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西方音乐史复习题完整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5:14:16
文档

【西方音乐史复习题完整版】

名词解释1、新艺术世纪上半叶,法国理论家、作曲家菲利普·德·维特里写了一本音乐理论著作,题名《新艺术》。不久,这个名词就流传开来,一切采用新式作曲法的作曲家都称自己是新艺术派,最后这个名词成了这个时期音乐艺术的总称,它实际上指的是文艺复兴初期法国和意大利的音乐艺术。2、音乐会序曲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产物,创始人是门德尔松,这种序曲和舞台艺术无关,是专为音乐会演奏而写的管弦乐曲。融合了古曲形式和浪漫风格,保留了纯音乐的严格形式,采用单乐章的奏鸣曲式,又与文学历史的情节性,大自然景色的描述性主题相
推荐度:
导读名词解释1、新艺术世纪上半叶,法国理论家、作曲家菲利普·德·维特里写了一本音乐理论著作,题名《新艺术》。不久,这个名词就流传开来,一切采用新式作曲法的作曲家都称自己是新艺术派,最后这个名词成了这个时期音乐艺术的总称,它实际上指的是文艺复兴初期法国和意大利的音乐艺术。2、音乐会序曲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产物,创始人是门德尔松,这种序曲和舞台艺术无关,是专为音乐会演奏而写的管弦乐曲。融合了古曲形式和浪漫风格,保留了纯音乐的严格形式,采用单乐章的奏鸣曲式,又与文学历史的情节性,大自然景色的描述性主题相
名词解释

1、新艺术

 世纪上半叶,法国理论家、作曲家 菲利普·德·维特里 写了一本音乐理论著作,题名《新艺术》。不久,这个名词就流传开来,一切采用新式作曲法的作曲家都称自己是新艺术派,最后这个名词成了这个时期音乐艺术的总称,它实际上指的是文艺复兴初期法国和意大利的音乐艺术。

2、音乐会序曲

 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产物,创始人是门德尔松,这种序曲和舞台艺术无关,是专为音乐会演奏而写的管弦乐曲。融合了古曲形式和浪漫风格,保留了纯音乐的严格形式,采用单乐章的奏鸣曲式,又与文学历史的情节性,大自然景色的描述性主题相连。

3、清唱剧

 世纪初期,在意大利出现的一种宗教内容的大型声乐体裁,音乐形式和风格接近歌剧,但合唱占主要地位,表演方式是音乐会式的,没有布景,服装和动作。巴洛克时期亨德尔的清唱剧最具有成就。

4、固定乐思

 是柏辽兹用来称呼“格言主题”,即在曲中多次出现的主题,并且在情节的发展中,在不同的环境中主题有所变形。应用固定乐思。最著名的一例是: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

5、大歌剧

 产生于十九世纪初期,专指风格雄伟壮丽的歌曲,多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特别是以法国大时期的题材,剧中不用独白,多用独唱、重唱、合唱、管弦乐、大规模的芭蕾场面和壮观的群众场面,之前辉煌的音乐效果。代表人物:梅耶比尔

6、轻歌剧

19世纪下半叶,是娱乐性较强的歌剧品种,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偏重讽刺揭露,结构短小,以独幕居多。广泛运用当时流行的曲调,这种体裁的奠基人是奥芬。

7、交响诗

 世纪由李斯特首创,是一种具有描写性、抒情性和戏剧性的单乐章标题管弦乐曲体裁。它的题材多取自文学、诗歌、戏剧、绘画及历史传说。内容富有诗意,乐曲形式不拘一格,交响诗还有其他形式称谓:交响音画和交响童话。

8、强力集团

 世纪60年代,俄罗斯的一个社会文化力量。成员包括: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丁、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柯夫)。他们致力于创作民间题材、祖国历史、面向现实的歌剧、交响乐、各种器乐曲,通俗易懂的器乐小品和声乐曲。探求着思想内容与音乐形式,革新创作和忠于民间创作的固有传统结合。

9、无词歌

 属于浪漫派特性地曲的体裁之一。始创于门德尔松,这些短小简洁的钢琴小品(共48首),将声乐体裁的歌曲旋律移植到器乐独奏曲上来,在钢琴上表达了歌曲的艺术性和歌唱性,并表达了一定高度放入艺术水准。

