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民生办
今年是深入贯彻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推进幸福都市建设的重要阶段。区委、区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全区上下同心合力,各街道、各部门结合本区实际,认真按照幸福都市建设的要求,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以来,幸福都市建设的主要工作及指标完成情况良好,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居民收入
预计1-9月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5347元,同比增长15%,为年计划的75.21%。增幅高于全市1个百分点。
2、教育水平
目前,全区现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中学10所,包括公办初中9所、公办高中1所,小学17所,包括公办小学15所、民办小学1所、民工子弟学校1所,12年制民办学校1所,幼儿园33所,包括教办园6所、集体园6所、部门办园1所和民办园20所,其中达省优质标准幼儿园22所,占66.7%,高出市均11.3个百分点,另有3所幼儿园将在近期接受省优创建评估。全区今年接纳外来工人员随迁子女6121人,接纳比例97.44%,高出市均近2年百分点。1-8月份,居民参加社会培训人数171833人,培训参与率为40.2%,高出市均12.2个百分点。
3、就业形势
1-8月份,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363人、实现再就业人数6123人、援助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710人、培育自主创业者人数947人、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人数9537人、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人次320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低于年度控制目标百分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实现100%就业。
4、保障范围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市率先完成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工作,全区被征地人员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人数2093人、保障覆盖率100%,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100%。1-8月份,社会保险五项险种累计净增加参保4580人次,五项险种累计参保61050人次,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覆盖率100%。
5、医疗服务
全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100%,居民健康指标保持全市前列,人均期望寿命78岁。1-8月份,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人次435634人,就诊率48.4%,婴儿死亡率 1.86‰,低于全市均值近1个千分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3.09‰,低于全市均值近0.7个千分点。全区已拥有医生数 人。
6、住房保障
保障性安居工程在建续建面积109.1万㎡,其中莲花村二期在建36.8万㎡,中和村AB地块续建46.8万㎡,中和村C地块续建25.5万㎡。1-8月份,新开工面积16.04万㎡,其中中和村AB地块新开工8.9万㎡,20号地块新开工7.14万㎡。预计2012年底竣工面积可达60.17万㎡。旧住宅区综合整治7个小区共幢房屋。华隆新寓、贡园、长虹路10号、长虹路13—31号、金贸新村等6个小区基本完成。城西纺织公寓完成3幢房屋立面出新,余下7幢房屋正在外墙粉刷。
7、养老体系
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养老模式。1-8月份,新增养老床位400张,养老床位总数1380张,其中社会兴办养老机构床位比例达87%。完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33家,完成率76.7%,年底新建4家,完成率将达到86%。全面实现60岁以上困难独居老人享受购买基本居家养老服务。
8、安全形势
全面实施“视频监控系统”项目建设,主干道、重要路口、重点防范区域的视频监控点,计划建设1000个,目前已建成500个,居民小区(小区主要出入口、广场、周边等重点防范区)的视频监控点,计划建设1500个,目前已建成1000多个,三是社会面的视频监控点,计划建设8500个左右,目前正在抓进组织推进,努力实现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形成“万眼看河西”平安城区总格局。9个月药品流通环节远程监督覆盖率100%,药品抽检60批,合格率98.3%。半年抽检121家餐饮具1280份,合格率93%。抽检小龙虾、煎炸油、面点、卤制品、火锅料、小龙虾、鱼类共30家175份,合格率98%。1-8月,亿元GDP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0,安全事故发生数 0。全区法律援助机构提供法律援助238人次,各类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成功率99%。 9、文化体育
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体系,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建成率达100%。实施实 “精彩365,快乐每一天”文化活动工程,1-8月份,共开展活动312场,完成全年任务的85%,超额完成计划任务。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完成新建、更新健身器材共27套,完成 “十分钟体育健身圈” 社区建设19个超额完成全区17个社区指标任务。
10、人口与家庭服务
依托“世代服务”机构,不断加大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拱建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平台,配备多媒体手翻书、触摸屏、电子屏等高科技硬件设备,进一步提高宣传效果和工作效率。除区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外,目前全区共有7个街道家庭公共服务中心和40个社区家庭公共服务中心。构建了以区妇保所为主体、区人口计生局为基础、街道和社区为补充的“三级联动”服务模式,促进了项目工作深入开展。开展生殖健康服务人次约3000多人次。建成“青春健康教育基地”一个,开展“青春健康五进”活动10次。目前,全区拥有婴幼儿早期服务中心1个和全日制托儿机构34 个。
二、工作推进中的主要特点
1、领导重视组织有力
自去年11月4日全市召开幸福都市建设动员大会以来,区委、区更加高度重视民生工作,今年3月,区委召开常委会,专题传达学习市《保障和改善民生十大本系实施意见》[宁委发(2012)1号]等有关推进幸福都市建设的文件精神,迅速行动,成立、区长亲自挂帅的“区宜居幸福圈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加强对幸福都市建设的领导。5月18日,区委、区召开了“宜居幸福圈建设推进动员大会”,进行再动员再落实,全力推进幸福都市建设,并出台了三年计划在三年内,总投资超过50亿元,围绕便民服务、教育文化服务、健身体育、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医疗服务、生态绿地、社区安全、交通等8个方面,全力建设7大类128个民生项目,强化了幸福都市建设和民生改善在全局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强化考核措施到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关于建立幸福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意见(试行)》[宁委办发(2012)14号]文件精神,有效分解落实市幸福都市建设指标要求,加快幸福都市建设进程,区委、区研究出台《宜居幸福圈工作方案》、《幸福都市考核实施办法(暂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绩效考核办法》等,坚持“以人为本主导、民生优先量化考核、目标管理考核引领”为原则,分别制定了部门和街道《2012年度幸福都市考核目标》,并将42个幸福都市建设指标分解到相关部门。以建立组织推进、责任落实、统计监测、督查协调等四个机制确保居民收入倍增、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服务、居家养老、社会治安、文化生活、安全保障等幸福都市建设各项指标落到实处。
