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进度表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改革为指导,以《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出发点,认真分析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有的放矢,学有所得,落实本册教学目标。采用各种开放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适应新时期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1)班现有学生46名,其中男生25名,女生21名,这些学生中,无弱智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来自城区,学生的基础成绩都比较好。所以该班级学生经过半年的共同学习生活,已经形成了勤奋学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关心集体、尊敬师长的良好道德品德;他们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比较刻苦,成绩比较稳定。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扇形统计图、圆柱和圆锥、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总复习等,本册教材注重学生经历从学生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教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形成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4、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5.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通过系统复习,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飞能力。
五、重点难点:
重点:扇形统计图、圆柱与圆锥、比例等是本册的重点。
难点: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六、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
七、教学进度表:
教 学 进 度 | |||
周次 | 教学内容 | 周次 | 教学内容 |
1 | 扇形统计图 4 | 13 | 下册总复习 4 |
2 | 圆柱和圆锥 4 | 14 | 小学总复习 4 |
3 | 圆柱和圆锥 4 | 15 | 小学总复习 4 |
4 | 解决问题的策略 4 | 16 | 小学总复习 4 |
5 | 解决问题的策略 4 | 17 | 期末复习 4 |
6 | 比例的意义 4 | 18 | 期末复习 4 |
7 | 比例的性质、比例尺 4 | 19 | 期末复习 4 |
8 | 确定位置 4 | 20 | 期末升学考试 |
9 | 正比例和反比例 4 | ||
10 | 正比例和反比例 4 | ||
11 | 期中复习考试 | ||
12 | 下册总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