10、组曲

 是17世纪上半叶巴洛克键盘音乐常用的体裁,有一系列松散的小曲组成,如阿勒曼德,库拉班德,基格。这类组曲均由舞曲组成,因而也称舞曲组曲。

11、标题交响乐

 浪漫主义时期的产物,由柏辽兹确立,为了使乐曲的内容更容易为听众正确的理解,他在交响乐的每一乐章前面都加上标题。有时标题写的很详细,像乐曲说明一样。与古曲交响乐相区别。代表作品《幻想交响曲》

12、阿勒曼德

17世纪下半叶巴洛克键盘音乐中组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源于德国的速度较慢的舞曲,音乐平稳温和,常含短的弱拍和短小的音乐流动各声部做自由对位。

辨异

1、新教圣咏和格里高利圣咏

 格里高利圣咏 新教圣咏

(1)歌词:拉丁文 德文

(2)来源:宗教  民间流行歌曲

(3)风格:宁静、清晰   群众歌咏味道、情绪激昂

(4)地点:教堂仪式中 在大街、户外

2、亨德尔与

内容:两者都采用宗教体裁进行创作,但表达的情感内容有所不同。

 ——反映了德国市民中间的人文主义思想,表达了压抑、苦闷、寻求光明的思想情绪

 亨德尔——反映了英国市民充满的信心的精神面貌,表达了明朗、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情绪。

(2)创作环境:巴——德国 亨——英国

(3)写作手法:巴——复调音乐成就大

 亨——主调音乐成就大

(4)音乐体裁:

 巴——几乎涉及各领域(除歌剧),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极大成就

 亨——主要集中在歌剧、清唱剧和器乐音乐领域,其中在清唱剧取得极大成就

(5)音乐风格:巴——抒情性、概括性、哲理性;

 亨——史诗性、描绘性、戏剧性。

3、斯美塔那与德沃夏克

同:19世纪下半叶捷克民族乐派的重要代表

异:(1)在音乐体裁运用方面:

 斯——主要创作歌剧、交响诗。

 德——几乎囊括了所有的音乐体裁,广泛涉及各领域。

 (2)在音乐理解方面:

 斯——直接运用民间因素,是捷克人音乐的第一人,在本土音乐方面贡献大,作品具有民族色彩。

 德——不直接搬用民间语言,作品体现了民族精神气质与西欧先进作曲技术的相结合。

4、格里格与西比柳斯

同:19世纪下半叶北欧民族乐派作曲家;

异:(1)国籍: (格)挪威 (西)芬兰

(2)体裁:西——擅长于交响曲、协奏曲的大型作品

 格——擅长于短小精致的作品

 (3)表达方式:格——清晰、细腻、富于抒情性

 西——森严、雄浑、富于戏剧性

简述

1、海顿的艺术成就

 (1)确立了交响乐、弦乐四重奏的套曲结构形式;

(2)确立了主调音乐的写法;

 (3)确立了主题贯穿发展的原则;

 (4)确立了近代管弦乐的编制和配器原则。

2、艺术歌曲的特点

(1)选词严格(多选择文学性较强的诗歌);

(2)诗歌语言与音乐语言相结合;

(3)强调钢琴伴奏;

(4)突出表现意境,追求内在,音乐较含蓄。

3、瓦格纳关于乐剧的创作理论

(1)强调乐剧是整体艺术;

(2)强调管弦乐在音乐中的地位;

(3)创造了主导动机的原则;

(4)声乐风格体现为“无终旋律”,打破了咏叹调、宣叙调的界限;

(5)以场为体;

(6)交响乐式的发展原则;

(7)半音化的和声语汇;

(8)题材主要为神话。

4、威尔第歌剧创作特点

(1)解决了歌剧抒情性与戏剧性的结合;

(2)解决咏叹调与宣叙调的结合;

(3)实现了民族风格与国际风格的结合;

(4)强化了器乐和声乐的结合。

5、早期法国歌剧的特点

(1)不用宣叙调,保留口语对白;

(2)很少用旧曲填词,以新创作为主;

(3)重视重唱形式和乐队的作用;

(4)强调感情表达和音乐描绘。

填空

古希腊音乐

荷马时代 史诗:《伊里亚德》、《奥德修》

音乐生活:1.竞技比赛  2.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公元前6世纪左右,产生了音乐学校,可以说它是欧洲专业音乐教育的最早起源。  

拨弦乐器:里拉  基萨拉

管乐器:阿夫洛斯管

排箫类乐器:西林克斯

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

  索福克勒斯——《俄狄普斯王》

  欧里庇德斯——《美狄亚》

古罗马及中世纪音乐

封建社会全盛初期:格雷高利圣咏

17世纪 圭多 确立四线谱记录圣歌,沿用至今

复调音乐的产生和发展(封建社会全盛时期)

