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词
1. 而
(1)蟹六跪而二螯( )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3)吾尝终日而思矣 ( )
(4)登高而招( )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2. 于
(1)青,取之于蓝( )
(2)而青于蓝( )
(3)善假于物也 ( )
3. 者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
4.焉
(1)风雨兴焉( )
(2)圣心备焉( )
二、实词
1. 通假字
(1)以为轮( )
(2)虽有槁暴( )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4)君子生非异也( )
2. 古今异义
(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
今义:
(2) 以为轮
古义:
今义:
(3)用心一也
古义:
今义: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
今义:
(5)假舆马者
古义:
今义:
(6)声非加疾也
古义:
今义:
3. 一词多义
(1)望 a吾尝跂而望矣( )
b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
c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
(2)已 a学不可以已( )
b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已困矣( )
(3)加 a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
b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
(4)假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4. 词类活用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4)用心一也( )
5. 请解释加点字词
(1)劝学( )
(2)而绝江河( )
(3)而闻者彰( )
(4)假舆马者( )
(5)金就砺则利( )
(6)无以至千里( )
三、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
(3)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
2. 省略句
(1)( )以( )为轮
3. 倒装句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四、请翻译以下句子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
(6)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
(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
(8)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
【课内练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槁暴(pù)使之然(róu) 舟楫(jì) 舆马(yú)
B、蛟龙(jiāo跬步(kuǐ)骐骥(jì) 爪牙(zhǎo)
C、镂金(lóu弩马(nǔ)生非异(xìn洞穴(xué)
D、跂而望(qì) 锲而不舍(qì)二螯 (áo参省乎己(xǐng)
2、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3、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金就砺则利(磨刀石)
B、吾尝跂而望矣(提起脚后跟站着)
C、声非加疾也(快)
D、非能水也,则绝江河(横渡)
4、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组是 ( )
A、虽又槁暴 (虽然) 其曲中规(合乎) 砺(磨刀石) 须臾(片刻)
B、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快) 劝学(勉励,鼓励)
C、绝江河(横渡) 跬步(半步) 驽马(劣马) 生非异也(通“性”,本性)
D、镂(雕刻) 圣心备焉(完备) 渊(深水) 风雨兴焉(起)
5、对下列加点文言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取于蓝而青于蓝——两个“于”都是介词,前“于”相当于“从”,后“于”相当于“比”。
B、……善假于物也——介词,相当于“在”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一种特殊的指示代词,不能象其他代词那样单独作句子成分,只能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结构,表示“……的人”、“ ……的事物”的意思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用在由结果推出原因的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的原因
答案:B(……善假于物也——介词,相当于“向”)
6、对下列古今异义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不日参省乎已(参:验,检查。今常用义为:加入)
B、声非加疾也(疾:强,宏亮。今常用义为:疾病,或者快)
C、蟹六跪而二鳌(跪:脚或腿。今指动词“跪下”的“跪”)
D、金就砺而则利(金:黄金。今指刀剑等金属制品)
7、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
A、虽然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B、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C、何陋之有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课外拓展】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①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②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刘开《问说》)
①
②
2、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下》)
①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②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6、D(金:指刀剑等金属制品。今指黄金)
7、D(居庙堂之高,即“居高之庙堂”,定语后置,与例句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