刚毅,毫不屈服。“豪迈”:指气度宽广,洒脱豪放。“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故答案为:斩钉截铁  攀登  日寇  坚强不屈  豪迈  屹立

【点评】考查拼音。注意词语的读音,能根据拼音正确拼读,通过理解词义正确使用词语。

3.【答案】D

【解析】【分析】选项A:“璀璨”cuī改为cuǐ,意思是光明灿烂。“干涸”gù改为hé,意思是指河道、池塘等的水枯竭。

选项B:“妩媚”wú改为wǔ,意思是形容(花木、女子等)姿态娇媚动人。“伪装”wéi改为wěi,意思是假装。“逶迤”wéi改为wēi,意思是蜿蜒曲折,拐来拐去。

选项C:“围歼”qiān改为jiān,意思是包围起来歼灭。

选项D:全部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拼音。识记词语的读音,能正确拼读词语,注意一些易错的读音。

4.【答案】A

【解析】【分析】选项A:“路转溪桥忽见”的“见”读xiàn,同“现”出现,显露;“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见”读xiàn,同“现”出现,显露。两字读音、含义相同。

选项B:“还来就菊花”的“还”读huán,意思是返回;“千磨万击还坚劲”的“还”读hái,仍然。加点字读音、含义均不相同。

选项C:“明月别枝惊鹊”的“别”读bié ,意思是旁、其他;“萋萋满别情”的“别”读bié,意思是分离。两字含义不同。

选项D:“日暮客愁新”的“新”读 xīn,意思是增添;“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新”读 xīn,意思是与旧相对,新鲜的,刚长出来的,嫩绿的。两字含义不同。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字义。识记诗歌中重点字词的含义,注意一字多义的情况。

5.【答案】(1)①

(2)②

(3)④

(4)①

【解析】【分析】(1)“贯通”:全部透彻地了解或连接,沟通,其中“贯”是连贯、穿通。

(2)“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其中“贯”是(精神、精力)集中。

(3)“籍贯”:(名)指祖居、自身出生或家庭久居的地方。其中“贯”是指原籍,出生地。

(4)“横贯”:横向贯穿;横着通过。“贯”是连贯、穿通。

故答案为:①②④①

【点评】考查字义。识记词语的词义,根据词义推断字义。

6.【答案】D

【解析】【分析】此题要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解答。

A:“位卑未敢忘忧国。”意思: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

B:“横眉冷对千夫指。”意思:俯下身子甘愿为老百姓做孺子牛。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多用来形容人的伟大。

D:“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意思: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7.【答案】A

【解析】【分析】分号是一种在层次上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主要作用是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并列、转折、承接和因果等,以并列关系居多)的两句分句。选项A:分号使用错误。“冬天把我孕育”“春天把我降生”“夏天把我抚养”“秋天催我入睡”不是并列的分句,因此不能使用分号。

选项BCD分号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标点符号。识记分号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8.【答案】A

【解析】【分析】选项A错误。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不,没有人!天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桑娜沉思着。”不是语言描写。

选项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常见的描写方法,掌握其特点,能分析句中出现的描写方法。

9.【答案】A

【解析】【分析】选项A:错误。阅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

选项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掌握阅读文章的方法,能快速阅读文章。

10.【答案】C

【解析】【分析】选项A:可以表示说。嘟囔:不间断地小声自言自语,后可加说的具体内容。

选项B:可以表示说。无可奈何:指没有一点办法,只好这样了。

选项C:不可以表示说。琢磨:思考、考虑,是在头脑中想,并不是说出来。

选项D:可以表示说。窃窃私语:暗地里小声说话。可以表示说。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语言表达。理解题意,分析句子的表达方式,根据要求进行选择。

11.【答案】(1)黑云翻墨未遮山;稻花香里说丰年

(2)当以死守;万水千山只等闲

(3)舍己为人;乐于助人

【解析】【分析】(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出自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意思是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南宋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思是清凉的南风送来阵阵稻花的芳馨,喧闹的蛙鸣好像在诉说丰收的年景。

 (2)“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出自《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七》,意思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应当拼死捍卫,不能让人分毫。“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出自的《七律·长征》,意思是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3)《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主要讲了长征过草地时,一位炊事班老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病号,在即将走出草地时,他逝世了的故事,赞颂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穷人》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管自己家境贫困,毅然收养了已故邻居两个孤儿这件事。反映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故答案为:(1)黑云翻墨未遮山 稻花香里说丰年;(2)当以死守 万水千山只等闲;(3)舍己为人 乐于助人 

【点评】考查课文内容理解。理解课文内容,根据要求填空。

【答案】12.D

13.点面结合;D

14.A

15.D

【解析】【点评】考查现代文阅读。理解材料内容,分析语段中使用的描写方法,根据要求解答题目。

12.材料二主要讲述了八位女红军宁可应用投江也不屈服的故事,故答案为:D

13.“点面结合”既要描写整个场面,又要突出主要人物。材料一即写战士们的群体形象,又写了个体形象,这符合点面结合的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可以强化描写的层次感,即突出五位壮士的团结爱过,又能全面而细致地展现五位壮士壮烈跳崖的情景,战士们一起战斗和个体战士的战斗同样精彩,因此选项ABC正确,选项D错误。

