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按其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提示】
(1)商誉=合并成本-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2)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实际上是商誉,而商誉与整体有关,不能在个别报表中确认,只能体现在长期股权投资中。
【教材例4-5】A企业于20×5年1月取得B公司30%的股权,支付价款9 000万元。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2 500万元(假定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
在B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过程中,所有股东均按持股比例行使表决权。A企业在取得B公司的股权后,派人参与了B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因能够对B公司施加重大影响,A企业对该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取得投资时,A企业应进行以下账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90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90 000 000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9 000万元大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6 750(22 500×30%)万元,两者之间的差额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如果本例中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6 000万元,A企业按持股比例30%计算确定应享有10 800万元,则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1 800万元应计入取得投资当期的营业外收入,账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90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90 000 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18 000 000
贷:营业外收入 18 000 000
【举例】A公司于2013年1月1日取得B公司60%的股份,能够对B公司实施控制,实际支付价值为590万元,当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 0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590
贷:银行存款 590
【注意】成本法核算,在个别报表上不确认营业外收入。
2.投资损益的确认
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的份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确认为当期损益。投资企业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提示】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份额时,通过“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和“投资收益”科目核算。“投资收益”体现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体现的是被投资单位资产、负债的份额。也就是说,只要影响被投资单位净损益,投资方应通过“投资收益”核算;只要影响被投资单位资产、负债,投资方应通过“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1)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2)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例题7·多选题】2013年1月2日,甲公司以货币资金取得乙公司30%的股权,初始投资成本为4 000万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4 000万元,与其账面价值相同。甲公司取得投资后即派人参与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但未能对乙公司形成控制。乙公司2013年实现净利润1 000万元。
假定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2013年甲公司下列各项与该项投资相关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A.确认商誉200万元
B.确认营业外收入200万元
C.确认投资收益300万元
D.确认资本公积200万元
E.确认留存收益200万元
【答案】BC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确认应享有或应分担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或净亏损时,在被投资单位账面净利润的基础上,应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进行适当调整:
(1)被投资单位采用的会计及会计期间与投资企业不一致的,应按投资企业的会计及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2)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折旧、摊销、存货出售影响的营业成本、资产减值损失等)
【教材例4-7】甲公司于20×7年1月10日购入乙公司30%的股份,购买价款为3 300万元,并自取得投资之日起派人参与乙公司的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取得投资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9 000万元,除表4-2所列项目外,乙公司其他资产、负债的公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
假定乙公司于20×7年实现净利润900万元,其中,在甲公司取得投资时的账面存货有80%对外出售。甲公司与乙公司的会计年度及采用的会计相同。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均按直线法提取折旧或摊销,预计净残值均为0。假定甲、乙公司间未发生任何内部交易。
甲公司在确定其应享有的投资收益时,应在乙公司实现净利润的基础上,根据取得投资时乙公司有关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差额的影响进行调整(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影响):
存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应调减的利润=(1 050-750)×80%=240(万元)
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调整增加的折旧额=2 400/16-1 800/20=60(万元)
无形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调整增加的摊销额=1 200/8-1 050/10=45(万元)
调整后的净利润=900-240-60-45=555(万元)
甲公司应享有份额=555×30%=166.50(万元)
确认投资收益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 665 000
贷:投资收益 1 665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