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人们用了 香、蜡烛、沙漏等计时。
2、从小到大,我的 身高、体重、 臂长、脚长等发生了明显变化,指纹、眼睛 等没有变化。
3、我们用视觉器官(眼睛)——看到物体的 外形、颜色、大小等;
我们用听觉器官(耳朵)——听到物体发出的 声音,辨别声音的高低、强弱等;
我们用嗅觉器官(鼻子)——闻到物体发出的不同 气味;
我们用味觉器官(舌头)——尝到物体不同的 味道;
我们用触觉器官(皮肤)——感受到物体的 冷热,形状,光滑粗糙。
4、按食物的来源将食物分为 动物类食物和 植物类食物。动物类食物如:牛肉、鸡蛋、等;植物类食物如 :花生、蔬菜等。
5、瘦肉、鸡蛋等在火上烧过有烧头发的气味,这是因为食物里面主要含有 蛋白质,它是构成身体的主要材料。在食物上面滴上碘酒变成深蓝色是食物中主要含有 碘,按压后有油迹,因为食物中主要含有 脂肪。脂肪和淀粉为人提供能量。
6、人的消化器官有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
7、保护消化器官要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要定时,细嚼慢咽、不吃不干净,过了保质期的食物、不暴饮暴食。
8、变质食物有变色(不新鲜)、变味(有异味)、发霉等特点。
9、食物的变质与 存放的时间有关;与温度的高低、食物中的水分的多少、食物外表的损坏、食物所在的环境 等等因素有关系。
10、食物的保质方法有冷冻冷藏、烘干或晾晒干、抽成真空、做成食品罐头、 等等。不同的食物要用 不同的方法。
11、水是一种 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液体。像水这样的物体属于液体;像空气这样的物体属于气体;像木块、玻璃珠这样的物体属于固体。
12、能使浑浊的水变清的方法有 沉淀、过滤、渗透、蒸馏等。
1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手要拿在温度计的 上端;(2)眼睛要 平视;(3)液泡不能接触 杯壁和杯底。
14、烧开水时观察到的现象有 水位会升高、水上面有大量水汽、有气泡冒出、快开的时候有声音等。
15、水烧开了,我们也可以说 沸腾了,水沸腾时的温度叫 沸点,水的沸点在通常情况下是 100摄氏度。水沸腾后,水温保持不变。
16、用水槽、烧杯、玻璃管、小瓶、开水、冷水、红墨水组装一个实验。当把小瓶放入烧杯里的开水里时,玻璃管中的红墨水 水位升高,当把小瓶放入水槽的冷水里时,玻璃管中的红墨水 水位下降。
17、用一个空烧瓶口上固定了一个气球,将装有空气的空瓶放入开水中,就会看到气球会 鼓起来。在将烧瓶放入冷水中,气球会 萎缩。
18、用酒精灯、冷水、铜球、铁环、铁架台等。将铜球放在酒精灯上烧一会儿,铜球 穿不过铁环。在把穿不过铁环的铜球放入冷水中浸一下,铜球又能 穿过 铁环了。
19、用壶烧水时,火的热传给壶底,壶将热传递到壶内底部的水,壶底的水不断受热 上升,壶上面的冷水不断 下降,壶内的水不停 翻滚,逐步使水变热。
20、热会从温度高的地方逐渐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人们把这种传热方式叫热传递。从水的底部加热,热的不断上升,冷的不断下降,最后达到整体均匀受热,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 热对流。
21将高锰酸钾晶体轻轻放入水中,会看见水中高锰酸钾颗粒的周围有紫红色的像 云雾一样的物体向外扩散;搅动一下,就可以看见紫红色的云雾向水的四面八方扩散开去,最后,这一杯水全部变成了 均匀的紫红色。
22、高锰酸钾的颗粒在水中变得很小很小,并且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像高锰酸钾在水中发生的现象叫 溶解现象。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有热水溶解、 研碎。
23、填表:①味精 ②面粉 ③ 五香粉 ④食盐 ⑤粉笔 ⑥土壤
溶解于水的物品:__①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易溶解于水的物品:___②______③_______⑤_ ____⑥_________________
24、将一株长得比较好的植物,用一个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放在太阳下晒一段时间。过一会,观察到:塑料袋内壁出现了水雾和小水珠,这说明了 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身体内的水分被蒸发了。
25、植物“喝”的水,一部分 留在体内,一部分 被排出体外。
26、水是生命的 源泉,人类离不开水,动物离不开水,植物也离不开水。保护水资源要做到:(1)节约每一滴水;(2)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3) 一水多用。
27、在寒冷的冬天,自来水管被冰胀破,是 水结成冰体积变大造成的。
28、玩具的分类方法有按 颜色、形状、材料、声音等。
29、磁铁的形状有:条形磁铁、环形磁铁、马蹄形磁铁、针形磁铁。磁铁的特点有:磁铁有两个磁极、磁铁能吸住铁(南极用 S表示,北极用 N表示)
30、磁铁的两端相互接近时,同极 相斥、异极 相吸。在生产生活中,笔盒、磁吸、 门阻、扬声器、磁悬浮列车、应用了磁现象。司南是我国最早的磁铁指南仪器。
31、没有任何动力装置的玩具小车,要使它运动起来,办法有:用手推、用绳子拉、用电池动力带动、用风力吹、用斜面等;
32、在牵引力相同的情况下,载重量越大,小车运动的越 慢,载重量越小,小车运动的越 快。
33、我们把所有像鸡、鸭这样的动物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个部分,身上长满了 羽毛,有 喙,繁殖方式是 卵生,归为一类,叫 鸟类。
34、像兔和猫这样的动物,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身上长 毛,胎生,小动物吃它妈妈的奶长大,叫做 哺乳动物。
35、通过观察兔和猫,你发现它们的身体特点和生活习性有哪些特点?将结果填入下表:
不同点 | 相同点 | |
身体特点
| 猫的牙齿尖锐,爪子锋利,尾巴长。 兔的牙齿扁平,前脚短,后脚长,尾巴短,耳朵长。 | 1、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个部分,2、身上长毛,3、胎生, 4、哺乳。 |
生活习性 | 猫吃肉类食物 兔吃草类食物 | 都在夜间寻找食物 |
36、用下列方法检验表中的食物成分?把看到的现象和你的结论填入表中。
食物名称 | 用纸按压后 | 滴碘酒后 | 用火烧后 | 结论(主要含有) |
猪瘦肉 | \ | \ | 有臭味 | 蛋白质 |
土豆片 | \ | 变成蓝色 | \ | 淀粉 |
花生仁 | 有油迹 | \ | \ | 脂肪 |
研究的
物 体 | 受 热 | 受 冷 | 发现的 规 律 | ||
受热的方法 | 出现的现象 | 受冷的方法 | 出现的现象 | ||
食用油 | 放入热水中 | 水位升高 | 放入冷水中 | 水位下降 | 液、气、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 |
空气 | 放入热水中 | 气球鼓起 | 放入冷水中 | 气球萎缩 | |
金属球 | 用火烧 | 穿不过铁环 | 浸入冷水中 | 能穿过铁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