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案(全一册)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5:33:41
文档

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案(全一册)

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案(全一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再利用用能力,有待进一步地提高.同时本学
推荐度:
导读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案(全一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再利用用能力,有待进一步地提高.同时本学
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案(全一册)

教 学 计 划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再利用用能力,有待进一步地提高.同时本学期要多向学生讲授更丰富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进行更多的感受和观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采用散点式的结构,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四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20课,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的比重,欣赏评述大多随堂教学,均分配在各课中.

    本册单元和课节教学内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人文内容也有递进关系.

    全册共计20课可以分成9个单元.

    第一单元色彩为主学习色彩的冷暖包括《四季的色彩》《生活中的暖色》《生活中的冷色》;第二单元学习线条表现包括《快乐的人》《自行车局部写生》《猜猜我是谁》;第三单元设计有趣的生活用品包括《有趣的属相》《棋牌乐-棋篇》《棋牌乐-牌篇》;第四单元欣赏单元《生活与艺术中的花》、第五单元水墨画单元《画水果》《娇艳的花》;第六单元图案设计单元包括多姿多彩的靠垫与生活日用品的联想;第七单元人物绘画单元包括我们的现在和将来亲亲密密一家子;第八单元工艺设计单元泥玩具与漂浮和剪纸中阴刻与阳刻、第九单元电脑美术单元神奇的画笔.

三、教学目标

    (一)总学习目标

美术教学内容要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 美术教学内容应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味性. 美术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所以本册教学目标以《美术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美术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学习领域目标

    造型·表现:初步认识形,色,与机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设计·应用: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欣赏·评述;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的形式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法,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四、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习色彩的冷暖色彩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2、表现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义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3、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二)、教学难点:

    1,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2,欣赏情节性比较强的中外作品,认识该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

    3,用水粉,水彩颜料表现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

五、教学措施

    1、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2、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宽容和尊重.

    3、采用多种办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以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为丰富校园文化,减轻紧张的课堂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培养特长生,继续开展艺术团的培训工作,重点加强学生儿童画,创作画的训练.如本学期的科技节,做好学生的选拔和对学生相应的辅导,参赛工作.

    5、通过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搞好我校的艺术特色,加强校园艺术文化建设.配合学校,区开展的活动,定期更换学校橱窗作品,定期指导学生画艺术走廊等。

      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教学进度表      

周 次起止日期章  节  内  容计划节数备 注
1.09.03--.09.09四季的色彩2
2.09.10—.09.16

生活中的暖色2
3.09.17—.06.23

生活中的冷色2
4.09.24—.09.30

快乐的人2
5.10.01—.10.07

放假
6.10.08—.10.14

自行车局部写生2
7.10.15—.10.21

猜猜我是谁2
8.10.22—.10.28

有趣的属相2
9.10.29—.11.04

棋盘乐——棋篇2
10.11.05—.11.11

棋盘乐——牌篇2
11.11.12—.11.18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2
12.11.19—.11.25

画水果2
13.11.26—.12.02

娇艳的花2
14.12.03—.12.09

多姿多彩的靠垫2
15.12.10—.12.16

生活日用品的联想2
16.12.17—.12.23

我们的现在和将来2
17.12.24—.12.30

亲亲密密一家子2
18.12.31—2013.01.03

泥玩具2
19
20
21
22
课 题 第1课  四季的色彩 

课 型欣赏·评述课 时2

1、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 

2、 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3、认识该课中介绍的四位画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其作品进行初步分析,并写出短文,以表达对画而的认识与感受

重 点认识四季的色彩,能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难 点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PPT课件 

  、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

二、导入课题

出示课件,让学生思考:(I)你看到了什么?  

(2)听到了什么?  

(3)又想到了什么?(请学生回答) 

三、讲授新课

 I、欣赏 

 ( 1 ) 出示教材中的四幅画。  

 ( 2 ) 问题:说说四幅作品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2.分组活动。  

 ( 1 ) 要求: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画,由组长带领分组欣赏。  

  ( 2 ) 学生根据要求.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  

反馈(以小组形式)  

 (1)《早春之路》(日本画)东山魁夷(日本)  

 ①画面体现了什么绘画风格? (写实性、装饰性)  

 ②画家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表现春天?  

 ③写一篇短文来表达你从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什么?(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④你还想了解什么?  

