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专业认识实习
实习名称:专业认识实习 实习类别:认识实习
学 时: 2 周 总学分:
适用专业:01电子信息工程
编写人:陈欣波 编写日期:2000 年 7 月
一、实习的性质、目的和要求
1、性质:
生产实习是理工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生产实习对于培养学生巩固所学理论,接触了解社会和我国国情,获得生产实际知识,锻炼工作能力,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开阔视野等具有重要作用。
2、目的:
1)了解社会,接触实际,增强群众观点、劳动观点和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学会正确估计自己和他人,提高社会活动、处理人际关系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巩固与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增强本学科的感性知识和宽口径范围内专业知识。
3)获得一定的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
3、要求:
1)指导教师拟订实习计划,学生按计划实习。实习中学生应认真记录、写实习日记;
2)指导教师要认真检查实习日记;
3)实习结束时学生每人提交一份实习报告,内容包括对自己毕业设计过程的规划。
4)指导教师按学生的实习表现与实习报告,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查。
二、实习的内容、形式、方法
1. 使学生对实习所在厂(所、公司)的生产、研制和开发情况有所了解,并增加对宽口径专业范围内的学科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热爱专业,从而更加发奋 学习,毕业后更好地报效祖国的建设事业。
2. 通过参加测试、控制系统中较为典型的实际产品或元部件的设计、结构和性能分析、加工工艺、组装调试等多个生产环节,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以工程师助手的身份了解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和工作程序,学习并初步了解进行技术工作、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工作的相关实际知识。
4. 向工人、技术和管理人员虚心学习,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接触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增强群众观点和劳动观点,提高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能力。
5.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了解有关自动化测试和控制专业方面的新技术和发展动向、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可能的条件下全面了解本专业在航空航天与民用方面的作用和重要性。
6.收集、积累有关的技术资料,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实习时间安排表
序号 | 时间(天) | 内容安排 | 备注 |
1 | 1 | 指导教师讲课、安全教育 | |
2 | 6 | 现场实习 | |
3 | 3 | 撰写实习报告和总结 | |
总计 | 10 |
由学院组织统一进行,要求指导教师认真负责,保证实习质量。
五、实习报告的内容及要求
在实习结束后要写出实习报告。全面、系统地总结实习收获与心得体会,或针对实习中发现的某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实习报告的字数要求不低于两千字。
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实习结束,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笔记、实习报告,及学生实习过程中的表现综合评定成绩。
实习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制评定。不参加实习或累计缺席三分之一时间的学生,不予评定成绩,凡不及格者不能取得实习学分。对实习中严重违反纪律的学生,视情节降低成绩。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视具体实习单位情况而定。
八、其它说明
实习注意事项:
(1)学生在实习期间必须认真完成实习大纲规定的实习内容。
(2)严格遵守国家法令和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注意安全,杜绝一切事故。
(3)服从施工单位负责同志及实习指导人的领导;
(4)严格遵守所在单位的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
(5)尊重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虚心求教,搞好学校与实习单位的关系。
(6)实习期间不得请假,特殊情况需请假者,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