法国的游吟诗人——12世纪下半叶到13世纪下半叶

德国的恋诗歌手——12世纪下半叶到13世纪下半叶

“新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新艺术”产生于14世纪  代表:法国的 马肖、意大利的 兰迪尼

尼德兰乐派代表:杜费

16世纪 拉索 德国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 代表作《我们的主是坚固堡垒》

罗马乐派:柏勒斯特里那 确立了无伴奏合唱曲的先例

威尼斯乐派:代表当时新音乐的风格 代表人物 乔瓦尼

16世纪的世俗声乐音乐

意大利牧歌的繁荣  代表人物 马伦齐奥 蒙特威尔第 杰苏阿多

德国名歌手  汉斯·萨克斯(盲人歌手)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1597年西方的第一部歌剧《达芙妮》

歌剧诞生于1600年,在佛罗伦萨

1637年,在威尼斯建立了欧洲第一座公开歌剧院

威尼斯歌剧  代表 蒙特尔第 《奥菲欧》

那波里歌剧  代表 A·斯卡拉蒂

法国歌剧  吕利  确立了法国歌剧形式“抒情悲剧”

英国歌剧  普赛尔 《狄东与伊尼》

17世纪初期  清唱剧  康塔塔

巴洛克时期的器乐音乐

德国风琴音乐 北德乐派:布克斯特胡德

法国古钢琴音乐:F·库泊兰

器乐作曲家 代表塔蒂尼《魔鬼的颤音》(奏鸣曲)

 维瓦尔第《四季》(协奏曲)

声乐作品  康塔塔  世俗康塔塔 《咖啡康塔塔》

受难曲《马太受难乐》

弥撒曲《b小调弥撒曲》

古钢琴音乐《十二平均律》

管弦乐《布兰登堡协奏曲》

亨德尔  

歌剧《塞尔斯》  清唱剧《弥赛亚》  管弦乐《水上音乐》、《皇室烟火音乐》

十八世纪下半叶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

意大利喜歌剧 佩尔戈莱西《管家女仆》音乐史上的第一部喜歌剧

法国喜歌剧 卢梭的《乡村卜者》是法国第一部喜歌剧

英国民谣剧   该伊《乞丐歌剧》

(正)歌剧改革  代表:格鲁克《奥菲欧》

古典主义的盛期的音乐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代表作曲家:莫扎特、海顿、贝多芬

海顿“交响乐之父”《G大调第94交响曲“惊愕”》

 “弦乐四重奏之父”《C大调弦乐四重奏“皇帝”》

声乐体裁:宗教《创世纪》  世俗《四季》

莫扎特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不要再去做情郎》《你们可知道爱情是怎么一回事》、

《唐·爵凡尼》、《魔笛》

交响乐《C大调第41交响曲“朱彼特”》

奏鸣曲《A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土耳其进行曲》

莫扎特确立了近代协奏曲的结构。

贝多芬

交响曲

《降E大调第三“英雄”》、《c小调第五 “命运”》、《F大调第六“田园”》《d小调第九“合唱”》

序曲《艾格蒙特序曲》

歌剧《费德里奥》

钢琴奏鸣曲

《C大调钢琴奏鸣曲“黎明”》 《c小调钢琴奏鸣曲“悲怆”》

《f小调钢琴奏鸣曲“热情”》 《#c小调钢琴奏鸣曲“月光”》

《d小调钢琴奏鸣曲“暴风雨”》 《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春天”》

协奏曲《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

德奥歌剧——韦伯《自由射手》

舒伯特

“艺术歌剧之王”

艺术歌曲《鳟鱼》《小夜曲》

声乐套曲《冬之旅》、《美丽的磨坊女》

交响乐《b小调第八交响曲“未完成”》

门德尔松

1834年创建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

钢琴曲“无词歌” 序曲《仲夏夜之梦序曲》

交响乐《a小调第三交响曲“苏格兰”》《A大调第四交响曲“意大利”》

协奏曲《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舒曼    

小曲套曲《狂欢节》

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妇女的爱情与生活》

交响乐《降B大调第一交响曲“春”》

十九世纪上半叶 意大利歌剧  代表人物:罗西尼、贝里尼、顿尼采

罗西尼《威廉特尔》→《塞维尔的理发师》(喜)

贝里尼《梦游女》《诺尔玛》《清教徒》

顿尼采《拉摩木尔的露西亚》(正)《爱之甘醇》(喜)