 (2)《夏》列维坦()  

 ①画家运用了怎样的笔触来表现画面?(细碎、完整)  

 小知识:笔触是画家在再现或表现自然和生活时运用的各种笔痕。  

 ②画面主要使用了哪些颜色?  

 ④用短文表达欣赏这幅作品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感。(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3)《金秋》(中国画)林风眠  

 ①画面用色有什么特点?(淡雅、浓重)  

 ②树林在阳光照耀下呈现什么色彩? 

 ③给你带来哪些秋天的感受?试用短文表达。(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4)《冬猎》(油画)勃鲁盖尔(尼德兰)  

 ①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风景、人物、动物、植物)说一说。  

 ②观察作品的色彩,你有哪些体会?  

 ③你能感受到哪些冬天特有的美丽?用一篇短文表达出来。(请参考书上第3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拓展  

 教师总结:虽然冬季将一切事物归于沉寂,但是却预示着春天的来。四季的色彩是丰富的,有无限象征意义,四季的更替又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们之间是互相孕育、不断积累、循环往复的。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艺术的服光和美术的语言来观察、表达艺术作品和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感受。

第二课时 

1、检查学生作业,让学生朗读 写的感受

2、让学生创作一副自己喜欢的季节的作品

3、学生作品展示、相互评价

4、小结

 四季的色彩 

教 学

回 顾

课 题 第2课  生活中的暖色 

课 型造型·表现课 时2

1、了解暖色知识,体验暖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2、暖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

3、能画一幅以暖色为主的画。

重 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暖色,初步掌握暖色基本知识,并能根据观察或回忆表现生活中以暖色为主的景象。
难 点以暖色为主的画中冷暖的搭配和感受。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色卡、暖色为主的图片、教学课件《生活中的暖色》、学生优秀作业、绘画用具…

  、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

出示色卡,将暖色与冷色分开。

学生选择区分冷色与暖色。

三、讲授新课

认识暖色,了解暖色特点:对比中产生冷暖。

播放教学课件《生活中的暖色》。

1.你发现生活中、自然界中哪有暖色?

1.什么场合使用暖色?

四、组织学生研究活动:

1分析自已带的图片中哪些是暖色。

2暧色画中的少部分冷色起什么作用?

3.介绍一幅画的名称、以及给你的感受。

五、小组活动:

分析自己带的图片中哪些是暖色。

暖色画中的少部分冷色起什么作用。

介绍一幅画的名称、色彩以及自己的感受。

六、艺术实践:

分析名家名作《红色的房间》表现方法,谈谈给你的感受。

仿照马蒂斯《红色的房间》,选用与其不同的暖色改画一幅作晶。

第二课时

学生自由创作。

作品展示,自评互评相结合。

教师小结

生活中的暖色
教 学

回 顾

课 题 第3课  生活中的冷色

课 型造型·表现课 时2

1、了解冷色知识,体验冷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2、冷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

3、能运用冷色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重 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冷色.初步掌握冷色基本知识,并能以冷色为主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难 点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色卡、冷色为主的图片、教学课件《生活中的冷色》、学生优秀作业、绘画用具

  、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布置课前准备:收集表现水的图片。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

欣赏书中图片《水》。

组织研究活动

冷色卡中再分析偏冷和偏暖色。举例说明对比关系。

欣赏冷色表现水的图片,淡一谈冷色给你的感受。

分析、交流活动。

冷色给人的感受:清爽、宁静、安详、庄重、高雅、朴素

三、讲授新课

演示运用冷色表现水波纹方法:

将冷色滴洒在盆水中,(不要搅匀)趁色彩没有完全散开,将生宣纸覆盖在水面上.浸透轻拿出即可呈现自然水纹。

四、艺术实践

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准备好水盆、颜料、生宣纸

小组合作完成作业。

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

l组织小组展示作业。

2组织评价作业。

给自己的画起个名字,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

生活中的冷色
教 学

回 顾

课 题 第4课   快乐的人

课 型造型·表现课 时2

1、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可以应用于线造型的各种各样的媒材,发现线材的美感并进行艺术创造。

3、了解线材的基本制作方法。

重 点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研究身边各种各样的线材,通过对身边线材的搜集、整理和组织,进行不同人物动态的造型。
难 点人物动态夸张、生动及线材连接点的处理。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各类线材,如不同颜色的铝线、铜线等,质地较硬的线材如粗铁丝不适合学生使用;辅助材料及工具,如大号螺丝、圆锥形瓶子等,尖嘴钳子。

  、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激情引趣:

让学生听一段节奏轻松欢快的音乐,伴着音乐欣赏不同风格的歌舞表演。

听到这样的音乐,你是不是觉得浑身都想动起来?

