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名称 | 郑大一附院门诊医技楼 | 交底时间 | 2010.11.1 |
工程部位 | 电缆敷设工程 | 交底对象 | 安装队电工班 |
交底人 | 接收人 | ||
参加交底人员 | |||
内 容 | |||
第一节 设备及材料要求 1.所有材料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2.每轴电缆上标明电缆规格、型号、电压等级、长度及出厂日期。电缆轴完好无损。 3.电缆外观完好无损,铠装无锈蚀、无机械损伤,无明显皱折和扭曲现象。油浸电缆密封良好,无漏油及渗油现象。橡套及塑料电缆外皮及绝缘层无老化及裂纹。 4.各种金属型钢不要有明显锈蚀,管内无毛刺。所有禁固螺栓,均采用镀锌件。 5.其它附属材料:电缆盖板、电缆标示桩、电缆标志牌、橡皮包布、黑胶布等均符合要求。 第二节 主要机具 1.电动机具、敷设电缆用支架及轴、电缆滚论、转向导轮、吊链、滑轮、钢丝绳、大麻绳、千斤顶。 2.绝缘摇表、皮尺、钢锯、手锤、扳手、电气焊工具、电工工具。 3.无线电对讲机、手持扩音喇叭。 第三节 作业条件 1.土建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 [1]预留孔洞、预埋件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安装牢固,强度合格。 [2]电缆沟、隧道、竖井及人孔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电缆沟排水畅通,无积水。 [3]电缆沿线模板等设施拆除完毕。场地清理干净、道路畅通,沟盖板齐备。 [4]放电缆用的脚手架搭设完毕,且符合安全要求,电缆沿线照度满足施工要求。 [5]直埋电缆沟按图挖好,电缆井砌砖抹灰完毕,底砂铺完,并清除沟内杂物。盖板及砂子运至沟旁。 2.设备安装应具备下列条件 [1]变电室内全部电气设备及用电设备配电箱柜安装完毕。[2]电缆桥架、电缆托盘、电缆支架及电缆过管、保护管安装完毕,并检验合格。 第四节 操作工艺 1.准备工作 [1]施工前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均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扭曲、损坏及漏油、渗油等现象 |
技 术 交 底
工程名称 | 郑大一附院门诊医技楼 | 交底时间 | 2010.11.1 |
工程部位 | 电缆敷设工程 | 交底对象 | 安装队电工班 |
交底人 | 接收人 | ||
参加交底人员 | |||
内 容 | |||
[2]电缆敷设前进行绝缘遥测或耐压试验。 (1)1KV及以下电缆,用1KV摇表遥测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不低于10ΜΩ。 (2)3—10KV电缆事先做耐压和泄漏试验,试验标准符合国家和当地供电部门规定。 (3)试完毕,用橡皮包布密封后再用黑胶布包好。 [3]放电缆机具的安装:采用机械放电缆时,将机械选好适当位置安装并将钢丝绳和滑轮安装好。人力放电缆时将滚论提前放置好。 [4]临时联络系统的设置:本楼内电缆敷设时可用无线电对讲机联络,手持扩音喇叭指挥。 [5]在桥架或支架上多根电缆敷设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事先将电缆的排列,用表或图的方式画出来。以防电缆的交叉和混乱。 [6]冬季电缆敷设,温度达不到规范要求时,要将电缆提前加温。 [7]电缆的搬运及支架架设:①电缆短距离搬运一般采用滚动电缆轴的方法。滚动时按电缆轴上箭头指向方向滚动。②电缆支架的架设地点要选好,以敷设方便为准,一般在电缆起止点附近为宜。