故答案为:点面结合;D

14."点"指对个别人或物的细致刻画;“面”指对全场情景的总的概括描绘。“点面结合”既要描写整个场面,又要突出主要人物。材料一二都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描写,不同之处是材料二罗列了多个点,材料一聚焦一个点马宝玉,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故答案为:A

15.选项ABC正确。选项D材料二中提到的“太阳从地平线升了起来,乌斯浑河西岸弥漫着滚滚销烟。”这句话属于环境描写不能进一步说明天气很好,选项D错误。

故答案为:D

【答案】16.从洞口吼着往下游狂奔    洪水咆哮着  颤抖  惊恐

17.环境;D

18.A

19.老葛扒掉上衣,跳下水、乱草……;“扒、跳、撕”一系列动作准确地写出了老葛义无反顾、英勇护桥的高大形象。

【解析】【点评】考查语段阅读。理解小说的内容,体会环境描写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16.根据文章内容可知,山洪爆发,河水猛涨,然后从洞口吼着往下游狂奔,一路上洪水在咆哮着;老葛当时的心情先是惊呆,然后颤抖,最后惊恐。

故答案为:从洞口吼着往下游狂奔    洪水咆哮着  颤抖  惊恐

17.“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只见那汹涌的洪水,怒吼着从山上冲下来,挟带着大量的泥沙、石块、树枝,奔腾着,冲到桥洞口,往下游狂奔。”等句子属于环境描写,衬托出情形越来越危急,引起读者兴趣,推动情节发展,但并不是描写洪水的句子越多小说情节就越精彩,因此选项ABC正确,选项D错误。

故答案为:环境;D

18.选项BCD正确,选项A守桥是全文的线索,意义重大,因此A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19.《守桥》中的“老葛扒掉上衣,跳下水、乱草……”一句中的“扒、跳、撕”一系列动作准确地写出了老葛义无反顾、英勇护桥的高大形象。

故答案为:老葛扒掉上衣,跳下水、乱草……   “扒、跳、撕”一系列动作准确地写出了老葛义无反顾、英勇护桥的高大形象。

【答案】20.①错误;②正确;③错误;④正确 

21.A

22.二;导航定位;联网无忧;牵引卫星通信

23.啊,我国的航天技术发展太快了!我国航天空间应用全面发展、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等全面服务国计民生,在国土、环保、应急救援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许多人开车出行时依靠卫星导航指路,就会准时到达目的地。 

【解析】【点评】考查现代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根据原文内容解答题目,切忌主观臆断。

20.根据材料一“据悉,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运用图片、实物、模型等6000多项展览要素,”可知①错误;根据“据国家航天局介绍,党的以来,截至2022年6月30日,将625颗航天器送入太空。目前,我国在轨工作航天器约600颗”没有提到居于世界什么位置,可知②错误;根据“2021年北京时间6月17日9时22分,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组成,”可知③错误;根据“2021年北京时间6月17日9时22分,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组成,总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于9时30分左右同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天地通话。”可知④错误。

故答案为:①错误;②错误;③错误;④错误

21.选项BCD与材料内容相符,选项A的内容是《凤凰网资讯》提到的,因此选项A错误。

故答案为:A

22.材料二是关于航天技术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因此如果要了解航天技术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应该阅读材料二,通过阅读材料二我们可以知道航天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导航定位,联网无忧,牵引卫星通信、导航和遥感等。

故答案为:二   导航定位  联网无忧  牵引卫星通信。

23.结合当时的情景,合理展开联想,语言通顺,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啊,我国的航天技术发展太快了!我国航天空间应用全面发展、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等全面服务国计民生,在国土、环保、应急救援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许多人开车出行时依靠卫星导航指路,就会准时到达目的地。

24.【答案】感谢 

    从古至今的诗词文章,但是,将会发现还有另外一种感情。朋友,多么亲切的称呼,多么……

    朋友?在那个雨天里,没有带雨伞。正当我在为如何回家而苦恼时,你带着雨伞来了,你因为中午要扫地,正好我没带伞。听后,接过了你的雨伞,那个人就是你,我的眼泪像关不住的水龙头一样涌了出来,你是为了我才会这样狼狈,我的朋友!

    朋友?在那个发试卷的日子里,只考了70多分,碎了!这时,你带着你的安慰来了,总会有一些挫折,努力向前,仔细地分析每一道题。可是,却听到你躲在一个小隔间里,我知道,你是为了我才抑住心中的悲痛,我的朋友!

    朋友?在那个演讲比赛的日子里,得了个倒数第一名,为我的面子。这时,你带着你的阳光来了,一个人也不可能完美无缺,不要过分伤心,我振作起来勇敢地继续努力着,当我走过老师的办公室时,我知道,你是为我才绽放笑容,我的朋友!

    朋友?在那个……

    感谢你,感谢你对我的帮助,我们还要做好朋友!

【解析】【分析】这是一篇叙事作文,首先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词语,然后围绕这个词语选择具体事例进行描写,要通过事例来突出令你感受最深词语,比如选择“感谢”这个词语,选择的事例要围绕感谢展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点评】考查叙事作文。本文选择的印象最深的词语是“感谢”,围绕对朋友的感谢展开,通过一系列事情表达了对朋友的感谢,语言优美,感情真挚。

文档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1.书写展示。用正楷字誊写下面的句子,注意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看拼音写词语。梦是充满力量和光明的。百年前,多少有志之士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