这样的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你觉得什么样的动作最能表现这段音乐?

三、讲授新课

演示课件:

雕塑家族的新成员——动感雕塑。

1.小组研究:

表演并体会:当你活动时,主要是哪里在动?

欣赏书上名家作品:

它欢乐的动作和真实的人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为什么?

动感雕塑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哪里?

2.研究教材

分析、研究材中学生作品:

你喜欢哪—件?为什么?

什么样的人是快乐的?

你打算运用怎样的造型突出表现快乐?

欣赏书中作品,看看他们如何用线材表现快乐的动感?

你觉得哪里的造型是难点?和同学交流一下。

3.技法指导

根据个人的喜好与力度情况,选择适合的线材进行表现。

教师就出现的问题进行有制对性.的指导。

有些东西(螺丝钉、铅笔、曲别针等)不属于线材,你觉得它们像什么?能够与线材有机地配合使用吗?启发了你哪些想?

4.创作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

个人创作或与别人合作完成有快乐动态的人物雕塑造型。

第二课时

1.提出问题

你在创作中遇见过什么难题?是怎样解决的, 谁的造型最大胆?

你最喜欢哪一组造型?为什么?

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2.学生制作未完成作品。

3.学生作品展示、评价。

4.课后拓展

欣赏现代雕塑作品。、

5.教师小结

第4课   快乐的人
教 学

回 顾

课 题 第5课  自行车局部写生

课 型造型·表现课 时2

1、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3、通过学习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

重 点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
难 点如何用线精细地表现自行车。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自行车、图画纸、彩笔等。

  、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

二、谈话导入

大家都是以哪种交通方式上学的?

三、讲授新课

(一)探究式学习活动

提问:

l自行车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线有什么不同?

车把、车轮、车身、车上的线条有许多变化,比如,车条是直线、车筐是交叉线、链子上是曲线…

2谁能到黑板上画出自行车的某一部分?

组织同学们猜一猜是哪部分。

教师用线演示自行车局部写生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线的变化和衔接等。

学生观察、学习用线写生的方法。

(二)、小组讨论:

你认为教材上的学生作业哪些部分画得好?对你有什么启发?

组际之间进行交流。

他们观察得很仔细、表现得很具体、线条画得很丰富

学生动手实践

(三)、布置作业、巡视辅导。

(四)、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课后拓展

展示几幅表现一组自行车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进一步写生。

第二课时

1.学生自由创作,绘画自行车

2.作品展示、评价

3.教师总结

第5课  自行车局部写生
教 学

回 顾

课 题 第6课  猜猜我是谁

课 型造型·表现课 时2

1、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2、通过学习,发现、表现背面人物头部的美感,进一步学习写生及线造型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及画面的组织能力。

重 点学会捕捉背面人物头部的特征,能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出来。
难 点如何用线表现人物头部的特征。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图画纸、彩笔、课件等。

  、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

二、导人新课

探究式学习活动

讨论:展示儿位本班同学背而头像,请同学们猜一猜是谁。(教师课前用数码相机照好。)

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1.你为什么能猜出来刚才的几位同学呢?

板书:头型、发型、头饰、服装。

2.引导学生分析、感悟画家是如何通过背面人物表现人的内心情感的。

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小朋友的作品。提问:你喜欢哪幅?为什么?

3.小组讨论:

赏析《克里斯蒂娜的世界》、《盂蜀宫伎图》。

赏析《未来世界》,时论:画上的小朋发在干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4.利用教材上的学生作业.说一说自己喜欢哪幅,为什么。

5.与教师一起分析头发的走向及线条的组织。

边观察教师的示范边思考。

教师请一位女同学到前面做模特,师生分析头发的走向,演示如何用线进行写生。提醒学生要表现出头部的形体,一些线条应为弧线,并注意其方向的变化。

4.学生动手实践

5.布置作业,临摹教材中作品,教师巡视辅导。

四、本课小结

第二课时

1.学生写生自己前面同学的背面头像。

2.欣赏教材中两幅学生的创作.提问:这两幅作品分别表现出什么内容?

你们各小组如何利用自己的作品进行创作?

