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冒号的正确使用-知识详解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5:21:11
文档

冒号的正确使用-知识详解

冒号的正确使用-知识详解(一)冒号的基本用法1. 用在称呼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示例:同志们:第十六届体育运动大会现在开幕。2. 用在“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例如”一类动词的后面,表示提起下文。示例:⑴我常常想:诸葛亮的先见之明也不宜于过分夸大,实际上他并非任何时候对任何事都有先见之明的。误用马谡,以致失守街亭,这不是缺乏先见之明吗?⑵绝大多数人都这样认为:昆虫度过了严寒的冬季,到了春天,天气转暖,它就会苏醒过来活动。3. 用在总说性词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推荐度:
导读冒号的正确使用-知识详解(一)冒号的基本用法1. 用在称呼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示例:同志们:第十六届体育运动大会现在开幕。2. 用在“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例如”一类动词的后面,表示提起下文。示例:⑴我常常想:诸葛亮的先见之明也不宜于过分夸大,实际上他并非任何时候对任何事都有先见之明的。误用马谡,以致失守街亭,这不是缺乏先见之明吗?⑵绝大多数人都这样认为:昆虫度过了严寒的冬季,到了春天,天气转暖,它就会苏醒过来活动。3. 用在总说性词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冒号的正确使用-知识详解

(一)冒号的基本用法

1. 用在称呼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示例:

同志们:

第十六届体育运动大会现在开幕。

2. 用在“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例如”一类动词的后面,表示提起下文。示例:

⑴我常常想:诸葛亮的先见之明也不宜于过分夸大,实际上他并非任何时候对任何事都有先见之明的。误用马谡,以致失守街亭,这不是缺乏先见之明吗?

⑵绝大多数人都这样认为:昆虫度过了严寒的冬季,到了春天,天气转暖,它就会苏醒过来活动。

3. 用在总说性词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示例:

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第一是官兵一致,第二是军民一致,第三是瓦解敌军。

4. 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面,表示引出解释和说明。示例:

本店经营品种:服装、鞋帽、钟表、玩具和家用电器。

(二)提示

1. 冒号的形式是“:”,左偏下,不要与上下左右居中的比号“∶”混淆。比号是数学符号。

2. 冒号的提示范围。一般说来,冒号用在句子内部,它的提示范围到一个句子完了为止。但是,它的提示范围有时也可以超出一个句子,管到几个句子,甚至是几个段落或成篇的文字。如人们写信时在开头收信人的称呼后用的冒号,又如讲话稿一般在开头的称呼语后面用的冒号。

3. “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例如”一类动词的后面,有时也可以不用冒号而用逗号。示例:

他在讲话中指出,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必须立足本职岗位,矢志艰苦奋斗。

4. “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例如”一类动词的后面,如果宾语不长,这些词语后没有什么停顿,就不必用标点符号。示例:

⑴他说今晚不回来吃饭。

⑵事实证明我错了。

5. 位置禁则:冒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三)冒号使用常见差错

1. 冒号套用。应避免一个冒号范围里再用冒号。如:

*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第一个冒号应改作逗号)

*记者在北京一些小学采访,不少教师反映:小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是:劳动观念淡薄,缺乏劳动习惯;生八、活自理能力低,不懂得爱惜财物。(第一个冒号应改作逗号)

2. 提示性动词指向引文之后的词语,这个动词之后却用了冒号。如:

*厂领导及时提出:“以强化管理抓节约挖潜、以全方位节约促成本降低、以高质量低成本开拓市场增效益”的新思路。(中间的冒号应去掉)

3. 冒号用在了没有停顿的地方。如:

*女乘务员小心地端起杯子,正准备换个地方放,突然,随着一声:“谁让你动我的杯子”的怒吼,一位30多岁的年轻人,一把夺走了杯子。(中间的冒号应去掉)

4. 冒号与“即”“也就是”一类的词语同时使用。如:

*他们加强了施工现场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甚至每一个工点的安全管理。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安全事故苗头实行“三不放过”:即没查出原因不放过,当事人和施工人员没有深刻认识事故苗头的后果不放过,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中间的冒号应改作逗号,或者保留冒号去掉“即”字) 

文档

冒号的正确使用-知识详解

冒号的正确使用-知识详解(一)冒号的基本用法1. 用在称呼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示例:同志们:第十六届体育运动大会现在开幕。2. 用在“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例如”一类动词的后面,表示提起下文。示例:⑴我常常想:诸葛亮的先见之明也不宜于过分夸大,实际上他并非任何时候对任何事都有先见之明的。误用马谡,以致失守街亭,这不是缺乏先见之明吗?⑵绝大多数人都这样认为:昆虫度过了严寒的冬季,到了春天,天气转暖,它就会苏醒过来活动。3. 用在总说性词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