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赠白马王彪》艺术特色浅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5:20:26
文档

《赠白马王彪》艺术特色浅析

诗人本色xxx“粲溢古今,卓尔不群。兼曹操,曹丕之长,而各避其短。魏诗至子建始胜,风雅当家,诗人本色,当推此君”。这是,对曹植最中肯、最完美的评价。《赠白马王彪》这首诗作于黄初四年(223),最早见于《魏氏春秋》。当时诗人同白马王曹彪、任城王曹彰一起进京朝见曹丕。任城王曹彰在京城里不明不白地死了。曹植和曹彪在返藩的路上又受到监国使者的,不许同住同宿,被迫分道而行。曹植在极度的悲愤中写了这首诗送给曹彪。全诗共分七章。诗人以沉郁的笔调抒写了自己与任城王曹彰的死别之悲,与白马王曹彪的生离之痛,在
推荐度:
导读诗人本色xxx“粲溢古今,卓尔不群。兼曹操,曹丕之长,而各避其短。魏诗至子建始胜,风雅当家,诗人本色,当推此君”。这是,对曹植最中肯、最完美的评价。《赠白马王彪》这首诗作于黄初四年(223),最早见于《魏氏春秋》。当时诗人同白马王曹彪、任城王曹彰一起进京朝见曹丕。任城王曹彰在京城里不明不白地死了。曹植和曹彪在返藩的路上又受到监国使者的,不许同住同宿,被迫分道而行。曹植在极度的悲愤中写了这首诗送给曹彪。全诗共分七章。诗人以沉郁的笔调抒写了自己与任城王曹彰的死别之悲,与白马王曹彪的生离之痛,在
诗人本色

xxx

  

“粲溢古今,卓尔不群。兼曹操,曹丕之长,而各避其短。魏诗至子建始胜,风雅当家,诗人本色,当推此君”。这是,对曹植最中肯、最完美的评价。

《赠白马王彪》这首诗作于黄初四年 (223),最早见于《魏氏春秋》。当时诗人同白马王曹彪、任城王曹彰一起进京朝见曹丕。任城王曹彰在京城里不明不白地死了。曹植和曹彪在返藩的路上又受到监国使者的,不许同住同宿,被迫分道而行。曹植在极度的悲愤中写了这首诗送给曹彪。全诗共分七章。诗人以沉郁的笔调抒写了自己与任城王曹彰的死别之悲,与白马王曹彪的生离之痛,在这巨大的悲痛中又渗透着诗人对自己命运的幻灭之感,哭弟伤己,悲情四溢。而这四溢的悲情正造成了此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人在这首诗中采用了叙事、写景、抒情互相穿插、互相生发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自己心灵深处的悲痛。如第一章以叙事为主,交代朝京师后起程返封地的情景,“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语调缓和,然而读者不难从中咀嚼到一种深沉的哀痛。再如第四章以写景为主,“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那凄凉的旅途景色成功地渲染出一种孤寂、穷愁的气氛,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悲苦。至于第三、五、六、七章以抒写情感为主,或愤而斥责,或黯然自伤,或强作宽解,笔致委曲,写出了悲情的深沉、悲情的锦远。

这首诗的感情旋律,时而激扬,时而低沉,辗转相承。先是告别京师的眷顾之情,接着是小人挑拨离间、兄弟被迫分离的激愤之情,秋景萧条引发的伤感之情,与兄弟生死离别的悲痛之情,最后是前途渺茫、无可奈何的宽慰之情。感情的表达,或借景抒情,或直抒胸臆,或比兴寄托,都是“悲”、“愤”两字的不同表现。富于变化的表达方式,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本诗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从章法上看,它采用了民歌常用的连章法,除首章之外,其余六章首尾相衔,使全诗气韵流贯,节奏跌宕。诗中多用问答句,问答句又多用在每章之首,承上启下,即使全篇结构严谨,又使诗歌转折有致。

 

子建精通音律,据传又通晓佛经。“遂制转赞七声,升降曲折之响”、“撰文制音,传为后世”。他的诗歌追求音律和谐之美,如本诗中的“古混翔故域,灵柩寄京师”平仄协调,音节铿锵,可以见出从五言到五律的音律规范痕迹。此外,曹植还着意于炼字造句,诗句或悲壮宏阔,或凄恻委婉,或清丽工致,都充分显示了诗人把观察事物,体验情感与辞藻,锻炼字句相结合的用心。曹植诗无论是比兴运用,还是直寻其事,诗人的充沛感情都一贯用之。

正因在此诗中的各种艺术风格及其他作品的浓郁凄婉,曹植被钟嵘称为“建安之杰”。王世懋也云:“古诗两汉以来,曹子建出而始宏肆,多生情态,此一变也。”胡云鳞云:“子建《名都》、〈白马〉、〈美女〉诸篇,辞机赡丽,然句颇尚工,语多致饰,视东,西京乐府天然古质,殊自不同。”此外,在古体诗到近体诗和民歌到文人诗并推从文人诗的发展方面,曹植也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谢灵运曾言:“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可见,曹植在文学、艺术、音律等诸多方面的深厚造诣天下皆知,实无愧于魏晋“诗人本色”之称号。《赠白马王彪》更是他在这种大氛围下的佳作。

     

    

  

文档

《赠白马王彪》艺术特色浅析

诗人本色xxx“粲溢古今,卓尔不群。兼曹操,曹丕之长,而各避其短。魏诗至子建始胜,风雅当家,诗人本色,当推此君”。这是,对曹植最中肯、最完美的评价。《赠白马王彪》这首诗作于黄初四年(223),最早见于《魏氏春秋》。当时诗人同白马王曹彪、任城王曹彰一起进京朝见曹丕。任城王曹彰在京城里不明不白地死了。曹植和曹彪在返藩的路上又受到监国使者的,不许同住同宿,被迫分道而行。曹植在极度的悲愤中写了这首诗送给曹彪。全诗共分七章。诗人以沉郁的笔调抒写了自己与任城王曹彰的死别之悲,与白马王曹彪的生离之痛,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