学生发言,小组同学进行讨论。

3.小组合作完成用人物

4.引导学生完成小组集体创作。

5.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6.课后拓展

展示几幅家长背面的线描画作品。引导学生州家进一步学习

第6课  猜猜我是谁
教 学

回 顾

课 题 第7课  有趣的属相

课 型设计·应用课 时2

1、在欣赏与十二生肖相关的艺术作品中,了解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文化,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和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

2、了解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以及邮票的一般常识。

3、用线描、彩色笔、水粉、剪贴、剪纸等技法设计、绘制邮票。

重 点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尝试在方寸之间表现、感受设计之美。
难 点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创新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铅笔、彩色水笔、水粉色、毛笔、卡片纸、笔洗。

  、

第一课时

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来到我们漂亮的多媒体教室,大家高兴吗?(高兴)听说有几只小动物唱着歌、跳着舞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想认识他们吗? 

课件——动画《十二属相歌》

师:它们是谁啊?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有关十二生肖的资料,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汇报:古代天文学家将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同时他们依照十二种动物的生活习惯和活动的时辰,确定十二生肖。如:夜间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属子时……

 师:你知道现在是什么时辰吗?生答不上的话,教师做简单解释。

学生汇报: 古代的中原地区,最初使用的是“干支 纪年法”,即用10个天干符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个地支符号子 、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合来纪年。师:今年是什么年?

看,我们的祖先真聪明,给每个人一个小动物作为吉祥物,它会陪伴我们一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趣。今天就来学习第七课《有趣的属相》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了解生肖、感悟古老文化。

师:世界上的动物这么多,古代的人为什么选择这十二种动物作为十二生肖呢?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我把十二生肖分成了两类。(课件出示)

生:左边为家养,右边为野生。

课件出示文字资料:十二生肖中的动物分为三类:

一类是 “六畜”,即牛、羊、马、猪、狗、鸡,它们是人类为了经济或其它目的而驯养的。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六畜兴旺”代表着家庭幸福、生活富足。

第二类是野生动物中为人们所熟知的野生动物,有为人们所敬畏的介入人类生活的,如虎、蛇;也有为人们所厌恶的鼠类;更有人们所喜爱的兔、猴。师:还有一种动物我们没提到,它是谁啊?

生齐答:龙

课件出示:第三类是中国人传统的象征性的吉祥物——龙,龙代表富贵吉祥,是最具象征色彩的吉祥动物。 

师: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中国人常称自己为——龙的传人。

2、情景欣赏,学习生肖邮票的知识。

师:几千年过去了,人们依然保持着对十二生肖的深深喜爱,他们把对生肖的喜爱寄托在十二生肖的形象上,以生肖形象设计的邮票被称为生肖邮票。课件欣赏——我国第一轮生肖邮票

师:我们国家从1980年开始发行生肖邮票,每年发行一枚,想一想,这一轮发行下来要多少年?生:十二年。

找一找生肖邮票的共同特点: 课件演示,学生找到一处,圈出一处。 (1).面值

(2).精美的图案.

(3).发行时间.

(4).半圆的齿孔

(5).中国邮政.

3、自主发现,掌握邮票的设计手法

师:我们看到的邮票中的动物形象和真实的动物一样吗?

课件出示真实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比较真实地动物和美术作品中的动物形象有哪些不同?在设计邮票形象的时候经常使用一些美术的语言,让形象变得更加美观,让学生根据自己所观察到的说出自己的观点。

教师加以总结并板书:

(1).夸张:突出动物的形态特点,可将某些地方加以变形扩大

(2).添加:可添加精美的文字或图案。

  (3).拟人:将动物加入人的表情。

(4).简化:用简练的手法表现动物。

4、布置作业要求:个人制作一件你喜爱的生肖邮票,或以合作的方式制作一整套生肖邮票,表达你的美好祝愿.

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学生展示,互评作品

总结:今天,我看到了这么多有设计精美又有独到创意的邮票,我们班还涌现了这么多的小邮票设计师,老师真的想将同学们的作品一一展现出来,可是课堂时间实在有限,这样吧,我们课后开一个生肖邮票展,好吗?

第二课时

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邮票由哪几部分组成?