波兰音乐

肖邦“钢琴诗人”

玛祖卡《降B大调玛祖卡》  《c小调“”练习曲》

法国音乐

柏辽兹:标题交响乐的倡导者

标题交响乐《幻想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戏剧交响曲)

声乐作品《浮士德的责罚》(戏剧传奇)

梅耶比尔:十九世纪上半叶法国大歌剧的代表  代表作《新教徒》

匈牙利音乐

李斯特  钢琴作品  《匈牙利狂想曲》

交响诗 《前奏曲“人生”》  交响曲《“浮士德”交响曲》

德奥音乐

瓦格纳 “现代音乐的先行者”

歌剧《黎恩济》、《漂泊的荷兰人》

跃居的创作实践《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首部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

勃拉姆斯  被誉为“古典主义最后一人”

意大利音乐

威尔第“意大利歌剧之父”

代表作:早期《那布柯》  中期《弄臣》  晚期《奥赛罗》、《法尔斯塔夫》(喜歌剧)

法国音乐(歌剧)

轻歌剧代表人物  奥芬《天堂与地狱》

抒情歌剧代表人物  古诺《浮士德》  马斯奈《维特》

比才  戏曲配乐《阿莱城的姑娘》

  歌剧《卡门》——标志着现实主义歌剧的诞生

民族乐派

西班牙代表人物格拉纳多斯、阿尔贝尼斯

捷克  

斯美塔那: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

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喜歌剧)

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  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

德沃夏克

交响曲《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 协奏曲《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歌剧《水仙女》

室内乐《钢琴三重奏“杜姆卡”》、《F大调弦乐四重奏“黑人”》

芬兰  代表人物西贝柳斯

管弦乐组曲《列明凯能》  交响诗《芬兰颂》

挪威  代表人物格里格

钢琴小品《钢琴抒情小品》  管弦乐组曲《培尔·金特》

俄罗斯民族乐派

格林卡  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  1812年创办了俄罗斯第一所音乐学院“圣彼得堡音乐学院”

歌剧《伊万·苏萨宁》 歌曲《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间》 管弦乐曲《卡玛林斯卡雅》

强力集团  代表人物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丁、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

鲍罗丁

交响曲《b小调第二交响曲“勇士”》  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穆索尔斯基

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  交响音画《荒山之夜》

里姆斯基

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

俄罗斯音乐

柴可夫斯基

交响乐《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  标题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1812序曲》

协奏曲《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歌剧《黑桃皇后》

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

室内乐《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如歌的快板”

钢琴作品《四季》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法国音乐

圣·桑  钢琴与乐队《动物狂欢节》

弗朗克  现代法国民族乐派的奠基人  《d小调交响曲》

德彪西 “印象主义音乐的奠基者”

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  歌剧《贝里亚斯与梅里桑德》

拉威尔“瑞士的钟表匠”

管弦乐曲《波列罗舞曲》  舞剧《达夫尼斯和克罗哀》

德国音乐  代表人物:沃尔夫、玛勒、理查·斯特劳斯

马勒

交响套曲《大地之歌》  艺术歌曲(声乐套曲)《亡儿之歌》

理查·斯特劳斯

交响诗《死与进化》 歌剧《莎乐美》

意大利歌剧

代表人物  马斯卡尼、列昂卡瓦罗、普契尼

马斯卡尼《乡村骑士》(人们称为意大利第一部真实歌剧)

列昂卡瓦罗《小丑》

普契尼《波西米亚人》、《托斯卡》、《蝴蝶夫人》、《图兰多特》

俄罗斯音乐  代表人物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

拉赫玛尼诺夫

钢琴协奏曲《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艺术歌曲《丁香花》

斯克里亚宾

交响诗《第四交响曲“狂喜之诗”》、《第五交响曲“普罗米修斯”》

文档

【西方音乐史复习题完整版】

名词解释1、新艺术世纪上半叶,法国理论家、作曲家菲利普·德·维特里写了一本音乐理论著作,题名《新艺术》。不久,这个名词就流传开来,一切采用新式作曲法的作曲家都称自己是新艺术派,最后这个名词成了这个时期音乐艺术的总称,它实际上指的是文艺复兴初期法国和意大利的音乐艺术。2、音乐会序曲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产物,创始人是门德尔松,这种序曲和舞台艺术无关,是专为音乐会演奏而写的管弦乐曲。融合了古曲形式和浪漫风格,保留了纯音乐的严格形式,采用单乐章的奏鸣曲式,又与文学历史的情节性,大自然景色的描述性主题相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