架设时,注意电缆轴的转动方向,电缆引出方向在电缆轴的上方。 2.电缆沿支架、桥架敷设: [1]水平敷设: ⑴敷设方法可用人力或机械牵引。 ⑵电缆沿桥架或托盘敷设时,要单层敷设,排列整齐。不得有交叉,拐弯处以最大截面电缆允许弯曲半径为准。 ⑶不同等级电压的电缆要分层敷设,高压电缆敷设在上层。 ⑷同等及电压的电缆沿支架敷设时,水平净距不得小于35mm。 [2]垂直敷设: ⑴垂直敷设,有条件的最好自上而下敷设。土建未拆吊车前,将电缆吊至楼层顶部。敷设时,同截面电缆先敷设底层,后敷设高层,在电缆轴附近和部分楼层要采取防滑措施。 ⑵自下而上敷设时,低层小截面电缆可用滑绳人力牵引敷设。大截面电缆宜用机械牵引敷设。 ⑶沿支架敷设时,支架间距不得大于1.5m,沿桥架敷设时,每层最少加装两道卡固支架。敷设时,要放一根立即卡固一根。 ⑷电缆穿过楼板时,要装套管,敷设完后将套管用防火材料堵死。 |
技 术 交 底
工程名称 | 郑大一附院门诊医技楼 | 交底时间 | 2010.11.1 |
工程部位 | 电缆敷设工程 | 交底对象 | 安装队电工班 |
交底人 | 接收人 | ||
参加交底人员 | |||
内 容 | |||
3.挂标志牌 [1]标志牌规格要一致,并有防腐性能,挂装要牢固。 [2]标志牌上要注明电缆编号、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 [3]直埋电缆进出建筑物、电缆井及两端要挂标志牌。 [4]沿支架桥架敷设电缆在其两端、拐弯处、交叉处要挂标志牌,直线段要适当增设标志牌。 第五节 质量标准 1. 电缆的耐压试验结果、泄漏电流和绝缘电阻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电缆支架、电缆导管必须接地或接零可靠。 2.电缆敷设必须符合以下规定:电缆严禁有绞拧、铠装压扁、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等缺损。 3.坐标和标高正确,排列整齐;防燃、隔热和防腐要求的电缆保护措施完整。电缆弯曲半径符合规范要求。 4.在支架上敷设时,固定可靠,同一侧支架上的电缆排列顺序正确,控制电缆在电力电缆下面,1KV及其以下电力电缆要放在1KV以上。电力电缆下面;直埋电缆埋设深度、回填土要求、保护措施以及电缆间和电缆与地下管网间平行或交叉的最小距离均要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5.电缆转弯和分支处不紊乱,走向整齐清楚、电缆标志桩、标志牌清晰齐全,直埋电缆的隐蔽工程记录及坐标图齐全、准确。 6.电缆支架最上层至竖井顶部或楼板的距离不小于150-200mm,电缆支架最下层至地沟或地面的距离不小于50-100mm。支架螺栓固定时,选用螺栓适配,连接紧固,放松零件齐全。垂直敷设或大于45度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固定。交流单芯电缆或分相后的每项电缆固定用的夹具和支架,不形成闭合铁磁回路。电缆支持点符合规范要求。电缆与管道最小净距符合规范要求,且敷设在依然、易爆和热力管道下方。电缆沟和竖井按设计要求位置有防火隔堵措施。电缆的首端、末端和分支处应设标志牌。 第六节 成品保护 1.支埋电缆施工不宜过早,一般在其它室外工程基本完工后进行,防止其它工程施工时损伤电缆。 2.直埋电缆敷设完后,要立即铺砂、盖板或砖及回填夯实,防止其它重物损伤电缆。并及时划出竣工图,标明电缆的实际走向方位坐标及敷设深度。 3.室内沿电缆沟敷设的电缆施工完毕后要立即将沟盖板盖好。 4.室内沿桥架或托盘敷设电缆、宜在管道及空调工程基本施工完毕后进行,防 |
技 术 交 底
工程名称 | 郑大一附院门诊医技楼 | 交底时间 | 2010.11.1 |
工程部位 | 电缆敷设工程 | 交底对象 | 安装队电工班 |