2.学生自由创作一枚邮票。

3.学生作品展示、评价。

4.教师总结。

第7课  有趣的属相
教 学

回 顾

课 题第8课  棋牌乐——棋篇课 型综合·探索课 时2

1.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强化学生的设汁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2.通过观察和分析棋的组成部分、棋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自己的棋。

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相互协作能力。

重 点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一副棋,通过设计和制作得到快乐。
难 点棋的制作、材料的合理使用以及设计是否美观、大方和实用。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卡纸、胶水、剪刀、彩笔等。

  、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

二、导人新课

提问:

同学们下过飞行棋吗?这种棋怎么下?好玩吗?

三、讲授新课

1.对棋的组成进行分析

问:一副飞行棋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棋面上有什么?

(如说明.画面…)

2.分组研究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以下几类问题:

l书上的图片里.你最喜欢哪一副棋?它的主题是什么?哪儿最有特点?

2就一副棋说说它的制作步骤。如果你制作这副棋会注意什么?

3、说说棋子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如果是你的话,你还能做成什么样的棋子?

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不同的问题。

总结回答。

分析书上的作品。

3.组际交流。

讨论与分清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看课本第16页的问题,根据问题设计本组的棋,然后明确每个人的分工。

第二课时

1.学生以组为单位,继续创作。

2.作品展示,评价

3.课后展示

让学生说说本组的设计最有特点的地方和最成功的地方。

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另外有什么教训需要吸取。

第8课  棋牌乐——棋篇
教 学

回 顾

课 题第9课  棋牌乐——牌篇课 型综合·探索课 时2

1.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强化学生的设计意识,培养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2.通过观察和分析牌的组成部分及牌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自己的牌;

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相互协作能力。

重 点牌的设计制作和玩的方法。
难 点牌的设计制作方法、材料的使用合理以及设计是否美观、大方和实用。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卡纸、胶水、剪刀、彩笔等。

  、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

二、导人新课

提问:

分组研究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以下几类问题:

1.书上的图片里,你最喜欢哪一副牌?哪儿最有特点?

2就一副牌说说它的制作步骤。如果你制作这副牌会注意什么?

3.你们组成员认为你们可以用什么用具制作“牌”?用什么方法制作更新颖、美观?

讨论与分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看课本第18页的小组讨论问题,根据问题明确每个人的分工。

(每人设计两套四个字母的牌。)

例如:blke,gme,

(教师辅导,学生制作)

课后展示

让学生说说本组同学谁的设计最有特点,谁的设计最好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另外有什么教训需要吸取。

第二课时

1.欣赏学生作品。

2.选一组优秀作品,全班同学共同进行拼单词游戏。

3.本课小结。

第9课  棋牌乐——牌篇
教 学

回 顾

课 题第10课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课 型造型·表现课 时2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大自然更加关注,学会发现大自然的美,学习用美装扮生活,用美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了觯生活中一些常见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

3.能比较中外作品,评述萁相同处和不同处,从中感悟艺术家在作品中寄托的情感。

重 点认然界中的花与艺术中的花的关系,学习运用花美化生活。
难 点对比中西方作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认识艺术家们不同的表现方法。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花的图片、资料等。

  、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

二、导入:

 1.认识各种各样的花

     展示课前收集花卉的资料。

     介绍自己喜欢的花的名称、特点及表达的寓意。

     (闻一闻花香)

     带来鲜花的同学边介绍边将鲜花插在花瓶中,组成美丽的瓶花。

 请学生淡自已此时的心情。

三、讲授新课:

    1、了解西方绘画的表现方法 

  观看课件:《蓝花瓶》塞尚(法国) 

     (1)对比实物瓶花,观察并了解静物画的表现形式。

     (2)分析画面构图及色彩的美感。 

    2、观看课件:《银莲花》杜菲(法国)

   具体分析:(学习观察细节) 

  (1)生动的花瓣。

  (2)带有花朵图案的花瓶。

  (3)整合画面的桌布。

  3、了解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 

  观看课件:对比《写生玉簪》和《露气》两幅作品。

   具体分析两幅画的不同绘画风格:

     (1)工整、细腻

     (2)大气、豪放

    4、尝试并对比中西方绘画的不同特点

四、小组合作探究: 

  1、中国画和西画在花的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对照书中作品谈谈自己的观点。(组长记录大家的发言。) 

  2、小组间进行汇报。

  3、学生进行评述

   4、观看《粉彩百花圈瓶》(清)

   学生从不同角度谈自己的感受。(花的造型、线条的运用、做工的精细等。)

   再次感受花在生话中的应用,谈一谈自己身边哪些地方是运用花进行装饰的?怎样装饰的?