3、扎实有效推进项目
一是加快推进教育项目建设。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分校正式开学;莲花村九年制学校完成总工程量的80%以上;怡康街初级中学、新城第二中学、奥体第二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等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
二是加快推进医疗卫生项目建设。沙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装修基本完成,正准备安装医疗设备;滨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病房楼建设深化设计定稿,土建预算结束,正准备土建施工。
三是加快推进社区服务项目建设。融侨社区中心等项目即将交付使用;莲花村社区中心完成总工程量16%;仁恒社区中心进行支护桩施工;兴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进行方案深化。
四是加快推进文化项目建设。莫愁湖、沙洲街道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省级示范点建设完成;沙洲文化示范站和全区10个文化活动室示范点的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建设即将投入使用;区新建图书馆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区文化艺术中心,预计9月份进入地下室建设。
五是加快推进民政项目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凤栖苑泰乐城老年公寓建设完成验收即将投入使用;万福老年公寓房屋改造装修基本完成。
六是加快推进生活环境项目建设。积贤菜市场提前建成并运营良好;复建凤栖苑公厕项目基本完成;公共停车场项目进行建设方案制定。
4、财政保障力度加大。
今年以来,财政按照建设宜居幸福圈工作要求,做好资金预算保障工作,积极跟进项目的推进,止九月末已拨付各类民生工程项目资金1.65亿,其中校舍新建及维护6550万,文化综合体建设2000万,区域环境综合整治7300万,预计全区一般预算支出16.71亿,其中全区公共服务支出1.17亿,公共服务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为70%。
三、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1、项目重视保障力度不平衡
绝大多数部门、街道、社区对幸福都市建设和民生工程项目建设十分重视,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但部门间重视程度不一,在组织保障、人员保障、财力保障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有的部门没有专门制定出台切实有效的贯彻落实幸福都市建设具体方案、工作计划及考核办法,工作重视和保障力度有待加强。
2、项目组织协调推进力度不平衡。
总体上看,民生工程项目建设进展良好,但少数项目在组织协调推进力度上不均,施工进度较预期偏慢。如凤栖苑生活服务中心等项目,由于施工给周边居民生活带来一定影响,小矛盾摩擦不断,责任单位及施工单位未能出面很好协调解决,存在居民阻挠施工影响工程进度的情况。
3、项目资金瓶颈突破难度较大。民生的组织实施、民生工程项目的有效推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北部地区水系提升、雨污分流等项目资金需求量大,上级部门配套资金不能及时下拨,导致项目建设无法推进。再由于财政刚性支出项目较多,产业发展项目欠债运行,“吃饭型”财政与税收增收难度加大并存等因素,要进一步增加幸福都市建设和民生工程项目投入,财政支出压力相当大。
四、工作建议
1、进一步提高对幸福都市建设的思想认识。当前,正处在跨越赶超发展的关键期,亚青会、青奥会、打造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新中心给建邺快速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处在矛盾凸显期,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在教育、就业、就医、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诸多方面,面临一系列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社会就不可能和谐,居民也就不会幸福。幸福都市建设市区出台了一系保障和改民生的措施,必将有效改善民生,提升各项民生保障标准和水平。因此,我们必须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幸福都市建设和民生工程项目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要在保增长的确同时,全力推进幸福都市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一方面,我们要努力通过发展经济来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问题是在发展中出现和存在问题的,最终只能通过发展的办法来解决。离开发展,民生问题的解决则是一句空话。另一方面,改善民生是发展的经济的最终目的,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地去改善民生,才能不断调动人民群众求发展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2、进一步强化推进幸福都市建设工作的责任性
在实行幸福都市建设(民生工作)领导小组推进工作例会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部门、街道、社区的责任,尤其是牵头部门的统筹协调职能,建立健全推进工作机制,积极主动地组织协调幸福都市建设、民生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民生工作责任到位、人员到位、协调到位、资金到位。各民生项目责任单位,要认真分析项目建设情况,尤其是对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停工和施工进度缓慢的项目,更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大推进力度,进一步明确时间节点、扎实推进、狠抓落实,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3、进一步持续加大财力投入力度
坚持完善公共财政,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压缩行政开支,加大民生投入,把财政资金投放的重点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确保用于幸福都市建设和民生改善的资金持续增长、公共财政用于基本公共服务的资金持续增加,建立持续投入长效机制,促进民生投入稳定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并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支持公共服务投资主体和投资模式多样化,推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发展民生事业,吸引社会各界投资共建。规范公共财政支出管理,进一步增强透明度,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坚决杜绝劳民伤财、搞“形象工程”,确保将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4、进一步加大督查考核力度
抓好民生工程,督查考核是重要手段,要进一步加强对民生工作的督查督办,强化监测督查机制,建立健全系统化、常态化的动态监测和定期通报制度,督查部门和民生办要进一步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以督办促进度,以检查促落实,及时发现问题,协调推进工作。监察部门要组织有关人员深入街道和社区,对民生工程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各级要自觉接受、政协委员的监督,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查处反映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对民生工作的考核力度,探索引入外部考评机制方法,引导社会中介机构和公众对幸福都市建设和民生工作的绩效进行考评,保障公众参与的权利,形成多元化考评主体。在做好月度跟踪、季度监测和年终考核的基础上,严格兑现奖惩,对因工作不力影响全区进度的,将严肃责任追究。