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试题答案 | |||||||
课程名称 | 桥涵水文 | A卷 | 开卷 | 命题教师 | 黄作维 | ||
课程代码 | 03120850 | 适用班级 | 道桥0901 |
1、水文现象的共同特点是随机性、周期性、地区性。
2、径流形成过程一般可分为__降雨、流域蓄渗和坡面漫流、河槽集流四个阶段。
3、水文资料的来源主要有___水文观测站资料、洪水调查资料和___文献考证资料_三方面。
4、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725m和425m,河段长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为2.5‰。
5、河流的基本特征一般可用___河流断面、河流长度、和河流比降来表示。
6、表征河床稳定性的指标可分为__横向稳定性系数 纵向稳定性系数、综合稳定性系数三类。
7、泥沙按其在河流中的运动形式可分为___悬移质、推移质、床沙三部分。
8、河流水量补给可分为__雪源类、雨源类、雨雪源类_。
9、建桥后河床冲刷由__自然演变冲刷、桥下断面一般冲刷、墩台局部冲刷三部分组成。
10、洪水三要素是指___洪峰流量、洪水总量、洪水过程。
11、假设建筑物每年遭到洪水破坏的可能性为P,则在n年内遭到破坏的风险率
为 1-(1-P)n。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桥孔净长:
桥孔长度扣除全部桥墩宽度后的长度成为桥孔净长。
2、抽样误差:
用样本代表总体确定参数时必定存在一定误差,这个误差称为抽样误差。
3、累积频率:
等量或超量值随机变量频率的累计值。
4、水拱现象
河中涨水或在峡谷山口下游河段急泻而下的洪水,可出现两岸低,中间高的凸形水面想象。
5 径流系数:
径流深度与降水量之比或净与量与毛雨量之比。
三、问答题(1、3、4、5、6每题7分,2题5分,共40分)
1、桥位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以地区发展为第一要素;
(2)处理好道路与桥梁的关系;
(3)跨河构造物的布设应保障天然河水的顺利宣泄并顺应预计河道的自然演变;
(4)保证跨河构造物对车辆安全稳定的服务态势
(5)最佳的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6)尽量选用与自然环境协调美观的桥型。
2、河床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1) 流量大小及变化;
(2) 河段来沙量及来沙组成;
(3) 河段比降;
(4) 河床地质情况;
(5) 河床形态
3、简述水文经验累积曲线绘制步骤?
(1) 收集水文资料,组成随机变量系列。
(2) 将变量系列从大到小递减顺序排列。此时系列中变量的顺序号m,不仅表示变量大小的先后顺序,还表示等于和大于该变量的累积出现次数。
(3) 按照维泊尔公式列表计算各变量对应的累积频率.
(4) 以变量为纵坐标、频率为横坐标,在经验频率曲线上绘制经验频率点。
(5)依据经验点群的变化趋势,描绘成一条圆滑的曲线,即为所求的经验频率曲线。若实测系列样本容量N>100,也可根据工程设计要求选取设计频率P作横坐标值,在上述经验累积频率曲线上查得对应纵坐标,得设计值。
4、如何确定桥面最低高程?影响桥面最低高程的因素有哪些?
对于普通不通航河段,桥面中心最低标高=设计水位+桥下净空高度+桥梁上部结构建筑高度+ 各种水面升高值之和;对于有流冰流木漂浮物通过的河段,桥面中心最低标高=最高流冰或流木水位+桥下净空高度+桥梁上部结构建筑高度;对于通航河段,桥面中心最低标高=设计最高通航水位+按通航等级确定的基本通航净空高度+桥梁上部结构建筑高度,影响桥面最低标高的因素包括设计洪水水位、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因桥梁建筑引起的水位升高、水面漂浮物、通航船只净高以及桥梁结构物高度、道路线型布设的需要等。
5、试述桥梁墩台局部冲刷的基本概念及对其影响的主要因素。
由于桥墩对水流的干扰作用,墩前及墩侧产生了不利于床面稳定的局部水流,剧烈冲刷桥墩迎水端及其周围的泥沙,形成局部的冲刷坑成为桥梁墩台局部冲刷,对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涌向桥墩的流速、桥墩宽度、桥墩形式、墩前水深及床沙粒径等。
6 什么叫做适线法?为什么要用它来确定Cs?
适线法的基本原理就是让理论曲线与经验曲线相吻合,当两曲线吻合较好时皮尔逊三型曲线几个参数的可信度就比较高,在三个参数中,平均流量可以直接根据数据计算得出,比较准确,稳定的变差系数需要20-30年的资料,而稳定的偏差系数需要100年以上的资料,因此从理式的准确性来讲只有Cs相对误差较大,所以要用它来确定Cs。
四、计算题(10分)
根据某水文站观测桥位断面资料得该站最大洪峰流量均值为Q=580m3/s,Cv=0.32,Cs=2Cv 试推求该桥位断面十年一遇的洪峰流量。
皮尔逊Ⅲ型曲线离均系数Φ值表
P%
Cs | 1 | 10 | 50 | 90 | 99 | |
0. | 2.78 | 1.33 | -0.09 | -0.19 | -1.85 | |
0.66 | 2.79 | 1.33 | -0.09 | -0.19 | -1.84 |
T=10,由公式T=1/P 得到P=10%
Cv=0.32, Cs=2Cv=0. 查表得 Φ= 1.33
则Q =580(1+0.32*1.33)=826.8m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