第二课时

1、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作品展示,评价。

3、教师总结。

第10课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教 学

回 顾

课 题第11课  画水果课 型造型·表现课 时2

1.使学生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从而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初步了解中国画的艺术形式,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3.尝试采用中国画干湿、浓淡的画法,表现一组水果静物。

重 点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 点如何用浓、淡、于、湿表现物象的特征,以及画面的构图。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毛笔、墨、中国画颜料、宣纸、调色盘、各种水果等。

  、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

二、引入新课

(1)展示出不同表现方法的水果绘画作品。

   提出问题:

     这几幅作品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有哪些是不同的?

     今天我们就学习用中国画的方法来画水果。

(2)出示课题:画水果。

 三、新授课

(1)学生分组欣赏。 

①用国画的方法表现水果与用其他绘画方法表现水果有什么不一样?

②尝试着用纸笔画一画。

     A尝试用笔:中锋、侧锋。

     B尝试用色:浓、淡、干、湿。

(2)教师可在学生初次探究的基础上做示范。

(3)请个别学生示范,其他学生看书欣赏其他学生的美术作业。

(4)打开书,欣赏。   

   ①看草莓、葡萄的步骤图,研究其画法。(学生临摹画法。)

   ②欣赏学生作业。

  (解决画面的构图问题)

 学生作业 (老师指导)

   作业要求:

临摹教材中的作品。

第二课时

1.欣赏学生上节课作品,进行评价。

2.教师总结。

3.水果静物写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作品展示,评价。

5.本课小结。

第11课  画水果
教 学

回 顾

课 题第12课  娇艳的花课 型造型·表现课 时2

1.通过对中国画花卉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写意花卉的形式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2.了解表现花卉的一些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花卉的基本画法,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特点。

3.能大胆地运用作画工具和方法,表达色彩的变化效果,尝试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形象生动的花卉形象。

重 点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 点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颜色的浓淡关系,特别是水分的干湿对表现物象的作用.在实践练习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创作。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毛笔、墨、中国画颜料、宣纸、调色盘、各种花的图片或鲜花等。

在教室里陈设不同品种的鲜花。

  、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

二、引入新课 

看到教室里陈设的鲜花,同学们会想到今天的学习内容一定会和什么有关系?

出示课题:娇艳的花:

三、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

     ①谁认识这些花儿.并叫得出它们的名字?

     ②你们还认识其他的花儿吗?请你把它们介绍给大家。

     ③鲜花再艳,也有捅谢的时候.什么花儿会永不凋谢?

     (2)展示中国画花卉。

     提出问题:

     ①猜猜它是用什么绘画工具画的,(展示文房四宝)

     ②用这种绘画工具绘制的画叫什么画?

     ③作者是如何表现花朵娇艳的?

     提出问题:

     ①怎样用笔、蘸色才能表现出花卉的特点?

   ② 水分的多少与画面的效粜有关系吗?

     (3)教师示范。

     (4)打开书,联系老师示范的过程,你认为书上的作业哪些地方运用了和老师一样的方法? 

    (5)展示花卉作品。 

  提出问题: 

  这些作品哪一幅你更喜欢?为什么? 

学生作业 

 (老师指导) 

  作业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临摹老师提供的范画。 

 (2)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儿进行表现。 

  小结 

组织交流。

第二课时

5.欣赏学生上节课作品,进行评价。

6.教师总结。

7.鲜花的写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8.学生作品展示,评价。

5.本课小结。

第12课  娇艳的花
教 学

回 顾

课 题第13课  多姿多彩的靠垫课 型设计·应用课 时2

1.提高对生活物品和环境的关注,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2.了解设计靠垫应从审美、实用和文化等方面进行。

3.能用剥称式或自己喜爱的纹样设汁、制作美观、实用的靠垫。

重 点靠垫的设计是以功能要求为前提的,还要关注除实用之外的审美和文化。
难 点靠垫作品的新颖、创新、构思巧妙。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剪刀、胶水。材料:较硬的卡片纸、水粉也、毛笔或彩色水笔等。

  、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

二、实物导人、揭示课题

 课前师生准备一组靠垫实物,发到各小组。

 研究:用途、形状、色彩、图案。

三、讲授新课

 (一)、师生研讨学习活动

 1、布置学生研究、分析教材。轴对称和中心对称有什么不同?