交底人 | 接收人 | ||
参加交底人员 | |||
内 容 | |||
止其它专业施工时损伤。电缆两端头处的门窗装好,并加锁,防止电缆丢失或损坏。 第五节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直埋电缆铺砂盖板或砖时要防止不清楚沟内杂物、不用细纱或细土、盖板或砖不严、有遗漏部分。施工负责人要加强检查。 2.电缆进入室内电缆沟时,防止套管防水处理不好,沟内进水。要严格按规范和工艺要求施工。 油浸电缆要防止两端封铅不严密、有渗油现象。要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水平。 3.沿支架或桥架敷设电缆时,要防止电缆排列不争气,交叉严重。电缆施工前须将电缆事先排列好,划出排列图表,按图表进行施工。电缆施工时,要敷设一根整理一根,卡固一根。 4.有麻皮保护层的电缆进入室内,防止不做剥麻刷油处理。 5.沿桥架或托盘敷设的电缆要防止弯曲半径不够。在桥架或托盘施工时,施工人员要考虑满足该桥架或托盘上敷设的最大截面电缆的弯曲半径的要求。 6.防止电缆标志牌挂装不整齐,或有遗漏。要有专人复查。 八、环保与安全 (一)环保 1、油漆作业 (1)、在倾到、作业过程中发生遗洒,必须及时清理干净。 (2)、油漆、涂料用完后,将容器交回现场仓库,统一由厂家回收。施工剩余的油漆、涂料,应送回仓库妥善保管。 (3)、沾染稀释油类涂料的棉纱、棉布、刷子及废弃的油漆、胶、砂纸等应全部收集存放在有毒有害垃圾池内。 2、易燃、易爆、油品及化学材料储存 (1)、易燃、易爆、油品及化学材料的储存应建立台帐,对物品 名称、数量及入库日期进行记录,并定期清点。控制易燃、易爆、油品及化学材料的库存量。 (2)、易燃、易爆、油品及化学材料应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专用储存室(柜)内,并设专人管理。易燃、易爆、油品及化学材料库房管理人员应对库房定期检查。 (3)、易燃、易爆、油品及化学材料的专用仓库,应根据物品的种类、性质,设置相应的防护措施。 |
技 术 交 底
工程名称 | 郑大一附院门诊医技楼 | 交底时间 | 2010.11.1 |
工程部位 | 电缆敷设工程 | 交底对象 | 安装队电工班 |
交底人 | 接收人 | ||
参加交底人员 | |||
内 容 | |||
(4)、易燃、易爆、油品及化学材料应分类存放,堆垛之间的主要通道应有安全距离,不得超量储存。化学性质或防护、灭火方法相互抵触的危险化学材料,不得在同一仓库或同一储存室内存放。 (5)、易燃、易爆、油品及化学材料应防止泄漏,应及时清理干净被污染场所。 (6)、遇火、遇潮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害气体的物品,不得在露天、潮湿、漏雨和低洼容易积水的地方存放。 (7)、受阳光照射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害气体的物品和桶装、罐装等易燃液体、气体应在阴凉通风地点存放。 (8)、各种气瓶的存放,要距离明火10m以上,挪动时不能碰撞。氧气瓶不能和可燃气瓶同放一处。 3、砼剔凿作业 (1)、采用机械剔凿作业必须使用低噪音的剔凿设备。人工剔凿 作业时,大面积剔凿严禁人员过度集中。夜间(22-6点)不得进行剔凿作业。 (2)、在采用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或采取水淋等降尘措施。 (3)、剔凿出的垃圾要做到及时清理,堆放在指定地点。 4、节电作业 (1)、现场管线布置要合理,不得随意乱接、乱用。 (2)、设专人对现场用电进行管理,对照明用电要严格控制杜绝长明灯现象,在满足施工生产及生活的前提下应选用功率小的节能型灯具。与施工无关的电炉、电热器等严禁使用。 5、套丝作业 (1)、套丝机械必须安放在铁皮托盘内,防止作业时润滑油、铁屑等污染地面,同时润滑油可以回收并重复利用。 (2)、加工件套丝完成后,应在铁皮托盘内将加工端所附润滑油滴控净,并用棉纱擦干,防止油污染地面。 (3)、加工时所产生的铁屑、棉纱等废弃物应每天清理、装袋,并分类存放到指定地点。 (4)、需调直加工件时,严禁用铁锤敲击,避免人为的噪音污染。 6、废弃物管理作业 |
