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组织的形成 在亚共析钢或过共析钢中,由高温以较快的速度冷却时,先共析的铁素体或渗碳体从奥氏体晶界上沿着奥氏体的一定晶面向晶内生长,呈针状析出。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从奥氏体晶界上生长出来的铁素体或渗碳体近似平行,呈羽毛状或三角形,其间存在着珠光体的组织。这种组织称为魏氏组织。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魏氏组织大多是铁素体魏氏组织.魏氏组织常伴随着奥氏体晶粒粗大而出现,因此,使钢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塑性和冲击韧性显著降低,同时使脆性转折温度升高。魏氏组织容易出现在过热钢中,因此,奥氏体晶粒越粗大,越容易出现魏氏组织。钢由高温较快地冷却下来往往容易出现魏氏组织,慢冷则不易出现。钢中的魏氏组织一般可通过细化晶粒的正火、退火以及锻造等方法加以消除,程度严重的可采用二次正火方法加以消除。 |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冷火 当前离线
UID
8461
帖子
6
主题
0
精华
0
积分
15
热处理币
23 枚
推广币
1 枚
贡献值
0
阅读权限
10
来自
辽宁抚顺
在线时间
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8
最后登录
2008-6-27
加一句,若严重应该也可以用正火后进行一次(或二次)淬火处理来消除。 |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天天小非 当前离线
UID
6205
帖子
4241
主题
10
精华
3
积分
7195
热处理币
20693 枚
推广币
3 枚
贡献值
3127
阅读权限
100
来自
山东济南
在线时间
93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22
最后登录
2010-11-4
你知道你的答案在哪里借鉴来的,我的观点和你正好不一样。 第一、过共析钢可以析出碳化物,不会形成魏氏组织。一般碳含量低于0.6%的碳钢和合金钢会出现。 第二、冷速不可能太快。淬火是不会产生魏氏组织的,他的冷却速度很快呀。 一般形成魏氏组织的情况应该为奥氏体晶粒较粗和适中的冷速两种条件下。 |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ipsen 当前离线 UID 8023 帖子 277 主题 4 精华 0 积分 935 热处理币 308 枚 推广币 38 枚 贡献值 431 阅读权限 50 在线时间 18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26 最后登录 2010-11-8 | 发表于 2009-3-12 16:22 | 只看该作者 本人摘抄一段书上的原话《金属学及热处理》崔忠圻 编 P274页 在实际生产中,含碳量小于0.6%或者大于1.2%的钢在铸造、热轧、锻造后空冷,焊缝或热影响区空冷,或者当加热温度过高,并以较快的速度冷却时,先共析铁素体或先共析渗碳体从奥氏体晶界生长出来的近于平行的或者其他规则排列的针状铁素体或渗碳体加珠光体组织。他们被称为魏氏组织。分别称为铁素体魏氏组织和渗碳体魏氏组织。 魏氏组织中铁素体是按切变机构形成的,与贝氏体中铁素体形成机理相似,在试样表面上也会出现浮凸现象。由于铁素体是在较快的冷却速度下形成的,因此铁素体只能沿奥氏体某一特定晶面(惯习面{111}A),并以一定的晶体学位向关系(K-S关系:(111)//(110)、[110]//[111])切变共格长大,形成针状铁素体。这种针状铁素体可以从奥氏体中直接析出,也可以沿奥氏体晶界首先析出网状铁素体,然后再从网状铁素体平行的向晶内长大。当魏氏组织中的铁素体形成时,铁素体中的碳扩散到两侧的母相奥氏体中,从而使铁素体针之间的奥氏体浓度不断增加,最终转变为珠光体。按贝氏体转变机构形成的魏氏组织,其铁素体实际上就是无碳贝氏体。 |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1135026 当前离线
UID
9609
帖子
259
主题
0
精华
0
积分
9
热处理币
455 枚
推广币
0 枚
贡献值
135
阅读权限
50
在线时间
3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2-12
最后登录
2010-11-2
9楼 发表于 2009-3-12 19:1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常说的魏氏组织是上面说的铁素体魏氏组织和渗碳体魏氏组织吧 与魏氏组织铁素体(WF)不是一回事。WF、AF、QF、BF等等都是一些专业术语,和我们经常说的不太一样 |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老热工 当前离线
UID
29381
帖子
1099
主题
0
精华
1
积分
2339
热处理币
3504 枚
推广币
0 枚
贡献值
12
阅读权限
100
来自
陕西省
在线时间
25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3-6
最后登录
2010-10-16
11楼 发表于 2009-5-8 10:32 | 只看该作者 魏氏体形成过程中不光有先共析相的析出而且有碳原子的扩散,除了存在有粗大奥氏体外,还应当有先共析相单向形核长大的条件,所以奥氏体中成分不均匀、冷却速度过慢都会促进魏氏体的形成。 铸钢零件的组织中,经常出现魏氏体组织,分析一下它的形成原因就明确了。 铸钢凝固过程: 液态——均晶凝固(——非平衡包晶转变)——非均匀奥氏体——先共析相析出——共析反应。 铸钢退火(正火)首先是改善了钢中奥氏体晶粒的均匀性才会消除魏氏体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