 2、设计靠垫用什么形状、纹样、色彩比较好?

 3、你喜欢什么图案纹样?打算如何进行色彩搭配?采用哪种骨式?

 (二)、创作实践活动,教师巡视辅导。

第二课时

1.学生继续设计未完成作品,教师巡视指导。

2.作业展示评价

    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

3.小结拓展

  如何实施自己设计的靠垫作品?选择什么材料?

  拍照、保存资料。

第13课  多姿多彩的靠垫
教 学

回 顾

课 题第14课  生活日用品的联想课 型综合·探索课 时2

1.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生活日用品的联想,使学生更J川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培养富于联想、敢于想象、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了解生活日用品因其用途不同而造型各异,感受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带给我们的乐趣。

3.能根据生活日常用品的不同外形展开联想,并通过动手表现、装饰,使其形象生动有趣。

重 点通过剥生活用品的联想。认识到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难 点引导学生对生活用品产生联想,并把自己的联想表达出来。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有关生活日用品、课件、各种工具和材料。

  、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请学生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生活用品摆放到桌面上来。

二、引入新课 

1、桌面上摆放的东西和我们这节课有什么联系?

 2、出示课题:

    生活日用品的联想。

 三、讲授新课 

(l)提出问题:

    “联想”这个词怎么理解? 

(2)展示用勺子装饰成的小人。提出问题:

    这个小作者是怎样通过联想完成这件小装饰品的?

(3)打开书,提出问题,分组讨论:

①欣赏书上的作业,分析作者是怎样认真观察展开联想的。

②书上的作品都用了哪些方法进行装饰的?

③他们的美术作品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和借鉴?

④仔细观察自己带来的生活用品,你能联想到什么,讲给大家。

 四、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作业要求: 

(1)认真观察自己带来的生活日用品。 

(2)大胆地展开联想。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装饰,使其成为一件可观赏的小饰物。 

(4)可以完成,也可以自由结合来完成。 

五、小结

第二课时

1.学生继续设计未完成作品,教师巡视指导。

2.作业展示评价,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

3.本课小结

第14课  生活日用品的联想
教 学

回 顾

课 题第15课  我们的现在和将来课 型造型·表现课 时2

1.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创新表现,做有理想有抱负的一代新人

2.创新思维与创作的关系。

3.运用多种方法,大胆想像创新表现。

重 点运用思维训练方法,激发创新表现,采用多种方法表现自己在未来世界中取得的成就。
难 点构图方法、画面的整体感。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教学课件、不同年龄性别人物图片、学生优秀作业、绘画用具…

  、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安排好学习小组,提上课要求。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我们的现在和将来。

2、分析课题,针对题目想一想我们要画什么内容?

教师引导发言:“我的现在与将来”

3、组织小组讨论:

谈一谈你的现在,想像一下将来。

 三、组织研究

1、“将来”意味着什么?

2、书中学生作品是怎样表现“将来”的?

3、你准备怎样表现自己的“将来”?

 四、艺术实践

1、欣赏作品。

2、分析构图方法。

 五、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展示人物参考图片。

 六、展示作业

组织学生讲解评价作业,作品的创新表现在哪儿。

第二课时

1.学生继续设计未完成作品,教师巡视指导。

2.作业展示评价,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

3.本课小结

第15课  我们的现在和将来
教 学

回 顾

课 题第16课  亲亲密密一家子课 型造型·表现课 时2

1.通过创作表现一家子的亲密场景,激发学生的爱心,培养丰富的情感世界。

2.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掌握粉印版画这一表现形式。

3.能通过仔细的观察回忆,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生活场景,了解粉印吹塑纸版画的表现风格。运用多种方法,大胆想像创新表现。

重 点运用粉印版画的形式,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场景。
难 点具体情节的表现、颜料水分的掌握。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吹塑纸、彩纸或纸、水粉色、水粉笔、调色盘、彩笔、铅笔、夹子等。

  、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安排好学习小组,提上课要求。

二、导入新课,学生交流

你的家是个小家庭还是个大家庭?家里都有谁?和你最亲近的人是谁?

 三、讲授新课

1、欣赏联想

  引导学生欣赏种树图片:

  你觉得这一家是什么人?

  他们在做什么?

  你从哪里感受到他们的亲密?

  你最喜欢和谁在一起?做什么?

  和家人在一起时,让你觉得最甜蜜、最温暖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那时候你们是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呢?