技 术 交 底
工程名称 | 郑大一附院门诊医技楼 | 交底时间 | 2010.11.1 |
工程部位 | 电缆敷设工程 | 交底对象 | 安装队电工班 |
交底人 | 接收人 | ||
参加交底人员 | |||
内 容 | |||
(1)、施工人员对作业产生的废弃物及时收集,分类存放到垃圾池内,并随手关门。 (2)、废弃物分4类。 (3)、场内运输废弃物,不得发生遗撒。 (4)、在废弃液态物品时(如废机油、废化学品等),在废弃时应将其放入封闭瓶内。 7、手动工具作业 使用的手动工具除应符合操作规程外,还应遵守以下规定: (1)、施工现场使用的电动工具尽量选用能耗低、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小的工具。禁用国家明令淘汰的工具。 (2)、操作手动工具时,应将噪音降到最低限度。 (3)、操作手动工具若产生粉尘,应有洒水等降尘措施,同时操作人员应戴器口罩等进行必要的个人防护。 (4)、使用手动工具所产生的废弃物,应随时分类、装袋,并存放到指定地点。 (二)安全 1、焊工应经过专门培训,掌握焊握焊割安全技术,并经过考试合格后,方准操作。 2、电、气焊工进场时应将操作证交主管部门审核后方可上岗作业。3、焊割前应经本单位领导同意,消防安全部门检查,方可进行作业。 4、焊割作业要选择安全地点,焊割前仔细检查周围情况,对可燃物必须清除,如不能清除时,应采取浇湿、遮隔等安全可靠措施加以保护。 5、盛过或有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化学危险品的容器和设备,未彻底清洗干净前,不得进行焊割。 6、严禁在有可燃蒸气、气体或粉尘的爆炸危险性场所焊割。在这些场所附近进行焊割作业时,应按有关规定,保持一定距离。 7、焊割作业不准与油漆、喷漆、木工等易燃操作同部位,同时间、上下交叉作业。 8、在高空焊接时,不要将乙炔发生器、氧气瓶放在焊接部位下面,并保持一定水平距离。乙炔发生器的回火装置及皮管发生冻结时,只能用热水或蒸气解冻,严禁用明火烘烤或用金属物敲打。 |
技 术 交 底
工程名称 | 郑大一附院门诊医技楼 | 交底时间 | 2010.11.1 |
工程部位 | 电缆敷设工程 | 交底对象 | 安装队电工班 |
交底人 | 接收人 | ||
参加交底人员 | |||
内 容 | |||
9、乙炔发生器、氧气瓶工作时,间距不小于5米,乙炔发生器和氧气瓶同明火作业距离不小于10米。 10、电焊机地线不准接在建筑物、机器设备、各种管道、金属架上,必须设立专用地线,不得借路。 11、不得使用有故障的焊割工具。电焊的导线不准与装有气体的气瓶接触:不准与气焊的软管或气体的导管放在一起;不准从生产、使用、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或部位穿过。油脂或沾油的物品,禁止与氧气瓶、导管、软管等接触。 12、焊割工作点火前要遵守操作程序,焊割结束或离开现场时,必须切断电源、气源,并仔细检查现场,消除火险隐患。在闷顶、隔 墙等隐蔽场所焊接,在操作完毕半小时内,应反复检查施工作业面,以防发生问题。 13、焊割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材,危险性较大的应有专人现场监护。 14、遇到五级以上大风天气时,施工现场的高空露天焊割应停止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