2、分析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分析一张粉印版画实物作品:

  这幅作品从哪方面表现了家人的亲情?

  摸一摸,看一看,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方法创作出来的吗?

  尝试印一笔颜色,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一般情况下,学生容易遇到的问题是颜色水分大,影响色彩效果。)

3、技法示范

  通过直观演示交流,解决技法问题:

(1)、刻版中容易出现哪问题。 

(2)、印制中夹子的重要性。 

(3)、色彩中水分的掌握。

4、创造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

  回忆家庭中动人的时刻,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情景。(画草稿)

第二课时

1.学生将草稿转画到吹塑板上,进行涂色,教师巡视指导。

2.作业展示评价,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

3.本课小结

第16课  亲亲密密一家子
教 学

回 顾

课 题第17课  泥玩具课 型造型·表现课 时2

1.通过捏绘泥塑玩具,了解祖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2.通过捏绘泥塑玩具,了解祖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学会手捏成型技法,制作造型可爱的泥玩具。

重 点学习手捏成型的制作技法,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缤纷特色与文化内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尝试仿照民问艺人的风格进行创作。
难 点泥塑玩具的造型设计及捏塑技巧,着色时民间装饰味的体现。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泥玩具、实物投影仪、陶泥、颜料、民间泥塑玩具资料的课件。

  、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安排好学习小组,提上课要求。

二、激情引趣

  小时候,你玩过哪些玩具? 

三、讲授新课

(一)、资料交流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的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你们想了解我们的祖先童年最喜爱的泥玩具吗?

(二)、分析探究。

1、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分析探究。

2、分析比较:

我国民问泥玩具主要表现哪些题材?各地的泥玩具有什么不同特色?它们的造型都夸张了哪里?又概括了哪里?它们的色彩有哪些特技法学习?

3、教师展示一组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在这一组作品中,你能找到哪些我们以前学过的技法?

4、仔细观察细节的表现,如羊角、小驴的尾巴、帽翅等小装饰,运用了哪些技巧。

(三)、造型训练

  提出作业要求:

  模仿民间玩具的造型和色彩,创造一个可爱的泥玩具。

(四)、教师巡视辅导,注意加强个性辅导,以点带面。

第二课时

一、学生继续制作未完成作品,教师巡视指导。

二、、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组织学生评价。 

1、你喜爱的作品抓住丁形象的哪些主要特征? 

2、从民间玩具的造型语言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怎样运用到你的作品中的?

3、你的作品又有了哪些创新?

三、本课小结

第17课  泥玩具
教 学

回 顾

课 题第18课  漂浮课 型综合·探索课 时1

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将艺术创造与科学研究完美结合的意识,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美好情感。

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初步探索有关浮力的知识,并能根据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有创意的设计。

3.结合绘画、粘贴、插接等不同造型手法,以及漂浮的科学道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实现自己的艺术创想。

重 点启发学生探究简单的浮力知识,并结合身边废旧物品进行有创意的设计与制作。
难 点在制作漂浮物时,创新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课件、画笔、彩纸、吸管、课件等。

  、

一、游戏导人

    游戏l:

    发给学生每人一支吸管,提出游戏要求:你能想到几种令吸管在水中漂浮起来的方法?

    游戏2:

    抢答——如果给你一把吸管,让它们漂浮在水面上.设想一下都可能有哪些不同的造型? 

二、思考反馈

  吸管为什么可以漂浮?

  铁很重,为什么轮船却能漂浮在海上?

 三、信息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信息交流。

  哪位科学家最早发现了浮力?

  你知道有哪些关于浮力的小故事吗?

 四、合作探究

  组织学生分组探究:(材料:铁、纸、不同造型的盒子、木片、泡沫、毛笔等。)

  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材料可以漂浮?

  看一看:书中同学作品给了你哪些启发?

  试一试:运用折、剪、卷、组合等不同手段,你能用手边的材料组织什么样的漂浮物的造型?

  讲一讲:你能设想一下它的功能及装饰吗?

 五、探索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

  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一个能浮在水面上的新颖美观的玩具。

 六、展示评价

  利用水盆、鱼缸等为学生营造一个新颖有趣的展评环境。

七、课后拓展

欣赏不同功能造型的轮船、游船、军用及民用潜艇等。 

第18课  漂浮
教 学

回 顾

文档

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案(全一册)

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案(全一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再利用用能力,有待进一步地提高.同时本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